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年到19年間,我一共去了三次台灣,一次環島、兩次只在台北,雖然現在G簽停了,而且環境也不一樣了,不過還是想說說台北這座城市給我的感受。
更強的歸屬感
相比香港或者澳門,台灣更能讓大陸人有歸屬感,不僅僅體現在語言和文化上,就連台北老城區的路名,都濃濃體現著兩岸無法分割的關聯,用大陸城市命名的台北街道數不勝數,遊客甚至不經意間就能看到自己家鄉的路名。
對中華傳統文化保留得也比較好,仁義禮智信 溫良恭謙讓,這些中華文化的品德也是從小教育,當然了,至於有沒有,還是要看個人素質,td肯定是沒有的。拿台北的路名來說,有很多都是拿中華文化品德來命名的,比如忠孝、信義、和平等等。
這種歸屬感,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關聯,早些年間,都是港台的歌曲和電影在大陸上映,影響著一代人,而現在,我們的文藝作品也在反過來影響台灣,公交車影片上有播放大陸的古裝劇(忘了是正劇還是預告),忘了是第幾次去,剛好看見大幅的【三生三世十裏桃花】的宣傳劇照,就在熱鬧的西門町。私家車電台播放的還有李玉剛的【剛好遇見你】,綜藝【爸爸去哪兒】剛播時,也有很多台灣人熱捧。
認識的台灣朋友,有的他說的成語一開始他還以為我會聽不懂,我說我聽得懂,他說原來你們這邊也這樣說啊,我真是哭笑不得,原本就是同根同源,我有什麽聽不懂的呢。
素質和規則感
說完了歸屬感,再來說說台灣人的素質和規則感。2015年第一次到台北,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裏的彬彬有禮、井然有序,讓人心平氣和,總之就是很舒服。
台灣人普遍有禮貌,溫文爾雅,咨詢問路,還沒等你走過去,工作人員就開始微笑向你示意,即使是路人,也會不厭其煩地給你指路,生怕你找不到,我還有遇到過那種他自己不知道路,但是會在手機上給你現查,或者幫你問別的路人的那種,還記得有一次晚上在圓山飯店附近不知道捷運怎麽走,問一個正在等公交的小哥,結果小哥直接不坐公交了,改成坐捷運,一路帶我過去了。
在台灣,謝謝兩個字常常被掛在嘴邊,在那的那些天,我也變得習慣說謝謝起來。拋開政治因素不說,我真的很喜歡這種社會氛圍。
不過普遍文明禮貌並不是說是全部,當...局的態度也會影響到民眾的態度,三次下來,明顯的感覺到那種熱情,一次不如一次,我也十分慶幸第一次去的時候還是2015年。
後兩次我再去的時候,有感受過個別藥妝店店員和夜市小攤販的不耐煩,也曾經在迪化街聽到買家和店主溝通,你這個藥材是哪裏產的,店主很不情願的說大陸啊,不然還能哪裏產,語氣中帶著輕蔑。
再來說說這裏的規則感,在遵守交通規則、地鐵上電梯排隊方面確實是做得比我們好,公交車、地鐵上的博愛座更多的是留給需要的人,還有一件讓我非常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有一次在台北,我帶著行李箱坐大巴,排隊的時候排在第一個,大巴到了之後,我去下面的行李艙放行李,沒想到放完行李一轉過頭,一排人依舊在齊刷刷的排隊等著我先上車,這個場景著實讓我驚了一下。
雙肩包背在後面也不會擔心被扒手偷東西,和日韓差不多,手機丟了的話找回來的概率比較大,路邊停靠的機車,頭盔都是直接放在車身上,不用擔心遺失。
不過是不是說就不需要有戒心呢?那當然不是,其中有一次我在台北車站下面的一個商鋪買數據線,是刷信用卡付錢的,那個老板鬼鬼祟祟,刷完之後不及時還我信用卡,給我的感覺是我如果不自己想起來,那這張卡他就不打算給我了。
有一說一,台灣的整體素質確實要好於我們,台灣的全民教育要比我們早上很多年,加上人口少,便於管理,有台灣網友給我說,其實台灣早期,素質也沒這麽高,種種亂象,是經過了很多年才把整體的素質提升上去的。其實人的素質靠本性是一部份,但是更多的是需要社會的規則、環境、教育來塑造的,希望我們大陸可以早日迎頭趕上。
台北的城市建設
關於城市建設上,有人說台北看起來還沒有大陸的二線城市繁華,不過個人認為看一個城市發達與否,不能只看高樓大廈,台北城市雖舊,但是並不代表落後,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這裏的城市建設以人為本,幹凈整潔,有生活氣息,有人情味。而且教育、養老、醫療、人文這些東西僅僅靠旅遊是不太能夠感受全部的。
而且台灣的建築是私人所有,如果屋主不同意拆除,那就不能拆,所以這也是導致城市面貌無法像我們一樣,在短時期內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說到城市幹凈整潔,穿一雙小白鞋,半個月過去小白鞋依舊變化不大,在月台等公交的時候,一輛輛的公交駛過也沒有塵土飛揚,當然,這也和四面環海的環境有一定關系。
台北的城市建設在細節方面,我認為還是很棒的,拿香港來比較真的是完爆香港,在香港我想上個公共衛生間都是難上加難,不是所有地鐵站都有衛生間,就那麽幾個大站有,麥當勞沒有衛生間,甚至有的商場都沒有衛生間,反觀台北,恨不得在一個地鐵出口處設一個衛生間。商場女衛生間的化妝鏡也是非常人性化,可以近距離靠近,不像我們,很多地方只有洗手池上面的鏡子,對於想要補妝的人真的是不太友好。
再來說說台灣人給我的印象
以上說的都是整體的印象,是沒有深入接觸的那種,再來說說我在台灣認識的兩個朋友。
第一次去台灣的時候在青旅認識了三個台灣人,其中有兩個到現在還有聯系。臨走時送我明信片、送我想買沒買成的書籍,送我去機場,每次去台灣也都會見見面吃個飯,其中還有一個人來大陸玩過幾次,去過北京、西安、雲南等很多地方。
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是本省人,而不是後來過去的外省人,我們偶爾會聊一些兩岸發生的事情,但是沒有特意去聊過ZZ立場,不過可以看出,來過大陸的台灣人,對大陸更加了解,所以看待事情也更加客觀,而沒走出過島的,看事情會很片面。
隨著一代人的故去,這種紐帶關系會越來越弱,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我們的認同越來越低,想想也是,教材都能被ZZ化地改來改去,人難免不會變的分裂。
以上均是拋開政治因素單從體驗方面來說的,有好有壞,好的地方也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現在想完全拋開政治因素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說台毒biss,望祖國早日實作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