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為什麽中國沒有大量的出現西方那樣的城堡型建築?

2021-10-30科學

多少算「大量的出現」呢?

如果在中國北方,有一個地方集中出現數百座古堡,甚至在其中某個方圓3000平方公裏的區域內就有一百多座。這種情況是否能算「大量的出現」?

我寫一個篇幅比較長,照片和地圖等內容比較多的答案——

河北張家口—晉北大同盆地明代堡塞群

本答案中的照片,除特別說明外,都是我自己或帶領攝制組,從大約15年前的2006年開始,在河北張家口和山西大同周邊地區拍攝的。

開篇先來幾張大場面——

西大坪堡,位於蔚縣109國道邊,建於明朝早期。

從空中俯視,古堡呈不太規則的三角形,堡內面積約有三百多平方米。

這座古堡的規模並不大,但他位於一塊險要的台地邊緣,西北面、南面的堡墻矗立在懸崖邊上,與地面形成二十米的高差,因而看上去氣勢雄偉。南側堡墻有一個僅容兩人錯身而過的狹長拱形門洞。長年累月的雨水沖刷,導致門洞周圍的坡體崩塌,形成難以逾越的溝壑,僅有一條彎曲的羊腸小路通向坡下,易守難攻。

遊客站在西大坪堡墻上,向西遙望,眼前就是坦蕩開闊的壺流河平川。

張家口和張北地區,是河北省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位於晉北大同盆地的一些市縣,也是山西省的經濟欠發達地區。

差不多近20年前,我跟隨劇組,走八達嶺高速,前往懷來、下花園、張家口等地拍戲,由此開始接觸到當地的明代古堡。

因為當地經濟不發達,這些古堡裏不僅還有人居住,而且很少有使用現在工業產品造成的痕跡。比如說很多居民不使用空調,古宅老屋的外墻不會安裝壓縮機。所以很多古裝戲劇組喜歡到當地取景,比去浙江橫店、河北涿州等地都方便,而且是貨真價實的古建築。

在晉北和張家口地區,類似的明代古堡不計其數。今天保存下來的還有數百座之多,我知道的有600多初,走訪過其中大約200處。

在過去的十多年裏,我在這一地區拍攝了很多堡塞、古關隘和殘長城的遺跡。曾經拍了多少張,已經計算不過來。總之在今天,跟隨我一起來到異國他鄉的硬碟裏還保留著6734張。

一、

別著急繼續看照片。咱們先來解釋一個問題: 在這個地區,為什麽會集中出現這麽多的明代古堡?

原因就是一個史地學問題:這一地區位於大同盆地,桑幹河河谷和壩下地區,桑幹河及其支流河道成為重要的通衢要道,即是清代山西移民「走西口/走東口」,前往內蒙河套、張家口口外謀生的必經之地;在過去兩千多年,更是北方遊牧民族集團南下的重要通道。

【戰國策】裏提到「今山西岢嵐州以北,故樓煩胡地也」;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南匈奴與烏桓占據晉北;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從平城南遷到洛陽,這個平城就是大同;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契丹遼國崛起,也占據雲中,之後遼金元三個北方南下中原的政權,都把大同設為西京……

這些往事證明一件事:從蒙古高原南下的遊牧集團,會首先占據晉北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和張家口宣化所處的桑幹河——壩下河谷盆地,把這裏當作他們進入中原的第一個落腳點。

請註意這張晉北—張家口地區地形圖,圖中我標出兩條以山陰縣為起點的紅線。

從山陰縣向西北方向前進,翻越黃花梁,經左運、右玉,出殺胡(虎)口前往河套平原的紅線,是清代「走西口」的路徑。

另一條以山陰為起點,順桑幹河河道向東北方向,前往宣化張家口的路線,是清代「走東口」的路徑

圖上右側,位於壺流河河谷盆地的蔚縣(蔚州),我也用紅圈重點標出了。在接下來的內容,他將多次出現。

二、

山西、山西……山西多山,這是大部份人對山西省的印象。只可惜山西的山太散、太碎、太通透了,地理隔絕的效果不好,難以提供「依山設險」的條件。

為了便於解釋,我把山西和四川放在一起,做一個對比——

1、

山西和四川,都是「盆地之富」。但是二者具體說起來就不一樣了。四川的周圍四面八方都是山,把盆地圍在中間,是個非常整齊的聚寶盆。四川盆地的面積更是多達26萬平方公裏,比山西全省的總面積(15.7萬平方公裏)都大。

四川盆地與外界來往,依靠周圍山脈中的山地谷道與河道峽谷,比如說溝通四川、重慶與湖北鄂西,進入長江中遊的重要通道,就是那條在巫山中穿行向東的長江三峽水道。

這些山地谷道與河谷通途,普遍具備路途艱險曲折的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連線關中渭河平原與漢中盆地的秦嶺。這也就是當年諸葛亮北伐曹魏曾遇到的地理障礙。

諸葛亮的北伐基地,不是成都平原所在的西川,而是漢中平原所在的東川。

從讓魏延耿耿於懷的子午谷開始,儻駱道、褒斜道、陳倉道、祁山道……這些穿越秦嶺的谷道,長度最短也有400余華裏,而且山谷封閉、狹長,甚至需要人工開鑿棧道實作連線,在谷道內行進時間過長,還不具備沒有就地補給的條件。無論是蜀漢北伐還是曹魏征蜀,都會因此遇到各種麻煩。

無論走秦嶺的山谷道,還是湖北重慶交界的夷陵—巫山—三峽水道/谷道,都以艱險漫長著稱。

2、

我們再來看看山西。

山西也有很多山脈與河谷盆地,特點是四個字——散、碎、亂、小。

山西與東邊河北省的天然省界,是太行山山脈;除此之外,晉北有恒山山脈與洪濤山脈,晉中有雲中山、系舟山和太嶽山;晉西有呂梁山;晉南有愚公想挖走的中條山與王屋山。

這些分布於山西全省的山脈,分隔出一系列的盆地:晉北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晉中的太原盆地;晉東南的長治盆地和上黨盆地;晉西南的臨汾盆地與運城盆地。

把四川和山西這麽一對比,就好比租房:

四川租的是一套完整獨立的單元房,廚廁皆有,水暖齊全,自己專享,面積大且完整,活得比較滋潤,要不然他怎麽叫天府之國呢;

山西就是群租房或者香港的劏房,一個單元裏弄好幾道隔斷墻,分割成若幹個小套間。

好的方面,是這些盆地都是主要河流的河谷平原,土壤肥沃,適居易耕,堪稱是孕育文明的沃壤,地下礦產還挺豐富,真是如歌裏唱的「人說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五谷香~~」;

壞的方面,就是盆地太散碎了,每塊盆地的面積都不大,確實養人,但養不了太多的人,隨著盆地的人口膨脹,人地矛盾很快就凸顯出來,只能向外遷移。

人口多,北方氣候又幹旱,經常受旱災影響,又擠在這麽一個分隔出多個套件的群租房裏,那活的就比較憋屈了。

因此山西幾千年來,他即是北方數一數二的人口大省,還是北方數一數二的人口遷出大省。

3、

山西的這些山,還有一個和四川很不一樣的特點:單薄、散碎,具有太多的山谷孔道,便於和外界溝通。

想必諸位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太行八陘」——

從最南側的軹關陘,到最北側的軍都陘。延中條山——太行山——軍都山,有八條重要山口谷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太行八陘是外陘,即連線山西省內和外省華北平原、中原大地的山口通道。在山西省內的這些山脈和盆地之間,還有更多的內陘。

比如說位於晉北代縣的雁門關,他位於晉北恒山山脈中段,是連線忻定盆地與大同盆地的山口。此外還有晉北的寧武關、晉南長治盆地的壺關、晉中的平定關、陽曲,晉西南的靈石……實在太多了。這些內陘,將山西省內這些盆地溝通在一起。

簡而言之:山西雖然多山,但山脈不連貫,又散又碎又單薄,山脈之間有大量山口與山谷孔道可供交通聯絡;沒有類似三峽水道或秦嶺孔道那種狹長封閉的路徑;盆地與盆地之間,本省與外省之間,就是一個單薄的山脈相隔,又有多個山口相通,不具備自我守禦、自保割據的地理環境。

這個地理特征,總結成四個字——

封而不閉

因故,自古以來,山西即能產生強勢政權,也是強勢政權爭奪的物件。只要控制了山口孔徑,就能控制進出山西的交通。為了爭奪這些外陘和內陘,各強勢政治集團經常爆發大戰役。比如秦趙長平之戰發生在上黨盆地和長治盆地,就是秦趙韓三國對太行陘、壺關和上黨盆地的爭奪。

遊牧民族集團從河套地區南下,能輕易占據晉北大同,原因也是一樣的:洪濤山—燕山/軍都山的山口孔道太多、太散碎,根本防不住。

到了十四世紀之後,在面對漠南蒙古的虜患時,這個問題同樣困擾明朝。明朝除了在這以地區修建更多的堡塞邊墻之外,沒有什麽良策。於是,今天就留下了大量的明代堡塞。

明朝昌平鎮——宣化鎮堡塞群(局部):

三、軍堡

1、

軍堡是明朝官方組織修建,用於地方鎮守、駐軍和邊務戎政的堡城要塞。

在這裏必須強調一點:明代的邊塞堡城,不只是防禦性建築,而是攻守兼備的武器

堡城本身不會移動,但城堡都建在關隘、通衢重地、岔路要道口等等具備極高戰略價值,或讓本方得到戰術優勢的位置。他即是防守武器,也是進攻武器。

明朝在不同時期,也在北方邊鎮策劃過針對蒙古的北伐、出塞征剿「搗巢」等等進攻行動。

當明軍會集結大軍,對塞外策劃進攻行動時,往往會把靠近前線的某一處堡城,設為統帥部的駐蹕處、征剿大軍的集結點與休整\出發基地、糧草軍餉等物資的囤積點,後勤運輸路徑的轉運點、外聯活動的聯絡處。

軍堡在選址和修建房上,有一些普遍特征,可以總結成七個字: 堵口、攔路,湊一堆

楊時寧【宣大山西三鎮圖說】中的張家口防區圖,是最好的說明——

因為燕山—太行山山脈過於散碎,可供出入塞外的山谷孔道太多,盤踞在塞外河套地區的蒙古勢力,可以選擇從任意一個山谷孔道破口入塞。

明朝沒轍,他只是采取堵口方式,截斷最重要的山口,修建關城要塞,山口兩側的山體上修邊墻和敵台,打造成一個復合、多功能的關隘堡塞群。張家口、居庸關等,都是如此。

【宣大山西三鎮圖說】成書於萬歷年間,此時明朝早已經和土默特部達成和議,明朝開放張家口作為邊貿馬市。但是本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心態,又必須小心。

明朝是在張家口關城內側,專門修建了夯土墻圍起來的城圈,作為馬市,別稱「市圈」。市圈墻修東西南三面,北面與關城邊墻相接。四面合圍。蒙古人來交易,開啟關門,大部份人只能在這個「市圈」內做買賣,不許出圈。

南側是建築規模較大的張家口堡城,是當地軍民居住生活、總督/巡撫駐地。

在馬市和張家口堡之間,還有一個方城,這是撫夷廳。來赴市的一般蒙古人,只允許在市圈內活動,但是貴族首領有資格走出市圈,被引入撫夷廳,和明朝官員會晤,進貢,或接受明朝的聖旨敕書,得到封賞等等

在關城、堡城周邊和邊墻兩側,密布路台、烽火台,周邊還有倉庫、鐵場等等,形成一個以關口為核心的復雜堡塞建築群

2、

張家口是一個知名度比較高的地方。接下來,我說一個比較冷僻的例子——山西忻州偏頭關老營堡。

這是古籍當中的老營堡圖。你只能看出他建在山谷當中,南側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官河」。除此之外,其他其他的你就看不出來。

那麽我們不妨看衛星圖或者地形圖,就會一目了然了~~

圖中兩個紅圈,東邊的是老營堡,西邊的是偏頭關。最西邊還有一條南北走向的大河,那是黃河。

老營堡與偏頭關,他們所在的S304省道,位於關河河谷當中。關河向西註入黃河,又是向東穿越管涔山(呂梁山北端支脈),進入大同盆地朔州的河谷要道。

漠南蒙古活動的河套地區,就位於偏頭關外西北方。冬季黃河冰封後,蒙古騎兵南下,直接威脅偏頭關。

老營堡,就是偏頭關要塞群當中的附屬駐軍堡塞,是偏頭關的支援力量和第二道防線。只不過關河河谷東西狹長,不像張家口關那麽寬闊,所以偏頭關內的附屬堡塞,都坐落在他東側的河谷內側。

當位於關河河谷西側的偏頭關受到威脅時,位於關河河谷中部的老營堡要派出兵力去救援;一旦蒙古兵突破偏頭關,沖入河谷中部,老營堡作為第二道防線的要沖堡塞,要起到阻敵的作用。

明朝在關河河谷內設定多道防禦要塞,用意就是嚴防死守,不能讓蒙古兵從這條河谷向東,進入朔州所在的大同盆地。

在這張比例更大的谷歌衛星圖上,偏頭關與老營堡在關河河谷內的相關位置更加清晰明了——

四、民堡

從明代中葉開始,一方面蒙古騎兵南下,對晉北和壩下地區的侵擾活動加劇;另一方面,明朝國力下降,武備懈馳。明軍宣化、大同邊鎮的預警和防禦體系,也根本無法應對局面,雖然修建長城要塞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效果卻事倍功半,屢屢被蒙古突破。

當蒙古騎兵進入塞內,明朝守軍都自顧不暇,也不會有援軍及時趕來。尤其是進入明代中期的正德、嘉靖兩朝,答延汗重新統一草原,分封左右兩翼,隨後土默特部俺答汗掌控右翼三萬戶,左翼察哈爾東遷……漠南蒙古的實力在十五世紀末和十六世紀再度崛起,南下入塞侵擾活動更家頻繁,且規模更大,成為明代中期的「虜患」。

當地居民指望不上官府,得不到官軍的及時救援,只能自保自救。因而在這一地區,民間也特別流行修堡子。

民堡都是以本鄉村屯為單位,自行集資,自發修建的小型堡城。他的特點總結成十個字——「見村就見堡,進堡就進村」。

一個村屯就建一個堡,甚至一個村屯修建不止一個堡,村民的家宅都在堡子裏,堡外面就是耕田。所以民堡的建築規模比軍堡小的多,但是數量卻比軍堡更多。

1、

蔚縣 呂家莊堡

呂家莊堡的這個堡門用的都是現在灰磚,是近年經過逐次修繕的。拍攝於春節前夕,堡內居民正在貼春聯掛燈籠——

2、

陽原縣 開陽堡

開陽堡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被廢棄,堡內基本沒有居民。在堡的旁邊,村民又修建新的村子。

這座古堡內全都是坍塌倒伏、殘垣斷壁一般的明清老建築,勉強還立著的房屋也都是危房。堡門上的門樓尤其引人註目。那種陳舊破敗、荒涼肅殺的氣氛非常濃郁。

蔚縣和陽原這片地方在太行山深處的壺流河河谷,位置雖然偏僻,但沒有工業汙染,也沒有大城市的夜晚市政照明和建築燈光。因此白天有天高雲淡、下雨有黑雲壓城,來寒流了有朔風蕭蕭,傍晚有夕陽余輝,在天氣晴好的夜晚還有星光璀璨,銀河萬裏~

萬騎雲屯星鬥暗,三秋霜冷結旄回……自然天象+古堡遺跡,景色非常迷人。

所以文藝/2B青年、越野黨、野外黨、徒步黨等等紛紛來這裏打卡拍照,目前這座古堡已經被河北省列為省級文保單位——

3、

蔚縣 單堠堡

單堠堡是這片地區建築規模較大的民堡,而且是可以形成互相支援的雙堡,目前出鏡率最高的、遊客常去的,是其中的單堠(村)堡。這個民堡有兩個堡門,還有少量村民住在其中

正堡門(東門、夏季)——

正堡門(東門、冬季)——

側堡門(內側)

堡門口的關帝廟——

在堡城北墻制高點修建的真武廟——

堡內戲台(背面,初秋)——

堡內戲台(正面,開春,雪後)——

堡內一處院門——

4、

蔚縣 浮圖村堡

這個堡門也是最近幾年一點一點重新修繕的,目前堡內還有很多村民常住。

5、

這個堡門是在哪個堡拍的,實在記不起來了。保持著明清留下來的石板路,還有長年累月車軲轆壓出來的痕跡。

第二次更新內容——第二次更新內容——第二次更新內容——第二次更新內容——第二次更新內容——第二次更新內容——第二次更新內容——第二次更新內容

6、

蔚縣 暖泉鎮 中小堡

中小堡屬於保存完好,得到多次修繕,目前還有很多居民常住的民堡。堡內人氣很高,生活氣息濃郁

7、

蔚縣 暖泉鎮 北關堡堡門

7

蔚縣 宋家莊昌明堡

宋家莊是蔚縣民堡當中另一個經過多次修繕,保存完好,被當地視為重要旅遊觀光資源的民堡,目前同樣還有很多居民。

當地的這些民堡當中,有少數保存好、得到充分修繕/翻新,作為旅遊專案,搞一些特色遊,民宿什麽的就行了。其他大部份都荒廢了,原因有二:

第一,民堡畢竟是明朝受蒙古威脅嚴重,虜患嚴重的這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到了清朝,因清朝控制蒙古諸部,蒙古兵再南下入侵大同和宣化,也就沒有這種威脅,既然已經是沒用的東西,誰都不會再去維護;

第二是當地經濟即便再是欠發達,畢竟也是現代工業社會了,當地人要麽進城打工,要麽進城買房,留在當地的村民也建新村、新房,鋪設水電等配套工程,堡塞的夯土城墻,非常不利於修電線桿\埋設自來水管,這種幾百年欠農業經濟模式下的產物是肯定要被廢棄的。

第三次更新內容——第三次更新內容——第三次更新內容——第三次更新內容——第三次更新內容——第三次更新內容——第三次更新內容——第三次更新內容

五、蔚縣

在前文中,我貼出幾個民堡的照片。這些古堡都位於蔚縣和陽原縣境內,尤其是蔚縣。

那麽現在,我們需要解釋一個新問題:為什麽蔚縣會集中出現這麽多明代民堡?

這是一個史地結合的問題,不能翻史書去找答案,而是要繼續看地圖,尤其是地形圖,從地理環境的視角找答案。

這張地圖上細紅線的範圍,是今天河北省張家口市的行政轄區。

陽原縣和蔚縣位於張家口市的西南方,我用粗紅線標出了他們的縣界,北面是陽原,南面是蔚縣。

在明朝,陽原已經由宣化府萬全都司管轄,蔚州歸山西大同府管轄;到了清代康熙年間,蔚州改由直隸宣化府管轄,最終在民國初年完成廢州改縣,成為今天的蔚縣。

換一張更清晰的地形圖,看的就更明白了——

陽原縣全境都位於桑幹河河谷盆地當中,「走東口」的山西移民,延桑幹河前往張家口,一定從陽原縣經過;從蒙古高原/河套地區南下進入晉北大同盆地的遊牧政權集團,如果想繼續東進北京,進入華北平原,也要從桑幹河這條路走。

蔚縣位於其南側、屬桑幹河支流的壺流河河谷盆地當中。而壺流河上遊源頭,則是位於恒山東段北麓的山西廣靈縣。

廣靈、渾源、靈丘這幾個縣,都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的恒山和五台山地區,是山西省的貧困地區之一。廣靈縣直到2020年才勉強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在歷史上,這一地區的山西貧苦移民,也都利用壺流河河谷為路,實作「走東口」,因故他們也必須經過蔚縣。

雖然在行政統屬關系上,蔚縣和陽原縣都是河北張家口下屬的縣;但是在人文地理和路線行程上,他們距山西大同更近。在明清兩代,他們和大同府的聯系更加密切。

2、

蔚縣還具備一個在軍事地理方面尤其重要的地方:位於太行八陘當中的「飛狐陘」北端。

遊牧民族騎兵進入大同盆地,如果打算繼續從飛狐陘向東南,突破紫荊關,進入華北平原的話,那麽一定會經過蔚縣。

在明朝歷史上,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歷史事件,可以作為證據——土木堡之變。

制圖、授權: @蔣棟良

未完待續,今晚的第三次更新久先到這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