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有哪些演技長相俱佳卻沒有紅的女演員?

2018-09-04娛樂

在時間不長的采訪裏,張鈞甯和【談心社】講了一個讓她感動的小故事:

早些年她去做公益,在地震的地方,有一個男生,一夜之間無家可歸。

然後他搭了一個帳篷,早上起來時,他是被水淋醒的——因為帳篷外面的水不斷滲進來,一滴滴滴在臉上。

後來,他被人找到、幫助,他發現:原來自己還可以有一個遮蔽的地方睡覺,人生真美好。

張鈞甯說:「我覺得,有在那裏面看到力量,看到很多人性,很堅韌和很充滿希望的地方。」 而回看她的經歷,這種「力量」幾乎貫穿張鈞甯人生的前半段歲月。

看見力量、尋找力量、積蓄力量。

01

存在感

有網友評價過張鈞甯「身上有一種特殊的存在感」。

她不是明艷型大美人,性格也絕非外向奔放。

但她站在那裏,你就會留意到她,有一種淡淡的舒服。

她是【痞子英雄】裏知性幹練的藍西英,也是【最美的時光】裏大膽追愛的蘇蔓。

【如懿傳】裏,她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姐姐而變強、去戰鬥的海蘭;

張鈞甯實力詮釋什麽叫作「黑化不靠煙熏妝」

【軍師聯盟】裏,她是通曉大義、才貌雙全的柏夫人,選擇一生追隨司馬懿,救之於水火。

一轉頭,她又變成了【唐探】裏光影綽綽中神秘撩人的Ivy。

Ivy每次出場時那首【Loving Stranger】,曖昧至極。

或清純,或溫婉;或美艷,或狠毒。

在諸多影視作品女性形象中,張鈞甯遊刃有余,展現出不同的姿態。

但在做演員方面,張鈞甯自陳並沒什麽天分。

「小時候是一個沒有存在感的人。」

「如果你看過我小時候,看過我第一支試鏡帶,很多人都不認為我能成為演員,我媽媽都不認為的。」

小時候的張鈞甯,內向且害羞,不會主動與人說話,更不會講笑話。

被老師叫起來背課文,即使原本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站起來的時候,她還是會緊張到大腦瞬間一片空白。

上課不敢發言,就連想要上廁所,也不敢舉手示意,都是先和性格外向的姐姐說,再讓姐姐帶著她去。 外界最常給張鈞甯貼的標簽之一是「學霸」:

畢業於全球排名前五十的法學院——台灣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並且以高分拿到研究生學位。 事實上,張鈞甯說自己「並不喜歡讀書」,努力讀書只是因為「除了讀書,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

於是努力念書,成為一個成績優異的乖乖女,好像只有這種方式,才能讓自己更有「存在感」。

讀書時的努力也被帶到了演戲中。

第一次參加試鏡時,張鈞甯連自我介紹都說不好——「我是那個試鏡了超過40多次仍然得不到工作機會的臨時演員。」

非科班出身的她,最開始表演時總會拿不準角色的心理和行為,感到焦慮和壓力。

記台詞,對張鈞甯來說,也是一大難關。

外界都稱她是「演藝圈學霸」,但張鈞甯自己坦陳,其實她記憶力很差,有時在現場背台詞甚至背到情緒崩潰也有過。

她的辦法只有一個——「死纏爛打」,反復試戲,一次不行就十次,十次不行就二十次、三十次、四十次。

好幾頁長的台詞,張鈞甯一遍又一遍地背,直到可以形成條件反射為止。

拍【緝魂】進組之前,為了演繹好女刑警阿爆這個角色,張鈞甯真的和刑警隊一起出警抓捕毒販。

她覺得:別人可以為什麽我就不可以?

很長一段時間裏,張鈞甯憑著這股擰勁兒,完成在學業、事業中的自我證明.

她說:我從來不是那種很聰明、很有天賦的小孩兒。

但,唯一不變的,是無論如何,都要努力。

02

選擇權

如果沒有做演員,張鈞甯或許會過上另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安穩、優渥、體面。

她的父親是台灣大學的社會學教授,母親是兒童文學作家、轉譯家,也是台灣藝術大學的文學講師。

三年級時,父母離異,她跟著母親和姐姐住進了教工宿舍。

雖然生活的物質條件不如以前,但母親依然為女兒們創造出了豐富的精神世界。

書架上、沙發上、床上……家裏處處有書,下午茶時分還會母女三人一起,圍坐茶話,讀書談笑。

在濃厚的文化熏陶下,張鈞甯一直遵循著長輩的教導,認真念書,做一個努力聽話的乖學生。

2000年,她考入了台北大學的歷史系,大二轉念法律系。

入校深造、接受高等教育、成為律師或者教授教書育人,是張鈞甯最初始的人生規劃。

接觸演戲,只是因為一次偶然。

一次在西門町逛街時,張鈞甯好意幫位工讀生填了份調查問卷。過了幾個月,那人找到了張鈞甯,邀請她去出鏡一些廣告和MV。

張鈞甯帶著嘗試的心態答應了,由此逐漸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最開始她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角色。 在周杰倫【回到過去】的MV裏,她是一個只出現了兩秒的橙衣女孩。

在【流星花園II】裏,她扮演了西門少爺的秘書,短短三十秒的鏡頭。片酬500塊新台幣,折合人民幣不到120元。

在演戲裏,張鈞甯感受到了另一種人生的「存在感」,和之前那種穩定平靜,截然不同的狀態。

有次半夜,她接到通告打算出門時,媽媽攔住了她。一向聽話乖巧的張鈞甯,一臉嚴肅地問媽媽:

「這是你的人生,還是我的人生?」

2006年暑假,考上國立中央大學研究生組的張鈞甯,參演了人生的第一部電影【夢遊夏威夷】,這也是她最喜歡的一部電影。

影片裏,她飾演因為讀書壓力太大而精神失常的少女陳欣欣。

張鈞甯有點手足無措,反復問導演,自己這麽演對不對,還是應該那麽演?

導演對她說:「你是個瘋子,你怎麽演都是對的。」

於是她放開手腳,把自己放進戲的人物關系裏,觀察對手戲演員的反應,再自然給出相應的動作。

角色和角色之間的碰撞、演員和演員交手時迸裂出的火花……表演這件事令張鈞甯著迷。

在與周圍人和空間發生互動,發生關系的過程裏,她感受並喜歡著那種創作的自由。

一次演講裏,張鈞甯說:

「如果可以選擇,下面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擺在你面前,你會選擇哪一種?一種是花了六年以上時間拿到法律專責碩士文憑的碩士生,還有一種是試鏡超過40次仍然得不到工作機會的臨時演員。」

表面上是做一個生活是安定或否的選擇,但實際上,對張鈞甯來說,這是一個要不要做自己的選擇。

最終她選擇了做演員,休學兩年,追逐自己的演藝夢。

張鈞甯叛逆之外,並沒有忘記母親的感受。

母親對她的演藝事業存有疑慮,希望女兒不要中斷多年努力過的學業。

於是她又暫停了一年的演藝事業,頂著壓力和焦慮,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把自己關在一個小房間裏面,拼了命地要寫完論文。

2010年,張鈞甯拿到了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法律組的碩士學位,給了媽媽一個交代,也給了曾努力了六年之久的自己一個交代。

03

尋找力量

29歲時,張鈞甯因為「三十而立」焦慮擔憂過。

好朋友陳意涵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外國影星,在30歲之前的倒數一分鐘,坐在鏡子前,他對著鏡子裏的自己倒數:五、四、三、二、一……

然後他笑了,他說:在鏡子裏面我沒有多一點皺紋,我沒有因為這一秒倒數完了,我改變了任何事情,那我為什麽害怕30歲?

今年,即將39歲的張鈞甯,已經學會了與自己的年齡擁抱。

她愛旅行,去過法國、意大利、捷克、南非、尼泊爾,還有南極。

她嘗試過高空跳傘、去過極地探險,也到過藏區轉山,還跟著貝爾一起上演「荒野求生」。

和張鈞甯接觸過的人,都能明顯感覺到她身上充沛的能量。

周迅、楊祐寧、張翰、彭於晏……幾乎每一個和張鈞甯合作過的演員,都難掩對她的欣賞。

上節目【跟著貝爾去冒險】,攀巖、跳傘、生吃蚯蚓……張鈞甯常常第一個上前嘗試。

同隊的大張偉恐高,她就一邊耐心安慰他,一邊和他一起完成高難度任務。

好朋友陳意涵失戀,張鈞甯就拉著她一起去了菲律賓長灘島,一起綁臟辮、刺青、跳海、裸泳、親吻陌生人。

兩個30+姐妹花,在瘋狂中享受自由。

在旅行時瘋狂,回到日常生活裏,張鈞甯依然瘋狂。

習慣了身材管理的她,出門時還會帶上陳大發(陳意涵)送給她的體重秤。

跑步、格鬥、瑜伽,是她平時健身活動的日常Routine。

沒有工作的時候,她就會堅持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跑步,然後去菜場買菜,給自己做健身餐。

作為演員,張鈞甯經常性地需要到各個地方趕通告,但每次到了一個新地方,她就一定用跑步問候。

去【向往的生活】,第二天清早就叫上了彭彭和陳偉霆在鄉間一起跑步。

馬思純也沒有逃脫張鈞甯的魔爪,第一天被拉去跑步,就跑了7公裏。

有人好奇,張鈞甯到底為什麽這麽熱愛跑步?

她說,這讓她相信所有的事情,只要你想做,沒有做不到的。

有一次她受邀跑半程馬拉松,張鈞甯從來沒想過自己可以跑完21公裏,但是在每次的3公裏變5公裏變8公裏的時候,會開始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因為你會每一次結束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因為跑步時她感受到的那種改變自己的喜悅,所以在表演時,無論她也始終相信:

如果一百次裏面有一次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自己,但那一次就足夠讓你去抵那九十九次的丟臉、覺得自己沒用的這些過程。

「以前遇到挫折時,我特別怕某一個戲演不好,或者是遇到這個戲我不知道該怎麽發揮,我很想逃。

但是後來明白一件事情,每當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生的轉機。

如果你能夠真正的去經歷這一個不好,然後改變,之後你會看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己。」

在張鈞甯的世界觀裏,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

跑步時,如果把目標設定成21公裏,你可能做不到。

所以先不要管前面,就看著眼前這三步,每一個三步你都把它踏好了,到最後你其實方向對的時候,你是會跑到21公裏的。

「就是把眼前的每一個三步都跑好。」

「最後你就覺得,還好,還好我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