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王一博入局,紀錄片市場終迎流量時代

2024-09-28娛樂

(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熱愛戶外和極限運動的王一博,最近在兌現著自己新的興趣點。

穿越熱帶雨林、挑戰高山滑雪、探索漆黑洞穴……不斷解鎖的戶外探索之旅,直接被寫成了戶外探索紀實節目【探索新境】,而Discovery探索頻道國際團隊的加入,每一段旅程與Discovery中國探索家共同進行,被放進騰訊影片紀錄片頻道的歸類,以及宣傳時采用的「紀錄片」等話術,都讓這個紀實節目與紀錄片的連線更為緊密。

在紀錄片類別創作缺失爆款或話題之作已久的當下,走起紀實節目的【探索新境】為這一內容類別打了劑強心針。

頂流入局紀錄片領域的成績可見一斑。

官方數據顯示,【探索新境】上線55分鐘熱度值破18000,最高熱度值達18824,創騰訊影片紀錄片歷史新高,並獲得全網熱搜623個,16.8萬使用者在騰訊影片為其打出了9.9的高分。

社交平台上,有的使用者在激情安利這部作品,分享從節目中獲得的感悟;不少專業領域賬號也在科普或深扒節目中的戶外導師、戶外穿搭和戶外用品,完成一波帶貨或種草;也有一些戶外專業人士或愛好者分享他們關於節目的觀後感,包括但不限於節目專不專業等焦點話題……

與此同時,開局不錯的【探索新境】遇到了不少的挑戰。紀錄片與個人綜藝類別歸屬爭論形成對立輿論場,沖擊著【探索新境】口碑;「供王一博粉絲專屬」的論調,從四周更新日熱度下滑的情況可窺一二,能否在戶外圈、極限圈形成勢能,又能否讓更多路人入場,都在影響著【探索新境】最終會不會仍只是個自嗨產品。

無論爭議聲喧鬧與否,不能否定的是,紀錄片市場終於迎來了一個新變化。

王一博+程耳,Discovery探索頻道國際團隊、Discovery中國探索家+戶外探索,【探索新境】一上來就展現出了不俗的看點。

首播過後,爭議聲同時而來。

有網友在王一博的分享中獲得感悟,感嘆人物和體驗的真實,在節目中看到曠野;而有的網友則在剪輯、呈現的重點內容等方面提出對於紀錄片定位的質疑,認為其更像是個人旅行vlog或旅行綜藝。

一場關於定位正確與否的討論輿論場隨即形成。

百度百科上關於紀錄片的定義如此寫道:「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物件,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從內容來看,【探索新境】是在盡力記錄王一博和探索家們的每次探險之旅。

首期穿越熱帶雨林尋找長臂猿,王一博在老雪的帶領下與螞蝗「作鬥爭」;在雨林裏見證各式各樣的植物,以獲得當日食材;首次嘗試爬上巨樹,讓自己在茫茫雨林中判斷並找到前進的方向;淩晨起床,去追尋長臂猿的第一聲叫聲。第二站登上雪山體驗陡坡滑雪,王一博遭遇高反挑戰,經過滑雪培訓,完成雪山攀登。第三站洞穴挑戰,直面對黑暗的恐懼……

王一博以一個新鮮體驗者和參與者,在面對不同的戶外探險任務和環境時,每一步新的體驗、嘗試和心境的變化被鏡頭一一記錄,並被輔以明確的時間標碼增添記錄感。

同時,節目中也不乏一些專業知識的講解。

比如在雨林中,攀爬大樹的技巧和方法就在老雪的講解和二人的實踐中被展現在觀眾面前;在雪山上,面對不同的山形,如何更快、更穩、更安全的上下山也在周鵬的隨時講解中,生動地給到觀眾。

【探索新境】是試圖做到記錄與真實的。

然而,【探索新境】同樣不得不承認其為王一博的量身客製性。

其一,強化了人設標簽之余,市場和觀眾能看到王一博對於一件事的投入度與專業性。

在【探索新境】之前,王一博給大眾印象的標簽中不乏酷蓋、戶外極限運動愛好者,而完全以戶外探險為主要內容的【探索新境】則繼續強化了他的這些標簽。

這一次的戶外探險同樣是王一博的興趣所在,且在【探索新境】多次提及。節目中選擇的幾個專案,也都是王一博從未嘗試過的。興趣所在以及新鮮感,調動了王一博的熱情和投入度。

興趣無疑是最好的切入點,同時,它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汲取的過程,專註於自己、探索與環境本身,也是最能展現人物性格的內容之一。

同時,身臨其中的王一博,經過整季節目的培訓與實踐,再加上爬樹、過河、上山、探洞等等體驗,也表現出其在這些能力上的成長和儲備,其對於戶外生存、極限挑戰的理解與應對,也得以不同程度的專業體現。

其二,正因為興趣與專業傾向所在,導致王一博不常見的更多面被看到。

在節目中,王一博不再是那個言簡意賅的藝人,在與探索家們相處的過程中,他化身「十萬個為什麽」,不停地向探索家們投擲自己想要知道答案的問題。他也不再是那個在公眾場合不太容易有什麽過多表情的藝人,在爬上大樹、遊過大河時他會開心,在見到長臂猿時會欣喜,在大自然中,在戶外,王一博變得更加生動而走出了螢幕。

而在節目中對於苦難的克服,也能為其貼上一些硬漢標簽,從而助力其在這條賽道上可能獲得更多的機會。

另外,導演程耳一上來就點明的與他合作了兩部電影,也表明了王一博的作品儲備,從某種程度也為其破除了長時間未進組的傳言。

以個人為主的【探索新境】,或多或少在一定時刻給到了觀眾個人綜藝之感。

【探索新境】主打王一博戶外探索,是以其感興趣、想嘗試的專案為出發點,以其每段不同戶外體驗過程為內容,展現其在每段探索中的感悟與成長,因此會自然而然的帶上很深的個人色彩,對王一博的記錄是節目的核心之一。

這也導致【探索新境】陷入個人綜藝的質疑,在一些觀眾看來,這部戶外探索紀實節目太過於集中於個人,缺少了些對於生態環境和自然的呈現。

內容之余,剪輯、對談等環節設定也加劇了個人綜藝的觀感。【探索新境】在敘事方式上,踩在了綜藝與紀錄片的邊界線。比如,在熱帶雨林中,老雪後背遭遇了螞蝗叮咬,接下來一段內容都是二人遭遇各種蟲子叮咬的集中畫面展現,這樣的同類片段集中剪輯釋出的方式難免會讓人有種打碎了時間敘事記錄感的負面體驗。

除此之外,【探索新境】還充滿著大量的對話和旁白,在王一博與探索家們戶外體驗的過程中,二人的對話、王一博後采的旁白以及王一博與程耳的對談畫面等等穿插其中,這也容易讓順暢的敘事變得割裂和瑣碎,尤其是王一博與程耳的對談,想要打造出一種深刻、引導、解讀的作用,但是它頻繁地穿插在體驗過程中,不僅打破了流暢的體驗過程,讓不少網友紛紛提出取消這一環節的評價,還成為了不少網友吐槽王一博發言的素材來源。

作為一檔戶外探索紀實節目,【探索新境】算得上名副其實,而這樣客製形式的出現,或許能為紀錄片類別創作提供一個可行的新思路。

長影片對於紀錄片的賽道布局未曾按下暫停鍵。

從B站將紀錄片內容供給劃為平台OGC布局的核心要義,到騰訊影片邀請陳曉卿坐鎮,成功打造出【風味人間】等IP系列,以及更多文博、歷史、體育、自然等類別創作的延伸,紀錄片市場的內容庫正在不斷壯大,滿足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

然而,大量同類內容的出現,以及平台方的「同題競爭」加劇,讓紀錄片市場誕生新精品、新IP的概率越來越低。

此時,以紀實節目搭配頂流王一博入場的【探索新境】,能否給紀錄片賽道立起一個新標桿IP呢?

首先,王一博和【探索新境】確實將紀錄片認知重新帶回了大眾關註中。

在【探索新境】上線之前,能夠引起廣泛討論的新紀錄片在一段時間內並不長出現,平台招商片單中,紀錄片也越來越邊緣化,不是最被推薦的那一個品類,有時甚至被放到了「綜藝」裏面一起推播到廣告客戶面前,而王一博加【探索新境】,至少將紀錄片這一品類關鍵詞再度帶至觀眾視線,哪怕大家還會糾結這是個紀實節目,不是純紀錄片,哪怕也沒有最終形成長線趨勢的播放量,都沒關系,至少在話題上紀錄片又開始有了聲響。

其次,【探索新境】在探索紀錄片商業化上進行了一些嘗試。

【探索新境】獲得兩位廣告主贊助,都為王一博代言產品;同時,它也隨著節目播出,推出了周邊產品,包括限定禮盒、戶外三角包、口袋小馬紮等,相關購買資訊和連結出現在片尾字幕旁、節目頁面專區和草場地;另外,它也推出集卡牌、購買客製首頁動態皮膚等活動,刺激粉絲和使用者的參與和購買。

而在內容端,除了正片內容,【探索新境】推出付費內容【新境日記】,VIP可花費1.5元解鎖一集,18元購買全24集。【探索新境】完成了紀錄片To B和To C的內容搭建。

再者,選擇戶外類別,其也可以是進一步聯動文旅的一套機制。

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曬出了自己與【探索新境】同款地戶外體驗分享,也有一些文旅團以此為宣傳點,搭建旅遊內容和體驗。也許,【探索新境】也會帶起一輪同款地的戶外熱和旅遊熱。

頂流帶動流量關註內容,然後影響更多圈層,從而產生更多的商業效果,這樣的路數不難理解,但【探索新境】面臨的困境,以及需要認真回答的問題是,頂流入場這一次真的有實作破圈嗎?

從目前來看,熱度與話題之下,走完四段探索之旅的【探索新境】似乎讓這一類別內容,從一個垂類圈層走向了另一個垂類圈層,換句話說,它突破了紀錄片受眾的圈層,卻轉而邁入了粉絲內容更強的圈層。

下一步真正考驗的就是如何突破粉絲圈層,獲得更多的紀錄片觀眾和戶外迷們的加入,也許王一博和【探索新境】還需要一些時間。

【探索新境】為王一博證明了其自身的內涵所在,而讓鏡頭外的王一博更鮮活、更有想法的展示在了公眾面前,與此同時,紀錄片選擇王一博,是流量帶動內容的盤算,也是更多形式與玩法的突破,【探索新境】邁出了值得肯定的第一步,而接下來的「突破」,希望節目本身與紀錄片市場都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