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如何評價郝景芳新作【宇宙躍遷者】?

2021-11-09科學

評論小說,不能一刀切。不同小說,帶給人的愉悅是不同種類的。評論【宇宙躍遷者】,我想講講它給讀者帶來的其它作品所沒有的那種體驗,那種愉悅感。這真的是一本好書。我恰好寫了一篇書評,分享在這裏。

思考宇宙和未來的人——談談郝景芳的【宇宙躍遷者】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好書:2016年世界科幻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的小說【宇宙躍遷者】。郝景芳雖然是我在清華經管的師姐,但我倆在學院的學習時光並沒有交集。我只是無數【北京折疊】讀者中的一員,仰望著這位同齡的傑出作家。

【宇宙躍遷者】是一部頗有仙氣的作品。閱讀這部書時,恐怕很多讀者,包括我自己,一個揮之不去的疑問是,這位作者到底是什麽專業背景的?書中包含了許多我聞所未聞的硬核的物理學內容;又對國學經典如數家珍,見地不凡;同時還穿插了大量對社會科學的思考——社會科學是我的本行,我雖然談不上專家,但我能讀出作者社科思維的精巧和深湛。

一查維基百科,郝景芳曾獲得新概念作文一等獎,得到過北大中文系的免試錄取,但因為想做科學家,考入清華物理系。物理系本科畢業後,先在清華天體物理中心學習,又到清華經管學院拿下了博士學位。文學、物理、社科,如此厚積薄發,才成就了這樣一位科幻作家。

衡量一部小說,講究的是木桶原理的反面——要看它最長的那條板長在哪兒,到達怎樣的高度。不同的小說各有所長,讀者在其中享受的也是不一樣的樂趣。【宇宙躍遷者】的閱讀體驗中,最動人的,是它的宇宙觀。

宇宙觀這個東西,不好設定。它得與我們目前所知的物理學相洽,還要容納小說的情節。從求其「不得不如此」的嚴謹性來說,科幻作家在宇宙觀設定上的考驗,真頂得上半個物理學家。而且,郝景芳在書中不僅設定了一個恢弘的宇宙,還想象了本世紀末葉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政治、經濟、技術、軍事、社交。不是所有科幻都會去做這一整套功夫的,也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比如科幻經典阿基莫夫的【基地】,雖然故事寫得很精彩,但是【基地】中的政治運作方式、物質生活水平,和「銀河帝國」這個背景設定並不相符,帶有明顯的時代痕跡和歷史殘留。而郝景芳在設定宇宙觀和世界觀時卻極為用心,並行揮了高超的想象力,甚至讓我感覺,連風險投資家都能從書中得到有關未來消費產品的啟發。

想象宇宙和未來,要想得真切,都極為困難。西方世界有一類中國罕有的「文學」題材,就是作者宣稱自己能和神交談,然後把神言神語寫下來。比如,我很多年前出於好奇,讀過一套叫【與神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God)】的神秘主義暢銷書,此書環球銷量超過七百萬冊。作者和「神」聊天聊了上千頁,聊著聊著當然得請「神」介紹一下宇宙觀來滿足讀者窺測天機的好奇心,但書中只要一講到自然科學、宇宙觀的事,「神」就開始掉鏈子,陳詞濫調,含糊其辭,最後落實到「講了你們也不懂,了解了也沒意義」(當然,「神」是以非常委婉動人的語調來表達這個意思的)。這次讀到【宇宙躍遷者】裏精彩之處,我心裏總泛起一種惡趣味:要是郝景芳去搶「與神對話」那碗飯吃,呵呵,恐怕那些個雞湯「神」就得靠邊站了。「神」和「神」,在境界上也是有差別的。

再說一個方面。書中談論社會科學時也表現出極為深邃的洞察。我參照一段不過度涉及主線劇情的對話:

「可是只有競爭是帶不來前進演化的。」雲帆說,「你們研究過人類的原始部落嗎?即使到了二十世紀,在非洲和澳洲都有不少原始部落,還像幾千年前的人類一樣漁獵采摘生活。他們跟周圍部落的競爭都很強烈,部落之間幾乎常年處於戰鬥狀態,但是打了成千上萬年, 也沒發展出任何現代高級文明的文化和技術。」
齊飛搖搖頭:「那是競爭還不夠強烈。這些地方和亞歐大陸的競爭程度沒法比。你看看 中國炎黃商周那時候的競爭,從成千上萬個部落打到幾百個國家,再從幾百個國家打到五霸七雄,最後競爭勝利一個國家。這種程度的競爭才能催生技術升級。美索不達米亞那邊也是, 從古巴比倫開始,就沒幾個帝國能長盛,總是此起彼伏。波斯雅典爭霸,希臘羅馬才能崛起。 這種競爭密度,非洲和澳洲那邊沒法比。」
「這我倒也不完全同意。」江流說,「實際上,哪怕是在歐亞大陸上,真正的文明前進演化,也就是零星發生的。絕大多數農業和工業進步,都是在一地發生,然後擴散到世界各地的。 每個技術突破都是單點突破,不是必然發生。文字總共就發明出來兩次,金屬冶煉可能也就 發明出來一次,後來都是擴散的。說明這種進步就像前進演化一樣,很可能只是偶然突變。如果說競爭就會有進步,那歐洲中世紀就不會一直停滯一千年了。」
「但結束中世紀的,」齊飛說,「恰恰就是歐洲國家的鐵血競爭。要不是競爭航海尋寶, 以及競爭瓜分世界,哪兒來的工業繁榮呢?」

這段對話討論了國家間競爭和人類文明整體進步的關系。關於這個話題,絕大多數讀者可能更認同上述引文中齊飛的觀點:前進演化是競爭的結果;如果一個地區前進演化得不夠快,那就是競爭還不夠激烈。但郝景芳借雲帆和江流之口,質疑了這種說法。

我讀到這段時,不禁心跳加速。因為我自己就是研究競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我曾發現過一個競擇逆轉機制,並用它來同時解釋人類歷史所經歷的馬爾薩斯陷阱、工業革命、現代經濟增長三個階段。競擇對文明的作用,曾在歷史上發生過一波三折式的變化:在漫長的古代史中,它既促進文明,也遏制文明,但遏制是主基調;在邁向工業革命的轉軌期,競擇從遏制者的角色內生地轉變成傳播文明的力量,人類文明由此進入了「增長紀元」;但在我們今天所處的增長紀元裏,競擇的遏制角色正在慢慢蘇醒……這不是哲學式的泛泛而談,而是一個對概念有清晰定義的經濟學模型所揭示的數理規律。

景芳寫書時當然沒有讀過我的理論,她可能只是留意到生物學中零星的有關競擇力度過強反而阻礙前進演化的議論(甚至不排除她自己領悟到這點的可能!)。她能把這些生物學的理論結果與人類文明史聯系起來,並說出下面這番話:

「你們研究過人類的原始部落嗎?即使到了二十世紀,在非洲和澳洲都有不少原始部落,還像幾千年前的人類一樣漁獵采摘生活。他們跟周圍部落的競爭都很強烈,部落之間幾乎常年處於戰鬥狀態,但是打了成千上萬年, 也沒發展出任何現代高級文明的文化和技術。」

我作為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者,對此非常欽佩。在這個話題上,我認為,她的思維高度已經超過增長理論領域很多的大牌學者了。而這只是書中幾十條熠熠閃光的真知灼見中的一小點,可能連郝景芳自己都未曾在意。

作家是一個文明一個時代的珍寶。後來人紀念一個時代,目光往往聚焦到那個時代零星幾位作家的身上。我們看唐代李杜是這樣,後人看我們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的子孫輩百年之後,閱覽21世紀上半葉的中國,一定會為中國科幻文學的興起而感懷,而劉慈欣、郝景芳等作家,無疑是其中最閃耀的幾個名字。我衷心期待景芳能發揮她卓越的才華,為時代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