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數碼

為什麽在中國郵箱不流行?

2020-03-10數碼

缺少一個契機, 缺少一個把郵件當聊天軟件IM一樣用的強大推廣者

在美國,這個推廣者是黑莓,Blackberry。對的!就是奧巴馬最愛的那一款手機,雖然說現在的年輕人00後肯定不知道這是什麽了,但在當時,黑莓就代表著科技,代表著時代,代表著潮流。

黑莓有個屌爆的功能,BlackBerry Push Mail。就是把郵件當成短訊一樣收。當時國內外都是一個逼樣,就是單獨發短訊非常貴,而且走流量的話也不便宜。而當時你一直把QQ或MSN掛著,即使不聊天,這個線上的2G流量消耗也是驚人的(普通人一個月就10M頂天,反而現在你隨便下一個app都得200M,感謝基建)。而要做到24小時隨時能夠接受到新郵件的通知,還必須能夠穩定地保持24小時的穩定線上到郵件伺服器,別說收郵件了,光是訊號連線握手用的流量都是天價。

BlackBerry Push Mail 的作法是:黑莓機的使用者必須先向與 RIM 黑莓機公司有合作關系的電信業者(例:中國電信)開通黑莓機電子郵件服務(此為付費服務),並註冊 BlackBerry ID,兩者皆成立的話,您的黑莓機就可以開始建立電子郵件帳戶的設定。這個通道是走2G,而不是走流量,相當於卡了一個Bug,兩邊都不要錢了,主打一個省錢!

這個造型現在看一點也不落伍

好了,事情發展到這裏,很多商務精英就直接在黑莓的資訊管理界面裏直接回復郵件了。

黑莓整合得很好,你看不出來郵件和短訊有任何區別。而且黑莓的這個鍵盤全鍵盤輸入簡直是exciting,打起字來條件是得天獨厚,各種輸入法和符號閉著眼睛就來。對當時的各種塞班系統簡直是降維打擊!別人在飛機場得拿出Thinkpad放在腿上敲才能裝逼,你直接拿一個黑莓出來就能裝逼了,這個效率的提升不是一丁點。

所以你看很多電影裏面,比如智明與春嬌裏,只需要知道對方的郵箱地址,就可以跟對方加好友,隨時發短訊(郵件),一封郵件一個字,跟現在的微信一個逼樣,雖然聽起來麻煩,但用起來是很爽的。而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私密好啊!你註冊一個郵箱[email protected],沒人知道你是誰,想換就換!

這個服務當時在國內應該是能推動的,極有潛力成為國民級的巨星套用 ,但最大的缺點就是當時得另外交一筆費用,而且我們的營運商收費一點也不便宜,成為阻礙這個事情發展的最大阻力。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事情的雙方,一方是營運商,一點生存壓力都沒有,另外一方是一個外企國內,中國也不是他們的主要市場,所以說比較起來,並沒有哪方非要來推廣這個事情,得過且過也就算了。

插一句,當時另外一個有機會成功的軟件叫做飛信,是中國移動出的,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在電腦端跟某人發資訊,如果某人沒有聯網的話,可以直接轉短訊,無縫切換,也解決了上面這個隨時耗流量的BUG。但最大的問題就是移動想吃獨食,跟別的營運商都不互通,而且這個軟件是外包第三方做的,質素上也沒有長期保證,所以很快就被微信取代了。 這是第二個有可能改變全民通訊方式的app,但是也沒有抓住機會。

滄海桑田,後來微信誕生了,後來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但是總的來說,這也是隨著國家基建以及3G到4G的發展出現的跨越式增長帶來的。就算沒有微信,也會有其他什麽信出來頂這個位置,我看米聊也是可以的。

在流動互聯網興起之前,傳統的互聯網都是依靠郵箱來定位某個使用者的,雖然這也有唯一性,但是並不具有一一的對應關系,一個人高興的話,可以每天換一個郵箱。而如果流動互聯網一直沒有興起的話,其實作在大部份的網站(可以參考微軟旗下的),還是透過郵箱來註冊和辨識ID,這無疑增加了很多老年人使用的門檻。

不知道是萬幸還是不幸,後來流動互聯網興起之後,大家(奸商)發現了手機也具有一一定位的關系,而且相比去註冊郵箱更方便了。於是新興的互聯網企業,直接就把手機當成了唯一辨識的id。這也從另一方面幹掉了郵箱流行的最後一點可能。比如你現在使用抖音,從頭到尾都不用使用郵箱了,老年人只記得自己的手機卡,所以一同把密碼也幹掉了。

所以說,像題主所說的,為什麽國外的網站都需要郵箱才能註冊,而國內只需要手機就能註冊的,這也可以看作是傳統互聯網和手機流動互聯網的一個分界標誌 。並沒有好壞之分,一是習慣,二是方便。

你要說郵箱的未來嘛…基於郵箱的很多特點,比如說一對多發送,比如說私密性以及普遍性,以及全球通用的格式和標準,要被淘汰應該是不太可能的,至少從商務溝通(事後扯皮)上來說,郵件還是要比釘釘正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