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國內科技產業園有哪些?

2016-09-05數碼

深圳全至科技創新園

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和高質素發展十大計劃均明確提出實施「工業上樓」計劃,年新增2000萬平方米優質經濟廠房空間。而早在2015年,寶安區便在全國率先探索工業上樓模式,建成了國內首個工業上樓專案——全至科技創新園,並於2019年釋出了相關政策——【深圳市寶安區工業上樓工作指引(試行)】。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打造全國首個實踐版本

全至科技創新園專案位於深圳市制造強區寶安區沙井街道後亭社區沙松路,毗鄰「世界工廠」東莞,是區域重點打造的高端制造載體。專案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築總面積約16.8萬平方米,綜合容積率高達5.6。園區涵蓋業態類別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生產用房、創意辦公和人才公寓,從而能夠滿足企業生產、研發、辦公、檢測和展銷的一站式需求。作為城市更新專案,全至科技創新園前身是茅洲山工業園,原有產業能階不足,更新前園區內29家企業多為五金制品、模具銷售、配件包裝、塑膠生產等傳統低端制造業,企業規模偏小且缺乏核心技術。2011 年起,茅洲山工業園改造啟動,以「適應中國制造2025、工業4.0和高端智能制造業需要的新興產業空間」為理念進行規劃、啟動舊改,透過拆除重建和綜合整治相結合,正式轉型為全至科技創新園。

↑↑↑生產用房建築實景圖

★滿足「輕工業上樓」需求的建築設計指標

全至科技創新園按照「廠房+寫字樓」復合標準建設了23層的全至科創大廈,樓層總高約達99.8米、層高4.2米,標準層總面積約5300平方米、含有七個600-955㎡的單元,荷載為750kg/㎡,升降機總數為14部,載貨升降機6部,其中4部負重2噸、2部負重3噸。

這一建築設計能夠同時滿足辦公、產品展示、輕生產等用途,工業空間面積從原先的5萬平方米拓展至15.5萬平方米,靈活、客製的空間,充分匹配科技企業轉型升級的要求。

↑↑↑生產用房載貨平台及內部生產情況

★產業成功轉型,高附加值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激增

據了解,全至科技創新園目前共入駐科技企業約120余家、入住率約達95%。從入駐企業行業分布看,主要有電子資訊、智能裝備、新材料、生物科技和節能環保等,高附加值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總占比在80%以上,其中電子資訊占比約45%、智能裝備占比約32%、新材料占比約11%。

從入駐企業對於廠房物業的需求來看,由於入駐企業租用中小戶型為主,對於1000平方米以下的物業需求占比接近80%,入駐企業主要用作小量訂單生產、試驗、檢測等輕生產功能,兼顧部份研發辦公功能,較少用作大規模生產制造。

★豐富產業空間配套,打造復合型科技創新園

全至科技創新園踐行「職住平衡」的配套理念,不僅擁有功能齊全的辦公空間配套,更配有豐富業態的人文社區。

生活配套方面,園區具備了人才公寓以及相應的商業配套。全至科技創新園的人才公寓共有2棟,以40-60㎡的單間為主、70-80㎡的套間為輔,均為精裝交房;商業配套方面,園區內配套商業包含員工餐廳、咖啡廳、便利店等,業態較為全面豐富,目前服務客群以入園企業員工為主。

↑↑↑專案實景圖(來自網絡)

除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全至科技創新園人文社區更包含了黨群服務中心、閱覽室、展覽室、美術館等功能。透過圖書館熏陶、工作坊培訓、美術館講座和公共活動的組織,營造分享知識、美術和文化的工作生活空間,構健當代的健康文化生活方式。

↑↑↑專案實景圖(來自網絡)

綜上可見,全至科技創新園作為深圳、乃至全國首個具有示範意義的「工業上樓」專案,先行先試地解決發展先進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和土地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創新探索出「工業上樓」的產業空間供應新模式,有效提升單位用地上的產業承載力。

透過立體化產業空間的高度整合,園區也能促進產業集聚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相互配套,有利於打造產業高地和重點產業集群。

同時,作為一個典型的城市更新專案,專案一改傳統老舊工業園區的落魄形象,大幅提升所在片區的環境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