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起床就是中午,健身吃不了苦,讀書也記不住,繼續下去感覺要毀了。我該怎麽辦?

2020-11-07健康

你並不孤單,目前在這個世界上,大約40-50%的人處於這種狀態,有些自暴自棄,還有一些掙紮著尋求改變。

不過不用擔心,會思考這個問題的你,已經走上了改變的第一步。

「怎麽改變」 我會留到文章的後半部份,

但在此之前,我想先聊一聊 「你為什麽陷入這種狀態」

我曾在這種「低迷」和非常「自律」的狀態中反復體會過,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我發現,兩個周期之間的分界點,往往伴隨著某個重要的事件而出現:

由壞變好,一次是剛進大學,一次是去美國暑期實習。皆是對生活重燃激情的瞬間。

由好變壞,總是發生在生活遇到災難性事件之後。就算事件本身已經解決,也無法擺脫這種心理上頹廢的狀態。

處於「積極的狀態」時,每天帶著微笑醒來,做事雷厲風行,身邊的人都稱贊我、主動靠近我;

處於「消極的狀態」時,每天愁眉苦臉的醒來,整天唉聲嘆氣,做事拖泥帶水,離別人遠遠地,生怕給別人添麻煩。

但這在兩種狀態中反復橫跳的經歷,讓我意識到一件事:

沒有人,可以永恒地保持「好狀態」。

如何快速地從「壞狀態」中恢復,是我們想要弄清楚的核心問題。

那麽,在「好狀態」中時,「我的生活」究竟有什麽不同?

認真比對後,我發現這三個核心因素:

  1. 與他人的互動
  2. 生活足夠簡單
  3. 遠離資訊流

為什麽這三個因素決定了我生活的好壞?

因為它們解釋了「壞狀態」因何而壞,而「好狀態」又為何而好。

生活低迷的你,是不是想做的事情很多,卻少有完整做完的?

給自己安排太多的任務,不懂得取舍、放棄——這就是問題的所在

大腦,或者說我們的身體,本能裏是非常抗拒「不確定性」的,而 每一個開始卻又未完成的任務,都是無形中在擠占大腦的後台認知資源。

我們同時處理多個任務時,希望可以像電腦一樣,把手頭的任務放到後台,未來需要使用時再呼叫出來。

但大腦不是機器,「存後台」之後,大腦必須周期性地回顧一下,才能記住這件事的存在。

學習、記憶、思考,都是基於「神經網絡」這個生理基礎的,思緒的夾斷、轉折、恢復,這 每一次存取無疑都會給大腦帶來熵增,帶來混亂。

存了太多了後台任務會怎麽樣?——認知功能的衰退和紊亂。

值得註意的是,試圖用「意誌力」逼迫自己去完成一些事,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你越是動用意誌力,越會讓大腦把這件事標記得更重要,而隨著重要性的上升,這件事會跨越過大腦皮層,啟用更多的大腦部件,比如杏仁核(主管情緒、學習和記憶功能)。

當事情被上升到「生存問題」的高度時,甚至會觸發杏仁核的「戰或逃反應」。

舉個例子:

對於一個大腦認知功能紊亂的人來說,定好了一整天的計劃,但僅僅晚起了20分鐘,就會觸發多米諾效應:晨跑時間不夠,於是放棄運動。但健身計劃中斷的挫敗感會保留到接下來的任務中去——工作、學習不能安心,總惦記著什麽時候要把缺下的運動量補回來,於是其他的任務也完成的很牽強,又會欠下更多的「債」。

長此以往,任由這種「無力感」積攢下去,會形成 『習得性無助』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對什麽事情都提不起興趣,默默地在一個角落裏保持頹廢的狀態,沒有改變的動力。

事情有輕重緩急,但如果所有的任務都被標記為「重要」,那對大腦而言,也就不存在「重心」了。

基於以上這個原理,那三個因素為什麽可以帶來「好狀態」呢?

先說說「與他人的互動」

在「消極的狀態」中時,我的內心是封閉的。

用Martin Seligman(積極心理學創始人之一)的 PERMA Model 來解釋——一個幸福、積極的生活狀態,應該包含以下五個因素:

  • P(positive emotion) 積極情緒
  • E(engagement) 投入
  • R(relationships) 人際關系
  • M(meaning) 意義
  • A(accomplishment) 成就
  • 五個要素,只要有一個短板,你的生活就會「不快樂」。

    當然,對於我而言,缺失的是人際關系R——我做什麽事都是在獨來獨往、閉門造車,事務性的交流不算,數月甚至數年時間都沒有可以談心的人,哪怕一個都沒有,自己儼然成了一個 精神的孤島

    小組作業一個人弄,學習、考試都是一個人準備,甚至玩LOL都是一個人單排。

    你有沒有註意到:獨處的時候,你不得不面對自己,仍由意識在內在世界中遊蕩,想法很多,但思緒漫無目的地翻湧、飄散卻無處宣泄。 但與他人互動的時候,有了一個外在的焦點,意識能夠在穩定的思考-表達-反饋之中迴圈著。

    這就是與他人互動的意義所在,它有助於削弱獨處時大腦產生的不穩定性。

    「生活足夠簡單」 並不意味著完成的事情少,而是生活的方式足夠簡單和專註

    一天不會超過三個任務:

    早起後什麽都不想,換衣服出去跑步,跑一身汗回來;
    白天的時間留給正事,可以是一份作業,也可以是多個任務穿插,總之白天的時間都是留給它們的;
    經過一整天,一天的任務基本完成了,晚上就會把瑣事打包完成,比如購物、和別人聊天等。

    這樣的生活方式看似低效,沒有多少時間給正事,但實際上,比起24/7為了層出不窮的事情焦慮,這套極簡的生活方式效率要高太多太多了。

    事情是永遠幹不完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在對的時間去做對的事。

    「遠離資訊流」是為了確保這套方法萬無一失——計劃做的再周全,一不小心熬個夜,第二天精神萎靡,一切都白搭。

    健身堅持不了、讀書讀不下去的你,一定把時間浪費在某些資訊流產品上了,比如下意識的掏出手機刷微信、知乎、抖音,或者影片網站。

    資訊流產品對我們生活最大的壞處在於:它沒有一個「停止點」。

    在自然的狀態中,我們的生活裏的所有活動,都會有明確的停止點的。

    比如跑步到了一定的時間會覺得夠了;

    和別人聊天也會在適時的時候產生「時候不早了」的想法;

    可是, 資訊流產品沒有這樣的「停止點」,它隨時可以被開啟,卻很難在想停的時候停下來。

    比如,很多人在睡前都會玩手機到精神疲倦——這對身體的傷害可能不明顯,但是對大腦的損害是淪陷性的,因為大腦原本需要利用碎片時間整理已經吸收的資訊碎片,卻被強行占用著吸收更多的資訊碎片,這極大地增加了大腦的紊亂程度。

    總的來說,「與他人的互動」、「簡單化生活」、「遠離資訊流」,都是在讓大腦回歸自然的狀態,恢復精神的秩序和穩態。

    最後,就聊一聊該「怎麽改變」了。

    其實,你並不需要太多方法、技巧來走出這種狀態——試想一下,此刻有個初中的表妹來問你這個問題,你難道給不出她建議嗎?

    方法知道的越多,越會覺得無從下手,在躊躇不前中空耗。

    真正讓我產生良性、長遠的改變的,只有兩個原則:

    1. 清空大腦
    2. 找一個重要的事,專註並做好

    「清空大腦」

    很多想做/需要做的事情,其實都是外界環境賦予我們的負擔,比如運動、學習。

    當你發覺自己什麽都做不好的時候,那就幹脆什麽都不做了!

    把占用自己後台認知空間的那些任務一個個地寫下來,挑出一個必須、立刻完成的,其余的任務暫時全部可以靠邊站。

    「專註並做好」

    處於低迷的狀態中時,最要命的是「無價值」感。先找一個易上手的事情先做好,找到成就感,之後就會感覺到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著你去開拓新世界了。

    最簡單、最實用的就是慢跑,除了慢跑流汗確實可以帶來成就感之外,運 動帶來的內啡肽等激素的分泌,事實上也在影響著大腦,提高思維的活性,改善其他任務的表現。

    最重要的是,只要你能做到成功的早起跑步一次,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的生命仿佛被「拉長」了。這種生命的「延伸感」會引領著你走向別人滿眼羨慕的生活的。

    相信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