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朱一龍演技到底怎麽樣?

2020-12-20娛樂

看完電影【峰爆】之後,可以肯定的回答這個問題了。朱一龍的演技能做到:人保戲。

首先,關於「戲保人、人保戲」,借用演員陶虹的解釋來說明。

以電影【峰爆】中的洪翼舟這個角色的塑造,來說明朱一龍的專業能力。

【峰爆】裏與洪翼舟這個角色做對比的,有兩個角色。

一個是洪赟兵,老鐵道兵,早些專業能力突出、性格剛強,現在已經被時代遠遠的落下,但是他本身並不甘心。所以,從他一出場,從他用現金買東西,救人的時候企圖與消防隊員爭高低,在地下溶腔裏企圖橫越空腔但失敗……每一步都能看到他不服輸的內心,想掌控自己、掌控環境的企圖,同時與環境、與自己已經衰老的肌體的矛盾。所以,洪赟兵是一個身上「有戲」的人。

還有丁雅珺,從頭到尾,她只有一個想法「保住隧道、保住大橋」,所以開頭她處理屬下矛盾,是因為這個「欲望」,後面她會為了這個「欲望」與與災害鬥爭。

註意,對於丁雅珺來說,「救災」和「保住隧道」,這兩個欲望並不等同。當「救災」這個欲望與「保住隧道」這個欲望產生沖突的時候,丁雅珺因為「保住隧道」這個「欲望」會與同事產生矛盾。

但是,故事到了後期,為了人民群眾,她又舍棄了這個貫穿她十年生命的「欲望」,讓角色在心理上產生了弧光。所以,這也是一個「有戲」的角色。

但是,洪翼舟的角色就很「微妙」,這個角色身上並不是那麽「有戲」。因為洪翼舟這個角色不存在「顯性」的「主動」的「欲望」。唯一顯性「欲望」是「救人、救災」,但這屬於被動欲望,屬於災害大背景下每個角色都有的欲望。

並且作為「個人」,洪翼舟不像丁雅珺那樣被等同於救災主體。甚至也不如洪赟兵,洪赟兵自身就是「災難受害者」,洪赟兵的主動欲望「求生、救人」和被動欲望「救災」是無法分離的。這種設定讓洪翼舟這個角色在影片絕大部份內容裏,與「救災」這個大背景關聯並不緊密。

也就是說,洪翼舟與環境沒有主動沖突。他的沖突完全來源於他與自身「內心」的矛盾。洪翼舟的心裏一直有兩個「洞」: 因為母親死產生的愧疚和對父親認可的期待。

然而這種基於角色內心的個人欲望,在「救災」這種宏大的敘事背景下,又顯得那麽的「不合時宜」。

洪翼舟如何克服自己內心的空洞,去水裏救人或者與父親通力合作,這個「度」是很難把握的。如果過於強調他內心的弱點,過於強調他克服自己內心弱點所付出的努力,就會讓這個角色顯得「無力」,甚至做作。

如果對自己內心的弱點過於輕描淡寫,又會讓洪翼舟這個角色變成工具人,只是被情節推著來回跑動。會顯得洪翼舟缺乏主動性,不是一個生動的「活人」。

朱一龍則很好的把握了這個「度」。讓觀眾可以感受到洪翼舟所有的行為,都是他主動的選擇。洪翼舟內心的堅毅,敢於面對真實自我的頑強,都被很完整的展示出來。

甚至他透過在水潭前痛哭,而顯示出的內心那個12歲的男孩,讓一直閃現在記憶畫面裏,與母親一遍一遍落水的童年的那個男孩子,不再孤單的活在記憶裏,而與當下洪翼舟產生了「連結」。也讓洪氏父子這條線的故事變得前後有序,變得完整。

洪翼舟所表現出來與父親的和解過程,甚至保證了這隱藏在電影故事裏的那第2條主線:鐵道兵的繼承,得以體現出來。

如果說,丁雅珺和她的團隊展示出來的是後鐵道兵時代的中鐵建隊伍,仍然是以人民為本的團隊精神。那麽,老鐵道兵與中鐵建人的這個「精神神承繼」動作的完成,則是由洪氏父子來完成的。

洪氏父子透過從飛機上決定去牛冠山送炸藥、雨中攀巖這兩段戲,而完成了精神世界上的承繼。其中,老洪做了兒子的腳點之後安心的離去。後面洪翼舟的表現對於這條線完整呈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朱一龍用怒吼表達了洪翼舟的痛苦。

用力竭後放棄求生的隱忍,體現了「後鐵道兵」時代的鐵建人,依然是為了任務的完成,可以犧牲一切,包括自己。

就像地下溶洞裏,老洪對小洪說的那句話:沒器材人在,小洪聽進去了,也做到了。朱一龍能夠做到用質樸但有力的表演,表達台詞以外的情感和情緒。

在影片結尾,脫險後的洪翼舟,用力拽下脖子上的平安扣,擲向父親長眠的青山。這個過程中洪翼舟表現出來的堅毅和沈穩,與影片開頭那個略顯沖動的洪翼舟相比,能夠讓觀眾很清楚地看到角色在內心的成長。

在經歷了這樣艱難的過程之後,如果是活生生的人,角色必然會發生某種變化。朱一龍給出了他的理解。朱一龍只用這樣簡短的鏡頭,就表達了洪翼舟的心理成長結果。他完全掌握了電影這種題材的表達藝術。

如果說,大男主吳邪、林楠笙還不太能讓我肯定地敢保證朱一龍能做到「人保戲」,面孔俊俏的都市劇男主陳一鳴也讓我有點猶疑,那麽洪翼舟是讓我真的完全信任朱一龍的專業能力了。

如果大家對朱一龍的演技還有懷疑,那麽可以回憶一下,很多類似題材的影視劇,為什麽會出現配角比主角精彩的現象。

當編劇和導演不太敢把「矛盾」、「缺點」加到「應該完美」的主角身上的時候,主角會缺乏劇本賦予的「戲劇性」。這種情況下,如果演員對角色的理解又不到位的話,觀眾就會看到「淡而無味」的「完美」主角。

而朱一龍則可以基於劇本,挖掘出各種各樣的活生生的「人」來。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可以讓觀眾「共情」的人。我願意將朱一龍的這種專業技能稱之為:塑造角色的能力,而不是單純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