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如果有一個存在了上億年的垃圾堆,會前進演化出吃塑膠的生物嗎?

2022-02-09科學

答案是肯定的,甚至更加快:生物的前進演化可能遠比你想象的要快,根本不需要上億年。

首先,垃圾堆早就存在了,不用說「如果」。

過去七十年,塑膠制品的數量只增不減。據統計,塑膠的生產在過去七十年間從每年200萬噸到現在每年有3.8億噸,雖然其中不少會去特別處理,但是每年仍然約有900-1400萬噸塑膠會因為各種原因被排入海洋中 [1]

印度尼西亞峇里島海灘上出現的塑膠垃圾 | 圖源:Anadolu Agency

拋開環保的因素,針對題主的問題來講:這每年成噸的垃圾傾倒到自然界中,就是一個「自然」的垃圾堆演化發生地了。但是,不需要上億年嗎?

因為前進演化的時間單位是「代」數,而不是時間。

我們高中課本學過,前進演化的基本單位是族群而不是個體,而族群要怎麽傳遞他們的遺傳資訊呢?需要透過交配與繁殖。所以當我們計算一個族群前進演化的時間時,相對於我們理解的時間概念,從父母到子子孫孫這樣一代又一代的「代」數,是一個更合適的時間單位。

舉個例子,假設人類平均生殖的年齡是20歲(這裏僅僅是假設),那麽一百年裏人類群體只會出現5代的遺傳資訊傳遞。但是細菌呢?昆蟲呢?大腸桿菌繁殖一代只需要20分鐘,果蠅繁殖一代只需要大約10天,這就意味著在相同時間裏,它們的代數會遠遠高於人類。

不同細菌繁殖所需要的時間,都是以分鐘為單位的 | 圖源:Wikipedia

所以我們去找能降解塑膠的物種,比如微生物、昆蟲,它們所需要的時間完全不需要上億年,幾十年的演化,再加上環境帶來的強選擇(以塑膠為食那和生存是直接掛鉤的,選擇力可以很強),對它們來說已經是一個足夠長的時間了。

所以,其實作在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講清楚題主這個前提條件,我們就可以回到這個問題本身了。 @趙泠 和 @Dr.Hu 都舉到了很多與塑膠分解相關的例子,比如黃粉蟲、昆蟲腸道微生物、日本發現的 大阪堺菌( Ideonella sakaiensis 等等。我這邊稍微系統梳理一下,作為補充。

其實微生物能吸收塑膠的道理也不復雜:生物關鍵需要的物質除了水之外,是碳和氮。而塑膠中具有的物質比如塑膠袋裏的 聚乙烯 [PE] 、食品包裝用的 聚丙烯 [PP] 、飲料塑膠瓶的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等等,都是含有碳元素的,本身就是可以作為微生物的 碳源 ,需要的是關鍵的 蛋白酶 ,來將這些分子降解,就可以達到塑膠吸收的目的了。

但是幾十年的演化實驗很難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觀察 。2016年,日本科學家從塑膠瓶資源回收桶裏發現並分離出了一種可以降解PET的微生物新種, Ideonella sakaiensis 它含有可以降解PET的關鍵酶(PETase和MHETase),透過2-3步的生化反應就可以將PET降解為對苯二甲酸[TPA]和乙二醇[EG],也就實作了PET的降解了 [2]

Ideonella sakaiensis 降解PET的過程 | 圖源:Yoshida S, et al. Science, 2016.

而後的發現則是在昆蟲的腸道菌群。不少昆蟲要食用植物,纖維素的降解往往很依賴它們體內的微生物,而當昆蟲開始吃塑膠的時候,它們體內微生物也在被選擇:在實驗室中發現了印度飛蛾的幼蟲體內含有可以降解聚乙烯[PE]的兩種腸道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很好的在PE薄膜(也就是塑膠袋)上生長 [3] 。黃粉蟲的研究則更加豐富——能夠降解PE、聚苯乙烯PS的腸道細菌都被依次發現 [4]

昆蟲腸道菌群,是一項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研究 | 圖源:Jang S, Kikuchi Y. 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 2020.

還有一類叫蠟蛾( Galleria mellonella )的昆蟲,它們往往會以蜜蜂不要的蜂蠟為食,而蜂蠟的結構和PE很相似。科學家利用抗生素消除蠟蛾幼蟲體內的大腸桿菌發現,蠟蛾自己就可以消化PE,但腸道菌群可能也會起到促進作用 [5]

蠟蛾體內的代謝過程 | 圖源:Kong H G, et al. Cell Reports, 2019.

還有的研究更絕:觀察前進演化是吧,一個個觀察太慢了,幹脆一口氣全觀察了。研究者采集了世界上兩百多個地方的環境DNA,再結合能降解10種塑膠分子的30000多種酶序列的數據庫,在海洋中發現了12000多種塑膠降解酶,在土壤中發現了18000多種塑膠降解酶,這其中絕大部份,都是科學家們從未看到的 [6]

這時候再回到題主的疑問:完全不需要上億年,在如今海洋和土壤的「垃圾堆」裏,這樣的生物已經成千上萬種了。而回到前進演化理論本身來看,也許這些能降解塑膠的酶只是偶然突變產生的,但是當無時無刻的選擇發揮作用時,偶然,也就成為了必然。

參考

  1. ^ Lau W W Y, Shiran Y, Bailey R M, et al. Evaluating scenarios toward zero plastic pollution[J]. Science, 2020, 369(6510): 1455-1461.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ba9475
  2. ^ Yoshida S, Hiraga K, Takehana T, et al. A bacterium that degrades and assimilates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J]. Science, 2016, 351(6278): 1196-1199. 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ad6359
  3. ^ Yang J, Yang Y, Wu W M, et al. Evidence of polyethylene biodegradation by bacterial strains from the guts of plastic-eating waxworm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48(23): 13776-13784.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es504038a
  4. ^ Jang S, Kikuchi Y. Impact of the insect gut microbiota on ecology, evolution, and industry[J]. Current Opinion in Insect Science, 2020, 41: 33-39.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4574520300869
  5. ^ Kong H G, Kim H H, Chung J, et al. The Galleria mellonella hologenome supports microbiota-independent metabolism of long-chain hydrocarbon beeswax[J]. Cell Reports, 2019, 26(9): 2451-2464. e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19301809
  6. ^ Zrimec J, Kokina M, Jonasson S, et al. Plastic-degrading potential across the global microbiome correlates with recent pollution trends[J]. MBio, 2021, 12(5): e02155-21. 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mBio.021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