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評價豎屏影視?

2019-06-03影視

接著我剛才發的一條想法,以一個從業者的角度,談談 #豎屏電影# 這個話題。

一切內容,都和形式有關。

1,豎屏:

起初,人們發明了手機 → 為了方便握持,大部份手機是豎構圖的 → (為了商業利益)人們把影片和電影擠進豎構圖的手機畫框裏 → 而為了讓這種逆向前進演化顯得更合理,人們調整攝影構圖, 試圖讓這種新容器去適應內容,或是讓內容適去應新容器。

從根上找原因,手機螢幕其實是屬於「受限制」的一種媒介,無論是手機顯示器的面積、亮度、色彩空間,都不在創作者控制範圍內。為什麽這很重要呢?因為觀看手機影片內容時的環境和狀態,能直接影響內容創作者的創作導向。

看老電影就知道,有些電影開場的頭幾分鐘都是緩慢的鋪墊,甚至是 prologue 形式的演職員字幕,從早年的【亂世佳人】到最近的【羅馬】都是如此。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讓坐進電影院的觀眾們能有足夠的時間「入戲」。這是一種很像劇場演出的習慣,即使在【復仇者聯盟4】這樣的爆米花大電影裏,也或多或少有這種創作思路的體現。

而互聯網時代的影片形態,是在技術的最佳化下,讓影片能在一瞬間就完成載入並立即播放。順帶而來的,是追求直入主題,要在 3 秒之內吸引眼球,抓住流量。這與影視創作的基本理念很不同。

為什麽手機短影片如此著急讓觀眾「上鉤」呢?是因為觀看行為的限制。大部份在手機上看影片的觀眾只能接受短時間內的刺激資訊,而對需要沈浸的、入戲的細微之處,很難體會,用手機觀看,情感共鳴和視覺震撼都會大打折扣。

也特許以這麽說:電影的理想化載體是大銀幕,是黑盒子裏的劇場化體驗,是有某種程度上的儀式感的,創作者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所以 大部份電影都是個「堆料」的過程。

而短影片/手機影片的理想化載體是隨意的,隨時想看就看,不在乎看什麽,演算法推薦什麽就看什麽,為了快狠準,可以壓縮畫質,可以推爆音量和亮度,為了蹭熱點,今天拍完的素材,今晚可能就剪輯完成並且釋出了,所以 大部份情況下是個「省料」的過程。

在這個前提下,很難稱手機豎屏容器下創作的內容,在短期內能從藝術或技術方面超越 16:9 或 2.35:1 的「電影」。

-

以上回答了第一個問題:短影片 APP 及其豎屏內容,是影視創作的一種新形式,一個新分支。但受自身條件所限,這種形式短期內很難超越傳統影視創作的深度和廣度,也很難取代大螢幕和劇場化的觀影體驗。

即食麵再好吃,它也只是即食麵。

我沒有瞧不起即食麵的意思,只是覺得,如果資本的力量做出了一碗超大超漂亮的即食麵,然後告訴人們這碗即食麵比你們的家常菜牛逼得多,你們從此以後可以放心的只吃即食麵了,那我覺得這件事還是有點荒唐。

-

下面談第二個問題。

2,為什麽偏愛橫螢幕

起初,人們在劇院裏表演戲劇 → 大部份舞台都是橫向的 → 大部份觀眾席是橫向為主的 → 電影誕生了 → 銀幕和觀眾席依然是橫向為主的 → 電影從早期的 8mm,到可變形寬銀幕 2.35:1,到 IMAX,都是橫構圖的 → 電影作為內容主體,直接孕育了 橫構圖/寬銀幕/蒙太奇/24fps 這類美學標準。

本質上,橫構圖視覺敘事是和電影藝術一起發展前進演化的;而豎構圖短影片,則是互聯網時代對使用者懶得把手機橫過來看影片的妥協之策。

前者有無數前輩鋪路,後者還很年輕。

對電影的構圖,人們嘗試過在「縱深」維度上發展,比如 3D 立體電影;更常見的是在橫向維度上的探索,比如 4:3,1.85:1,16:9,2.35:1 畫幅的變遷。也有奇葩的圓形構圖,比如【我不是潘金蓮】。

上述每一次探索,無論成敗,都在人力和財力方面卯足了勁,技術方面直接推進了影視器材和標準制定,藝術上引發了一代人的探討和爭論。這是一段無價的歷史。

在這種情況下,橫構圖成了主流的影視構圖形式,並且形成了一種屬於影視藝術的美學特征。

-

換個角度來看,互聯網時代的文章,都喜歡像我這篇回答一樣,不斷換行,用短句。或特許以說: 容器影響形式,形式影響內容。

互聯網時代的豎構圖短影片,也是同樣的道理。

無法否認的是,豎構圖影片的創作潛力很大,畢竟這是個尚未完全開發的新載體。雖然現階段,這種形式看起來更像是「即食麵」。

最後,我覺得,分清楚「互聯網環境下的影視(無論長/短影片)」和廣義的「影視」之間的區別,也許有助於大家更清晰地思考這個簡單的構圖問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