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是否存在沒有死亡情節卻能讓人感覺到殘酷的文學或漫畫或電影?

2016-10-12影視

【僱用人生】:摧毀世界觀的七分鐘

有這樣一部短片,只有短短的七分鐘,卻席卷了世界上102項大獎;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卻能讓你你進入深深的思考——這就是2008年於阿根廷上映的動畫短片【僱用人生】。

影片開始。一個造型奇特的鬧鐘響起……

一個面貌普通毫無特點的禿頭香腸男從睡夢中醒來……

接下來畫風一轉,一個人形落地燈突然出現,古怪的造型引起了我極大的不適……

原來禿頭家裏的所有家具都是活人組成的——鏡子、桌椅、吊燈、門口的衣帽架子……他們面無表情,只是偶爾眨下眼睛(註意那個吊燈,我很好奇這人怎麽上去的,又掛在哪裏?)……

禿頭出了門,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活人組成,出租車、紅綠燈、電動門甚至是電梯的配重……

禿頭上了電梯,在雜物櫃放好公事包和外套……

來到辦公室門口……

然後他趴了下去……

原來他也不過是個腳墊而已……

影片結束。

自從我們踏入社會,就時刻處於僱用之中,受別人僱用,雇用別人,或者兩者都有。

我們在這種關系中獲取生存資源,同時貢獻時間和勞動,以創造價值;我們在這種關系中獲取社會認可,同時不斷地拾級而上,以期獲得更大的展示平台——可以說,僱用關系構成了社會的根本,是社會協作建立的基石。

僱用關系的美妙之處在於,它讓一切「眼前的茍且」變得理所應當,讓我們的低質化生存變得順理成章。我們早九晚五,我們兩點一線,我們時時刻刻用生存的重壓為自己開脫——我搬起磚就沒法抱你,我放下磚就沒法養你——我們在僱用關系裏裏,忙碌於生存本身,我們只有生存和更好地生存兩種狀態,卻逐漸忘卻了生存和生活的差別,也忘卻了人生的真正意義。

——在影片中,我們聽不到一句台詞,我們看不到一個表情,所有人都沈默、木訥、機械、刻板。他們是磚、是瓦、是家具、是出租車、是電動門、是紅綠燈,就是不是人類,這就是我們目前的真實寫照。

僱用關系的美妙之處在於,它會讓我們獲得一種虛幻的成長——加薪、升職、創業、競選獲勝……我們似乎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似乎越來越靠近世界的中心,我們不斷踏上更高的平台,以為自己越來越強大。但實際情況卻是,一山還有一山高,等我們總有一天爬到盡頭,覺得自己終於可以俯瞰整個世界時,頭頂上依然踩著他人的鞋底。

——在影片中,主角出門之前就已經有7個人為他服務,應該算是透過自身努力獲得一定社會地位的體面人了,然而他卻依然逃脫不了做一只腳墊的命運,這充分印證了那句著名的話:「很多時候,你不努力一下,都不知道絕望是什麽。」

我們在日復一日的生存中變得「茍且」,我們在永無止境的「成長」裏變得虛幻。

我們上一次的開懷大笑是什麽時候?我們上一次的嚎啕大哭在何種場合?我們上一次的心靈感動發生於何種境況?我們上一次的善良、上一次的柔軟、上一次的淋漓盡致、上一次的仰天長嘯……都淹沒在時間的哪裏、空間的何處?

更可怕的是,我們還試圖把這一切傳給下一代。我們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超過他的心理健康,我們給孩子報補習班的興趣遠遠大於帶他去遊樂園。

我們對孩子說: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找到工作。我們對孩子問:成績多少,考第幾名?我們對孩子吼:考這麽差,再這樣你就滾出這個家!我們對孩子哭:都是為你好,你怎麽就不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呢?

我們發明了一種新型的僱用關系:我們提供衣食住行,孩子負責學學學學。

我們用教育扼殺孩子的天性,我們用前途迷惑孩子的認知,我們在孩子最純真、最自然、最充滿無限可能的時候對他說:

趴到那裏去,你是一張腳墊。

PS1:

說實話,不太喜歡寫這種純發泄的東西,總覺得沒有任何幫助,大段的排比句子和段落感覺就像老八股。但是很多事情是沒有也不可能有工程學的解決辦法的,所以發泄一下,之後該幹嘛幹嘛,也是一種選擇。

PS2:

寫幾句不著調的短評:

1.片中的主角即便是一只腳墊,也要刮過胡子、打上領帶,衣著整齊體面地出門,這部片子再次強調了這是一個看臉的世界,即便是做腳墊,也要做最幹凈、最神清氣爽的那只。

2.片子中的各種設施雖然都是人類,但按照體型分工不同——孩子做椅子、女人做掛架、瘦子做訊號燈、高個子做大門、大胖子做電梯配重……這說明每個人都有合適的位置,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嵌入社會;更說明一個高效運轉的社會,能夠容納各種類別的人,讓每個人都人盡其用,才能效率倍增。

3.片中的人類只能做一些支撐性的器材,架子、椅子、桌子、墊子等等,但是核心還不能取代,比如燈泡、鏡子、鬧鐘這些超出人類物理機能的部件,所以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極限,充分利用世界、善待世界,世界才會回饋人類最美好的未來。

4.片中出現的所有人都在進行一種簡單重復勞動,而且人力資源浪費很多(桌椅用3個人、大門用4個人,腳墊都得用1個人)。這部片子直接地諷刺了國有企業和各種體制內單位的人浮於事、機構臃腫。

5.歡迎補充……

2016年9月26日於北京海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