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 1994 年,一位從北京到香港發展的女歌手大紅大紫,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她叫王菲。
1994 年的王菲還不叫王菲,叫王靖雯,據說是唱片公司覺得王菲這個名字太大陸。
王靖雯的音樂之路一開始並不太順利,她曾經跟 Beyond 簽在同一家經紀公司,同一個經紀人,唱片約則一度簽給了羅大佑。
王菲和 Beyond王靖雯和羅大佑相處不太愉快,經紀人想把她賣給滾石,傳聞中,王靖雯手撕了合約。
轉折點發生在 1992 年,王靖雯把經紀人換成了陳家瑛,那一年,王靖雯的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走紅,從此平步青雲。
到了 1994 年,已經在香港市場站穩腳跟的王菲,開始放眼整個華語樂壇了,於是就有了首張國語專輯【迷】。
公司找來知名制作人楊明煌,他不到 30 歲就已經為黃舒駿制作了【馬不停蹄的憂傷】和【雁渡寒潭】兩張經典專輯。
左1為楊明煌在楊明煌的回憶中,王靖雯有兩個特點。
一是 聽歌比較冷門 ,而且都是聽歐洲和英國,不太聽美國搖滾。「她喜歡的外國歌手最商業的已經是希妮德·奧康娜了。」
二是 把人聲當成樂器來用 ,聲音表現力很強,她把人聲當成樂器來用。「讓她唱什麽類別的歌曲都沒有問題。」
王菲錄專輯要求一遍過,不喜歡打修補程式,不行就從頭來過。但楊明煌說自己毫無壓力,「我坐在那裏聽她唱歌就可以了,很舒服。」
楊明煌也坦言,由於剛開始對王靖雯還不太了解,所以第一次合作的專輯【迷】只是一次試水,什麽風格都放一點。
【迷】裏的歌曲有一半來自王靖雯的粵語專輯,但主打歌【我願意】成了王靖雯敲開國語市場的鑰匙。
到了同年發行的第二張國語專輯【天空】,楊明煌可以放開手腳了,讓整張專輯聽起來風格上相對統一一些。
由他作曲的兩首主打歌【天空】和【棋子】成為傳唱一時的經典,讓王靖雯從此在國語市場也站穩了腳跟。
【迷】和【天空】兩張專輯賣得都很好,福茂唱片老板張耕宇說:「第一張【迷】她連宣傳都沒有就賣了 80 多萬張,第二張【天空】更賣了破 100 萬張。」
口碑也很好,【迷】和【天空】都入選了中國台灣 200 最佳專輯。
其中【天空】排名 1993-2005 百佳專輯第 16 位,樂評人稱這張專輯「畫下決定性的驚嘆號。」
王靖雯那一年發行的兩張粵語專輯【胡思亂想】和【討好自己】同樣叫好叫座。
【胡思亂想】一發行便空降香港 IFPI 銷量榜冠軍,並蟬聯三周冠軍,【討好自己】在香港 IFPI 銷量榜進榜長達 10 周,兩張專輯總銷量超過 30 萬。
四張專輯的共同點是,王靖雯不再滿足於華語樂壇的常規套路,開始更加大膽地輸出個人審美和人生態度。
以風格相對統一的【天空】為例,這張專輯裏的歌曲大都是歐陸風格的吉他編曲,王靖雯在演唱上也多用氣聲和拖音,顯然是受到小紅莓樂隊和希妮德·奧康娜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王靖雯開始嘗試自己作曲,而且,還在歌曲【出路】裏大膽袒露了自己的心聲:「我討厭當明星,又希望引人註意。」
如果說,1994 年之前的王靖雯,大家記得更多的是金曲,在這之後,王靖雯三個字立體化了,她的歌聲、她的氣質、她的性格深深鐫刻在大家的印象中。
在這之後,人們也再也忘不了她了,盡管從 1995 年開始,王靖雯這個名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