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老一輩人說「腳氣在土裏走走就好了」有什麽科學道理嗎?

2019-07-20健康

大家好,我是【有思骨】,好久沒有更新,更一波科普吧:【腳氣】。

--你是否經常足部瘙癢、劇癢?

--你是否有足部起泡、糜爛、潰爛甚至化膿?

--你是否有長阪坡前脫鞋震退敵軍百萬的香港腳?

那你可能是患上了【腳氣】。今天,有思骨就來科普一下【腳氣】的來龍去脈,為被腳氣煩惱的朋友們出點招。

一、 腳氣和腳氣病的區分

得了腳氣當然不能在土裏走一走就好了,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腳氣】。

說到【腳氣】,很多朋友百度之後發現還有個【腳氣病】,但細看之後反而更加困惑,「營養素缺乏」、「幹性腳氣病」、「濕性腳氣病」、「周圍神經炎」、「心力衰竭」等描述詞真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

孰不知,【腳氣】和【腳氣病】完全不是一個事情。

【腳氣病】,其實是缺乏維生素B1所導致的一種營養不良性疾病,主要是因為由於身體缺乏維生素B1後出現全身的感覺、運動障礙,肌肉無力,部份患者會出現腿部、腳步無力所以行走時拖泥帶水,所以被稱為了【腳氣病】。

而【腳氣】,又稱足癬,是由各種真菌等微生物感染腳部皮膚而出現的水皰、皮損等現象,主要出現在腳趾的趾腹和趾縫之間。並且水皰伴隨難以忍受的劇癢、刺鼻的酸臭,成為了所謂的「香港腳」。這裏順便再介紹一下香港腳的由來,相傳是曾經英國割地占領香港時,每年夏天由於由於天氣悶熱,再加上官兵們的北式厚靴,很多人的腳上都長出了很多水皰,奇癢難忍,甚至流膿流水。英國人沒有見過這種怪病,以為是香港特有的疾病,因此才有了「香港腳」的由來。

所以,所謂腳氣、所謂香港腳,都只不過是真菌感染下的足部皮膚炎癥罷了。

那麽下面我們在來著重講講【腳氣】那點事兒。

相信前面說了這麽多,大家心裏也有數了,其實所謂頑固、難治愈的腳氣其實本身並不可怕,它不過是足部的皮膚受到了真菌感染而已。

不過除了腳氣之外,似乎確實很少聽說有「臉氣」、「肚皮氣」,為什麽我們的腳更容易受到真菌感染呢?

下面我們先來講一下腳氣容易發生的原因。

▲從生理結構上來說:天生防禦工事不足,還屋漏偏逢連夜雨。

不同於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我們人體足部的皮膚缺乏皮脂腺,因此也同樣缺乏抑制皮膚真菌感染的各種脂肪酸等人體分泌物,所以 天生的生理防禦機能就不足,抵禦下雨的能力本來就差,但偏偏又逢連夜雨:足部皮膚的汗腺可是分布很豐富,分泌汗液又比較多,因此給足部皮膚的感染又創造了一個條件。

▲從日常狀態上來說:見不到陽光的地方必然滋生黑暗和腐朽。

不同於我們的臉和手,我們腳部的皮膚大部份時間都見不到太陽,終日包裹在空間狹小的鞋襪之中,空氣流通性差,體溫和腳汗又給真菌生長提供了足夠的溫度、濕度、養分,因此在這狹小的空間中真菌是如虎添翼般一樣不斷生長,再加上有時候選取鞋襪不適當,例如膠鞋、尼龍襪等擠腳、不吸汗、不親膚的材質,更是給真菌的生長加了一碗飯。

其實聽起來腳氣也不過如此,並不是什麽驚世大病、不治之癥,那為什麽很多朋友經常談「腳」色變呢?

這是因為腳氣雖然道理簡單,但它具有 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易感率高 這三個特點。全球得過腳氣的人比例達到了10%以上,經過治療後再次復發的概率達到了50%-80%,超過約84%的患者每年發作2次以上。同時,由於是真菌感染,因此腳氣很容易在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汙染物之間相互傳播,例如混穿鞋襪、裸足在公共浴室、健⾝房、遊泳池等場所行走,都很容易造成自身的感染。而且,在足部的真菌還會順著身體皮膚蔓延,甚至出現手癬、體癬、股癬等等,傳播力度非常強大。

二、腳氣的臨床癥狀+腳氣的分類

說到腳氣的臨床癥狀,相信大家都已經很清楚了:

癢、爛、臭

劇烈的瘙癢,搔抓、摩擦導致本就患病的皮膚出現潰爛、流膿,再被裹在鞋襪這種溫暖、濕潤、狹窄的空間裏,久了當然會開始發酵,也就出現了酸臭辣眼睛的氣味。這三個特點也是腳氣的主要臨床表現。

而腳氣也根據足部皮膚上的具體情況分為了三種類別:

▲水皰型:顧名思義,就是足部皮膚長出來了很多水皰。

這種類別一般發生在夏天,表現為腳趾之間、腳底板以及外緣的部位出現米粒大小的水皰,伴隨劇烈瘙癢,如果不慎撓破後,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但整體來說足部皮膚比較幹燥,一般不出現明顯潰爛、流膿的創面。

▲糜爛型:顧名思義,就是足部皮膚開始潰爛。

這種類別表現為腳部皮膚的角質層浸軟發白,通俗來說就像我們遊了2、3h的泳一樣,皮膚被泡脹、褶皺、發白。再加上來回走動時不斷地摩擦,腳部的表皮就開始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這種類別也是伴隨劇烈瘙癢,同時好發於腳趾縫之間。整體來說足部皮膚濕潤,經常出現明顯潰爛、流膿的創面,同時也容易合並創面的細菌感染。

▲鱗屑角化型:顧名思義,脫屑、變硬是這種類別腳氣的特點。

這種類別的腳氣也比較幹燥,少有潰爛、流膿、糜爛等情況,它主要的癥狀是足部局部皮膚增厚、粗糙,並且伴隨反復的鱗屑脫屑。

那麽說完這三種類別,我們再來看看,如果真的患上了腳氣,該怎麽去治療。

三、腳氣的治療方法

腳氣的治療也分為很多種方法,首先再次強調一下,得了腳氣,在土裏走走是完全沒有用的。根據腳氣類別的不同,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首先先講一下腳氣的通用治療方法。

(1)通用方法

註意足部清潔,保持足部皮膚幹燥,勤洗腳、勤換鞋襪,鞋襪勤洗、勤曬、勤消毒;洗腳盆及擦腳毛巾專人專用,避免傳染他人;避免穿運動鞋、旅遊鞋、厚靴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加劇真菌的生長;飲食上也要註意少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情緒上保持淡定,興奮和激動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氣。

同時還有一點最重要的是:不要抓,不要抓,不要抓!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過度搔抓後,不但足部皮膚會被抓破,很容易並行真菌、細菌的混合性深層組織感染,同時指甲裏留存的皮屑很容易在我們身上其他部位繼續造成感染傳播。

(2)水皰型

對於水皰型腳氣,我們可以先用 3%硼酸溶液 浸泡足部皮膚,起到殺菌、清潔的作用,然後再對局部用藥塗抹,來消滅腳氣的元兇:真菌。

(3)糜爛型

對於糜爛型腳氣,由於這種類別的足部皮膚狀況往往很差,經常存在創面,並且伴隨流液、流膿,因此對這一類別避免食用刺激性過強的藥,應該先使創面情況好轉、局部幹燥後再進行抗真菌藥。可以先用1∶8000 高錳酸鉀溶液 濕敷創面,同時使用棉球、紗布等隔開潰爛的腳趾創面,避免腳趾縫內的皮膚進一步損壞,也可以使用油劑或粉劑來促進創面的幹潔,等待皮膚幹燥、局部情況好轉後,再對局部用藥塗抹,來消滅腳氣的元兇:真菌。

(4)鱗屑角化型

剛剛說到,鱗屑角化型的腳氣局部皮膚角化,出現變厚、變硬等變化,這就相當於真菌穿上了一層厚厚的裝甲,常規使用抗真菌腳氣藥物很難滲透過這層裝甲起到殺傷作用。所以對這種類別的腳氣,我們可以先用溫水浸泡等方式讓變厚等使角質軟化,先下掉真菌的這層裝甲,再對局部用藥塗抹,來消滅腳氣的元兇:真菌。

(5)遠離土偏方

除了「在土裏走走」之外,網上還盛傳的一些用搗碎的蔥姜蒜外敷足部皮膚,以及花椒、辣椒水泡腳等偏方花裏胡哨、琳瑯滿目,孰不知亂用偏方最終會導致足部皮膚不斷受到強烈刺激使腳氣不斷加重,因此還是要科學治療,切勿相信土偏方。

(6)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無論哪種類別腳氣的朋友,經常會反反復復發作,治好了過沒多久又來,或者幹脆就治不好,其實,這不是藥效不夠,而是沒有堅持。

通常腳氣的治療,要堅持1個月的療程,並且在癥狀消退之後,還要再堅持2周左右,以徹底殺滅真菌,避免一輪狂轟亂炸之後有小部份真菌其實還茍延殘喘,這時候我們一個粗心大意就造成了它們日後必然卷土重來,所以一定要堅持、堅持、堅持用藥,才能徹底趕走腳氣。

以上就是有思骨對【腳氣】的科普了。

最後在此還要強調一點,當得了腳氣時,還是需要盡快到正規公立醫院就診,對於一般普通腳氣,自行使用保健品、腳氣藥雖然可以達到一定效果,但如果是嚴重真菌感染甚至是混合性重度感染時,還是需要在院內接受合適的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最後的最後,我是【有思骨】,有點思想有點皮,知乎長期線上答疑,提供臨床疾病、醫學考研考博、就業、出國phd等咨詢答疑,如有疑問,歡迎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