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幾乎所有的青春題材電影,女生都迷戀打籃球的男生,而不是別的運動?

2015-12-02影視

這個現象其實反映出中華區(嗯,包括港澳台)人的體育有多差。。。

其實你看美國的青春電影,運動專案就多多了。橄欖球、遊泳都是常見素材,還有各種極限運動。

而對中華區的這些編劇來說,他們所了解的運動少得可憐。或者說,中華區的演員裏面也沒多少有運動表現力的,好不容易出個彭於晏,還糊得特別快。

台灣人拍的那些運動相關的電視電影主打就一個尬。。

其實說真的,編劇要是有腦子,拍遊泳題材的電視電影,好好拍,而不是拍成科幻劇,不知道多吸引眼球。。

奈何。。沒人才啊!

不知道是不是說中國人體育不好犯了什麽眾怒,評論區關了。

其實我是真的一點都不明白,絕大部份中國人在成長過程中,體育的占比就是不高啊,咋地還不讓說?還是說被揭了傷疤覺得難受?

我算是中國人裏面最熱愛運動的那一部份人了,就我這樣,小學也只會個乒乓球。上了初中,在灌籃高手的感染下,愛上打籃球;上了高中,開始打羽毛球、踢足球。大學時代乃至畢業工作後,仍然能夠堅持踢球,野球場11人場能有體力踢大場。在三十多歲之後,開始自學自由泳,能夠以相對較為正確的自由泳姿勢20分鐘內連續遊1000米。

我在人生身體素質最巔峰的時期,大學時代,百米短跑的最好成績是12秒56。

我不敢說自己體育有很高的天賦,我意思只是,以我這樣對體育的熱愛,在整個青春時期,都沒有接觸到完整的、專業的專項訓練。我身邊絕大部份同學、朋友,絕大部份跟體育發生的關聯都是電視機前看比賽,罷了。

說句題外話,互聯網上分享運動經驗,我特別喜歡一個環節,就是把自己的成績曬出來後,看互聯網上的體育高手嘲諷我這個成績非常一般。

為什麽呢?因為我十分清楚自己的成績非常一般,然而,就是這個非常一般的成績,在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這個反差能夠有效地提醒我,互聯網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