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鐵三角版的【神探狄仁傑】系列中有哪些貼合或者違背歷史的細節?

2019-12-06影視

說些貼合歷史的吧。

第二部崇州案的時候,大將軍權善才很多地方表現都很可疑,但是最後證明他不是叛徒,而且狄仁傑從頭到尾都沒有去懷疑他,因為狄仁傑對權善才有救命之恩。

權善才不小心砍了唐太宗的陵寢範圍內的一棵樹,唐高宗大怒要殺他,靠狄仁傑堅持原則又會說話,才救了權善才的命。

左威衛大將軍權善才、右監門中郎將範懷義坐誤斧昭陵柏,罪當免,高宗詔誅之。仁傑奏不應死,帝怒曰:「是使我為不孝子,必殺之。」仁傑曰:「漢有盜高廟玉環,文帝欲當之族,張釋之廷諍曰:‘假令取長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於是罪止棄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誤伐一柏,殺二臣,後世謂陛下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

李楷固的命也是狄仁傑救的,狄仁傑不僅救了他一個,還救了他全家。

契丹將李楷固,善用溻索及騎射、舞槊,每陷陳,如鶻入烏群,所向披靡。又有駱務整者,亦為契丹將,屢敗唐兵。及孫萬榮死,二人來降。有司責其後至,奏請族之。狄仁傑曰:「楷固等並驍勇絕倫,能盡力於所事,必能盡力於我。若撫之以德,皆為我用矣。」奏請赦之。所親皆止之,仁傑曰:「茍利於國,豈為身謀!」太後用其言,赦之。又請與之官,太後以楷固為左玉鈐衛將軍,務整為右武威衛將軍,使將兵擊契丹余黨,悉平之。

幽州案大柳樹村村民被突厥俘虜之後被朝廷赦免撫恤,其實是狄仁傑幫他們爭取的。

時河朔人庶,多為突厥逼脅,賊退後懼誅,又多逃匿。仁傑上疏曰:「臣聞持大國者不可以小道,理事廣者不可以細分。人主恢弘,不拘常法,罪之則眾情恐懼,恕之則反側自安。伏願曲赦河北諸州,一無所問。自然人神道暢,率土歡心,諸軍凱旋,得無侵擾。」

越王之亂這件事,和狄仁傑也頗有淵源。當時鎮壓越王的官軍殺良冒功,搶劫勒索,狄仁傑仗義執言,還為這事被貶了官。(這段好像在劇裏面提過)

越王之亂,宰相張光輔率師討平之。將士恃功,多所求取,仁傑不之應。光輔怒曰:「州將輕元帥耶?」仁傑曰:「亂河南者,一越王貞耳。今一貞死而萬貞生。」光輔質其辭,仁傑曰:「明公董戎三十萬,平一亂臣,不戢兵鋒,縱其暴橫,無罪之人,肝腦塗地,此非萬貞何耶?且兇威協從,勢難自固,及天兵暫臨,乘城歸順者萬計,繩墜四面成蹊。公奈何縱邀功之人,殺歸降之眾?但恐冤聲騰沸,上徹於天。如得尚方斬馬劍加於君頸,雖死如歸。」

越王之亂結束後,武則天大肆株連無辜,狄仁傑為他們求情,把死刑改成了發配豐州。後來這些囚徒在發配路上經過狄仁傑曾經任職過的寧州,狄仁傑在寧州時有恩德於百姓,當地老百姓給他立了個紀念碑,於是這些囚徒就在碑下大哭,齋戒三日,到了豐州之後,在豐州又給狄仁傑立了個碑。

時越王貞稱兵汝南事敗,緣坐者六七百人,籍沒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仁傑哀其詿誤,緩其獄,密表奏曰:「臣欲顯奏,似為逆人申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旨。表成復毀,意不能定。此輩鹹非本心,伏望哀其詿誤。」特敕原之,配流豐州。豫囚次於寧州,父老迎而勞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輩耶!」相攜哭於碑下,齋三日而後行。豫囚至流所,復相與立碑頌狄君之德。

這裏面還有一個細思恐極的事,越王李貞的族人被發配之後都改姓虺氏,所以沒準狄仁傑也是虺文忠的救命恩人。(隱約記得有什麽地方說虺文忠和黃國公有關系?記不清了。)

歷史上的狄仁傑也是以不信鬼神而聞名,當江南巡撫使的時候拆除了一千七百多座違規廟宇。武則天時不時想做一些參拜舍利、造大佛之類的事,狄仁傑總是第一時間跳出來反對。有一次唐高宗要經過妬女祠(紀念介子推妹妹的廟宇),有迷信說法認為穿著華服從這裏過不吉利,並州長史李沖玄打算另外開出一條路讓皇帝走。狄仁傑說:「天子之行,千乘萬騎,風伯清塵,雨師灑道,何妬女之害耶?」李沖玄當時就被噎住了,狄仁傑用拍皇帝的馬屁來懟他,弄得他沒法反駁,他總不能說皇帝怕這麽個小神。這條路只好不修了,數萬老百姓因此免去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