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雲南77歲老太被野豬追咬,多地野豬泛濫成災,為何還要保護野豬

2024-10-01科學

在雲南昭通的一個村子裏,出現了一頭4天內接連傷人的野豬。

9月27日,這頭野豬又盯上了當地的一位77歲老太,老太先是被野豬追咬,隨後為了自保,抄起鐮刀「反殺」了野豬,事後老太被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說起來隨著野豬在全國多地泛濫,野豬傷人的事件也變得多了起來。

那麽人和野豬究竟該如何共處?野豬泛濫的背後,又是什麽原因導致的呢?

先看一組數據:在雲南,一年會發生數百起野豬傷人事件,其中在全國26個野豬泛濫成災的省份裏,每年野生動物肇事中,超過19%都是因為野豬沖撞導致有人受傷。

而且野豬不僅會傷人,它們對於農業生產來說也是一大隱患。

野豬是雜食動物,它們不僅會頻繁攻擊棲息地周圍的居民,還會頻繁破壞農作物,讓農民的辛苦耕種付諸東流。

那麽野豬為何一下子就泛濫成災了呢?

在這一切都要從2000年開始說起。在20多年前,中國並不存在野豬泛濫的情況,因為當時野豬還不是保護動物,所以很多地區的野豬都被獵殺掉了。

但是從生態環境的角度來說,雖然野豬對人類構成了威脅,但它卻是生態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份,尤其是對於森林生態系,更是起到了維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的作用。

所以從2000年開始,野豬就成為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不允許獵殺野豬了。

野豬的繁殖速度很快,過去它們數量不夠多,都是因為人類獵殺太多了,但成為了保護動物後,獵殺野豬犯法,再加上中國這些年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力度也不斷加大,所以受到保護的野豬,數量就成倍增長。

再加上野豬活動範圍很大,本身它們就願意在人類居住地周圍活動,自然野豬傷人的事情也就變多了,人和野豬的矛盾也就更加凸顯了。

去年,中國已經將野豬從保護名錄中去除了,但野豬雖然不再是保護動物了,也不意味著就可以繼續大量獵殺野豬,為了生態平衡,國家林草局也是給野豬泛濫的26個身份,陸續開放獵殺政策,陸續開放獵殺指標,將野豬數量控制在一顆合理範圍內。

不過即使有著「天價懸賞」,事實上各地消除「野豬患」的情況也不理想。

這是因為野豬生性兇猛,單打獨鬥,尤其是像這一次雲南77歲老太「反殺」野豬的事情,這是極其罕見的,說白了,這個77歲老太也是撞大運了。

正常情況下,想要獵殺一頭野豬,不僅需要多人配合,而且還要帶著多條獵犬。

拿中國寧夏來說,為了消滅境內過多的野豬,寧夏出台了「一頭野豬2400元」的懸賞政策,然而如此高的懸賞價格,卻沒有什麽人報名,就是因為太危險、不劃算。

為大家舉個例子:

在寧夏,有一個很有名的職業「賞金獵人」,叫馬雲龍。

他本身就是專業獵殺野豬的,一開始是哪個地方出現了野豬傷人、破壞莊稼的情況,他就會義務去幫忙捕獵野豬,近年來隨著寧夏野豬泛濫成災,當地政府也允許合規獵殺野豬,所以他便開始領懸賞卻獵殺野豬。

馬雲龍的獵殺野豬團隊,算上他一共是3個人,不過卻飼養了40多條獵犬。

而且根據當地林草局的要求,他們這支隊伍還要自費配備無人機、紅外相機、軍工刀、捕獵夾、防護服等工具裝備,可以說,投入是非常大的。

每一次捕獵開始,他們都要至少帶上15條獵犬去現場,透過無人機和獵犬確認野豬的位置後,也是先讓獵犬上陣,先把野豬給包圍住了,他們再上陣拿下野豬。

雖然多的時候,他們團隊一年少說也能獵殺300多頭野豬,平均一天一頭。

但他們是沒有底薪的,完全靠著懸賞,而且期間產生的一切費用都是自己負責,同時每一次捕獵野豬,都會有獵犬犧牲或者是受傷,這也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所以算下來根本就不賺錢,自然看似懸賞金額很高,但卻非常危險,而且稍有不慎,自己也容易受傷,必然是沒有什麽人願意冒險了。

這樣的情況,不止在寧夏發生,在全國其它頒發了獵殺野豬懸賞令的地方也是如此。

所以很多專家也是認為,「懸賞獵殺」雖然並不科學,但卻是無奈之舉,因為想要從科學角度去減少野豬數量,維持人與野豬的和平相處,這要比懸賞獵殺更難。

而且野豬泛濫的事情,並不止在中國發生,在全球很多國家都是如此。

歐洲很早之前就開始解決野豬泛濫的問題,甚至還透過科學手段給野豬做節育,但卻仍然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國際上有著大量失敗的經驗,咱們國家想要科學治理野豬泛濫,必然也不容易。

總結來說,就是短期內,野豬泛濫的問題還是會持續,還需要進行更合理的科學研判,找到科學的治理之道。

那麽朋友們,您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您有什麽好的建議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