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公司隕落在2022年。
6月13日,上海遊戲研發公司木七七向員工釋出通知稱,公司的現金流長期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不得不做出全體裁員的決定。當天木七七旗下5款遊戲(【冒險與挖礦】、【巨像騎士團】、【Knight of Chess(【方格騎士團】國際版)】、【Card Monsters: 3 Minute Duels(【卡片怪獸】國際版)】、【Adventure in the Abyss(【冒險與深淵】國際服)】)在App Store下架。
木七七走到全體裁員這一步其實早有端倪。
木七七控股公司A8新媒體集團近年來對木七七計提了不同程度的商譽減值,這也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應出公司的營運狀況早已不樂觀。
一個公司逐漸走向末路,最直接的病因莫過於主力業務的衰敗。
【冒險與挖礦】讓公司出道即巔峰
木七七成立於2015年1月,同年8月就推出了首款自研遊戲【冒險與挖礦】。這款8人開發團隊制作的放置掛機遊戲,在推出之後多次獲得了蘋果商店的推薦,首月流水千萬元級,峰值玩家DAU亦高達27萬。木七七的創始人陸家賢更是2016年的元旦之際提到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月流水數千萬,季利潤小千萬」。
這個成績也讓木七七的行銷方面頗為豪氣,當年為行銷公司帶去了1143萬元的收入,也是2015年該廣告公司第四大客戶,而他們的第一大客戶是當時如日中天的Supercell。
據後來在資本動作中披露的數據,木七七在2015年的年收入接近2000萬元,除稅純利達到了690萬元。
有意思的是,【冒險與挖礦】初期並不受渠道的待見,公司內部也僅僅將目標定在月流水20萬。在當時追求畫質、酷炫畫面的手遊環境中屬於「異類」。
但成功來得並不全靠運氣。在手遊市場暢銷榜TOP150中,【冒險與挖礦】沒有同類產品,這款遊戲中的設定也比較新穎,300多個角色出自於不同故事。既有希臘北歐神話的神祗,也有中國四大名著中的風雲人物、活躍在二次元中的動漫角色。不同世界觀的角色匯聚一起同台大戰,也滿足了部份使用者「關公戰秦瓊」的特殊偏好。
【冒險與挖礦】由英雄互娛負責發行工作,遊戲在2018年2月停服。到了2020年7月又宣布由雷霆遊戲代理,並再次上線。在前幾日官方才再次釋出了停服公告,表示遊戲將在2022年8月終止營運,遊戲的壽命也算是相當長了。
隨著木七七的倒閉,這款2015年的爆款遊戲正式畫下了句號。
七年裏有過30多款遊戲
除了【冒險與挖礦】以外,在木七七成立的七年多時間裏也制作了30多款遊戲。
這些遊戲首先是涵蓋的品類非常多,自研的有TCG卡牌遊戲、文字冒險類遊戲以及模擬經營類遊戲,後續推出的產品也出現了輕戰棋遊戲。
他們的產品還體現出了對IP衍生的傾向,在申請的軟件著作權中能看到大量「冒險與XX」遊戲,例如【冒險與美影】、【冒險與奔月】、【冒險與羈絆】、【冒險與深淵】和【冒險與挖礦2】等。後來研發的【巨像騎士團】也有續作——【奔月喵】,【卡片怪獸】推出外傳作品【卡片怪獸:地下城】。
發展中期還會為其他廠商提供客製產品服務,如為中手遊及獨角獸遊戲客製開發【修真聊天群】和【冒險與馴龍】。在此之外還從日本引進優質的移動端產品,例如【英雄與王冠】、【魔女與勇者】這一類的像素風RPG遊戲。
30多款遊戲中,又以以下幾款遊戲最值得一提。
(1)【卡片怪獸】
在研發團隊只有4個人對卡牌遊戲感興趣的情況下,木七七立項開發TCG卡牌遊戲【卡片怪獸】,並於2016年上線。在玩法上,【卡片怪獸】更像是簡化版的【爐石傳說】,玩家收集卡牌進行對戰,完成任務獲得金幣開包以獲得更多卡牌。
在遊戲的美術風格上,【卡片怪獸】選擇歐美畫風。陸家賢也表示,像素風格帶有強烈的年代感,使用歐美畫風一方面是自己對美術或藝術鑒賞能力提升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希望【卡片怪獸】以遊戲性取勝,不再局限於像素風格。
這款遊戲木七七曾打算自己發行並且將其推向全球,而最後因為和騰訊極光計劃有所接觸,最終選擇了延後上線並交由騰訊極光計劃發行。
(2)【巨像騎士團】
【巨像騎士團】則是木七七在2020年推出的蒸汽龐克題材輕戰棋遊戲,研發周期估計在兩年以上。遊戲在2020年6月上線中國台灣市場,同年10月在中國大陸市場上線。目前遊戲內也已釋出公告稱將在2022年8月13日正式停止營運。
在題材上,【巨像騎士團】體現出了很強的創新性。遊戲設立在一個多次重建又淪陷的世界,將不同時代、國家的歷史人物透過穿越時空的形式匯聚在一起。與此同時,對怪物的設計也融合了蒸汽龐克和克蘇魯元素。
盡管如此,【巨像騎士團】在上線期間也並沒有獲得出彩的成績,根據七麥數據顯示,遊戲自10月上線國內市場後iOS暢銷榜最高排名僅為38名,上線2個月左右就跌出iOS暢銷榜300名。
(3)【冒險與深淵】
這款遊戲和【冒險與挖礦】一樣,是一款像素風放置遊戲。遊戲開局還算不錯,一舉到達iOS遊戲免費榜第7名的位置,但在短短一個月之後便消失在榜單前1500名並且再未回來露過臉。遊戲最開始由雷霆遊戲發行,在2022年3月又將營運權轉回給了研發團隊。目前該遊戲仍在營運當中。
雖然遊戲眾多,但能夠達到【冒險與挖礦】成績的遊戲再也沒有出現過,長時間的乏力也就不難理解在前面公司公告中提到的入不敷出的處境。而木七七還有【卡片怪獸:地下城】【奔月喵】和【口袋姬日常】等產品在預約或測試中,而這些遊戲隨著公司的倒閉或許等不到上線的時候了。
公司估值高達2億,早期股東順利退場
或許是誕生於遊戲行業投融資比較活躍的時候,木七七的資本之路可以說是一路暢通。
在木七七的第一款產品還沒有正式上線的時候,他們就拿到了觸控科技的天使輪融資。而隨著【冒險與挖礦】的爆發,2016年他們又獲得了來自心動的500萬投資,當時的估值也已經高達1億元。
而在資本層面的高光時刻則出現在2018年,香港上市公司A8新媒體集團和騰訊聯合收購了木七七。在此輪交易中,心動以607.5萬元結束,算是短短的兩年時間獲得了100萬元的投資回報;而觸控科技作為最早期的投資者,更是帶著1215萬元退場。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購交易中,木七七的創始團隊也出讓了37.5%的股權獲得了約4133萬元的回報。在交割完成之後,收購團還將收購香港木七七和控制上海木七七實際實施可變利益實體安排進行重組。
在2018年的這次收購事項中,A8新媒體集團花費了1.013億元,其中5960萬元用於收購上海木七七51%股權,4170萬元用於收購香港木七七及上海木七七實施一系列可變利益實體協定及安排。也就是說木七七的估值已經接近2億元。
A8新媒體集團對木七七也充滿了信心,甚至還有條約表示只要木七七在2018-2020年三年的任意一年裏能夠達到3000萬的純利就可以要求追加收購股權數(而目前為止木七七達到過的最高年純利可能還是2015年的690萬元,到了2016年也僅能做到466萬元純利)。
此次交易讓觸控、心動和木七七的創始團隊都收獲頗豐。對於後來者的A8新媒體集團和騰訊來說,就不是一筆劃算的投資了。
2018年開始版號收緊讓整個遊戲行業的發行變得無法預估,也給木七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而在之後,拿到版號上線的遊戲又不如預期,使得木七七的營運情況持續變糟。體現在A8新媒體集團的財報裏,則是對木七七一而再地進行商譽減值:
2018年,A8新媒體集團對木七七計提商譽減值約3500萬元;
2019年,A8新媒體集團收購木七七的商譽減值損失約3450萬元;
2020年,A8新媒體集團繼續對木七七計提商譽減值損失960萬元。
計商譽減值7910萬元,A8新媒體集團當時收購花去1.013億,如果算上木七七本身的資產價值,可以說它的商譽減無可減了。而到了2021年似乎情況出現了好轉,甚至還提及了木七七旗下多款遊戲在營運當中,新遊戲【奔月喵】也在研發測試階段並可能在2022年Q2上線。
沒有想到在2022年Q2迎來的卻是木七七倒閉的訊息。
「要做各種各樣的中產階級遊戲」
陸家賢早年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創業時他思考的是如何活下去。
2015年憑借【冒險與挖礦】的爆發,成功擺脫了「生存危機」。
2016年,木七七快速擴張,團隊也從不足10人發展到了40多人的規模,也開始大膽地嘗試新的方向。這一年木七七的身價也水漲船高,來到了一個億。到了2018年木七七在資本層面達到了頂峰,A8新媒體和騰訊的加入讓木七七的估值來到了兩個億。
木七七的願景是成為一家擁有1億DAU的遊戲公司。而且這個願景還是立足在輸出優質遊戲的基礎上。陸家賢曾提到想做的是面向「中產階級玩家」(指超過10年遊戲經驗的、遊戲品味中產的老玩家)的遊戲。他認為國民遊戲難以滿足中產階級玩家,這些玩家更重視遊戲畫面的風格化、遊戲玩法的獨特性。
從商業角度來看,一家公司從2億估值到全體裁員意味著是失敗。但不可否認的是,遊戲行業中出現過許多如木七七這樣的公司,他們曾經試圖讓遊戲行業改變一點點而努力過,也為玩家帶來了一份簡單的快樂。在遊戲行業留下的銘印、玩家口中的懷念或許也可以視作這些公司的成功。
在裁員信的末尾,陸家賢提到未來仍會留在木七七探索是否會有新的「未被滿足的需求」,或許木七七像旗下的【冒險與挖礦】一樣也有重新出發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