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食神】裏周星馳一開始什麽都不會,怎麽當食神的?

2022-07-11影視

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食神一開始什麽都不會。

食神前期的「弱」,只體現在「他不想好好做事」,以及「被唐牛這個野心家吊打」。這並不能證明他什麽都不會。

某種程度上,食神就像是周星馳當時的「自況」。

現在許多朋友是不大理解食神這部電影對於周星馳的重要意義。

其實在這部片以前,周星馳的許多戲在國語地區的批評聲都很大。從94年開始,香港地區稍微好些,因為是本土市場(其實也有很大爭議),且周星馳的人品在當時已經得到質疑。

比如香港媒體說他前腳還在討好記者,等到別人希望拍他一張私下裏的正臉照,他都會跟人翻臉。不是很多人臆想中「周星馳21世紀以後才被向華強夫婦抹黑」,實際上在96年左右,他給人的印象已經是「作品口碑、票房江河日下,為人不好相處,遲早要糊」了。

也正因此,「食神」在開戲的時候,連投資方都找不到。因為大家不希望跟他合作,且覺得他片酬太高。以至於剛剛開戲的時候,甚至傳出「要完全獨資拍攝」的新聞。都知道香港是個見錢眼開的社會,能達到「沒人願意合作」的成就,絕不只是脾氣不好。

所以,「食神」其實某種意義上,是周星馳的「背水一戰」。所以他用上了「喜劇解構」裏最冒險的殺招:「解構自己」。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能做到很難。很多人以為「喜劇之王」是他對於自己的解構,但並非如此。周星馳不是尹天仇那樣的性格,他的成名之路雖然不如梁朝偉等人順,但從做430穿梭機開始,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比起跑了十年龍套都沒機會做主角的人,他幸運得多。

反而「食神」這種,「身邊都是小人處處要害朕,自己雖然囂張跋扈但有能力且內心純良」的人設,更符合周星馳在當時的心理定位。

但解構自己這件事,如果是做好了,會讓觀眾有極強的好感。但做不好,就淪為笑柄。就像三級片女星脫光了拍戲,真紅了就是傳奇女星,如果脫了都沒人看,這遠比裸露本身更影響名譽。

所以當時的新加坡媒體對於這部戲在當地宣傳的時候,形容為「食粥食飯就靠這部了」(意思為餓肚子還是賺錢就看這一把,多用於賭博時的自嘲),且側面點出了「他已連續多年票房失利的事實」。這點許多人是無法看清的,因為大部份所謂「研究票房」的人,只能看到香港票房資料,看起來周生的票房一直都還算穩定,但實際上外埠市場當時已經很不被看好。

實際上,本片也的確很成功,一舉扭轉了下坡路的印象。甚至當時還盛傳好萊塢要令金凱瑞跟周生合拍美國版,風頭可謂一時無兩。雖然後來合作不成,但從當時的宣傳來看,也能感受到「食神」的成功,確實是周生嘔心瀝血的結晶,也是華語喜劇史上「自我解構」的一大經典名作。

所以,在這些前置條件下,很好的可以分析出,為什麽「食神一開始看起來什麽都不會」。

因為這只是一種先抑後揚的手法。令觀眾認為該角色的姿態已經放的夠低,在外人看來,幾乎是個「德不配位」的騙子。

這樣在打落低谷以後,才會更有逆風翻盤的快感,也側面削弱了這個角色此前令人感到的厭惡。否則他一直被人覺得「真材實料」,就不會有前後的反差感。

這正像當時飽受非議的周星馳。

難道在「食神」以前,周星馳不懂喜劇嗎?不懂電影嗎?

也懂。但是隨著導演技術的日漸成熟,已經對喜劇心理的深入研究,他是做的越來越好。就如後來「龍場悟道式」喜劇的集大成者「少林足球」與「功夫」一樣,它們就是史蒂芬周的撒尿牛丸、黯然銷魂飯。在經過大起大落、譽謗滿身後的自我昇華。而「龍過雞年」、「百變星君」這類他自己都不喜歡的電影,或許正是曾經那「沾滿雙氧水,中看不中吃」的心形甜品。

我想周星馳要傳達的本意是(無論事實是真是假):

食神從來都是懂做菜的,只不過疏懶了,以及有野心家在害他。正如他在電影方面一樣。但等到他東山再起,只會比以前更好,死過返生,仲勁過以前。

我是猴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