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娛樂

「私生飯」早在1988年就被電影記錄下來了

2024-08-21娛樂

以現在的眼光看【瘋狂歌女】也許啥都不是,但在1988年,這部電影值得稱道的內容太多了:

它是內地首部標榜「兒童不宜」的故事片、首部邀請歌手跨界主演的電影、首部為了拍攝歌手演唱會專門在工體現搭布景的大制作,同時還邀請了當年業內諸多歌手助陣參演的作品。

導演劉國權,曾是中國內地最賣座電影女導演。她兩度攜手彼時內地最紅女歌手毛阿敏拍攝了【瘋狂歌女】(1988年)和【女明星秘史】(1989年),都曾在當時獲得不俗的成績。毛阿敏的事業和觀眾緣也因這兩部電影的加持一度達到巔峰。時人評論說:

「這是第一次在唱片和電視節目外看到歌手本人說話唱歌……」

1980年代末某報刊曾公布內地歌手演唱會演出價格,毛阿敏以2000元/場高居首位。

別笑,當時內地城市職工人均月薪金不到百元……

【瘋狂歌女】以一樁疑似他殺的案件展開,記者(趙越 飾)與警察李威(郭旭新 飾)不約而同地將線索釘選在當紅女歌手吳雅妮(毛阿敏 飾)身上。隨著真相層層遞進,吳雅妮的身世也展現在眾人面前。

最後女歌手不堪忍受良心的折磨自殺,留下許多悵然若失的感嘆。

吳雅妮的前世今生觀之頗為耐人尋味:

她本名小文(史蘭芽 飾),「運動」時期隨父母下放河北農村某地,隨著「運動」擴大,父母身死。小文寄居在農民張長順(楊長啟 飾)家中,日久生情,二人在長順娘(陳立中 飾)的張羅下結婚。適逢「小將」搜尋小文,為了避禍張家母子把小文送到舅舅家,不料夜晚見色起意的舅舅(李孟堯 飾)想要強暴小文,反抗中小文誤殺了色狼。不得不在張家母子的幫助下再度隱姓埋名,於1970年前往內蒙避禍。並利用當時人口戶籍制度的管理漏洞換了身份。

自此已改名吳雅妮的小文又認識了當地畫家(王明智 飾),兩人情投意合在當地同居。但忍受不了草原生活的吳雅妮決定赴北京闖蕩,陰差陽錯間學習音樂,隨後幾年內成為一時當紅的歌星。

而隨著「運動」結束,改革開放中已經致富的張長順多年來對小文念念不忘,在北京他遇到了當年的「小文」,早已成為「萬元戶」的張長順一心想要讓她過上好日子,但時過境遷,已是歌手的吳雅妮對張長順再無愛意。喝醉酒的張長順與她撕扯間竟想強暴她,怒極反抗的吳雅妮掙脫後逃走,在此之前她看見張長順居所內的煤氣沒有關掉,憂郁許久後她並沒有出言提醒,不久之後居所發生爆炸,張長順被炸身亡。

此後吳雅妮一邊要應付知悉內情的流氓騷擾,還要面對記者和警察的調查,同時她利用「私生飯」粉絲(馬崇樂 飾)對她的癡情幫她處理掉流氓掩蓋線索。

粉絲為了她不惜接近案發當晚目擊者小何(閻青妤 飾),發展成男女朋友,利用愛情讓其對警察作偽證,事發後一人扛下所有罪名。

當畫家從內蒙趕來北京後,吳雅妮內心百感交集,與之春風一度,然後崩潰赴死。

當時所謂「兒童不宜」,正是毛阿敏與「畫家」的「激情戲」,當然,同樣以現在的「標準」看也「啥都不是」,不過在1988年的內地,一位正當紅的女歌手,敢於在首部電影中有如此大膽的表現確實值得稱道。同時為了配合電影上映,中國唱片總公司發行了【瘋狂歌女】同名唱片專輯,毛阿敏迎來了事業巔峰。

今人所觀【瘋狂歌女】還有一些小細節能拿來一敘:

一、調查吳雅妮的記者本負責法制新聞,但主編說如今人們都愛看娛樂新聞,你去跑娛樂吧,去采訪最紅的歌手。記者在探索吳雅妮的同時感覺一樁命案可能與之有關,遂配合警方一同調查,可見人們早就意識到「八卦花邊」比一本正經的新聞報道更有「流量」。

二、記者可以直接找到吳雅妮本人,就等在演唱會門口,歌手也沒有隨行助理和保鏢,演唱會結束後如「普通人」一樣隨身帶包出入。

三、「私生飯」這類物種早在1988年的【瘋狂歌女】中就有描述,為歌癡狂,為人著迷,為此不惜欺騙感情,更不惜犯法殺人。

四、即便在繁榮的時代,人們依然保持對「運動」的恐懼和憎惡。吳雅妮,或是「小文」在「運動」中覆寫了自己的人生。這個背景在1980年代的國產影視劇中比比皆是,並不如何忌諱。

五、吳雅妮與張長順的情感斷聯,以及與畫家的相遇相愛,初看有些別扭,仔細品味順理成章,本是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小文」一來年幼,二來需要庇護,當她遠赴內蒙後遇到畫家,才找到了真實的情感歸屬。但此時思想成熟的小文不堪生活環境的艱苦選擇去北京發展。成名後她盡管思念畫家,但為了掩飾自己的過去不得不與之分離。情感描寫很真實,無需擔心「爭議」和「對立」。

當然,【瘋狂歌女】並非完美,導演劉國權也說作為歌手,毛阿敏無疑很優秀,但她不會演戲,以至於在影片中她很多眼神、舉止和台詞表現十分生硬。

同時,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容太多,既有「傷痕文學」,又有較為流行的追車動作,霹靂舞的「水時長」,以及對情感的探討等,這些元素沖淡了故事本身的主線(我描寫的也是看完後捋出來的故事內容,實際看時的確有些恍惚),導致幾乎所有角色都「淺嘗輒止」。不過對於1988年的內地觀眾來說,【瘋狂歌女】本身的許多大膽嘗試就已經讓人們開了眼界:

人們剛聽完磁帶,看完節目,在電影上就看到一位歌手脫離其本職的表演。就像現在,很多知名演員紛紛在社交平台上拍短影片一樣,這種拉近觀眾情感的方式值得學習。何況在資訊交流依然閉塞的1980年代。

後人認為【瘋狂歌女】故事結構借鑒了日本電影【砂器】,並對此進行抨擊,這也是一種「後知後覺」:

2020年代講「抄襲」或「模仿」也許有道理,但在城市職工普遍薪金不到百元的1988年,內地大多數人「通訊基本靠吼,交通靠走」,曾經「單車王國」承載的不只是人們的生活,還有對外部世界的感知。至少影片上映時萬人空巷,沒有人會站出來專業點評「你這個很明顯……」

文化生活和物質生活是掛鉤的,一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