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龍是很優秀的演員,但因主要在國外發展,國內觀眾不大了解。這裏撇開不談。
焦晃生於1936年(今年84歲,可謂高壽),李保田生於1946年,陳寶國生於1956年,正好依次年輕10歲。陳道明生於1955年,與陳寶國大致同齡。
表演方面,四位各有絕活兒。焦晃和李保田因為年齡較大,漸漸淡出影視界。陳道明出片率也很低,近些年來往往連一年一部都保證不了。最勤奮的是陳寶國,為奶兒子陳月末,可謂不遺余力。
焦晃是話劇界的「莎劇王子」,演電視劇只是跨界「不務正業」。但他為數不多的熒屏演出,已足驚艷。他的電視劇演出,兩個不同的皇帝,康熙和漢景帝,都可謂絕了。詳參:
李保田影、視雙優,多次獲電影表演獎,1990年代是張藝謀導演「禦用」;他在電視劇上的主要成就是一系列諧趣又悲情的人物塑造,從1996年【宰相劉羅鍋】(金鷹視帝)到2002年【神醫喜來樂】(金鷹、飛天雙料視帝),再到2004年【王保長新編】、【巡城禦史鬼難纏】,類似於葛優在馮氏喜劇片中的冷幽默,李保田也是把他這一類諧中帶苦的人物演到了極致(李保田早在八十年代便有電視劇【葛掌櫃】,飛天視帝;但論及家喻戶曉,則不得不待劉羅鍋、喜來樂)。
如【神醫喜來樂】中他祭奠亡妻一段戲,喜來樂披頭散發,單薄羸弱的身子骨跪在亡妻靈前,秋風蕭索,枯葉四起,李保田那亂發與布衣也紛然亂舞,鏡頭拉近,表情那個痛入骨髓呀,老臉上早已是老淚滂沱、縱橫闌幹了,眼中新一輪的渾濁的老淚要湧又湧不出,嘴微微張著,半開半闔,嗓子裏在嗚嗚嗚的,其腹中怕早已是 「腸皆寸寸斷」了吧。他涕泣之下呼出的「夫人哪」似乎不是從嘴裏說出來的,而是只見喉結在鼓動,吐出來的那種聲音要沙啞不沙啞,似濁還清,然而其鈍厚直是從胸腔裏一字一字抖落出來,真個叫撕心裂肺呀。
李保田在電視劇上的鮮明表演風格是劉羅鍋、喜來樂、王保長……這一派諧中帶苦的人物塑造,但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家,他的風格絕不限於一隅,就拿獲獎作品來說,新世紀初,李保田便有【村主任李四平】(2000年金鷹獎)、【警察李酒瓶】(2001年金鷹獎),包括他八十年代獲飛天獎視帝的【葛掌櫃】,都是不同於【宰相劉羅鍋】、【神醫喜來樂】、【王保長新編】這一路諧趣風格的現實主義題材寫實風格的優秀作品。
錢鍾書評陸遊:
「他的作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悲憤激昂,要為國家報仇雪恥,恢復喪失的疆土,解放淪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閑適細膩,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貼出當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狀。……跟他時代接近的人註重他作品的第一方面。然而,除了在明代中葉他很受冷淡以外,陸遊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動後世好幾百年的讀者……當然也有批評家反對這種一偏之見,說‘忠憤’的詩才是陸遊集裏的骨幹和主腦,那些流連光景的‘和粹’的詩只算次要。」(【宋詩選註】,三聯書店出版,2002年5月,第270頁)——陸遊的詩,「悲憤激昂」和「閑適細膩」是兩大主幹,而當時後世讀陸之人,往往只重視其一。如同陸遊的詩,「諧趣戲說」和「平民寫實」,是李保田表演領域兩大主幹;而今人一提及李保田,往往只道「劉羅鍋、喜來樂」,渾不記其「李四平、李酒瓶」,豈不謬哉!
陳道明和陳寶國,詳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