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被中產拋棄,宜家急了

2024-04-26家居

眾所不周知,去宜家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真正買家居用品的人,第二種是去遛娃的父母,還有一種就是直奔宜家肉丸去的人。

我就是第三種人。

最近,聽說宜家推出了半價星期五:9.99元9個肉丸、9.99元的咖喱肉丸飯,13.49元的肉醬意面,還有9.9元蛋糕+無限咖啡續杯的下午茶套餐......

於是上周五特意請了假,拒絕了煎餅果子、雞蛋餅的早餐誘惑,10點準時出發,我心無旁騖一路直進,終於在14點才走到餐廳。

我坐在就餐區,吃了一口肖想已久的肉丸,就皺起了眉頭:肉丸略顯油膩,曾經吃4個只是嘗嘗鮮,如今吃4個成了我的極限;三文魚餅像油炸面粉,吃一口滿嘴是一油;新品扁桃仁蛋糕一入嘴,甜得我那死了好幾年的牙根都疼了起來。

我的天塌了。

作為曾經的三元橋美食榜第一名,宜家一直以「肉丸、甜筒、可以續杯的咖啡」為切片,在美食荒漠北京,占據著微妙而荒誕的生態席位。

如今, 本就貧瘠的北京美食珍藏榜,似乎又損失了一員大將。

變的不僅僅是宜家餐品的味道,我坐在體感溫度近30度的就餐區舉目四望,發現宜家似乎也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了。

曾經,宜家風是一種高級的裝修風格,是精致生活的代名詞,每個樣板間都有兩組以上的家庭。

如今降了身價,家具區人流量少了很多,連倉庫拍照的俊男靚女都屈指可數。

宜家這個中產標配,已經變成了時代的眼淚?

一、宜家,古希臘掌管主題樂園的神

無論時間如何流逝,我都不會忘記第一次去宜家的那一天。

那時的我還是一名眼神清澈的大學生,和室友一起公交換地鐵,用了一個半小時從一個郊區抵達另一個郊區,終於站到了那巨大的藍色貨櫃面前。

那一天,我在那迷宮一般的單向動線裏轉了很多次角,遇到了很多愛:這種田園風的四件套也太小清新了吧!等我以後有家了必須搞一套!

哦這是什麽!我的夢中情客廳你怎麽在這裏!

如果能有這樣一個廚房,我想不到生活還有什麽煩心事。

幾百平米的家裏剩的房間也不多了,裝個這樣的娛樂休閑區正合適。

極簡風、法式風、美式風、鮮奶油原木風.....那天我見到了人生中最多樣的裝修風格,也見到了我20多年人生都不曾擁有的絕美風景。

每個樣板間都像是我遺落在人間的一塊樂高,等我收集完也就逛完整個家裝區,組裝出來的未來光明又開闊:

我努力學習18年就該過這樣的生活。

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家,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未來。

進門拿起門口黃色編織袋的時候,我沒想過那是宜家精心為我編織的捕夢網。

那時候我暗暗發誓,以後我一定要努力賺錢,當一個擁有宜家房的人。

如今經過了生活的搓磨,擁有自己房子的美夢一碎再碎,夢想主動打了75折——住進了宜家極簡風的自如,一住就是5年。

後來,夢中情家還沒買上,但我逐漸發現了宜家的另一層魅力—— 一個屬於成年人的夢想開放遊戲。

宜家是出了名的「迷宮式」單動線,就像玩開放遊戲一般,主打一個「最快速度通關」。

據說快速走完全程只需 15 分鐘,這一紀錄時常有人挑戰,但至今無一人通關,但這也不重要,因為探索的過程就很快樂。

在宜家,你在哪裏坐下,哪裏就是八卦黃金區。

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每對情侶不一定會去民政局,但一定會去宜家。

對新手情侶來說,宜家就是他們最佳約會聖地,他們會在每一個樣板間和商品面前停留,挑挑選選,大到沙發茶幾,小到衣架香薰。

一起幻想兩人生活的具體場景,暢想未來的家與生活。

畢竟,宜家真的很好逛——你可以買上一支1元的冰激淩,開始收集宜家固定支線任務,【尋找中指】。

走到動物玩偶區會發現,宜家內部人員的精神狀態也挺岌岌可危的。

這裏的嗎嘍既可以是拯救小熊的叢林英雄,也可以是瑜伽十級學者,還會在高空來一個高難度比心:

真正的恐龍抗狼:

宜家玩偶也有自己的燃冬:

如果你走出新手村去更大的世界闖蕩,會遭遇很多挫折,也會發現更多宜家樂牌子。

如果你去一個城市逛當地宜家,你將收獲當地最具特色的城市主題樂園。

鄭州的宜家,餐桌上的樣菜不是西餐而是河北當地美食蒸菜、皮凍、燴面、花生米。

福建的宜家不太懂地方文化,苦心鉆研發現實在難以融入,最終決定中西合璧瞎搞,反倒搞出了點詭異又神秘的味兒了。

有些地方宜家放棄了美食之路,選擇用方言打入當地:「嫚兒,嫩想不想知道一個大衣櫥最多能盛多少衣裳?」

身體累了,胃空了,宜家餐廳的門也出現在了你的眼前:

這裏香氣四溢,明黃色燈光下有年銷10億顆的宜家經典肉丸,有來自挪威的三文魚,無限暢飲的可樂和咖啡,比環球影城好吃,比迪士尼便宜。

更何況這種高純度和濃度的快樂,迪士尼、環球影城都未必能做到。

你有這麽高速運轉的主題樂園進入中國,記得宜家給出原理的小時候。

二、宜家,變成了誰的宜家

時隔3年再去宜家,上面所提到的宜家主題樂園式的快樂似乎都還在:

樣板間還是那麽溫馨和美好。玩偶還是奇奇怪怪,可可愛愛。

這裏情侶還是很多,他們拿起或者談論某個商品,開玩笑的吵鬧,還有在樣板間內繪畫未來家庭生活的樣子,都是幸福感這三個字的具象化。

但人流量確實少了。

曾經宜家的冰激淩、肉丸、倉庫堪稱「熱門景點」,我去的時候這三個地方都毫無排隊痕跡,隨走隨停,隨停隨拿/拍。

上次逛宜家走道上基本人貼人,推著購物車都很難通行,熱門樣板間更是擠不進去。

而如今盛況仿佛是我的臆想,這些景象都已不再,連沙發上人也很少。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去宜家的成本開始變高了——或者說, 去宜家的高成本,開始被註意到了。

宜家主題公園般的空間,是以遠離城市中心的距離換的,這也意味著去宜家的路途遙遠,公共交通出行,1小時打底。

而每個來宜家的人,都只能跟著宜家地面的箭頭指示,花費一個多小時,走過這條精心設計的「從入口到收銀台」的最長路線,會被動路過宜家的所有產品。

所以想要好好逛完宜家,就要拿出特種兵旅遊的架勢,早起晚歸。

玩具是有趣,床確實很舒服,挑選家居小配件的確能給人一些無形的「獲得感」。

但是當宜家的體驗感不再新鮮,當人們發現去逛一次宜家變成了負擔,當去一趟宜家要放棄1天休息時間,那它已經慢慢失去了色彩。

北歐風已經變成了古早味,宜家主打的「設計家居的參與感」也玩膩了。

同時紅星美凱龍、Oppein、佐菲雅,以及種種智能家居品牌都在崛起,有的搞全屋客製,有的線下賣家具,都虎視眈眈地想要分這一杯羹。

那自然,中高端消費群體也在悄悄變心。

現在,當你咬牙花費30塊打車費到了宜家會發現, 宜家要的客戶或許不是中產,也不是年輕人,而是老年人。

走到頂層,一對老人在商量兩人的新家裝修成什麽樣子。

走進一個樣板間,猛然發現床上有個熟睡的孩子,奶奶在旁邊玩手機。

艱難抵達餐廳,發現老年人才是宜家餐廳的主要受眾,兩個老人,兩杯無限續杯的咖啡,怎麽不算一個完美的相親聖地呢。

一瞬間我明白了為什麽有段時間宜家推出了3元早餐,當時的我天真地想:誰能早早起床,穿越宜家萬水千山,9點坐到餐廳裏呢?

現在我知道了:我奶奶。

三、宜家,往何處去?

經常失敗的人都知道,夢碎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最初,宜家在中國的目標群體,是「年輕的專業人士夫婦」,是「收入相對較高」、「接受簡約和功能性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人;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自己的調起得太高了,於是將目光投向中產階級,他們有更好的教育背景,與相對更高的收入;

而現在,宜家的顧客變成了年輕人。

不光食品在降價,其實宜家自己也在進行自己的調整——宜家中國宣布,2024財年會有近500款低價產品,有些價格本就低廉的產品直接進入了十元商品區,很多商品甚至比名創優品還劃算。

為了擴大覆蓋面,他們在原本的郊區大倉庫之外,在北京、上海都開了精品店——「藍盒子」。

但因為店面限制,這些精品店能當場買的東西也沒那麽多,多數情況下顧客需要訂購讓送貨到家,購物體驗感並不好。

2020年,宜家中國在上海靜安區開了靜安城市店,分別在一樓和三樓設定了餐吧,售賣一元冰淇淋、瑞典肉丸和輕食等明星產品。

開業就火爆上海,3000 平方米的門店,一度甚至需要排隊兩小時才能進入。

去年,該店以「完成試驗任務」為由撤店。

線上上,他們在抖音上設立了一個賬號,名為「IKEA宜家風味屋」,為消費者提供了制作美食的教程,並將宜家產品融入到了內容中,同時進行直播賣貨。

而這似乎也是他們的一次實驗,後面直播再無繼續。

甚至這次的瘋狂星期五,看似終於對上了年輕人消費降級的熱潮。

可是細想,又有幾個人會在工作日,專門驅車到郊區品嘗一頓味道平平的白人飯呢?

宜家與年輕人之間曖昧又尷尬的關系,似乎是很多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後的普遍現象。

自1998年第一家宜家落地上海開始,宜家便成了精致生活的代名詞,宜家的每一件商品都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又有一個統一的名字:高級北歐感生活。

擁有一件宜家單品,價格不論高低,都是一種格調。

如此踏入中國市場,一時風頭無兩稱為「高級」代名詞的品牌還有很多:梅西百貨、家拿夫、優衣庫、muji、星巴克........

只是外來的和尚一招鮮的故事,在如今的中國市場基本已經行不通, 隨著年輕人對精致生活的祛魅,宜家似乎又回到了本身的定位:家具城。

整個中國消費市場所發生的變化,大件物流已經電商緊密連線, 宜家這些比較大規模依賴傳統線下市場的公司,會被分走很多市場份額。

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真正與年輕人重建連、接?如何重新走進主流世界?

或許是宜家等外來品牌都要思考的問題。

在逛宜家的途中,我和大學時期一起去宜家的朋友聊為什麽不再愛逛宜家了。

曾經一起幻想有自己房子要如何裝飾的女大學生,如今一個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一個仍住在出租房, 宜家對我們來說變得有點殘忍。

「以前關於宜家的幻想裏,只覺得自己是何娜娜,每天在好看的房子裏和霸總虐戀情深就行了;現在清楚了自己其實是王媽,我一進宜家就忍不住皺眉,這樣安排容易落灰,這玩意兒只是好看根本不適用。」

而對我來說,宜家還是意義非凡的,剛畢業時,一個人在北京租房,是宜家的樣板間給了我決定在大城市安身立命的勇氣。

只是如今,我薪金變高了,卻也有了更多顧慮。

在宜家拿起一件商品要躊躇很久,詢問它值不值得增加我下一次搬家的行李重量,我再也不是一個可以耐心、開心逛一天宜家的人了。

我在微博寫下這段話時,微博ai羅拔說:「或許這就是成長吧」。

或許吧。我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家居品牌,宜家繼續做自己的年輕化實驗。

在下次見面前,老朋友揮揮手,我們都有自己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