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錯誤 。海豚出生後可以擺尾但往往不能很好地遊泳、經常由母親(有時還有其他海豚或飼養員幫助)托到水面上進行第一次呼吸,那之後數月間不時需要母親幫助上浮;馬出生後並不會走路,小馬駒通常在出生後 1 小時左右能夠站立(有時失敗),在出生後約 1.5 到 2 小時可以行走(有時失敗)。人新生兒有大量基本反射,並非「什麽都不會」。
看起來,這裏有大量回答被歷史上的假說誤導。
智人胎兒的骨骼、肌肉受母體的營養供應和散熱狀況限制,出生時的狀態不適合運動。這並不奇特。獅、虎、黑猩猩等多種非人動物的新生兒同樣不能行走,也不能有效攝食。
聲稱「人類新生兒都是早產兒」是不對的,可以看看:
新生兒的運動能力是演化的產物,可以改變。
人類嬰兒有數十種基本反射 ,例如吮吸反射 [1] 、覓食反射 [2] 、莫羅氏反射 [3] 、手掌抓握反射 [4] 、踏步反射 [5] 、遊泳反射 [6] 、降落傘反射 [7] 。
「出生後很快就會走」之類性狀多見於成體 不擅長 在外敵襲擊、惡劣天氣等影響下保護幼體的物種。在這類物種中,「出生後很快就會走」之類性狀在結果上有助於提高後代的成活率。不過,小馬駒在出生 2 小時後通常會小睡一會,不會像一些人以為的那樣到處亂跑。
根據人類嬰兒配備的反射,你可以預期,如果歷史上人類長期沒有能力很好地照顧後代,那麽人類嬰兒會被自然選擇成出生後數小時內就會行走、遊泳、抓握樹枝、從樹上墜落時用肢體緩沖的狀態。
現在,人類嬰兒的遊泳反射並不能有效地用於遊泳,貿然讓未滿三個月的嬰兒泡水可能致死——看起來,這裏的一部份相關回答在這方面是危險的。
參考
- ^ 吸吮接觸上顎的任何東西。哺乳類的祖傳程式碼
- ^ 新生兒會將頭轉向任何觸碰其臉頰或嘴的物體,以穩定遞減的弧度移動頭部來尋找物體,直到找到。經過約 3 周的母乳餵養,嬰兒可準確找到乳頭。通常,在 4 個月大時,覓食變得相對可控,不再依賴反射。
- ^ 對嬰兒突然大叫或讓嬰兒感到自己正在墜落,嬰兒雙手會迅速向外伸張後呈擁抱狀。那之後嬰兒通常會大聲哭。
- ^ 將物體放在嬰兒手心並摩擦,嬰兒會緊緊握住該物體。這種反射通常在出生時就存在,在 5 到 6 個月大時被抑制消失。
- ^ 盡管不能支撐自己的體重,人類嬰兒在腳底接觸平坦的表面時會嘗試將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來行走
- ^ 將人類嬰兒面朝下放在水池中,嬰兒會劃水、踢水。這種反射通常在 4 到 6 個月大時被抑制消失。註意嬰兒可能在「遊泳」時嗆水、嚴重時可致死,不應隨便讓嬰兒「學遊泳」,低於 3 個月大的嬰兒不宜泡水
- ^ 6 到 7 個月大的人類嬰兒在被豎直抱起並向前傾斜、視覺檢測到類似跌落的相對運動時,會擡起雙手或四肢做緩沖動作。這種反射通常在 1 歲大時被抑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