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時代,追星已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很多粉絲不僅在追星中收獲了快落,還有可能收獲一技之長,攝影P圖做海報剪影片樣樣精通......追星不是一件「壞」事,但成為「腦殘」粉——不顧事實真相分青紅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們的小偶像永遠是萬事可原諒的三歲寶寶——這可不是件好事情。
學堂君想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聊聊,人們為何會追星?追星又是如何變得不理性的?「理智追星」真的很難嗎?
最近這幾年,娛樂圈著實不太平,熱搜榜上時不時地就會出現一個血紅色的「爆」字。明星作為公眾人物,在獲得鮮花與掌聲的同時,自然也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他們的每一個小失誤都可能被放大,而如果犯下吸毒、逃逸這些碰觸道德底線的大錯,則更加難以原諒。
然而,就在這些犯錯的明星為千夫所指之時,總會有一些粉絲執迷不悟,和他一起對抗全世界:
「這些都是為了孩子!」「TA也很悔恨,TA過得很不好。」
「難道明星就沒有犯錯和被原諒的權力麽?」
甩鍋、賣慘、模糊視聽……明星的洗白套路層出不窮。一方面,行銷公關團隊帶節奏、領風向,而另一方面,明星的成功「轉型」也有賴於粉絲的 「不離不棄」。為什麽有些不理智追星的粉絲總能輕易原諒偶像的錯誤,甚至為了維護他而罔顧事實?
1 追星使我快樂
在正文的開始,我們先來探討一下追星的理由。飯圈外的人不理解粉絲的瘋狂,不知他們為什麽能為一個素不相識之人費心、費力、費錢;而追星女孩們在嘗過這滋味後,卻仍無怨無悔,一入飯圈深似海,從此不甘當路人。這段追星之路始於什麽,而又為何愈演愈烈呢?
心理學家們曾研究過球迷心理,將追星的理由總結為了以下三類[1]:
// 01 透過與成功者建立聯系,從而增強自尊
Cialdini及其同事的研究發現,在棒球比賽後,如果自己支持的隊伍勝利了,球迷們會傾向於用 第一人稱 來描述勝利,例如,「我們今天的進攻很棒」 ;而如果自己支持的隊伍失敗了,球迷們選則傾向於以第三人稱來描述失敗,例如,「如果他們只靠一個人的話,是無法得分的」。
相比於失敗, 粉絲更傾向於將偶像的成功與自己聯結在一起,從而知覺到更大的自我價值。 偶像的成功當然不僅僅屬於自己,還有賴於粉絲的不斷努力。當偶像電影票房大賣、音樂高居榜首、被任命為慈善公益大使時,粉絲也會與有榮焉,會不由自主地感慨「我家愛豆真爭氣」,「我真有眼光」,「我們共同的努力得到了回報」。
// 02 粉絲身份讓我們不再孤單
除了增強自尊,還有一部份人選擇追星是為了獲得 歸屬感 。
加入後援會、買同款應援物、和小夥伴追同一部劇、在微博上和一幫人站在同一戰線維護偶像…….這些舉動讓你擁有了自己的追星圈子,你開始獲得他人的認可。融入飯圈並不是一件難事,因為粉絲之間總是有著很多共同話題,總能聊到天南海北。
追星,的確滿足了很多人的社交需求,彌補了缺失的歸屬感。
// 03「命運」驅使我們走向追星之路
前面兩條理由的目的性都較強,而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粉絲在追星之初並未抱有任何目的。有時出於 從眾心理 ,跟著身邊的人一起追劇,看了一兩集然後便無法自拔;有時可能在一開始只是被朋友安利,然後越了解,越發現TA的魅力……
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讓我們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地有了粉絲的身份。
總之,因為明星的個人魅力、自己的社交需求,以及種種因緣巧合,粉絲們對明星建立起了「他很優秀,值得我去支持、付出」的初印象。
2 對「他很優秀」的一再確認
一旦我們形成了最初的態度,我們就會開始選擇性地註意與態度一致的資訊,或者把模糊的證據用與態度相一致的方式去解釋,這就是態度結構的心理指向效應 [2]。
Sydner和Swann[3]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讓一群女大學生對一個人進行訪談,其中一半的女大學生被告知「這個被訪談者可能具有外向人格」,而另一半女大學生則被告知「這個被訪談者可能具有內向人格」。每個女大學生都拿到了一份訪談提綱,其中包含26個問題,一些問題適用於向外向的人提問,例如,「如果你想讓聚會的氛圍嗨起來,你會怎麽做?」,一些問題則適用於向內向的人提問,例如,「什麽原因讓你難以向他人敞開心扉」。女大學生們需要從中選取12個問題向被訪談者提問,以確定他是否具有某一特定人格特質。
結果發現,在提問時,女大學生們會 頻繁地選擇那些可以驗證她們假設的問題 ,也就是說,如果她們事先認定被訪談者是外向的學生,她們會更傾向於選擇那些適用於外向的人的問題;如果她們事先認為被訪談者是內向的學生,她們會更傾向於選擇那些適用於內向的人的問題。
當人們形成先入之見後,會更期望得到支持其信念的答案。 因此,與路人不同,粉絲在搜尋明星的資訊時,會更加關註積極資訊,而選擇性地過濾掉那些負面訊息。這種策略 並非有意地扭曲事實,其根源在於我們的信念在引導和組織我們的思想。
3 從我不聽到我不信
當「他很優秀」的信念被一再加深,想要推翻它,變得難上加難。面對質疑時,粉絲們常常具有 「認知保守傾向」——即使導致某種信念形成的資訊是完全不可信的,人們仍然會墨守這一信念。
史丹福大學曾經針對「認知保守傾向」進行過一系列實驗。研究者首先要求參與者閱讀一些虛構的資訊。其中參與者得到的資訊能推斷出「敢於冒險的人成為了優秀的消防員」這一結論;而另一部份參與者根據得到的資訊則會推測出相反的結論,即「敢於冒險的人成為了不合格的消防員」。這兩種觀點都有相應的案例支持,因此參與者的推論在一定程度上是「令人信服」的。
接著,研究者讓參與者根據閱讀的資訊寫下他們的推論以及推理過程。在完成之後,研究者抱歉地告知參與者他們剛開始拿到的資訊是 完全虛構 的,希望大家能夠完全忘記之前的內容積比重新進行推論。有趣的是, 對證據徹底的推翻並未改變參與者的信念,參與者仍相信自己先前做出的推論,只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原有推論中「冒險」和「消防員」的關系。
這種「認知保守傾向」部份解釋了在明星之前的種種正面行為被發現是逢場作戲後,粉絲為何仍會堅定地保留原有的態度觀念。
4 否定偶像帶來的痛苦
有時候,粉絲的原有態度會「頑固」得令人吃驚。
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價值系統,而在粉絲形成自我價值觀的過程中,偶像往往會起到重要作用。在粉絲的 自我卷入程度 較深時,即自己特別認同對偶像的行為,甚至把偶像的所作所為、興趣愛好當成自己的行為規範和價值所在時,否定偶像就變得格外艱難了[2],因為這種否定意味著自我價值系統中曾經被肯定的某些東西是錯誤的,這會帶來一系列痛苦的認知反應,甚至威脅到我們的自尊,因此粉絲往往不願直面這種挑戰,拒絕被說服。
上文中,我們還提到了粉絲的身份可以讓人融入到新的圈子裏, 產生歸屬感 。在追星的過程中,粉絲之間也會建立聯結,甚至彼此會成為重要的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對偶像「信任、崇拜的態度」就具有了社會意義,這種 與重要他人共享的價值觀更加難以被撼動 [2]。
誠然,粉絲濾鏡很難摘下,要保持客觀、開放的態度並不容易。但一味地維護和洗白,對於偶像、粉絲本身、甚至是整個社會的輿論導向,都是弊大於利的。追星也需要理性,偶像並不是完美的,有時候,從他的失敗經驗中得到警示,也是一種向他學習的方式。
如果單看詞語的表面含義,追星聽起來十分浪漫——追星,追逐星星。學堂君以為,無論何時,當一個人站在陰溝裏仰望星星時都不應該被指責。追星本身並無對錯,它是期盼美好生活的一種表達方式,關鍵是要認清那些非理性的追星行為,平衡好對自己的現實生活和對偶像的崇拜,願我們都能理智追星。
參考文獻:[1]Boon, S. D.,& Lomore, C. D. (2010). Admirer-celebrity relationships among young adults:explaining perceptions of celebrity influence on identity.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7(3), 432-465.
[2]David C. Giles.(2002).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model forfuture research. MediaPsychology, 4(3),279-305.
[3]Horton, D.,& Wohl, R. R. (1956).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ara-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interpersonal &Biological Processes, 19(3),215-229.
[4]喬誌宏, 張菁, 車宏生. 中學生偶像崇拜、主觀幸福感及其關系的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 2010(5):79-82.
[5]時嘉惠, 張夢圓, 楊瑩,等. 初中生偶像崇拜及其與生活目標和主觀幸福感的關系:性別的調節作用[J].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16, 32(6):666-674.
[6]王萍, 劉電芝. 初高中生明星崇拜現狀及教育對策[J]. 教育科學研究, 2011(6):48-51.
[7]姚計海, 申繼亮. 中學生偶像崇拜與自我概念的關系研究[J]. 心理科學, 2004,27(1):55-58.
[8]嶽曉東. 青少年偶像崇拜與榜樣學習的異同分析[J]. 青年研究, 1999(7):2-10.
作者:芒果熟了
相關原文:就算TA犯了彌天大罪,我還是要為TA吹爆彩虹屁!
歡迎關註心理學科普平台@京師心理大學堂,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出品,奉獻百年積澱,帶你腦洞大開。任何形式的轉載請知乎私信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