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山海情裏面是陜西口音?

2021-01-15影視

解題

問題表述不明,需要推斷題主問意。

借助漢語方言常識可知,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川區和南部山區的方言有別,陜西省北部和中部的方言有別,陜西省南部則通行多種方言。所以「寧夏口音」和「陜西口音」是不明確的表達。

假設問題中的「寧夏口音」代指「西海固方言」,「陜西口音」代指「西安方言」,那麽該問題的問意可以是:

為什麽電視劇【山海情】中除卻群眾演員,采用的通行方言是西安方言,而非西海固方言?

答案

因為西海固方言太難,考慮到演員的短期的語言學習能力不高、學習意義不大,所以選用了和普通話較為接近的西安話。那麽為什麽采用西安話是合理的?

關隴地區通行的方言可稱為秦隴官話(亦有「秦語」一說),語言學上暫歸屬中原官話B,以定西以東、運城以西、秦嶺以北、固原以南的廣大地域為主體區域(如下圖大致所示)。這一區域的民系統一,風土人情相近,所通行方言的語調一致,語音相似,語匯近似,與外地有別。講秦隴官話的人主要為關中人和隴東人,統稱關隴民系,或稱秦隴人。西海固方言是秦隴官話的一支。

圖/以關中西府為地理中心的關隴地區

西海固方言(寧夏南部的方言)作為秦隴官話的一支,和隴東方言(甘肅東部的方言)及西府方言(關中西部的方言)更為接近,層次古老,語音、語法、語匯和普通話差異較大,不易被外地人理解。

語調、語音、語法、語匯這幾個語言成分中,語調對理解的影響最小,且語調更能直觀地表現語言的風味。同屬秦隴官話中的西安話是最接近普通話的一種,主要在西安市區及周邊城區使用。而秦隴官話內部文化互通,風俗相近。如此一來,為便於觀眾理解,又能彰顯語言風味,又能展現語言文化,選用西安話代替西海固方言,是一個基本切實可行的方案。不過也正因如此,秦隴官話的地域特色在劇中並未能酣徹淋漓地得以展示。

受限於學習能力,各個演員學出來的西安話五花八門,有時普通話語音、語匯痕跡太重,有時又太過於偏向演員本人的口音。比如黃軒在劇中的方言部份大多套用普通話,普通話痕跡重,而普通話部份又是其自身掌握的某種西北口音,很不自然。為了掩飾這種現象,宣傳組美名其曰:「泛西北方言」。

拓展

秦隴官話沒有標準語,內部互通度存有爭議,多個片區與其他官話互通度極低(因而有「秦語」一說),且趨於消亡。

趨於消亡的表現包括不限於,

【1】語調趨於消亡。

(以西安話為例)
中古入聲歸派向普通話過渡,如「專業/tʂʊan21ȵiɛ21/」讀作「/tʂʊan21iɛ44/」,「玉石/ȵy21ʂɿ24/」讀作「/y44sɿ24/」,「毅力/ȵi44li21/」讀作「/i44li44/」,「特殊/tʰe24ʂu21/」讀作「/tʰɤ44ʂu21/」,「目前/mu21tsʰiɛn24/」讀作「/mu44tɕʰiɛn24/」,「合適/xʊɤ24tʂʰɿ21/」讀作「/xɤ24ʂɿ44/」,

上古次入聲歸派向普通話過渡,如「眼淚/ȵiɛn52ly21/」讀作「/iɛn52leɪ44/」,「廁所/tsʰe21ʂɤ52/」讀作「/tsʰɤ44sʊə52/」,「錯失/tsʰʊɤ21-24ʂɿ21/」讀作「/tsʰʊɤ44ʂɿ21/」,「雕塑/tiɒ21-24sou21/」讀作「/tiɑɔ21su44/」,「隱秘/in52mi21/」讀作「/in52mi44/」,「午夜/u52iɛ21/」讀作「/u52iɛ44/」,「甘蔗/kan21tʂɤ24/」讀作「/kan21tʂɤ44/」,「白露/pʰe24lu21/」讀作「/paɛ24lu44/」,「麝香/ʂɤ24ɕiaɤ~21/」讀作「/ʂɤ44ɕiaɤ~21/」,「防禦/faɤ~24y21/」讀作「/faɤ~24y44/」,

中古陽平白讀層逐漸遺失,如「跑遠/pʰɒ24yɛn52/」讀作「/pʰɒ52yɛn52/」,「跳舞/tʰiɒ24vʋ52/」讀作「/tʰiɑɔ44u52/」;

【2】語音趨於消亡。

(以西安話為例)
古全濁上去由送氣向不送氣過渡,如「遍地/pʰiɛn44tʰi44/」讀作「遍地/piɛn44ti44/」,「重心/tʂʰũ44sin21/」讀作「/tʂuŋ44ɕin21/」,「病歷/pʰiɤ~44li21/」讀作「/piɤ~44li44/」,「導彈/tʰɒ52tʰan44/」讀作「/tɑɔ52tan44/」,「鼻血/pʰi24ɕiɛ21/」讀作「/pi24ɕiɛ52/」,

昌徐型平翹向濟南型過渡,如「支線/tsɾ21siɛn44/」讀作「支線/tʂɿ21ɕiɛn44/」,「抄襲/tsʰɒ21si24/」讀作「/tʂʰɑɔ21ɕi24/」,「皺紋/tsou44vən24/」讀作「/tʂou44uən24/」,

麥韻開口、陌韻二等、德韻開口本作/e/向普通話過渡,如「陌生/me21-24sɤ~21/」讀作「/mʊə44ʂɤŋ21/」,「國家/kwe21(-24)tɕia21/」讀作「/kʊə24tɕia21/」,「難得/nan24te21/」讀作「/nan24tɤ24/」,「註冊/tʂu44tsʰe21/」讀作「/tʂu44tsʰɤ44/」

疑母、微母大量遺失,如「研究/ȵiɛn24tɕiou21/(西府有連讀變調/ȵiæ̃24-22tɕio21-42/)」讀作「/iɛn24tɕiou21/」,「稍微/sɒ21veɪ24/」讀作「/ʂɑɔ21ueɪ24/」,

蟹攝、鹹山攝、江攝的舌根音白讀層大量遺失,如「解/kaɛ52/」讀作「/tɕiɛ52/」,「掐/kʰa21/」讀作「/tɕʰia21/」,「巷子/xaɤ~44tsɾ0/」讀作「/ɕiaŋ44tsɾ0/」,

止攝合口字虞韻白讀層大量遺失,如「穗穗/ɕy44ɕy0/」讀作「/sʊeɪ44sʊeɪ0/」,

效攝、流攝唇音字模韻白讀層大量遺失,如「某人/mʊ52ʐən24/」讀作「/mou52ʐən24/」,

麻韻三等開口白讀層大量遺失,如「也/a24/」讀作「/iɛ52/」,「嗟/tsia/(遞東西時的發語詞)」漸棄用;

【3】語法和語匯趨於消亡。遣詞造句照搬普通話。

普通話痕跡較輕的秦隴官話口語(以西府話為例):

(到教室呢)「對了些,坐下坐下,你兩個先蹴兀兒,把人先拿住。對,是這,倉先繞,試去能成的就上來試驗噶子。一模一樣連夜華說下位題,誰位一陣發苶呢茲碼就好好看!位個誰你忖出來咧?來,放快放快。嗟,把尺子拿上。對,候箇作畢了,速展給你一說。再的人嫑罄兀兒咧,拿筆作圖!後面兀兒是誰一個?來,到我偏旁來貔結。立起!來念書呀麽來喪德呢,嗯?嘴抿得住啊不?把你幾個還越說越來咧,不定點到兀兒說呢,說末面呢得撒?交下位白卷能看啊不?蠻兩爿紙麽,正面連反面渾是叉叉,嗯?你啥會給咱答幾個題得的成?就兀兒還不聽?知不道我到這兒給誰瞀囊時間呢?伢會的人都不用我說。就是你幾個繎的跟豬一樣,叫都叫不動彈麽可。起,把書拿上往出滾!日眼的很。對,都往前看。得是好著呢?我這講了以後,明兒考試誰到兀兒胡繎,我把你個牙打淌血。」

總結

演員沒有純粹的語言環境,很難熟練,有障礙的部份就套用普通話代替,在談及新事物和新概念時,也慣於套用普通話代替。所以語調、語音、語法和語匯幾大塊都經常脫離語言規律。這是聽感上「亂、生硬」的原因。事實上除卻演員,群眾身上也逐漸出現此類問題。

彩蛋

幾個秦隴官話語料供各位觀覽。點開後若未顯示請重新整理頁面。

語料1: 西府話-錯弦之王

  • 修辭靈動
  • 語料2: 隴東話-談孝順

  • 場景真實
  • 語料3: 隴中話-社火

  • 偏書面語
  • 語料4: 隴西話-人在囧途

  • 語氣到位
  • 語料5: 固原話-發月餅

  • 普通話痕跡
  • 語料6: 東府話-說媳婦

  • 真人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