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為什麽相機鏡頭價格這麽高?

2014-04-02數碼

本答案反對@xin TANG 的答案。

很久以前,和這位有過爭吵,所以無法圈他了。

鏡頭的昂貴來自於設計的困難,來自大口徑高品質光學材料的高價,也來自壟斷造成的溢價。

下面逐條指出xin TANG回答中由於論據錯誤導致的觀點錯誤。

「蔡司也是有打磨機器的,但是對於高端鏡頭來說,機器流水線下來的東西屬於毛坯。然後是用人打磨。目前最好的機器出來的東西,和人的手工來做,還是差了一個數量級以上的精度的。根本不是所謂的不值得為小批次的東西開發機器。」

那麽,他作為一個萊卡粉絲,大概忽視了手工打磨非球面是怎樣造成了萊卡M Noctilux 50mm F1.2只生產1600支就被迫停工,也忽視了在八十年代,萊卡是如何與他的好基友法國康寧合作,開發適宜壓鑄非球面鏡片的光學玻璃的。如今保谷和美能達等幾家的壓鑄非球面工藝幾乎都來源於此。事實上,對於民用鏡頭,萊卡一直希望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如果你真的了解過一點比較可靠的萊卡生產歷史而非道聽途說,就應該知道,萊卡在生產M 35mm F1.4 ASPH 的時候就已經在使用壓鑄非球面鏡片。

至於檢測鏡片精度,那確實是使用幹涉儀。按照蔡司90年代的方法,鏡片的厚度,材質均一性,光學表面(特別是非球面)的精準程度,都可以用幹涉儀+準直器的復雜系統完成檢查。但是,是否能夠同時完成人工手動修正,這是很難說的。因為這些修正要嚴格服從一定的公式,人工顯然只能是一點點試。

說幾個事實吧,國內和日本都生產不了高端鏡頭的玻璃。高端基本被肖特壟斷了。

這段話,以及他上面對於「人工合成ED」的嘲諷,完全錯了。

一個驚人的事實是, 即使是現階段最頂級的電影鏡頭(Panavision系列定焦、變焦,萊卡Summilux-C系列等),也都主要使用日本玻璃 。我知道你們肯定都不信,佳能鏡頭的玻璃怎麽可能跟我大萊卡一樣呢,萊卡三年醇化的玻璃才能通透,放到鏡頭結構裏那才能刀銳奶化。那好,我們先看一個小東西。

這個圖,是蔡司與Yashica合作Contax系列最後期推出的鏡頭,傳說中效能高超但胎死腹中的PC-Apo-Distagon 25mm F3.5。無忌有一定的資料蔡司主義 - 無忌攝影論壇 。

這支鏡頭,按說是蔡司contax鏡頭序列中相當高級的鏡頭,那麽使用什麽玻璃材料呢?

大家看到了,HOYA與OHARA,兩個最頂尖的日本玻璃廠商。

那麽,高貴的萊卡就該用肖特玻璃了吧?

我們來看一下萊卡Summilux-C 40mm T1.4的相關資料,這是萊卡最頂尖的電影鏡頭,全開T1.4超強細節無紫邊,xin TANG已經給大家科普過了。

這是鏡頭結構。

這是鏡組列表。大家註意看倒數第二列,這裏是光學玻璃的牌號(Name),也就是廠家給玻璃取的名字。這一套,是屬於日本廠家ohara的。

再看作者自己寫在列表結尾的註釋

看到最後一行了嗎?玻璃清單適用於小原公司。

為了證明這就是上面提到的神鏡萊卡Summilux-C 40mm T1.4,給大家看一下設計師名字和這個鏡頭設計的所有單位:

Iain Neil由於設計了萊卡Summilux-C系列的光學部份而獲得奧斯卡科學藝術獎,ACM是萊卡的金主,大家明白了吧。

所以呢,我們已經知道了,萊卡在頂級電影鏡頭中,使用的依然是日本小原的玻璃……那麽還有一個問題,xin TANG所說的,萊卡消色散不靠人工ED,這是真的假的?

我們來看萊卡最新的M 28mm F1.4 Summilux鏡頭設計,鏡頭結構圖如下:

其中,萊卡親自承認,第二片鏡片是折射率、阿貝數(玻璃的色散水平)均極其接近螢石的人工超低色散材料,證據在下面:

我相信,能看到這兒的讀者,應該是不需要我向你們講述螢石和FPL53、FCD100之間的異同點的。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萊卡Summilux-C 40mm T1.4,會發現Abbe 數在81或更高的有6片之多,甚至中間還有3片439950(代表折射率約1.439,阿貝數約95.0的光學材料,一般就是螢石&FPL53&FCD100)連用的壯舉。
所以,大家應該知道為什麽萊卡電影鏡頭沒色散了吧。
第一,人家設計得好,高折射與低折射、常規色散玻璃與局部異常色散玻璃搭配得好;
第二,人家買ohara 等頂級廠家的頂級貨色,透過率和純凈度得到保證;
第三,人家裝配得好(鏡頭的實際色散與裝配精度息息相關,我就不給你們看蔡司的鏡頭屁股專利了)。

是不是「三年冷卻的玻璃」呢?有沒有「人工合成ED」呢?

大家自己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