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想啊。
所謂她對蓉姐好,她們相處得好,不就是沒有缺吃短喝,沒有虐待苛責,沒有拿針紮繼女?
誠然,好多人會說,一個繼母能做到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但我只會說,這樣的繼母,只是因為自己聰明,不給自己平白惹一身腥罷了。並不能夠得上一個好字。
那種不給繼女吃喝,故意責打,連衣服都不給買,厭惡之情表現得如此外化的,是沒腦子的繼母,雖然壞,但是直腸子,壞在面上,人人都知道她的心思,都知道她容不下繼女。這叫真小人。
而像明蘭這種,把人當親戚家小孩看待,從不苛責虐待,平日就像正常長輩晚輩相處,該給的吃穿用度都給(反正家裏又不缺),偶爾還能當朋友一樣談談心,這些落在外人眼裏,就很容易被稱贊大氣寬容,並且得一個很好的名聲。可要說,她真的付出什麽了麽?蓉姐兒成長過程中所需一切都是蓉姐自己父親掙得,她本就有資格得到這些,而明蘭只不過什麽都沒有做,沒有從中阻攔而已。這樣的一個繼母,只要安安分分過好自己的主母位子,享受自己主母的生活,就能平白得一個善待繼女的名聲。
當然,還有最後一種,是真心把別人女兒當成自己骨肉來疼的女人,這種繼母,才真的配得一個好字。如果明蘭是這種女人,那麽她就會把蓉姐記在自己名下,親自教養,吃穿用度不只是有,而是要多少有多少,並且為她的婚事費心籌謀,不說高嫁(以她家的地位來說,再高就進宮了,也不好),至少要一個不比她家低太多的門戶,或者,在每年的科考裏選最有才或者最好看的寒門子弟也行,又或者,自己家有權有勢,婚嫁全憑女兒自己心意也未嘗不可,只要她看上的,喜歡的,查一下家世清白,就可以結親。
知否這本小說,不就是講在那個時代裏,女人的婚事尤其重要,要好好籌謀不可隨意嘛?從明蘭一開始對小公爺的拒絕,到後面有想嘗試的想法,再到後面徹底放棄,再到,和那個祖母好友家孫子的親事,她每一次不都好好衡量,萬般思量?她明明深知女兒家在那個時代嫁人的重要性啊。如果她真有一個女兒,她會舍得讓女兒受自己當年的苦麽?她自己當年就是因為身份,庶出,沒娘,等各種境遇,所以在婚嫁上可選擇的很有限,也特別難,這些苦她自己都一一受過。如果她真當蓉姐是她親生的女兒,真的從心裏疼蓉姐,那麽她會讓蓉姐在自己婚事上有最大的選擇範圍,讓蓉姐在京中子弟裏隨便挑,然後作為母親的她再去調查對方底細,力求女兒嫁的安心又順意。
當然,現實裏,能做到第二種,不去故意為難繼女虐待孩子的,已經是很不錯了。我也認同,畢竟普通人嘛,親疏遠近,誰分不清?尤其是當自己有了親生的之後,那更是沒有辦法一視同仁的。
但是,我特別不能忍受別人稱贊這第二種繼母好。因為好不是這麽容易的。
她哪裏好了?她不虐待只是因為她聰明,是個明白人,犯不著為了一個沒娘的孩子得罪孩子爹,犯不著為了一個早晚嫁出去的外人遭人口舌,落一個難聽的名聲。而且這種人一旦有自己的親生孩子,差別對待立即便會凸顯出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她是真心會疼,發生在蓉姐身上她會以親戚長輩的角度給出理智的分析,冷靜智慧地解決問題,更不要說旁的涉及到子女之間的利益糾紛了。一旦涉及到家財或者爵位繼承,她一定會幫自己兒子爭(這就是為什麽作者要寫死那個兒子,因為不想讓這個汙點落到女主身上。)
所以,有的繼母是惡毒,有的繼母是明白人,只有極少極少數的繼母是真的好人。
明蘭只是第二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