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瀆龍神故事:四龍懼禍隱,天命又重來
【舊唐書丨禮儀誌四】中有雲「河瀆封靈源公,濟瀆封清源公,江瀆封廣源公,淮瀆封長源公;而【西遊記】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中曾經交代「涇河龍王」生有九子:分別為龍第一個小黃龍,見居淮瀆;第二個小驪龍,見住濟瀆;第三個青背龍,占了江瀆;第四個赤髯龍,鎮守河瀆;第五個徒勞龍,與佛祖司鐘;第六個穩獸龍,與神官鎮脊;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八個蜃龍,在大家兄處砥據太嶽。此乃第九個鼉龍,因年幼無甚執事,自舊年才著他居黑水河養性,待成名,別遷呼叫,誰知他不遵吾旨,沖撞大聖也。
而當時的黑水河小鼉龍已經是取經過去式了,而剩下的四瀆就是「涇河老龍」的四個兒子。也就是我們這幾關中的隱藏boss。 原故事應當如下:
涇河龍王死後,四龍子惴惴不安,西行之後,更添新愁,所以四個龍子又跑到袁守誠那裏算卦,先是潛龍勿用卦,所以他們上表天庭,請求辭掉四瀆龍神任命,但是天庭不許。忽有一日,袁守城尋至四龍,言卦象有變為「潛龍在淵,有可乘之機」,因此四個神龍各尋出路,自行謀劃。
其中老大 赤髯龍(黑松林隱藏boss) 選擇前往黑松山,將自己的寶貝交給黑熊精買了塊地,終日沈睡,但是醒來之後發現不會飛了,所以就又向黑熊精求助,黑熊精就告訴他說「龍無雲不行」,把他從南海帶來的博山爐賣給了赤髯龍(坑人)。但是因為博山爐需要消耗靈蘊點燃,所以持續時間不長,因此只能困居尺地之間。直到遇見了「天命人」……。
老二小驪龍(黃風嶺隱藏boss) 剛開始選擇困局龍宮。有個成語叫做探驪得珠,因此驪龍也被眾人覬覦良久,一日有個年輕人(皂色衣袍,月白項鏈:應當是黃風怪)來到龍宮,勸說他把財寶交給自己,並跟隨自己回到自己住處,同時兩個人都是受到了一個算命的指示。因此小驪龍來到黃風嶺靜候天命人……
老三青背龍(小西天隱藏boss) 選擇前往小西天找黃眉避難,但是他又不想拜黃眉為師,因此就和黃眉打賭,500年釣魚不動就可讓他在湖中修煉,但是如果動了,就要進入黃眉的人種袋中修行。因此遊戲中遇見青背龍的時候發現其大雪滿身,枯坐垂釣。
老四小黃龍(盤絲洞隱藏boss) 直接選擇藏在了袁守城身上,跟著袁守誠遊歷南北,但是我們碰見小黃龍的時候周圍並沒有袁守誠,因此可能是出現什麽緣故讓它在此等候?
綜上,可以發現隱藏boss「四瀆神龍」的故事完全與「袁守誠」密切相關,而袁守誠應當就是遊戲中的「葫蘆老者」,另外由於「天命人」的設計,所以袁守誠應當也是「天命設計者」的一環。第二結局中無法預知未來和天命相關剛剛好也證明了這一點。 妖魔鬼怪皆是我,神仙菩薩一般樣。淚若湧泉莫相問,仰天大笑是荒唐。
袁守誠判詞詩剛好印證了這一點,起碼就目前而言,「四瀆龍神」避禍不能,雖為隱藏,但是還是被「天命人們」找到了,也是個be故事。
斯哈哩國故事之一:平蝜蝂鼠王顯聖,黃金國福禍相依
話說極西之地有一國,名為流沙國,傳說流沙國遍地黃金,故而又名黃金之國。該國傳說為日落之處,日乃太陽真火,落於西海之間,如火淬水,接聲滾沸。每到申酉時,國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雜海沸之聲,謹防振殺城中小兒。
這所擂之鼓,名落日鼓,原是佛祖所賜。百姓憑此鼓得以安居,是舉國上下崇信佛法,為佛祖塑了許多金身法相,又稱黃金佛國。可隨著信眾日多,寺廟遍布,大家日漸信佛不信王。國王對此十分不滿。丞相洞悉了他的心思,上疏止浮屠,以言無佛,國王遂下令,拆毀寺廟,驅趕修行之人,改國名為斯哈哩國。
此事興起不久,一日黃昏,城樓擊鼓,國界之外塵土紛飛。有一大蟲,名為蝜蝂 (隱藏boss) ,身負佛頭掘地而出,將邊陲村莊破壞殆盡,死傷無數。自此之後,但凡日暮擊鼓,大蟲必出。臣民進言,說此乃止佛的報應,國王只得停下此事,派大軍去剿滅妖邪。可大軍並非妖邪的對手,犧牲無數, 有一雙頭怪人士兵 (鼠都尉) 發現一法——當妖怪來襲,就將煤灰撒在其上,然後以烈酒噴出火柱,嚇退妖怪,但此法雖然可以退敵,但依然難以根治禍患。
幸而,有個黃發黃毛的修士 (黃毛貂鼠boss) 途經此地。他為人仗義,最見不得不平之事便協助大軍斬殺了蟲妖。國王將其敬為國師,他便在斯哈哩國修行了數年。
話說國王育有三子,長子最受國王寵愛,其人英武有力,在蝜蝂之亂中,屢建奇功,被封為英武將軍。二子天生神力,只是略帶憨意。三子飽讀詩書,文武兼備。自黃毛貂鼠被封國師之後,不論朝政大事,民生細務,必先征其意見,聽其看法。在國師的提議下,國王頒布了"敬鼠令",十裏八鄉的老鼠精怪,紛紛往城內遷徙。大王子因陣前有功,被封為英武將軍,卻被一個妖怪搶了風采,十分不甘。三王子也不滿妖怪當政,兩人聯手在朝中鬧了數次風波,卻仍未動搖國王對國師的信任,三王子最終負氣出走。
此後逢國師誕辰,舉國上下均供奉其畫像,連國王也親臨護國寺,為其添香祝禱。大王子憤懣難忍,當眾掀了香案。國王一怒之下,將大王子下了監牢。國師卻不生氣,反替大王子說了許多好話。大王子得知國師求情,更認為他是個城府極深的邪魔,成日在監牢裏咒罵不止。國王得知此事,深覺兒子放浪狷介,應嚴加管教,便下令一日三餐只可送至牢門前,不許任何人探視。
不知過了多久,這一日,飯食遲遲沒能送來,大王子正是驚疑,卻聽鎖鑰一響,牢門居然開了。大王子邊自己走了出去,卻突然發現外面往來穿梭的侍衛竟然沒有一個人樣,全是些穿著衣袍的老鼠。大王子以為國師帶著鼠妖篡了皇位,心下驚惶不已,一路橫沖直撞,闖入父親的金殿。
只見一只矮矬的老鼠,以其父之聲,喚他兩句。大王子以為其是假貨,故一把奪過侍衛的刀,劈向國王。但是刀被國王近旁一只手持巨錘的鼠妖架住,兩個鬥在一處,殿前亂成一團。打鬥間隙,大王子無意瞥了一眼王座旁的銅鏡,鏡中哪有什麽英武將軍,原來自己也變成了一只肥碩無匹的老鼠!大王子自此驚懼,忽染癔癥,此後再也幽居不出。
而國王此時才發覺,原來自己一直即是以老鼠形態示人。自此便有傳說,西方有一斯哈哩國,國中人盡是鼠輩,然舉止似人。 客官若問,國師何往?答曰:在國中修行數年之後,它忽驚國中人鼠驚變,深感禍由己引,遂帶手下妖怪離城而去,尋救城良方。至於後來?那就是下一個故事了呢!
斯哈哩國故事之二:黃風嶺山神除妖孽,戰佛頭國師顯神通
這個故事還得從花果山靈明石猴出生說起。話說那花果山中自靈明石猴誕生之後,所遺仙石又經千年日精月華的滋養,自修自練竟化成個山一般大的精怪。這仙石與那石猴類似,原有神力。但不知何時何人在他身上,種下了一顆肉佛頭。自這肉佛頭生出,便無時無刻不汲取仙石體內的靈蘊。仙石神魂倦怠,只得伏入地裏,吸存天真地秀來補足自身,時日一久,就將那周遭山間的靈蘊俱吸了個幹凈,導致花殘葉雕,生靈皆不可活。而那肉佛頭自得了滋養,反成了這石身的主人一般,精神飽足,竟在體內孕出識蘊來,化名 「大石敢當」(花果山boss) 。
而在花果山萬裏之外的極西之地,有一地名為「黃風嶺」,其命名原有已不可知。常言道:飛沙走石,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說的正是黃風嶺的景象。而黃風嶺之石恰如花果山之石,吸取天地靈氣,日月精華,遂感通靈,修成了幾只石精。其中有兩只,因道行較深,被授以了山神之職,分別叫做「 石父(火焰山小boss)、石母(黃風嶺小boss) 」,其中關鍵訣竅正在於石之精魄——石英。
一日,嶺中不知緣何生出了幾顆佛頭,有眼耳口鼻,筋肉俱全,長在土裏,十分古怪。即見活物,這些肉佛頭便放聲嚎叫,若對方靠來,它就一口將其吞下。有個石精見這肉佛頭詭異,要除了它,保護山中生靈,就一下撞在那佛頭上,將其碾作了肉泥。這肉泥黏在它身上,不久竟依憑它的石身,又生出個石佛頭來。自此,那石精全然變了心性,成日在山中搜尋其他肉佛頭,先將其砸爛,再把殘骸包裹到自己背上。隨著它的佛頭日益增加,它也不再感什麽天地之氣,全以啃食山中生靈修行。石精們都鬥不過他,經常被撞得粉碎,神魂俱滅。而這佛頭也仿佛那花果山佛頭一般,名為 「石敢當」(黃風嶺小boss)。 就連石父、石母也奈何它不得,只能若有過路人或精怪經過黃風嶺,便驅離之,以防其人遭受佛頭之厄。話說,黃風嶺中除山神外,還有一名土地,與山神關系平常,驅離「石敢當」之事一直出力頗少。
忽有一日,國師貂鼠離開斯哈哩國後經過此地,正巧遇見兩個山神率著幾只石精,意欲驅他離去。問明緣由後發現此佛頭與之前剿滅的 斯哈哩國蝜蝂(黃風嶺小boss) 身上佛頭一模一樣,遂明白定有人暗中搗鬼。由於之前剿滅蝜蝂已有經驗,所以心中一股意氣湧上,帶著眾妖加入了戰鬥。雖然貂鼠國師已有經驗,但是戰鬥依然慘烈,石母的青石英在此戰中均被打破。但是土地依然作壁上觀,毫無戰意。最終一戰大捷,貂鼠不僅滅了那佛頭石怪,還將山中肉佛頭悉數鏟滅了去。佛頭石怪遺留的精魄,他將其分給了石父、石母,又將其佛頭上的目珠(隱藏支線)一一挖下,鎮在了山谷中。山中眾生十分感謝貂鼠,將其拜作大王,他便也在此定居了下來,號為黃風大聖。
花開兩朵,另表一支。話說石父、石母得佛頭精華後孕育一子,名為 石子(花果山小boss) 。一日,黃風嶺的磐石谷中,闖入個衣裳破爛的姑娘,她滿身傷痕,因路過石精的洞府,見裏頭有些天然家當,便躲了進去,打算在那裏棲身。石父歸來,見有人在洞中,原要趕她出去,見她一副可憐模樣,只好容她休息片時。豈料,這姑娘將洞中的山果野味,炊成一桌可口的菜肴。那石父嘴饞,便留下姑娘來做飯。其後,石父每日負責帶回食材,姑娘負責烹製,人與妖,相處極洽,便這樣過了兩年。一次,姑娘外出洗衣裳,在河邊遇到了同村的樵夫,回來之後不由大哭起來。原來她常年遭受父母虐待,因要把她嫁與一個傻子換彩禮,這才從家中逃了出來。如今,她十分害怕被捉回去,惶恐不已。果然,翌日晌午,村民們都找來了谷中。她的父母因懼怕妖怪,便在洞口苦苦哀求。姑娘拒不從命,他們又轉成破口大罵。只有石父沖出山洞大喝一聲,他們才趕緊躲藏,待石父回到洞中,又跑出來繼續辱罵。石父索性坐在了洞口把守,那姑娘的父母就放下狠話,若妖精不還回女兒,便找道士來收他們。姑娘害怕連累石精們,趁夜悄悄離開了洞府,結果不甚滾下山崖摔死了。次日當石精們找到她時,屍首都已涼透了。它聽山間的妖怪們講,火焰山的鐵扇仙極有法力,心也善良。於是石父抱著姑娘的屍首,一路走到火焰山。鐵扇仙見過屍首後,說此事難如登天,若強行復活,只能是一副沒有靈智的軀殼,不要也罷。石父不死心,便日日抱著姑娘的屍首等在火焰山的山道上,希望博得鐵扇仙的憐憫,哪怕姑娘的肉身已化為了白骨,仍是沒有放棄……
但石父出走之後杳無音信,並且天律記載,山神不可擅離保生的山場,無故出走,一經發現,革職拿問,石母焦急如焚。但石子尚未及冠,無法接替山神一職,石母不能踏出黃風嶺,只好讓他獨自外出尋找石父。因擔心兒子在外遭難逢險,石母便將體內石之精魄的神力,分了大半與他,這才放心讓他遠行。
無奈,石子出門,就與父親走反了方向。父親朝西,他卻朝東,一直走到了花果山。他原每逢一座山,都會進去尋尋父親的蹤跡,若未能找得,便起行向下一座山去。豈料,花果山中有許多好玩的,好看的,讓他一直留在了山中。若問他最喜歡何物,當屬那只名喚鳳翅將軍的大蟋蟀。他日日坐在山頭,看那蟋蟀沖天而躍,又撼地而落,每每開心就拍起巴掌助興。日子一久,竟將那尋父之事,拋到腦後去了……
再說土地(隱藏boss) ,昔年黃風大聖率群妖降伏佛頭石怪時,曾求土地一同作戰。土地作壁上觀,因此分佛頭精魄時,山神有,他卻無,這令他十分嫉恨。他知自己本事平平,無甚神通與靠山,自認只要得了那精魄,便能如那山神一般,習得大神通。是以,待石父出走,黃風大聖受降,他便對石母起了歹意。他在山谷中窺看了好些時日,發現石精們,搬山造石,非常忙碌,而山神坐鎮石窟之中,只管調令,便心生一計。這日,他將自己也變做個石精的模樣,假意交差,湊到石母近前。他原要朝那石母腹上,全力撞下一頭,裂石取核。豈料,他剛蹦起,就聽那石母尖嘯起來。近旁竟鉆起了幾個棲身地底的石精來。石精們暴躁難禁,追著他一路沖撞。土地難以脫身,正要還原本相對敵豈料,他嘗盡術法,卻變化不得,想是那石之精魄,已將其變做了個石頭。石精們對著土地又撞又敲,只將他砸到地裏才罷手。土地從此沒了盼頭,索性在山溝當塊爛石頭,但他又自認只要得了另一半精魄,或能變回來罷。自此它自知奪取無望,便盼望著欺騙過往高手,替它將石父、石母剿滅,自己坐收漁翁之利。直到它等到了天命人……
而這,就是取經人路過黃風嶺前發生的故事了。
關於國師,抑或黃風大聖,後人有詩雲:
千裏黃風萬裏沙,八百方圓無人家。半妖半仙誰評說,是盜是聖何足掛。
斯哈哩國故事之三:歸故國黃風又成聖,鼠石虎三家再聚頭
話說取經人西行路過黃風嶺,黃風大聖被靈吉菩薩降服收作弟子,昔日曾協助其平定蝜蝂之亂的 虎先鋒(隱藏地圖boss) 也因捉唐僧丟了性命。取經人終歸是西行去了,可黃風嶺群妖依然如故。這虎先鋒育有兩子:暫且稱他們為 虎兄(臥虎寺boss,也名虎先鋒) 、 虎弟(瘋虎boss) 。這虎兄虎弟領著殘存的小妖,在毀壞殆盡的山中過得很辛苦,所幸,父親教過他們些真本事,也讓他們熬了過來。隨著風沙停息,石母與石精們將荒山重建出昔日樣貌,虎兄就仿照父親所做,管束起山中群怪,讓他們各安其職,不得隨意禍害生靈。後來,有凡人在這山中建起了村莊,虎兄依照「啖盡迷路奸邪,護送過往好人」的風俗,為自己博了個「虎神」的名號。村人為「虎神」建了座臥虎寺,常常供奉,這讓虎弟心下越發不服,總覺兄長占盡了威風,只因比自己早生幾年,兄弟之間漸漸生分起來。
此後不知過了多久,黃風嶺群妖聽路過的行人說當年西行取經人都已經取得了真經。而又不知過了多久,黃風大聖重回黃風嶺,身後跟著眾多貂鼠,傳言曾是那斯哈哩國的民眾。虎弟得知此事,慫恿虎兄趕走鼠妖,說當年正因這黃毛鼠精坐視不理,才致父親身亡。虎兄覺得有理,就應承了下來。誰知這一戰黃風大聖祭出個狀似菩薩頭顱的法器,呼風如刀,一個照面便重傷了虎弟。為保弟弟一命,虎兄只得扔掉兵器,跪下稱臣。黃風大聖倒不計前嫌,得知虎兄弟身世後,還將虎兄命為麾下先鋒。虎弟救還醒轉,得知兄長做了先鋒,更不肯依。二虎大吵一番,虎弟負氣出走,再也不肯與兄長往來。
而黃風大聖自收服虎先鋒後,便有重整黃風嶺秩序之意思,便親自來尋當年故人石母,不想被眾石攔在了外頭。黃風大聖心下不悅,便叫喚來新任不久的虎先鋒,讓他鏟除這些不認主的石頭精怪。虎先鋒一口答應,可心中並不願與他們為敵。當年他們一起合力重塑山場,也算老交情,他知其中有一 大石精(石先鋒小boss) 極受眾石精擁護,視其如兄長,便勸道:「兄弟,能有今日,你我吃了不少苦頭,能幫我自會幫你。差事我已打點好了,你等只需退入谷內,專司鎮守石敢當,也不用做甚惡事。我今日來尚且有話好說,若是明日,就得兵戎相見了。你我雖有些本事,確實非那鼠妖的對手,不如同做個先鋒,一切如故,有何不好?「翌日,黃風大聖封了大石精為石先鋒,命其率領群石退守河谷。自那以後,石精們老實本分地守著那封印的邪物,再也不過問山中之事了。自此,虎、鼠、石三家一起,共同成為黃風大聖的下屬,盡力張羅維持。
一日,黃風大聖與沙國王、虎先鋒宴飲,杯盤狼藉之時,卻坐在太師椅內,一只手摸著桌上閉目的佛頭,不言不語,似是有心事。他向沙、虎二人直言,自己所持佛頭,乃是靈吉菩薩最重要之法器,與當年蝜蝂、石精身上佛頭別無二致,沙國王和虎先鋒的父親也曾親眼瞧見,如今正是希望借用此物煉化當年齊天大聖死後六個遺蛻之一。自己重歸黃風嶺也是因為天上高仙指點,但是不可盡信。所以從此宴之後,就要閉關修行,開啟黃風大陣煉化遺蛻,給自己留個後手。要求石精幾條沙道來,每條沙道由大門鎖住,兩個先鋒各持一個開門秘符,所有虎、鼠、石等精怪全部遠離自己洞府,到黃風嶺上居住,不得打擾。虎鼠本有舊怨,黃風大聖閉關之後更是愈演愈烈,虎先鋒每天自己多吃老鼠泄憤,沙國王也是敢怒不敢言。
另說虎弟憤怒離開虎兄之後,自行演練神功,希望自己復仇成功,打敗黃風大聖。但是忽有一日,城中黃風大作,與那黃風大聖的神通一般無二,虎弟變潛藏井底,伺機報仇。但這黃風不僅傷妖,也會害人。話說那黃風城中有名昔年刀客,於城中娶妻生子,但因黃風驟起,妻死子病,他聽聞山裏有個菩薩能治風疾,就攜子尋到了黃風嶺。他們借住在定風莊內,孩子養病,男人則去尋找菩薩的蹤跡。一日,男人路過村外一口枯井,聽到有虎嘯之聲傳來。他下井一看,竟別有洞天——有頭受傷的猛虎在那井底修行,此虎正是虎弟。虎弟見刀客頗有膽色,便打探起他到此緣由,聽說他來此是為了給兒子治療風疾,虎弟心下便有了計較,將兄長的事跡安在自己身上,說它原是山中虎神,村中的大巫們也受他庇佑,谷中還有村民為自己修建的寺廟。他說那刮起黃風的妖怪偷襲了她,占去了他的寺廟,這才落難到此。男人將信將疑,經過一番查訪,大巫與寺廟之事,果都應證了,便帶著兒子來給虎神瞧病。
初見時,那孩子面色慘白,渾身綿軟,只能由男人使一根火麻繩將其縛在身前,才能安穩下到井底。虎弟仔細一看,這孩子果被三昧神風吹亂了精氣神魂,若不停下風沙,神醫也治不好他。虎弟想起兄長曾給過自己一個寶貝葫蘆,只要飲過葫蘆中的酒水,就能壯人氣力,或許能憑此保這孩子一命。待孩子飲下虎弟餵的水,他有了些精神,能開口說話了。他雖是久病之身,卻十分有禮,得了幫助,連聲稱謝,對虎弟崇慕不已,虎弟十分快意。他叮囑父子倆,每日必須來此飲一口葫蘆中的水。數次之後,孩子越發好了,他不僅能在村中玩鬧,還結交了好些朋友。每次來喝葫蘆,孩子都圍著虎弟"虎神虎神"地叫他,將自己新得的吃食、玩具和見聞逐一分享給虎弟。虎弟原對父子倆有些提防,但見這男人也算重情重義,便將葫蘆給了孩子,讓他貼身帶著,只用葫蘆喝水,孩子的病又好了幾分。
但虎弟在治病之時也曾叮囑過刀客,它被邪風傷了元氣,若能吃些活人,恢復神通,定能停下風沙,根治孩子的風疾。男人極不情願,但見兒子精神漸好,又能在村邊遊玩,還交了不少朋友,真就狠下心來,誘人入井,為虎神療傷。時間一久,村民漸漸發覺了異樣。待男人回到村中時,兒子已被激憤的村民打死了。刀客男人悔恨不叠,拔出封了多年的刀,將村民一一斬殺,這才踏著一條血路,迷失在了茫茫風沙裏……
而虎弟見刀客久久不見,便想弄清楚究竟,就往村中尋去。入村一瞧,只見血流滿地,村民們都被斬殺了。村頭有口薄皮棺材,孩子的屍首就在裏頭,胸前還掛著葫蘆。細看那傷痕,不難猜出孩子是被亂棍打死的。虎弟扛著棺木回到了井底。每日都在棺木前練功,他總想著,再等等罷,等我足夠強大,定會替你停下那該死的風沙,而那孩子,也被虎弟化為倀鬼,陪伴身側 (虎倀小boss) 。直至天命人到來……
(黃風嶺支線故事基本整理完畢)
遊方道士故事一:尋蛙精道士遊天下,因勢轉終成蛙仙人
這故事還得從哈咇國的一個小城講起:每至拂曉,城門外常聚起夜集。這本是貨郎們等待入城時以物易物,置換貨品所為,但因價格便宜,不少百姓也來參加,慢慢便在城中有了名氣。數月前,夜集來了個古怪的賣油翁,穿一領青不青,白不白的褂子,瞪一雙銅鐘般的眼睛,說話聲大如鑼,張嘴腥臭難當。偏他話多,生性聒噪,大家都不想結交他。可他賣的油清澈見底,細膩柔滑,只需極少的香粉就能換得一大葫蘆,所以攤前總圍滿了人。
這日,有個遊方的小道士途經此處,也想瞧瞧夜集的熱鬧,便跟著鄉民秉燭夜遊。起先他逛得很盡興,直至到了那賣油翁的攤前,一股綠氣蕩蕩悠悠,自他的身上飄散而出。那小道士知他是個妖怪,隨即念起靈官咒驅邪消災,那賣油翁不消掙紮,迅速現出原形,乃是個綠皮大青蛙。周圍的人嚇了一跳,隨手撿起扁擔鐵釬就要打它。那青蛙雙腿一蹬,躥起有樹高,遠遠往山裏逃去。眾人結隊去追,尋至一片窪地。卻見許多小蛤蟆,從彼此身上剔下黏液,盛到個大桶裏,接著給自己撲上香粉,彼此聞聞抱抱,玩得不亦樂乎。大家悄悄潛過去,往那桶裏一看,裏頭所盛的粘液晶瑩透亮,正和他們平日買的油一般無二。見此,人們哪還有氣力打妖怪,只顧蹲在一旁嘔吐,讓妖怪 (波裏個浪 黑風嶺小boss) 都跑了。
途經哈咇國的遊方道士,自從撞見了蛙精,便以捉妖為己任,四處尋訪他們的蹤跡。這日,他行至一處河谷,聽到有蛙鳴作響,伴生電光。那道士欣喜不已,急急來到河邊立下法壇,要降服此妖 (浪裏個波 黃風嶺小boss) 。他先是點了香燭,做了祝禱,隨後摘了道冠,披散頭發,以朱砂畫下三道靈符,抽出寶劍,唧唧噥噥念起咒文。只聽他大吼一聲:「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就見寶劍一晃,他挑起一張靈符,甩向空中,果就燃起一團火光,倏忽而滅。那河中的蛙精見這般動靜,一蹦而出。原來這是只黃皮大蛙,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布衣裳,與前次竟有些不同。道士見蛙精蹦來,急急挑起第二張符,倏忽焚起,就見風起雲湧。待第三張符火起之時,烏雲中劈下一陣驚雷。道士與蛙精俱嚇了一跳,各自捂頭。待響聲過去,二者擡頭觀看,只見劈毀了幾棵樹,而天上,風雲已然散了。道士一怔,趕緊舉筆,打算再畫三道靈符。那蛙精不急不慢,拍拍肚皮,天色不動,但應它的敲擊,空中落下十數道金光,每一道都落在道士身側。道士翻翻滾滾,難堪避開,那蛙精又張了張嘴,吐出一群帶電的小活師。不論道士如何閃躲,它們都緊追不放,道士只好落荒而逃。
那落荒而逃的道士,痛定思痛,在山中閉關數年,只將那五雷法習得滾瓜爛熟,收放自如,便再次起行。卻說,那帶電的小活師,被他收得一只,關在葫蘆中,徑過雪山時,活師於葫蘆內躍動不止,他便知此地定有蛙精 (浪裏個浪 小西天boss) 。他尋至深谷寒潭邊,果見有只巨蛙,身披霜雪,蟄伏岸旁。那道士二話不說,一道驚雷劈將而去,正兀自歡喜,以為那蛙精必要應聲而亡,不料它高高躍起,那雷劈了個空。道士亦不忙亂,再捏訣又劈一雷,那蛙還是一躍躲過,幾下蹦至道士身旁。道士連撤數步,向後急退,自以為十分巧妙。未想那蛙精,雙腿直立,胸腹一挺,躍將過來,他反被那大肚子頂了個趔趄。待他再欲還擊,那青蛙大嘴一張,將股寒風吹來,立時把他凍在了原地。那蛙正要吃它,卻見潭那邊走來幾個和尚,見有人凍在此地,把那蛙精驅走,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道士在寒潭被和尚們救下,擡著往山中去了。他原想和尚們會帶他去廟中療傷,不想卻將他投入了地牢之中。道士在牢中,聽過魔音,紅過眼睛,九死一生,僥幸逃生。雖是遭了些磨難,豈料武藝長進了不少,也算機緣。再回原處,那蛙早已沒了蹤跡。他只好離了小西天,繼續前行。某日天晴,道士到了一座嶺上,只見郁郁蔥蔥,有幾椽茅屋,像是有人居住。他正想找個歇腳之處,在個大宅院中,一腳踩空,落入個洞穴裏。那裏頭蛛網層疊,蟲妖遍地,幸而他已並非昔日那般無能,一路直下,竟也探到了洞穴深處。那養在葫蘆中的蝌蚪,倏忽間踴躍起來。他穿過一道石縫,果見有只大蛙 (波裏個波 盤絲洞小boss) ,正伏在水中,獨占了一處天然泉水,蟲妖們都不敢靠近。他拔劍朝那青蛙砍去,兩個在水中戰做一團,一個放電霹靂響,一個撲騰腿腳強。正是難分勝負之時,那蛙把嘴一張,竟伸出一只左手來,一下掄在道士的臉上,將他一下拍出了許遠。其後,大蛙把頭一仰,道士學了個乖,不敢近前。就見那蛙噴出毒水來,毒水不住擴散,竟將整個水潭都染上了蛙毒。道士沒想它有此技,身上又無解毒的藥物,急忙抽身從石縫鉆了出去,卻聽身後有個女聲道:「你這道士,不在觀裏練劍,跑來這處尋死?」他已毒氣攻心,話還不及答,已然倒在地上。朦朧間,那女子似是叫了人來:「快把他擡回觀裏去,可別死在我們洞裏,否則不好交代。
被擡回黃花觀的道士,不明就裏被眾人治好了傷。大家皆以為他是來拜師的,便對他多有關照。道士在觀中看眾人練功,自練自悟,竟也習得了一招摘星換鬥,野馬跳澗。魔君聽道士說了一路的見聞,知他頭腦活絡,敢為敢做,真就要收他當個弟子,行拜師之禮。道士受寵若驚,當即跪下認了師父。是夜,他又悄悄收拾了包袱,離了道觀,重新踏上尋找天下奇蛙之旅。翌日,魔君聽人來報,笑道:「有小誌而不拘大節,是個妙人。」
這回,道士繼續向前,到了火焰山中。在清涼坡下,正遇著只火紅的大蛙。他兩個拉開架勢,正要交戰,卻見坡後的洞裏,走出只紫皮獅子狗來。這紫皮妖獸極是蠻橫,見他兩個在洞前徘徊,直撲而來。那道士一見此物就被氣勢所懾,幸得那大蛙一腳蹬開,這才撿回小命。見那蛙壞了好事,紫皮妖獸又轉身向其撲去。那蛙張嘴朝天,喉頭一哽,吐出一股火來,只將那妖獸逼得連退幾步。道士見機,將那新學的摘星換鬥,野馬跳澗統統朝妖獸使去。那妖獸見他兩個聯手,竟往洞中逃去。道士急追,步入洞中,才覺此處無比清涼,與那火焰山中有天壤之別。那蛙不多時也撲跳入內,躲在陰處不動了。道士恍然,原來這大蛙 (波浪浪 火焰山小boss) 雖有吐火之能,但天性使然,亦怕山中炙熱,只想找個清涼處歇息歇息。知這妖怪也有貪生之念,道士心中感慨萬千,殺意全無,提著劍離去了。
這一路尋來,初出茅廬的小道士成了個本事了得的老道士,愈發感受蒼生各有生存之道,不再沈迷於捉妖,反倒起好奇他們的生活來。這日,他途經花果山,見此處風景極佳,山青水秀,便將葫蘆中陪他一路同行的小活師,放回了山澗之中。豈料,他剛放走那小活師,就見落下幾道驚雷,電光散去,正是幾個披甲執銳的天兵。道士以為自己闖了什麽禍事,正要告罪一二,天兵們已朝他亂砍亂劈而來,他急忙抽劍招架,終是難敵眾人圍攻,漸漸露出頹勢來。正是要傷身遭難之際,從那岸邊蹦來只大石蛙 (浪波波 花果山boss) ,非但不怕那刀光箭雨,連那天將喚起的雷電也絲毫不懼。石蛙助道士將天兵打退,道士走至岸邊,才知是自己放生的小活師引來了石蛙相救,心中十分感激。自那以後,道士也不再已成仙為念,反倒時常去拜訪蛙精,向他們討要些小活師,散到各個鐘靈毓秀的山川之間,世人都稱其為 蛙仙人 。
有詩曰:幾度春秋逐蛙去,花果山前好煙光;醉踏碧水東回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火焰山馬哥故事:緣忠善馬二成天霸,報主恩單騎千裏行
馬天霸原不叫馬天霸,叫馬二。他本是商隊養的馬,要幫著貪財的商賈們,翻過火焰山去做買賣。未料,商隊在山中被妖怪所襲,獨剩他一馬當先,逃了出來。他撒蹄狂奔,直跑了六十裏,才在一戶莊院前力竭倒下。莊中有位獨居的許老漢,見馬兒可憐,便收留了他。每日餵水送飯,在老漢細心地照料下,馬兒很快就好了起來,日漸茁壯。他天性有靈,見老漢待他好,就以叫聲回應老漢的閑聊。老漢甚覺有趣,對馬兒道:「我在家排行老大,你既願入夥,便是行二,以後就叫馬二罷。」老漢對馬二真心實意,哪怕自己吃不飽,也不會少了馬二的飯。馬二都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火焰山本就大旱,只要鐵扇仙的扇子不動,這地便沒有春秋。更何況,許老漢年事已高。這日,他同往常一樣,給馬二添水加飯,卻一頭栽倒在了馬廄邊。馬二見狀,扛起老人,飛馳而出,直奔翠雲山芭蕉洞而去。這一趟,他一刻未停,直直跑了七百三十余裏。可惜,待他抵達翠雲山時,老人已然咽氣了。馬二傷心欲絕,不願再回莊院,自此流浪在山間。山間有名有姓的小妖們,見馬二善,常常欺負他。馬二不生氣,也不言語,任他們打趣調笑。他無家可歸,也無洞府倚靠,原本壯碩的身軀又日漸消瘦下來。
一日,他照例沿著山路尋些小妖們不要的吃食,尋著尋著,瞧見有一老牛,酣睡路邊,山間的火團都快燒到那老牛的眉毛了。馬二大驚失色,卻怎麽也叫不醒他,只得扛起老牛,又奔芭蕉洞而去。沿途的妖怪,見馬二扛著這燒掉了半邊毛的老牛,一個個火氣沖天,喊打喊殺。馬二全不理不睬,悶頭猛沖,身上受了不少傷,才抵達了芭蕉洞。等馬二見了鐵扇仙,才知這老牛原是牛魔王,他不知又去何處赴宴,跟朋友喝得大醉不醒。鐵扇仙才喚了兩聲,牛王的酒就嚇醒了。回頭看看傷痕累累的馬二,放聲大笑:「你這馬兒,夠霸道!今後跟著我老牛,叫你個馬天霸如何!」自此,馬二就成了馬天霸。他跟著牛魔王習武修行,成為了牛魔王的麾下大將。
就此過後不知多久,話說取經人路過火焰山,紅孩兒拜師成為善財童子,牛魔王被群仙圍攻元氣大傷。聽說那路過的孫悟空竟然是當年主公的兄弟,馬天霸實在想不明白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後來又壯著膽子問牛魔王,他也只說道不同而已,我那猴兄弟也有自己的苦楚,五百年也不容易。
又過了許久,牛魔王告訴馬天霸要上天一趟,務必保密,聽說是接到令旨,前往天門外再會一會當年的孫悟空。不久後牛魔王返回,臉色陰郁,仿佛又傷了元氣,自此閉門不出,也無心打理火焰山日常事務。馬天霸多次勸解,牛魔王方才告知,當年的孫悟空雖然位列鬥戰勝佛,但是如今已然身死道消,其所留一物被自己所藏,剩余幾物分別在黑風嶺黑風大王、黃風嶺黃風大聖、小西天黃眉大王、盤絲洞百眼魔君手中,不過此物玄妙異常,只怕有心人前來搶奪,所以務必慎重。馬天霸聽完此言,知道茲事體大,便不再多言。
不久之後,紅孩兒從南海歸山,事情便再起波瀾,主公女兒萍萍無故失蹤,正在馬天霸焦急尋找之時,忽然聽得小妖來報,說紅孩兒忽然生亂,囚禁牛魔王與鐵扇仙,好像在找什麽齊天大聖留下來的寶物。馬天霸知道自己法術低微,現在前去救主無異飛蛾撲火。他想起來那寶物似乎幾個妖王手中也有一份,雖然不知道當時具體情境,但是現在牛魔王遭難,前去求助當有轉機。
於是馬天霸直接前往黑風嶺黑風大王、黃風嶺黃風大聖、小西天黃眉大王、盤絲洞百眼魔君之處,祈求援助,不料每家大王都吃了閉門羹。而且路上總能在各處碰見一只猴精(天命人),只不過遇見猴精後,每家大王都身死道消。馬天霸頓覺不妙,便轉回火焰山,不料碰見火焰山土地駕駛紅孩兒的五行戰車。馬天霸雖然戰勝了五行戰車,但是其靈卻被火焰山以陰詭之術封印在戰車之中成為石頭。直到它再次碰見了那個小猴精……
有詩雲: 生前好勇遇明主,忠貞不二做前卒。知恩圖報走單騎,不解危局誓不服。
星宿故事:救母難昴日雞身陷紫雲府,尋同道亢金龍魂迷小西天
這故事還得從西天取經的往事講起,話說唐僧一路歷經艱險,九九八十一難方取得真經。其間艱險自不必說,單說這小雷音遇難五十三難與多目遭傷六十難,多虧了諸天仙佛相救,才降服那黃眉老佛與百眼魔君。其中更是多虧二十八星宿中的昴日雞與亢金龍兩位星官,一位用角鉆入金鐃,才使悟空脫困,另一位更是雞鳴震殺蠍子精,眼中神針擊殺百眼怪,實在功不可沒。
話說西天取經之後鬥戰勝佛再鬧天宮,二郎顯聖真君再度出手,將孫悟空再度封印成一塊頑石。而傳言曾經的黃眉老佛與百眼魔君也參與其中,二人也分別得到了齊天大聖的一塊遺蛻。昴日星官與亢金星官聽聞此事甚是不解,為何大聖要再鬧天庭,又為何這次本該嚴懲不出的兩位魔君又再度出現?思來想去深覺其中關系重大,便不敢多思,也不敢多言。再說昆侖閬苑中有種仙卵,靈蘊充盈之時便可孕育仙獸,但倘若落入凡間,就會寄生物品之上,孕育出的仙獸並不完整,形貌也迥然不同。
昴日星官知道百眼魔君出現之後,心中百般不解,心想這怪身為母親毗藍婆菩薩的千雲洞看守,無故出現必有緣由,但母親既無半點音訊傳來,莫非有大事發生,所以便獨自下界去調查那百眼魔君,不料中了百眼魔君的陷阱,一敗塗地。
昴日星官躺倒在地,見那百眼魔君手持一支光彩煥爛的金釵,正是它眼中練出的繡花針,原來應該在母親手中,而今卻在這怪物手裏,於是便心下恍然,知道母親定然兇多吉少。還待要問,卻發不出聲來,直覺疼痛難忍,想是那魔蟲用金釵,一下就割開了他的喉嚨。他理應快死了,他閉上眼,不想生前最後一眼,是那張醜惡的嘴臉。不久,有人將他翻過身來,還給他細細抹上了膏藥。他又能喘上氣了,但這並非好事。那蟲妖嘖嘖稱奇:「師父給的藥,果真了得。這一下竟續上了斷處。可惜可惜,用在了這裏。」他睜開眼,又想發問,蟲妖制止道:「莫急,外傷之藥,豈有治好內傷的道理?再者,我也不想把你治好。」語畢,蟲妖招了招手,兩個著青杉的假道士擡著一口蓋著錦布的玉箱走來。蟲妖取出一枚金繭,道:「我等山野妖怪,配不上此物,還得是用你試試才好。」他心下驚急,咳出一口血,噴在那金繭上。那繭遇血而破,鉆出條人首金身的蟲豸,一下竄入草裏不見了。蟲妖毫不慌張,從玉箱裏又掏出了一枚金繭:「還是師父思慮周全,備了兩枚金繭。」他還想掙紮,身上卻被蛛絲牢牢捆定。那蟲妖喝令道:「灌下去。」幾個假道士,真就擡了幾桶水,捉住他的頭,往他嘴中不知灌了什麽湯藥。只覺又腥又臭,喉中一哽,似有什麽咽了下去。自吞下那物,他周身如墜雲端,連神魂也迷糊起來。除了對母親的一點牽掛,他似是再難憶起什麽。若乾坤真有機緣,他無聲念了最後一咒,還請天地將這絕處逢生的運數,留給母親罷。自此世間少了一個昴日星官,卻多了一個 晦月魔君(紫雲山boss) 。
話說這金繭正是那昆侖仙卵,其中一個將昴日星官魔化成為了晦月魔君,另外一個卻因緣際會,變成一只人首蟲身的奇獸,名為 琴螂仙(花間橋小boss) ,琴螂仙每隔數日便會產出如血囊一般的蟲卵,若被生靈吞入腹中,幼蟲便會啃食其五臟六腑,又因其天賦之差異,育化出不同的蟲來。若此卵未被生靈吞服,則自然育化,成為凡胎琴螂。凡胎的琴螂會吐絲做繭,用以困住獵物。因其體內的奇毒,困在繭中生靈非但不覺憋悶,還常有臨風欲飛之感,如墜雲端,但時間一久,身體便會異化。有修士想以此法,鍛煉軀體,精進法力,但終究是旁門,極易迷了心智。而這仙卵便被百眼魔君所用,用以控制手下,甚至魔練妖物。
如那盤絲洞裏就曾有道士擡入了一雙巨大的臂膀,小妖們都不知這是從何處得來的,但從這手的儀態推想,必是出自一位高人。百眼魔君親臨此處,將兩枚卵狀之物放入其中,並囑咐洞中群妖,必要好生看守。初時,這雙臂膀往外溢位許多膿血,腥臭難聞。一段時日後,濁物幹涸,結作了極厚的血膜,將其包裹當中。又過了幾年,從遠望去,那血膜內蠕蠕湧動,似有什麽已在內裏育化而成,急待鉆出。恰至十年之期,破卵而出兩只蟲來,身似蜂,尾如手,口噴之毒,鳥獸沾染便死,草木沾染便枯。百眼魔君得知這個訊息,十分高興,設宴慶賀,席間他對蜘蛛精道:「師妹有所不知,我在紫雲山中也試過一回,不料那仙卵羽化未成,連累我被師父好生責罵。此番我倒是想明白了,師父給的仙卵,命裏承不起那般大的緣法,倒是這般,恰巧恰巧。」 這兩只蟲,一只其尾為左手,一只其尾為右手。它們極愛倒掛洞頂上,將尾巴垂下,誘獵物前往檢視,其後合掌拍來,將其拍做一團劖(讀作禪)肉,在將頭兒垂下,正好囫圇吞吃。其後,左手蟲不知躲到山中何處修行去了,另一只無掌可合,便愛守在狹道裏,若有來人,便可占盡地利之險,將其捕食。而這正是那昔日百眼魔君的主人毗藍婆菩薩的拈花手臂,想不到最後竟零落至此 (右手蟲 boss) 。「 昨為拈花指,今作零落肢。 」可惜可惜。
再說那繡花針與大聖遺蛻,百眼魔君將其給了當年唯一留下來的蜘蛛精,聽說它與天蓬元帥有久,便想先從她處下手,擊殺那傳聞中的天命人與這曾經的天蓬元帥,如今的凈壇使者,好在那紫蛛兒並未生疑。而這一切也早已被那天庭使者鶴仙人看在眼裏。
而這紫雲山如今也並未只有百眼魔君、晦月魔君、紫蛛等幾位妖王,有位 毒敵大王(紫雲山boss) 也在此修行。話說毒敵山近鄰西梁女國,山中自也繼了西梁女國的傳統,以女為尊。這山中的魔王乃是個母蠍子精,又喚風月魔,最是生得妖嬈貌美。她修的乃是「動」字門中之道,極擅房中術,又會歡好之事,是以有無數同修的道侶。那道侶之中,恰有只公蠍子,生得金甲金螯非常雄壯,曾是風月魔心頭之好。風月魔與這公蠍子還曾誕過一窩小蠍子,豈奈,這一窩仔蠍中,盡無一只母的,她便無心教他們法門,那金甲金螯的公蠍子也連帶受了厭棄。見風月魔不再找自己同修,那公蠍子倒也十分硬氣,領著孩兒們搬去山外居住,不再與其往來。其後,取經人途經西梁女國,風月魔劫走唐僧,被悟空請來的星官一聲雞鳴,震死當場。西梁女國被捉來洞中的國民,便都散了去,走時還將洞中所積財物,一並分了幹凈。悟空又嫌不夠,著意添了把火,連那幾間房宇也燒沒了。火起之時,那住在山外的公蠍子有所察覺。待他找去山間,昔日所愛,被人選剝了衣裳,割去了尾巴,搗作一團爛醬,死在坡前。他多方打探,才知是天上昴宿殺了夫人,一心要為她報仇。所幸,那風月魔昔日曾點撥過他一些修行的門道,他就在那琵琶洞裏住下,重整門楣,潛心修行。但他終究不是個女體,功法難有大成,毒敵山的名號也日漸衰微。後來,他聽聞黃花觀觀主,乃是蟲妖中首屈一指的高人,亦與昴日星官有深仇,便帶著兒子們投奔百眼魔君的紫雲山而來。毒敵大王來後方知當年的仇敵已經被魔化為妖物,本想自行報仇雪恨,只不過其化魔之後更是厲害非常,始終不是敵手。聽聞有個「天命人」即將到來,毒敵大王便想誘其出手,自己也好坐收漁翁之利。
一張鋪天蓋地的巨網,籠罩在紫雲山、盤絲洞之中,正等那天命人自己鉆入~~
再說昴日星官下界後不見蹤影,其余的二十七星宿自然疑惑異常,某日鬥牛宮點卯,昴日雞未在天上,一番查問,眾人竟俱不知曉他的去向。恰於此時,黃眉回歸小西天,要辦盛大的香會,並廣邀諸位妖魔神佛同來參加。亢金龍向天庭請旨赴會,要去秘密查訪昴日雞的下落。但這一去,亢金龍也如昴日雞般,斷了音訊。星君們議論紛紛,一番比較,發現昴日雞和亢金龍都曾幫過大聖的大忙,便就猜測與大聖有關。星宿們細細回想他們與大聖的交情,害怕不已,奎木狼雖然與孫悟空有過過節,但扔對其他星宿表現嗤之以鼻,道:「他雖壞了我的好事,我倒敬他是個漢子。倒是你們,平日裏最喜說和那猴子多要好,怎麽今日都沒聲了?」其余星宿默然不應,不過也無一星宿下界找尋。
再說那亢金龍前去小西天,本也是做了前往探查黃眉訊息的意味,畢竟當年之事頗多疑惑,而那大聖遺蛻沒準也有些門道。誰料剛到小西天,就被那黃眉囚禁起來,等了許久,也未見星宿們下界救她。黃眉笑道:「你這女娃,心氣太高,才輸到這般地步。」 亢金龍道:「我又未向你求饒,論什麽輸與不輸?」 黃眉也不惱,只道:「為了那只放哨的雞,你絕不會這般冒險。你來,是為了那猴子。」 亢金龍閉口不言。「我的確是得了那猴子的……一小塊東西,就放在這袋子裏。」說罷,他從腰間,解下個包兒。亢金龍認得,那曾是捉過他們的後天袋,不屑道:「什麽稀罕物件,我又不是沒進過你那搭包兒。」 亢金星君被吸入袋子的瞬間,她依稀看到袋中有只十尾金魚,朝自己遊來。待黃眉再將其放出時,那星君已變得癡癡傻傻,楞楞怔怔。黃眉大笑:「如何,他可還是你熟悉的那般英雄?」 亢金龍問道:「他與滿天神佛,皆是如此?」 黃眉不置可否。又過了許久,亢金龍忽然跪在了地上,道:「還請師父,收我為徒……」自此,亢金星君心神俱陷,成為了黃眉手下的土地,甚至還用金鐃困住了前來找黃眉報仇的豬悟能。
不過就在她勸降那天蓬元帥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她面前。
莫非是那只猴子?……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