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剛剛去世的台灣建築師王大閎先生的自宅。台灣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王大閎逝世,享年101歲
1942 年王大閎取得哈佛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拒絕了當時普林斯頓大學彈道學研究所與布勞耶工作室的邀約,任駐美大使館隨員,時任大使為魏道明先生。留在美國或許跟父親王寵惠(中華民國第一任外交總長)的授意有關,因為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國內混亂,父親希望他暫時留在國外,直到1947 年國內稍事安定後,才回上海。抗日戰爭結束後國共內戰又起,迫使剛回國不久的王大閎遷至香港,後到台灣。在上海那段時間,王大閎與另外四位建築師共同成立五聯營建計劃所,也設計了一些建築,可惜這段時間與後來在香港那兩年的作品我們所知不多,有待來日進一步查證。
1953 年的建國南路自宅是他來台開業後的第一個作品,也是他為自己設計的住宅。這棟王大閎最早實作的自宅,據建築界許多前輩說,是早期台南成功大學建築系接受建築洗禮的地方,高而潘建築師就曾提到,看過這棟房子讓他激動了三天都睡不著覺。盡管此建築目前已拆,不過我們卻掌握不少訊息,除早期成大的【今日建築】第5 期有刊登外,最近王家也提供不少早期影像,讓我們可以更深入掌握細節。
基地近87 坪(62 英尺× 50 英尺長寬),中間坐落了一棟27 坪(31 英尺×31 英尺長寬)左右的房子。南向正面有近3m 的高墻,據王大閎的長子王守正告知:「當時建國南路自宅周圍都是一些低矮、日據時代留下來的宿舍,家裏的圍墻感覺就比周圍房子高。」顯見在當時的城市脈絡中,王大閎那高大的紅磚圍墻的確異於尋常。黑色油漆的雙扇狹長木制院門由南面左側圍墻進入,踏石板穿過左右皆有扶疏花木的曲徑,漫步至建築物入口,進玄關,正對面是有四扇開門的朱紅壁櫥,約2.4m(8 英尺)寬,直頂天花。左轉是廚房,右轉是餐廳與客廳,建築物坐北朝南。
值得註意的是,由客餐廳外望南側庭園,除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外,退縮落地窗外的兩根黑色鑄鐵柱子恰恰響應了傳統合院正廳左右對稱的邏輯,也就是在看似不對稱的整體配置(無論是圍墻大門或入口玄關),最後進入客、餐廳竟然又回到傳統中軸線的「禮制」邏輯。因此前院所扮演的角色,正是傳統的院落空間。然而這兩根柱子也是結構所需,周圍的一磚半厚的清水磚承重墻在南向由一排不間斷、比例修長的大片落地窗所取代,結構上需要兩根柱子支撐上方的鋼筋混凝土梁,因此這兩根柱子並不只是裝飾性的存在。再者是關於整片落地窗的窗樘也頗有玄機,華昌宜教授就曾憶起,一次陪一位外國朋友參觀建國南路自宅,外國朋友非常驚訝落地窗窗樘的做法,因為王大閎直接挪用了傳統建築上下軸承支撐的做法,因此少掉許多框材,讓室內外的視覺更沒有阻礙。
餐桌是白色的圓形中式餐桌,周圍則環繞六張沒有靠背的圓形板凳,板凳面為柚木塗朱紅色,支撐為塗黑漆的三支鋼腳,客廳則有三張密斯似的白色沙發與一張同樣有著潔白大理石面的茶桌,另一側亦是密斯似的長型靠榻,「上面放著古色古香的墊子與枕頭,再配合天花上懸下的大葫蘆,充分流露出東方情調」。
東西兩側是清水磚墻粉白,地板則是黑色水泥分割成60.96 cm(2 英尺)寬的釉黑色水泥地面,與臥房、浴室之間的隔間墻與平頂天花則塗以白漆,猶如白色畫布,準備吸納來自各處的景色,無論是晝間的自然或人工光線,或是人影移動的光影。至目前為止,我們描述了王大閎許多用色,敏銳的讀者一定會察覺到,建築師試著要活用那些傳統的朱紅、黑、白、清水磚等顏色,再配上有傳統味道的擺飾來建構他的新東方空間。
客廳一側轉進後方,無門,是王大閎的臥室,東側有直徑4200px(5 又1/2 英尺)的圓形窗,外有木制窗欞可開關,界定室內外。臥房內的浴室不循唐宋做法,但也不買現成浴缸,據王守正描述,浴缸為磚砌,上方再覆以觀音石。
從建國南路自宅可以看到王大閎另一個重要的嘗試,密斯(特別可以比較1934 年密斯的「三個中庭的住宅」)似乎被融入傳統中國的氛圍裏。在1945 年王大閎發表的城市中庭住宅中,所謂的「東方」還是以元素呈現,整體氛圍仍然是密斯的,但建國南路自宅往前跨了一大步,因為建築師在庭園與建築中發現了傳統,就像王大閎在一篇訪談中所說:「中國建築的特色……它的神秘感很重要,中國建築與庭園的設計,往往善於使用‘內造墻’、‘外造墻’,讓你一眼看不透,一進再一進……」。
本文摘自【建築師王大閎1942-1995】,同濟大學出版社「光明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