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細說【甄嬛傳】:當在職場提建議時,需要考慮決策者的需求

2023-02-02影視

事件背景 :眉莊被人推入千鯉池,溺水昏迷,甄嬛隨皇帝前來探望,華妃也來表示關心,與甄嬛唇槍舌戰。

眉莊被人推入千鯉池,皇帝得報,甄嬛跟隨皇帝來到存菊堂,太醫剛請了安,甄嬛就迫不及待地詢問眉莊的情況。太醫回稟眉莊無大礙,只是因為嗆水而受驚嚇,才昏迷不醒的,現已對癥下藥,服用後定會康復。關鍵是眉莊受驚,需要好好調養,意思是一時半會兒不能侍寢了。皇帝叮囑一番走進去,看見昏迷的眉莊臉色煞白,自然要責怪奴才,奴才們嚇得跪地求饒。經過敬嬪仔細詢問,大家方知眉莊溺水時身邊無人伺候,如何溺水就不得而知了。

正在此時,華妃來了,皇帝奇怪華妃這麽晚還來,她應該已經就寢了才是。華妃打著看望眉莊的旗號,似乎很賢德。皇帝心情沈重,叫她去看,華妃親熱地坐在眉莊床邊,當著蹲在床邊的甄嬛的面,裝出對眉莊心疼不已的樣子,一陣嘆息。「娘娘盡管寬心,太醫說了,沈貴人醒了就無妨了。」,敬嬪明著叫華妃放心,實則是看不下去華妃的虛偽。華妃聽了,松了一口氣,大概是演得不輕松吧,趁勢來到皇帝跟前,誠惶誠恐地自責協理無方,矯情地請罪,皇帝當然不至於昏聵到要怪罪華妃。華妃撇清了自己的責任,轉過頭來,「糊塗東西,怎麽伺候你家小主的?讓皇上憂心!「,華妃斥責眉莊的奴才伺候不周,以致影響皇帝休息,讓皇帝操心。皇帝本就被眉莊溺水攪得心情不佳,華妃的善解人意,讓皇帝很受用,自然批評奴才不中用。華妃趁機進言嚴懲奴才,說:「這樣的奴才留在沈貴人身邊也是累贅,臣妾以為不如打發了去慎刑司。」,敬嬪替他們求情,理由是罪不至此,量刑過重。華妃振振有詞地擡出宮規,說:「不如此不足以正宮紀,若以後奴才都這麽當差,禦湖裏不掉滿了人了?鹹福宮的奴婢不濟事,敬嬪也難逃其責!」,華妃將責任牽連到敬嬪,皇帝沈默不語。敬嬪不敵落敗,說:「臣妾悉聽娘娘教誨,臣妾一定好好管教。」

在敬嬪與華妃的過招中,敬嬪的話沒有說到皇帝心裏,不敵華妃的善解人意。華妃指責敬嬪有過,太牽強,雖然跟華妃剛才牽強的自責性質相同,可是牽涉的人不同,皇帝的態度自然也不同了。

采月心疼眉莊遭罪,也很自責,哭求華妃暫緩處罰,被華妃故意曲解為想逃避懲罰,采月不敢再多言。甄嬛一直沒開口,觀察著形勢,此刻見勢不妙,出言陳述事出意外,不能全怪兩個奴才,請華妃準許他們將功折罪。華妃認為二人有罪當罰,堅持必須賞罰分明,謹防有人鉆空子。「娘娘賞罰分明自是應該,只是采月和小施一直服侍著眉姐姐,若此時罰了她們去慎刑司,姐姐身邊一時沒了得力的人,反而不好。」,甄嬛先肯定賞罰當然要分明,但此時卻不是懲罰的時候,因為兩個奴才熟悉眉莊的脾性,眼下眉莊尤其離不得他們。甄嬛此話情理法都兼顧到了,皇帝聽了默許,可華妃仍然揪住奴才無用不放,明顯不講道理。華妃下意識地感覺自己的話缺乏說服力,便強調事件發生在自己眼皮底下,「何況千鯉池離翊坤宮不足百步,在本宮的宮禁發生這樣的事情,本宮怎麽能輕饒過去?」,所以非嚴懲不可。

華妃滿以為這樣說,就能使處罰的理由更充分,同時還彰顯自己執法嚴明,讓甄嬛再也無話可說,她如願了嗎?甄嬛如何回應?皇帝又是如何處理眉莊溺水事件的?

1、華妃滿認為這樣說了,理由充分得讓甄嬛無言以對,不想甄嬛反應敏捷,似乎早就等著她的這句話了。甄嬛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嬪妾擔心的正是這個,娘娘明明賞罰分明,但不清楚的人還以為,因為事情出在翊坤宮附近,與娘娘威嚴有礙,娘娘才如此懊惱,並非只是為了沈貴人溺水。奴才事小,傷害了娘娘名譽事大,還望娘娘三思。」甄嬛假借別人之口戳穿華妃嚴懲奴才其實是公報私仇,不想華妃被人誤會,口口聲聲要維護華妃的聲譽。華妃剛想還嘴,皇帝已經開口,說:「莞貴人的話有道理,不如等沈貴人醒了以後再說。到那個時候,再打發她們去慎刑司也不遲。」,皇帝認為甄嬛言之有理並采納了她的建議,眉莊的奴才算是保住了。

2、甄嬛並不罷手,乘勝追擊,請示皇帝:「臣妾還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這樣的話,表面上似乎不知該不該說,其實是說話者基於不同的需要而很想說:有的是真不知該不該說,有的是為吊胃口,有的是怕得罪聽者而提前打預防針。此處甄嬛是為了洗掉自己多嘴的嫌疑,而打的預防針:是否更換侍衛本不該我多嘴,只是關心華妃安危,這才說的。通常聽者都會讓對方說的,甄嬛得到皇帝的特許,這才進言:「姐姐落水,原因尚不明,可必定是侍衛救護不及,才會嗆水過多、昏迷不醒。依臣妾的意思,不如撤換了翊坤宮的侍衛,另換一批。否則這次是眉姐姐,若下次有什麽不當心的,傷及了華妃娘娘,那如何是好?」。不管眉莊因何落水,肯定是侍衛營救晚了,眉莊才因嗆水過多而昏迷,萬幸沒丟性命。萬一下次華妃攤上了,怕性命不保,為保萬全,甄嬛建議撤換翊坤宮的侍衛。

3、「莞貴人適才還說將功折罪,怎的這會兒又要換本宮宮苑的侍衛,豈非有些賞罰太過偏頗。」,華妃用「將功折罪」指責甄嬛嚴以律人、寬以待己、賞罰不公正。「嬪妾也是為娘娘著想,皇上一向愛重娘娘,怎可讓這樣粗心懈怠的奴才守護娘娘宮禁、置娘娘於險地而不顧呢?何況只是另換一批侍衛,也不算懲罰呀。」,甄嬛打著皇帝的旗號,把撤換這幫粗心懈怠的翊坤宮的侍衛,說成是皇帝關心華妃安危的具體表現,然後指出換人不算懲罰,隱射華妃做賊心虛想多了。「別的事都不要緊,只是這樣的事再也不能發生了。明日就讓蘇培盛換一批精幹的侍衛駐守翊坤宮,朕也安心些。」,皇帝希望後宮平安無事,為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采納了甄嬛的建議。

皇帝聖旨已下,華妃不好多言,只得謝恩。然後送山參給眉莊壓驚補身,皇帝見華妃勞神操心,便叫她早點回去休息。華妃趁機表示事先做好桂圓羹,體貼地請皇帝用過再歇息。皇帝贊其心細,因寵愛甄嬛,便邀她一同去品賞華妃宮裏的美食,華妃謙虛之余,不得不硬充大方地邀請甄嬛。「臣妾哪裏有這樣的好口福,不如請皇上把臣妾那一份用了吧。臣妾想在這裏照顧眉姐姐。」,甄嬛自認不比皇帝有口福,也不夠級別享用華妃特地為皇上準備的美食,婉拒中不忘尊崇皇帝和華妃。甄嬛希望留下來照顧眉莊,皇帝便順著她,叮囑一句,這才起身離去。

華妃雖然把皇帝請到了自己宮裏,甄嬛保住了奴才,還撤換了華妃的侍衛,這場較量,華妃最終輸了。華妃輸在只講法,不講情理。甄嬛卻是情理法都講,她不反對華妃執法嚴明,但她講情理,既能想到立刻懲罰奴才對眉莊康復不利,還能借皇帝關心、看重華妃,處處表現對華妃的維護和尊敬,這樣懂事守法、說話在情在理的甄嬛,皇帝能不寵愛嗎?華妃哪裏是甄嬛的對手,最後落了個偷雞不成蝕把米、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下場!

華妃的把戲,除了甄嬛之外,還有誰看穿呢?請繼續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