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終於來了,世界上第一個冷凍人已解凍,57年過去,真的能復活嗎?

2024-06-25科學

你敢想嗎?死亡後將自己冰凍起來就能復活!幾十年前就有人這麽做了!

來自美國的貝德福特得了肺癌晚期,為了保命,他決定耗巨資將自己「冷凍起來」,期待自己的「重生」。

這一訊息當時在全球引起了轟動,他也成為了世界第一位嘗試「冷凍的個體」。

夢寐以求的復活奇跡終於實作?他又將面對什麽樣新生活。

冷凍人之夢

貝德福特創辦過很多公司,並參與了美國的航空航天工程。然而,他被診斷出患有腎癌,已經沒有多少日了。

面對死神的召喚,這位一生都在追逐科技進步的貝德福特並沒有沈淪。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決定成為第一個接受人體冷凍實驗的「冷凍人」!

親朋好友紛紛勸阻,認為這是對生命的褻瀆。但貝德福特卻滿懷期望,他相信借助超低溫將自己徹底冷凍,有望在醫療技術日後獲得突破時,幫助自己重獲新生。

科技終將戰勝死亡,自己只是率先進行了這一探索。隨著媒體的廣泛報道,全美乃至全世界的人們都被貝德福特的「冷凍人」夢想所吸引。

人們對於貝德福特能否「復活」褒貶不一,一部份人將他視為人類突破死亡極限的希望,另一些人則認為這是對自然規律的公然挑戰。

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貝德福教授匆忙安排了自己的「冷凍人」的手續,並在1967年與世長辭後被立即冷凍。

就這樣,貝德福特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被裝入鋁箱,緩緩浸入儲存著液氮的巨型儲罐中。溫度驟降至零下196攝氏度,他的生命就這樣被「暫停」了。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貝德福教授並未得到規範的冷凍處理。他的遺體遭受了不完備的操作,大腦保存狀況堪憂,種種缺陷都讓他的「復活」未知。

可即便如此,貝德福特教授仍然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被冷凍的人」,拉開了人體冷凍技術發展的序幕。

他的冷凍經歷雖然戲劇,卻也體現出當時冷凍技術的不成熟。

缺乏專業人才,操作過於草率,技術手段極其有限,這都會導致人體冷凍的成功率極低。

人體冷凍技術並非一夜之間就能完善。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在極低溫下保護人體細胞不受冰晶損傷。

在隨後的幾十年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在為攻克這項技術的難關而努力。他們是否會取得重大突破?

冷凍技術的突破

美國生物學家費爾德曼在動物實驗中獲得了突破。他用一種名為M22的防凍液註入小鼠體內,使其體液濃縮並降低冰點,防止結冰時對細胞的破壞。

費爾德曼將這些註射了防凍液的小白鼠冷凍在-130攝氏度,保存了13年之久。真正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小鼠在被解凍後,心臟和大腦竟然仍在跳動。

之後又成功冷凍並解凍了一頭臭鼬的大腦。這只臭鼬大腦在解凍後,神經元的活性保持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哺乳動物的復活從理論上已經成為可能,這對怎樣復活「冷凍人」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這不僅說明大腦組織在極低溫下是可以保存下來的,更證明由神經元組成的復雜網絡也許能夠完整無失真地凍存,這對於未來人體大腦冷凍也至關重要。

但但對於人體而言,困難卻遠比想象中的多。盡管大腦結構或許能冷凍保存,但要使其在解凍後依舊擁有意識和記憶,也是非常困難的。

人類大腦有多無數個神經元,每一個神經元都與其他神經元建立了精密的連線。這種錯綜復雜的聯系,從理論恐怕無法在當前條件下被完全復制。

人體冷凍技術依舊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盡管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們已經在保護細胞、解決傷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可人體本身的復雜程度就像一堵無形的高墻。

當前,即使是最先進的技術,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冷凍人「復活」後腦細胞受損、記憶遺失的難題。

要使一個人在解凍後真正「活過來」,除了維持細胞和腦組織的完整性外,更大的挑戰是如何恢復其意識、記憶和人格特征,更要在極端條件下完整保存它們,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重重困難,人類就該不該繼續追求人體冷凍和解凍技術引發了激烈討論。

信源:50多年前的冷凍富豪如今要復活?冷凍是真的,復活遙遙無期-2021-05-06-反海外謠言中心·騰訊新聞

冷凍人技術引發道德難題

人體冷凍技術自開創以來,就一直受到道德和倫理的質疑。支持者認為,這項技術是人類戰勝死亡命運的希望之光,也是科技向前發展的必經階段。

甚至他們還指出人體冷凍技術的發展將會對醫學產生深遠影響,人體冷凍技術並非狹隘的追求「永生」,而是對人類健康的一次重大突破。

未來,如果我們能夠成功解決解凍後人體損傷和記憶遺失的難題,那麽或許就能對人類器官衰竭、腦部損傷等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知,最終戰勝這些疾病。

而反對者則堅持認為,生命和死亡的輪回是自然不能違背的規律,人體冷凍技術是對生命的褻瀆的典型體現。

生命的延續並非意味著可以無休止地「活下去」。生老病死,這個自然規律註定了任何生命都有其終點。

打破這個規律,就等於否定了生命本身。就算未來能真的能找到解決「復活冷凍人」的方法,新的倫理和社會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比如,一旦大規模出現「復活者」,人口暴增帶來的資源分配危機將不可小覷。

更有人指出,人體冷凍技術挑戰的不僅是生命的尊嚴,還將給社會帶來一系列難以想象的沖擊。

他們擔心,萬一人體冷凍技術真的成功了,又該如何界定那些解凍者的身份?「冷凍人」又該如何分配有限的社會資源?

一旦出現大規模的人員,勢必會給當下的社會秩序帶來巨大沖擊。

對於這些擔心,支持者給出了自己的回應。他們認為任何新技術的出現,都難免會給社會帶來變革。

只要足夠重視,未來一定能夠為復活者解決身份定位以及社會資源合理分配等問題。

由此可見,人體冷凍技術的「道德困境」的背後,其實是不同價值觀念和倫理觀的碰撞。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能夠說服所有人。

或許,真正要做的是在爭論中權衡科技利弊,讓這項技術能夠在不破壞生命尊嚴的基礎上,更好地造福社會與人類。

筆者認為

重溫貝德福教授的故事,可以讓人感受到「人體冷凍技術」給人類帶來的震撼與思考。我們不應對未知的恐懼評判,而是以包容的心態接納新生事物,用智慧與勇氣去發現它們的價值。

作為新興科技,冷凍人技術無疑會在科學探索中艱難前行。然而,我們也應當謹記,正是像貝德福教授這樣勇於探索、敢為人先的先驅,才能推動科技的不斷進步。

我們要相信,只要給予研究學者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大自然的奧秘總有一天會被徹底破解。

我們或許真的能夠突破生命的極限,控制生老病死,但短期內人類若無法獲得這樣的技術突破,那我們也需要為人體冷凍技術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