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一名醫學博士對一個省級三甲醫院來說有多重要?

2021-01-11健康

看到大家的回答我就放心了。

果然,不止上海,全國都在卷。

那就說說上海吧。

博士呢,說明你可以進入三甲醫院搬磚了。

當然,以復旦、交大、二軍大的尿性,每年畢業的博士裏面,能有1/3留下來就不錯了,二軍大因為軍隊編制的原因,可能更少。

留下來以後,你就是徹徹底底的打工人。

如果你碩士階段規培並軌了,那你可以評中級了,其他人,統統去基地搬磚三年。

三年後,以及已經拿了規培證留下來的,你們現在算個小主治把。

開始學科內的亞專科輪轉。

比如你學心內的,那麽冠脈組、射頻組、先天心臟病組等等,輪流轉,有的三個月,有的半年。轉完一輪,基本上兩年過去了。

這兩年裏,你要帶著住院醫查房、要應付上級主診的各種瑣事、要從主診日常給你安排的科研想法中,選擇一兩個你願意做的,然後去做。

同時,你要寫國自然、你要寫省部級臨床專案、你要寫科委、教委、衛健委的基金,國自然今天中了,明年可以休息下,後年繼續。科委教委衛健委的專案,每年有2-3項不等,臨床和基礎研究不一,沒關系,你都要寫。

你中了,好的,主診認為你很優秀,你的主任覺得你是可塑之才,開會什麽的,開始帶你去見世面了。

但是這個期間,你必須要不斷輸出SCI。

以前你可能發發5分左右的基礎,臨床混個學科的二區期刊也差不多,但現在,主任希望你能瞄準學科的最權威期刊(真的,上海的主任們覺得自己都能夠發學科頂刊,發不了是底下人不行),基礎研究,要瞄準10分以上的,如果你之前已經有10分以上的,那就直接對標15或者20以上的(這個時候可能也給你點中科院或者其他基礎研究所的資源)。

轉眼到了博士畢業以後的第五第六年了,該評副高了

你看看自己手裏的文章、基金、會議報告,又對比了下科室主任的親兒子(如果你自己就是親兒子那當我沒說),你覺得自己和他還是有差距的,但你想試試。

試試就試試,果然,你醫院評審都沒過,更別說到大學去PK了。

於是你想,再憋兩年,搞個大文章出來。

當然,你肯定最後是沒有搞出來大文章的,轉眼博士畢業七年了,你的年齡來到了35或者36歲(八年制就是33歲)。這個時候你積累的可能和科室那位最有希望的差不多了。

然後你也懂得了很多套路,你開始到各個主任那邊遞送簡歷,希望評審的時候能考慮(真就是送個簡歷,不會拿錢的,你們別想太多,各個主任不在乎這點錢)

假定老天開眼,人品爆發,你評上副高了,那麽你的胸牌終於變成了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理論上你可以獨立帶組了,可以參與分配生產工具——床位了。

但是不行,剛評上,能力還不行,可能給你幾張床,收點一般情況的病人。你底下可能就一個主治醫生,還是剛提上來的,能力基本等於住院。

你也不再是科室重點培養的物件了,因為你的老板不怎麽管你了,你開始單打獨鬥了(老板還給你無限支持那說明你們科室人才梯隊有問題了)。

沒辦法,辛苦自己再幹兩三年。

這期間你日肝夜肝,幹的不錯,你決定沖擊一下上海市的優青。

比如你決定沖「啟明星」,你其實根本不在乎這幾十萬經費,你在乎這個名頭。但是很難,一個醫院一年能有一個啟明星就不錯了,所以沒辦法,你要開始攢資歷。

現在的啟明星年齡上限35,你的年齡並不占優勢。(身邊有剛評上副高就拿的,畢竟上海醫療圈不缺神仙),假如憑借超高的情商和紮實的背景,你中了。

恭喜你,你終於成為了醫院領導眼中,能給醫院帶來實際效益的人,成功進入了院領導眼中的人才梯隊。

這個時候你底下的醫生多了,床位也多了。你開始不看文獻,只看看微信裏面推播的一些文章摘要,開會的時候晚上吃飯,有人敬你酒了,你也不是坐在桌子的最末尾了。

你開始品嘗到,光環的味道。

故事說到這裏,後續的變數就多了。

有的成長為了科室主任、骨幹、學科帶頭人,有的成為科室新人嘴裏「那個經歷很傳奇的「副教授」」。

個人的選擇不同,我們不做評述。

一個博士,在大醫院,只是臨床醫學之路的開始。

這期間伴隨著基金、論文、床位、門診、手術量、醫療事故數等眾多KPI。

這其中,一兩個KPI達標,並不合格。

只有所有KPI都達標,你才能說你對醫院多少有點分量。

三甲醫院,就像一個大型的國有企業,「講效益」的同時也「講政治」。

你要能給醫院帶來效益,能看最多的病人,做最多的手術,還不出事,這是效益。

你還要能給醫院擦亮招牌,有好的論文、基金、專案,是中國衛生事業的優秀帶頭人,這是「政治」。

當然,你能滿足以上兩點,你也可以不是博士。

但現在的問題在於,不是博士,怎麽進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