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有哪些收拾房間的訣竅?

2014-01-07家居

最近看了一本日本建築師寫的書,原本講建築設計的原理,但其中很有意思的是,裏面提到他們對於收納、整理的方式和理念,從概念上日本人在收納整理的理解上就很有自己的體系,分享一二:

【衣物收納】

日本人在搬入新家前,會把衣服、鞋子還有書籍進行歸類和統計,他們認為:與其收到衣櫃、鞋櫃、書架上,不如統一收納到專用的空間內,(當然,他們會更願意放進儲量更高的衣帽間),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空間。

專用空間的大小並不是單純指收納場所的面積,這時候他們一定會考慮衣物、鞋子、書籍的具體尺寸,按一個實際體量來體現,並認為這樣才能將空間利用最大化。比如:

他們會把衣服分成普通衣物,較長衣物和可以裝箱的衣物。(如圖所示,會大致算出衣物掛在衣架上的長度,以及可以裝箱的衣物的體積。鞋類的尺寸可以分為普通鞋子和靴子,並進行具體量化)

最後采用 數量最小化原則 ,他們認為建築面積中的使用面積,其實是個變量而不是定量,當購買的物品、家具,衣服,玩具,有體積的東西,從帶進家門的那一刻起,實際上就等於是在給建築的使用面積做減法。

日本人認為隨著購買物的增多,使用面積會隨之繼續縮小,所以他們會讓衣櫃裏只留下掛一周7天的衣服,一天一套7套的數量,其余都整理收納起來或清除。

以此類推書房,臥室,廚房,洗手間,經數量最小化量化後再回望使用面積,以確認空間使用率!

【書籍收納】

到了書籍部份,他們也要將書籍、雜誌按高度計算,可以分為4類。比如說文庫本、新書、漫畫等(小說尺寸為188mm*130mm)A5(148mm*210mm)其實就是把書本按尺寸分類,歸集。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底線,就是會把收納空間定一個基準線,考慮到今後還很會繼續增加,可以適當預留出一定的空間,但為了避免東西越積越多,一旦超過基準線馬上就要進行處理。

【空間區分】

日本的建築師在面對住戶的眾多要求,通常會以房間為單位來區分,他們認為這樣就能很快把握住戶的每個家庭成員的需求,新居的大概面貌以及主人未來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透過以房間為單位的區分和再整合去找到設計方向。

比如說:

以房間為單位,分為房間內部、房間位置及各房間的連線三部份。首先是「房間內部」,以廚房為例,他們認為面積、收納量、內裝材料及使用頻率等如何有效利用甚至都會影響整體風格。

比如這樣的一個收納櫃,在使用前就被進行了具體非常有效的劃分:

左側:電器、生活用品區(其中包括:下層-不常用小家電,竈台、爐具;中層-常用電器;上層-物品收納)

右側:餐具、雜物(其中包括:小分格抽屜,儲藏調料、勺子、漏勺、刀叉等,不常用的物品放置在下方位置;中層放置較常用的餐具,如杯子、盤子等,設定尺寸在550mm,容納一排或前後兩排餐具。

結束:

雖然沒有什麽很深的東西,但是概念的轉變也是一個很大的區別,提前做好容量的細化,從抽象變具體,從模糊的概念到具體的體積增量,這一點還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正可謂是計劃先行。

日本人收納整理都會先有一個框架,量化後再進行收納,主要是他們已經非常清楚整理的目的是什麽?或許不僅為了整齊幹凈,更為了透過收納整理用一種更加科學和舒適的生活方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