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請問能詳細的介紹並評價一下devolver digital這家公司麽?

2017-01-02遊戲

Devolver Digital 十周年:逆行於風雨的弄潮兒

—— 一家自稱奇葩的發行商,一群不被束縛的遊戲狂人。

文/ 藥莢
搬運自專欄文章:https:// zhuanlan.zhihu.com/p/71 004353

今年初,知名遊戲媒體 Polygon 公布了 2018 年最受歡迎的 50 款遊戲。這裏頭有許多我們熟悉的商業大作、也有不少值得關註的獨立精品。

不過,在這份榜單裏占據了最多作品發行量的,卻不是我們熟悉的一線大廠。相反,這是一家規模僅有十幾人的小團隊:Devolver Digital。

我們知道,推動遊戲行業發展的關鍵,始終是需要那些能夠震動業界的史詩級「大作」。但一個健康的行業需要有各個層面的分工 —— 既要有激進的探索者,也有像育碧這樣支撐起資本的中層支柱。

至於「底層」的獨立遊戲,它們就沒有那麽多的負擔了。我們能在這裏找到最古老經典的現代復制,也有許多完全想象不到的概念性作品。對獨立遊戲開發者來說,最大的阻礙應該還是發售後的銷售問題了。

而 Devolver 就是為了解決這層問題而誕生的公司。他們的出現,讓獨立遊戲開發者能夠免於在創作時還得顧忌市場因素,並為其尋找最合適的上市時機。這種理念,一次又一次地幫助許多名不見經傳的獨立佳作,被傳播到了更多玩家的面前,而這也最終成為了 Devolver 的品牌保證。

到今年 6 月底,這家離經叛道的發行商即將迎來它成立 10 周年紀念日。而最近他們也開始在中國註冊了自己的官方微博(並且胡逼依舊),對於國內玩家來說,今後的 Devolver 大概會變得越來越熟悉和親近吧。

精分官博

今天我們不談論它那些有趣胡鬧的佳作,而是聊一聊他們的發展史。了解一下這家發掘出了【邁阿密熱線】、【信使】等上百款精品獨立遊戲的古怪發行商,那玩世不恭的外在之下,對理想堅持不懈的探尋故事。

又一個德州老炮

Devolver 的公司總部辦公樓地址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柯士甸 —— 如果你還記得這類喜愛重口內容的遊戲公司歷史,應該會發現這裏坐落著大量與其脾性相似的開發商。其中就包括老牌 FPS 開發商 id。

這家奠定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形式、誕生過許多傳奇故事的工作室對歐美遊戲產業影響力之深遠說不清道不完。

本篇文章的關鍵人物 —— Devolver 創始人之一米克.韋遜(Mike Wilson),在遊戲業界最初的工作便是受雇於 id。但和許多其它遊戲公司的創始人經歷有所不同,韋遜所擅長的並非遊戲制作,而是它們的發售與行銷。

韋遜(左)有不少自拍,不過正經的寥寥無幾

90 年代的 id 公司成員很少、遊戲銷量卻爆棚,所以不得不僱用大量「臨時工」來幫忙處理銷售業務。韋遜於在 1996 年加入 id,最初的主要工作便是在北美各地到處跑,給購買了【淪陷戰士】的玩家提供伺服器訂閱。此外,像是後來的【淪陷巫師】和【雷神之錘】等經典作品的銷售工作,也是主要由他經手處理的。

順便一提。在韋遜來之前,id 公司負責這個崗位的員工也不含糊,他的名字叫馬克·雷恩(Mark Rein)—— 如今的 Epic 副總裁。

當然,今天要說的並非 id 發家史。重點是,韋遜當初在這家工作室的經歷,應該還是對其現在的經營理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點從 Devolver 那一系列血肉橫飛的發行作品中就能看得出。

人們提及 Devolver 還是最常想到限制級作品

雖然經常在外頭奔波,但工作室同僚畢竟都是歲數相仿的叛逆青年,所以韋遜和 id 成員關系也不錯。某次在看膩了約翰.卡馬克那副悶騷表情後,他跑到外頭拉了位脫衣舞女到辦公室,想給我們的程式碼之神開開葷。

可惜的是卡馬克表示請來的類別不是他的菜,於是韋遜只好去刷另一位約翰的好感度。顯然性格同樣胡逼的約翰.羅梅羅與他更合得來,兩人都非常欣賞各自的幽默感,而且韋遜更是認為羅梅羅對於 id 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性。

性格截然相反的兩個約翰,現在說起他們著實一言難盡…

這層關系,讓他在幾年後決定與羅梅羅一同離開 id,並成為離子風暴公司的行政總裁。在他的運作下,羅梅羅這家新公司從一開始不到 10 人,迅速擴張到了將近百人的大團隊。

韋遜當時的目標,是希望將公司打造成獨立發行商。不再拘泥於 id 時代硬派高端的風格,而是更多地面向更大眾主流的玩家群體。

然而深陷於跟舊友之間競爭的羅梅羅忙著給自己造勢,對於韋遜的發展計劃並不感興趣。更令人遺憾的是,由於跟公司的另一位制作人托德波特(Todd Porter)發生了沖突,導致韋遜在離子風暴過得很不痛快。

1997 年底,在幫助羅梅羅招聘到了沃倫斯.佩克特 ——【殺出重圍】的制作人後,韋遜離開了公司。雖然和過去的好友分道揚鑣了,但很快的,韋遜就遇到了另一位日後非常重要的新夥伴:哈利.米勒(Harry Miller)。

左起:羅梅羅、沃倫斯和大概是韋遜(就不能穿的正常點麽!?)

他和這位前 Ritual 公司 CEO,以及許多同樣剛剛從自己公司離職的遊戲從業者,聯合創辦了「開發者聚集地」。(Gathering of Devolvervelopers,簡稱 GOD Games)。

從名字也可以看出來,這家公司就是以一群開發者聚集起來的團隊。他們的願景是打造一家由開發人員執掌方向的發行公司:它將創作者立於品牌之上,允許他們完全保留自己的版權,並獲得當今業內最高的利潤。

可想而知,這種過於理想化的經營理念,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只能給自己帶來更多麻煩。很快的,這家在當年出品過【鐵路大亨 2】、【要塞】和【馬克思佩恩】等名作的公司就陷入財政困難,被 Take-Two 趁勢收購了。

GOD 曾經留下過不少 PC 名作

一方面,寄人籬下的感覺任誰都會覺得相當不爽。但最不幸的,是 2001 年夏天 GOD 創始人之一的道格·米里斯(Doug Myres)因哮喘病離世,讓韋遜等人覺得已經沒必要繼續留在這裏了。

在顛簸中守望

接下來幾年裏,和包括哈利在內等多位從 GOD 離職的同伴一起,韋遜開始嘗試遊戲行業之外的工作。他們建立了 SubstanceTV,搞起了音樂、紀錄片和獨立電影。

可惜的是,他們畢竟不是像【星際公民】之父克里斯.羅伯茨那樣了解娛樂圈,整個電影公司混得並不算舒坦。為了維持生計,韋遜甚至又回到了 Take-Two 兼職,在遊戲與電影人雙重身份之間來回切換。

雖然他們很少提及當時的處境,但看起來那幾年對於韋遜等人來說,過得應該不算很開心。

2007 年,在完成了手上最後一部紀錄片【聖殿建造者】後,韋遜正式回歸到了遊戲行業中來。他與幾年前就合作過的哈利、歷克.斯圖爾斯(Rick Stults)三人宣布成立「鬥雞傳媒」(Gamecock Media Group 簡稱 GMG)。

2007 年在某次開發者聚會上,GMG 成員的表演(太尬了)

再一次的,韋遜等人對外宣布公司的經營模式依舊保留著 GOD 時代傳統 —— 為遊戲開發者提供最好的利潤與創作空間。由 GMG 發行的遊戲將會減少大量管理工作和雜項,遊戲創作者能夠保留其知識產權,一切都以開發人員的福利為宗旨。

可以說,GMG 完全就是 Devolver 的前身。它不僅在公司成員結構上完全一樣,其經營理念也是一脈相承的。

然而在當時這種公司宗旨並不被人看好。很多人甚至覺得完全就是偽善 —— 連過去的舊友約翰.羅梅羅都在自己的主頁上釋出了一篇尖酸刻薄的文章,對韋遜的理想主義進行了一番嘲諷。

「再一次的,韋遜試圖從獨立開發者手中奪走所有榮譽,並將他的愚蠢標誌貼在所有遊戲上。人們早就看清了韋遜先生的手段,這家夥在 10 年裏一直沒變,就像在離子風暴時一樣。他除了混跡於派對之外啥都不幹,在公司被 Take-Two 收購後他潛伏了一陣子,等著下一個傻瓜投資者上當,於是現在有了 GMG。」

照羅梅羅的說法,他之所以這麽損自己老朋友,是因為當年那個臭名昭著的「婊子廣告」就是韋遜的餿主意。不開玩笑,如果這事是真的換誰都會氣到裂開吧。

大刀素質平庸倒也沒啥,在廣告裏罵人才是壓死羅梅羅的稻草

老實說,我還是喜歡羅梅羅的。但這並不能掩蓋這位老兄二十多年過去了,還是個一直嘴炮一直爽,反復被打臉也仍然堅持嘴炮的大喇叭。

的確,GMG 是個十分短命的公司,僅僅不到兩年就被收購,使得幾個創始人再次陷入失業困境。但讓人沒想到的是,經過三番五次的打擊(甚至還被舊友質疑),這群人還想要再努力一次 —— 而且仍然堅持自己過去的理念方針。

也許對於韋遜他們來說,成立 Devolver 與過去並沒有什麽區別:也許仍然很快又會面臨失敗。但無論如何,當 Devolver 的 Logo 出現在【英雄山姆 HD】開頭時,這家公司就註定了繼續走著不討好任何人的道路。

【英雄山姆】一直是個比較尷尬的系列。它既沒有古典 FPS 那麽精妙絕倫的設計,卻也不願意融入現代同類遊戲行列。但它至少很幸運:在 FPS 新老時代交替之時,這可能是少數能讓新玩家接受的非寫實系作品了。

一個運氣不錯的平庸後輩

很難說清楚 Devolver 究竟有什麽固定的發售遊戲類別,但從最初選擇了代理重新開機的山姆系列,到後來一炮而紅的【邁阿密熱線】應該可以看出其模式:硬派、殘暴、充滿了迷幻與懷古風情。

這在他們前幾年的擴張過程中尤為突出。基本上從 2009 年開始,Devolver 每一年出品的遊戲裏,限制級作品總是至少占據一半以上。而這些並非他們主動引導開發者的創作方向,純粹就是自己挑選代理物件時有意為之罷了。

不過這十年來,Devolver 也一直在嘗試尋找更加廣闊的道路。他們也不是真的一頭紮進血海中,而是不斷尋找更加多元的代理作品。比如去年獲得了最佳首秀獨立遊戲獎的【信使】、或是十分可愛的擼貓遊戲【Gato Roboto】等等,都是更能讓大眾接受的風格。

黑白畫面也要擼貓

但和那些逐漸為了面子、社會地位或單純因為財報問題而「軟化」的大廠不同。Devolver 會開始選擇這些相對輕度的作品不是因為想轉型主流,純粹是看中了遊戲本身的優秀品質罷了。

畢竟獨立遊戲這塊從來沒被什麽尺度給束縛過,做一個人見人愛的輕度遊戲,只是刀光劍影之下給自己放松的閑暇時間。但像【武士刀 ZERO】或【我的朋友佩德羅】這類到處撒狗血不要錢的遊戲,仍然是 Devolver 的最愛。

人沒變,環境變了

客觀來說,Devolver 並非與韋遜他們過去的經營理念有什麽太大的變化,但它仍然取得了和過去截然不同的商業成功。歸根結底,不是這群人改變,而是他們終於等到了能夠接納自己的時代來臨了。

Devolver 的成員基本上都是在業界有著十年以上銷售經驗的人。他們已經看過太多優秀的遊戲作品,僅僅因為開發者不擅長處理商業上的問題而慘遭失敗。雖然 Devolver 自己也只是家小公司,沒什麽機會去幫助大型開發商,但他們卻明白自己能夠為小型獨立開發者提供機會。

和過去一樣,Devolver 不插手、不幹涉開發者的工作,並且保證其完全擁有 IP 版權。而 Devolver 的工作則是市場行銷、幫助開發者回避風險以及最後的銷售工作。

這些當然不是嘴上說說而已,十年前韋遜他們怎麽做的,今天他們在 Devolver 仍舊這麽做。而這種「開發者優先」的理念在短短幾年裏為其帶來的雖然不是大把真金白銀,卻讓媒體、玩家到開發者都對其保持著一致的好口碑。

「XXX出品,必屬精品」的牌匾最近幾年就是掛在 Devolver 家的

這種聲譽使其得到了雙方的信任 —— 開發者不再被外界問題纏結,在發售後要頭疼的事情也沒那麽多了;而玩家也相信自己能夠獲得優質的服務,只要花錢就能搞到稱心如意的遊戲。

當然,這是絕大多數沒犯錯的情況,偶爾還是會夾帶著一些平庸作品。但截至目前來看 Devolver 的眼光仍然十分敏銳,其發行遊戲品質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線。

不過事情也並非絕對。相比過去那幾次並不成功的嘗試來說,如今的 Devolver 有著它們所未曾考慮過的一點:公司品牌塑造。

最近這幾年裏,如此重視自身形象和品牌價值觀的公司,縱觀整個業界也很難找到 Devolver 這樣的案例。自從成立伊始,幾位老哥就為公司註入了叛逆、激進且不怕得罪人的基因。

老實說,在一個行業裏顛簸流離數十年,看透了裏裏外外各種故事,最可能的情況其實是妥協後變成體質的一份子。但這不代表像這三位老哥那樣,徹底放飛自我的可能性就沒有。

人到中年,這群老哥還是很喜歡把自己最胡鬧的一面展現出來

但這是有代價的。別看他們已經發行了一百多款遊戲,又是開 E3 釋出會又是搞各種演講訪談的。其實創立至今,Devolver 都還沒有自己的專屬辦公樓,官方收件地址目前暫時用員工自家店鋪代替。

不開玩笑 —— 當某烏克蘭硬核開發商吐槽 EA 健身房都比他們辦公室大的時候,Devolver 這家美國公司的老板甚至還得親自去倒垃圾。

由於公司人員數量太少,Devolver 不得不想盡辦法增加名單長度。但因為沒錢,又不能找那些會伸手要薪金的活人,於是 Devolver 只好先「設定」出虛構員工來頂替空缺。

在 2009 年【英雄山姆HD】的真人宣傳影像裏,一位長相平平美國中年大叔,以穿著尿布的造型出鏡為這款復刻遊戲代言。他就是 Devolver 公司的吉祥物 ——「福克.帕克」(Fork Parker)。

這位大叔不僅像索尼克馬里奧一樣擁有屬於自己的遊戲,甚至還在公司員工名單裏有著一席之地。憑借著自己尖酸刻薄的性格,帕克很快就獲得了玩家的喜愛,順利成為 Devolver 的吉祥物,並榮升為公司的財務總監。

等等,你們沒錢雇新員工,卻有錢請演員來搞怪!?

為了假裝公司裏真的有這麽一個員工,Devolver 不僅為這個虛構人物註冊了推特賬號,就連維基百科頁面都將他以「重要人物」標註。在 Devolver 的各種相關影片裏,帕克總是以貪得無厭的嘴臉出場,用各種滑稽演出嘲諷著同行的資本家行為。

最近趕工問題在遊戲圈鬧得沸沸揚揚,叛逆的 Devolver 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吐槽的機會。

他們委托巨貓工作室(Mega Cat)開發了一款SFC平台上的遊戲,並以限量 1000 份實體卡帶形式發售。這款名為【加班狂帕克】的遊戲,玩法是就是扮演帕克強迫 Devolver 員工不斷加班 —— 透過不斷在辦公室巡邏,用棍棒毆打摸魚的員工來完成......

Devolver 迷惑行為+1

只是也不要以為這遊戲純粹就是用來嘲諷他人而已,Devolver 同時還利用這次機會做了慈善。本作的所有收入都會捐給 Take This,贊助這個非營利性的組織。據悉他們致力於在遊戲業界傳播心理健康知識,並提供相關的教育和服務內容。

可以看出來,這不是一家能用傳統認知去評判的公司。他們的理念、經營模式到行為都充滿了未知。也許有時候看起來的確很冒犯人,但這何嘗又不是因為現實的確有太多是非不明,需要有一個遊離在體制之外的叛逆者來反抗呢。

瘋狂之下的美好願景

2017 年洛杉磯 E3 展會召開時,各大廠商如同往年一樣忙著展望未來,畫大餅挖巨坑。然而就在這些商海驕子們不斷承諾著一個個美好願景時,Devolver 卻一改往年只在 E3 會場外停車場擺攤的形式,悄咪咪舉辦了自己所謂的首次媒體釋出會。

這場堪稱 E3 有史以來最瘋癲的釋出會其實是一段 20 分鐘左右的影片,被釋出到了網絡上供人觀看。Devolver 邀請了一群演員過來,扮演所謂的公司發言人,在舞台上搞出了一場如同嗑了藥般狂亂的演出。

這場釋出會承諾不會展出任何新遊戲,推出了令所有廠商羨慕不已的全新微交易 —— 直接搶走玩家口袋裏所有的錢。

(假的)行政總裁尼娜在釋出會上滔滔不絕地宣傳根本不存在的遊戲,最後自己興奮到頭部炸裂,創下了在 E3 展會上鬧出人命的先例。

這是 E3 最重口的釋出會,有興趣的朋友也請酌情觀看

這個胡攪蠻纏的神經病影片,幾乎成了 2017 年最受歡迎的 E3 釋出會。人們看了太多太久廠商放空話了,而這樣一場對業界、對套路、對資本無情嘲諷的「SHOW」,正是人們迫切需要的東西。

之後第二年,Devolver 又再一次如法炮製。這一次嘲諷的是開箱、虛擬物品市場等等帶有賭博性質的東西。毫不意外地,人們又一次對其表示了由衷的喜愛,也開始習慣了每年 E3 都有這麽一個脫離於正經釋出遊戲之外的「放松時間」。

Devolver 早就證明了自己不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更不是那種除了對體質抱怨時叫得大聲外,自己卻只能端著半桶水的戲精。但就像這幾年來在 E3 展會上的演出,或是因為推特上玩家一句話就立馬給遊戲打折等等行為那樣,這家執著於展現自己美學的發行商,總是不乏給人意料之外的鬼點子。

雖然不展出任何遊戲,但人們仍然期待著這場獨特的釋出會

今天,Devolver 是一家受眾明確的小公司,韋遜等人完全不必在意玩家與輿論的看法。但是任何人都會成長的。當下一個 10 年到來後,他們是否也會成為自己最喜歡嘲諷的公司一樣,變成只會用錢來體現自己所謂的企業文化。

還好,如果用現在的跡象來推斷,這不過只是無聊的杞人憂天罷了。

10 年了,從那 3 個不太得誌的好友,再到今天這個仍然不到 20 人的發行商,Devolver 始終保持著不妥協、不媚俗的態度。仍舊在尋找著最值得被挖掘的獨立遊戲,並幫助那些開發者們處理不應該由他們去頭疼的問題。

在如今這個浮躁功利的環境下,這種充滿裏反社會與癲狂的性格,敢於和體制與資本唱反調的存在,正是我們玩家與開發者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