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地下驚現兩大巨構!或與生物大滅絕有關?科學家急了!

2024-08-20科學

人類對地球內部的探索雖然有限,但透過地表研究人員的努力,我們得以窺見地球深處的一些奧秘。盡管人類直接觸及的地下領域只是冰山一角,但這些微小的探索已經為地球科學研究帶來了新的啟示。

如今,科學家們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先前未知的危險,這個隱藏在地下的威脅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加嚴重。這一新發現是什麽?它又將如何影響人類?

據ITBEAR了解,2017年,科學家們在非洲下方,地殼層的一半深處,發現了一個直徑達2900公裏的巨型結構。這個被命名為「LLSVP」的結構,與之前人們所知的地幔結構截然不同。它的首次發現可追溯到1980年,當時科學家們因其獨特的形狀而將其命名為LLSVP,並進行了初步探索。

這種深藏在地殼下方的巨型結構,受地球表面溫度和重力等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其深層卻可能受到地球內部巖漿運動的影響。2019年的研究又帶來了新進展,科學家們在太平洋南部發現了另一個LLSVP。這兩個LLSVP之間的距離約為6000公裏,它們由同一種物質構成,可能是地球形成時留下的物質。

這些地球形成時的物質堆積可能會對地球的發展和生物產生一定影響。有一種觀點認為,這兩種物質可能是巖漿海洋的殘余,但這種觀點並不被廣泛接受,因為這些物質已經受到地球內部巖漿運動和外殼溫度的長期影響,發生了演變。

盡管科學家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這些地下巨型結構,但他們透過地殼層的震動等數據發現了它們的存在。然而,這些結構的深層具體構造仍然是未知的。對於地球演化來說,這兩種隱藏在地幔深處的巨型結構可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地球上的災難,如地震和火山噴發,其根源在於地球內部的運動。這些運動主要由地殼層的擠壓和地表溫度等因素影響引起。而隱藏在地幔深處的這兩處巨型結構,可能會影響到地殼運動,進一步影響到地表物質的運動。

關於這些地下巨型結構的成因,科學家們給出了多種解釋。其中最廣泛的解釋是將其看作地殼堆積物的殘留。然而,這一說法並不被廣泛接受,因為地球形成時的物質數量有限。另一種說法是這些物質是巖漿海洋的殘余,這一說法具有一定邏輯基礎,因為地球形成時巖漿的量是巨大的。

盡管我們無法確定這些地下巨型結構的具體成因,但我們可以從它們可能的物質構成中推斷出它們對地球的影響。如果LLSVP的物質是地球形成時遺留下來的,那麽它們可能對地球的運動沒有太大影響。但如果它們是巖漿海洋的殘余,那麽它們可能與地球其他部份的物質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可能會對地幔的運動和地表的物質運動產生極大影響。

科學家們正在不斷努力探究這些地下巨型結構。同時,這些結構與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五次大規模生物大滅絕事件之間可能存在關聯。其中,二疊紀-三疊紀滅絕和白堊紀-第三紀滅絕是最廣為人知的兩次大滅絕事件。

關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的原因,目前有三種最廣為人知的解釋:火山噴發、地表構造變化和氧氣量下降。然而,這三種解釋都存在一定問題,因為它們並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麽每次類似的地質事件都會導致生物大滅絕。

而這三種可能導致大規模生物滅絕的原因均與地球的地質構造有關。地下的LLSVP結構有可能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原因之一,但也可能並不是這五次滅絕事件的原因。其他幾次大滅絕事件可能由更復雜的因素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