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甄嬛到底看上果郡王什麽了?

2021-08-11影視

不喜勿噴。盡管批判果郡王是政治正確,但是果郡王在那個時代確實有著一些別人沒有的特質,是那個黑暗年代的一縷微光。果親王刨除劇中圓明園醉酒這一雷點以外,他對女性的態度隨和而且沒有擺出親王的架子,而且去理解女性、對女性不論身份地位都會去關心與幫助她們(比如葉瀾依、采萍),對女性有一定同理心,簡直是低配版的納蘭容若。

站在甄嬛視角看問題

甄嬛早期是個具有浪漫主義與理想主義的人。早期的甄嬛更看中心靈溝通。

後期甄嬛逐漸有狠辣與堅韌的特質,但是她也失去了早期的一切美好與真誠,成為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果郡王的形象確實有問題,個人感覺是作者的問題。個人感覺果郡王有些形象是創作上的敗筆。

但是果郡王很多地方與其他男性相比,是那個殘酷時代的一縷微光,熹這字評價他倒是很合適。

清朝處於小冰河期晚期,恰恰是封建禮教登峰造極端的時代。

劇中很多貴族驕奢淫逸,飛揚跋扈,對妻妾也是充滿著利益與算計(皇帝)、對愛人更是欺騙與利用(太後的故事,太後的一生痛苦,可以說是隆科多為了利益,一手造成的)。

皇帝對端妃 華妃的算計,令人心寒。皇帝對敬妃、麗嬪這些因歡宜香而受害的女性,也是持漠視的態度。

而果郡王懂得與尊重女性、理解身邊的女性,對女性溫柔以待(對比皇帝在甄嬛被廢時的冷酷),不對女性算計(對比皇帝對華妃的算計),這是他在劇中的優點。甄嬛在劇中的初心是只求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她的最好的男兒,未必是指天下最有權勢之人,恰恰在甄嬛的浪漫主義時代,她所指的最好的男兒是與她心意相通,願意平等相待,對女性報以理解與溫柔的態度。

1.初心

甄嬛在劇中的初心是只求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她的最好的男兒,未必是指天下最有權勢之人,恰恰在甄嬛的浪漫主義時代,她所指的最好的男兒是與她心意相通,願意平等相待,對女性報以理解與溫柔的態度。

刨除果郡王的身份,果郡王恰恰就是她初心的理想中的物件。個人有一個設想,如果果郡王不是皇帝親弟,而是納蘭容若那種貴族,可能這段感情更令人接受。

2.背景

清朝時期,「夫為妻綱」、「夫尊妻卑」的禮教觀念發展到頂峰。在真實歷史線上,整個清代,即使在宮廷這個環境下,許多女性的命運也極為不幸。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因性格與廢太子不和,而被丈夫厭棄的太子妃石氏;心力交瘁的道光皇後佟佳氏;熬盡心血,英年早逝 花樣年華被宮廷吞噬的董鄂妃與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後,大起大落的鹹豐貴妃徐佳氏與英嬪等等。更不用說那些默默無聞,沒有留下姓名的宮廷女子。

甄嬛的初心在整個清代幾乎無法實作。而果郡王性卻雲柔,有善良的一面,果郡王在劇中確實有尊重女性,理解女性的一面。他對身邊的女性都溫柔以待,而且不論身份與地位。甄嬛看上的應該就是他對女性的尊重與理解。

對母親輩,劇中皇帝與皇後離宮祈雨那一段,有他寬慰太後的情節,太後有疾,他也是悉心照料,盡管太後對他不喜。 而皇帝與太後相處,大多是試探與算計,利益夾雜著恩怨。

對奴仆,他也是盡量把奴仆當作人來對待。對阿晉能夠正常相待。對浣碧的寬慰,對葉瀾依的救命之恩等等。無論如何,他是把身邊的宮女與侍衛、長隨等人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來看待。在封建年代,這也是難能可貴的特質。

甄嬛盡管有狠辣的一面,但是對團隊中人,還是給予最起碼的尊重,如她對流朱等奴仆還是能夠正常對待的。

劇中有些地方,像珊瑚手串那一段對話可以刪掉,或者用其他內容替代,這一段純粹是創作上的敗筆。

3.原生環境

果郡王是在父皇與母妃的恩愛與心意相通的環境下長大,劇中圓明園一段透過皇帝口中表述出來,果郡王的。甄嬛在整個少女時期所感受到的是家庭和諧的範圍,盡管有浣碧之母這樣的事件存在。他們的成長範圍如此相似,都是在親人對其有關愛的環境下成長。而皇帝卻是在一個親情缺失,充滿著算計的環境下成長,皇帝並沒有感受到親情與愛情的美好,相反,他幼年感受到的是人性不堪的一面。因而,果郡王與甄嬛反而更有共同感受

4.宮廷沈浮

甄嬛對皇帝最初是有愛情的,她對皇帝的愛在故衣事件後死去了。

甄嬛在出宮前心中唯一的愛就是皇帝。

皇帝對女人的態度是寵而無愛。劇中有一句話暴露了皇帝的態度。就是親貴娶親,最不重要的就是真心。未黑化之前,甄嬛對皇帝的愛是真誠的,甚至甄嬛在喪失了很多美好的東西後都會去理解皇帝,然而皇帝對甄嬛在離宮事件之前一直把她當成替身看待。

甄嬛與皇帝直接經歷了很多不愉快的事件。小產事件+長街罰跪事件,甄嬛開始爭寵,皇帝與甄嬛三觀不和的問題開始顯現。

歡宜香暴露事件,甄嬛意識到皇帝對嬪妃的算計,甄嬛開始感到可怕,甄嬛更直接感到宮廷的黑暗與算計。流朱之死,甄嬛開始喪失對未來的期望,甄嬛喪失了非常重要的身邊人。

可是歷經這麽多不愉快的事件,甄嬛都愛著皇帝,都沒有對皇帝失去期望。直到替身事件爆發。甄嬛第一個孩子失去,甄嬛的重要侍女流珠之死,甄嬛的父親被關天牢險些喪命,甄嬛母親與妹妹發配寧古塔,這些都與皇帝間接或者直接相關。皇帝與她的關系已經到了崩潰的地步。

當甄嬛得知真相後,可想而知,甄嬛是多麽絕望。那個理想主義的甄嬛死去了。

再說說果親王這條線,甄嬛一開始對他沒有愛情,有的只是對他的感激。果親王點點滴滴對她的維護,甄嬛記在心中,甄嬛提議封先帝六宮,可能就有回報的心思在裏面。個人感覺甄嬛性格如圖同那位著名秦相,恩怨分明。

5.淩雲峰

淩雲峰這一段實質上很受批評。一是由於甄嬛的廢妃身份,二是由於果親王與皇帝的身份。

但是朧月畫像那一段確實能夠打動人性,這真的是甄嬛最想看到的東西。還有送禮這一段真的是很觸動心弦。

這段時間,甄嬛確實有了在宮廷中從來沒有的感受,她與皇帝相處時如履薄冰。小產之後復寵也是小心翼翼,再也沒有了當初的浪漫情懷。

果郡王的合婚庚貼,使她有了做妻子的感受,和丈夫平等的感受。與果郡王在淩雲峰一起作畫、一起作詩,不用小心翼翼,可以說,甄嬛身上的浪漫主義復活了。

6.回宮

正如甄嬛所想,果親王會理解她回宮的行為的。別人都看到她熹妃的地位,而果親王看到風箏卻想到甄嬛處於危險之中,的確他有理解甄嬛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