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的時候貌似看到過這個問題,沒想到幾年過去,依然還是無人應答。。。
因為當初是從電腦跨到了心理學,所以對於如何寫好一篇社科論文可以說是毫無頭緒。而被「發不出論文就延畢」的恐懼支配著的答主,每天除了上專業課就只有泡在圖書館裏,一邊為解釋數據結果找參考文獻,一邊學習如何寫好一篇論文的方法論了——幸運的是,研一剛開學1個月,就遇見了一本幾乎是零基礎入門級別的科學論文寫作指導:
(在這裏不得不說那年十一放假選擇宅在學校泡圖書館的決定真的是很正確了,省去了不少走彎路的時間,最終能夠順利發出論文按時畢業也跟當初的決定不無關系)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系又翻到這本書,發現已經出到了第9版。書裏對於如何提出一個好的假設是這樣建議的:
1. 好的假設是有道理的,或可信的。 即它們根據可信的觀點和事實來設立相應的研究假設。 具有良好根據的假設在測試的時候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因此,你必須做基本的文獻查閱工作去查明你的觀點是否與科學文獻中的結果相一致。如果不一致,你就需要思考這些矛盾,並決定(在教師的幫助下)是否重新尋找有新穎性的觀點或形成其他的研究假設。2. 好的假設是簡潔、邏輯連貫、與現實一致的,並且專業術語運用精確。 要看你的專業術語是否使用正確,請查閱心理學APA詞典或心理學百科全書(或者你感興趣的任何內容),但是不要僅僅依靠網絡搜尋。為了確保你的假設是簡潔和連貫的,請詢問你的老師,他會教你如何刪掉難以駕馭的文字。
3. 好的假設是可驗證的,如果不正確的話是可以證偽的。 富於想象力的人對即使最荒謬的觀念也可能提供支持,而那些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透過任何方法都無法證明其對錯的假設則不屬於科學的範圍。例如,「所有的行為都是我們身上善惡的產物」不是科學假設, 因為它陳述得如此模糊以致根本不能進行實證驗證。——p.13, 【如何寫作規範的論文:基於APA格式的指導手冊(第9版)】
這裏以答主已經發表的一篇文章為例,文章的標題是 Patience as a Mediator Between the Dark Triad and Meaning in Life ,主要內容是在於考察人格黑三角(Dark Triad)、安忍(Patience),以及人生意義(Meaning in Life)三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文章有三個假設:
(a)三種黑暗人格特質與人生意義負相關;
(b)安忍與人生意義正相關;
(c)安忍在人格黑三角與人生意義之間存在中介作用。
最後的假設c其實還隱含了一個「三種黑暗人格特質與安忍負相關」的假設d。以這個假設為例,透過前期的文獻閱讀可以發現,人格黑三角中的三個維度——自戀、馬基雅維利主義和心態異常(psychopathy,又譯為心理變態)三者的共同之處是都與較高的沖動性和攻擊性相關。
比如,有研究表明,壓力情境中,在人格黑三角量表上得分較高的個體,更容易產生敵意或報復心理 (Brewer, Hunt, James, & Abell, 2015; Goncalves & Campbell 2014; Jones & Paulhus 2010; Richardson & Boag 2016)。
此外,盡管有證據顯示自戀水平較高的個體可以在壓力情境中保持相對的冷靜與適應力(Birkás et al. 2016),但是當這些個體處於自我意識受到威脅(ego-threatening)的情境中時,便容易失去理智,而采取攻擊行為(Bettencourt et al. 2006; Jones and Paulhus, 2010)。類似地,當面對包含肢體沖突的挑釁苗頭的時候,心態異常維度上得分較高的個體更傾向於直接訴諸暴力。
相較之下,馬基雅維利主義水平越高,個體的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ing)也越高(Jones & Paulhus 2011; Jones & Paulhus 2017),不過這些個體對於壓力的耐受力卻是較弱的(Birkás, Gács, & Csathó, 2016; Petrides, Vernon, Schermer, & Veselka, 2011)。
簡單理解就是在人格黑三角量表上得分較高的個體,更容易沖動、攻擊性強、抗壓能力較弱,換句話說他們的安忍水平可能較低。
所以,綜合書裏對「如何提出一個好的假設」的定義,以及上面的分析,就假設d而言,它得先有前人研究的支撐,然後從表面意思上理解,聽起來是符合邏輯的、甚至是可以在現實生活中被觀察到的,最後,它是可以透過實驗研究和統計數據來驗證的。
寫了這麽多,個人的經驗是,在心理學領域中,要提出一個好的或者說是能被導師或審稿人認可的實驗假設,跳不開的一步是不厭其煩地查閱大量與研究變量或物件有關的科學文獻。關於如何利用各種數據庫和資源檢索引擎自己需要的核心文獻,前面提到的那本書裏也有詳細闡述,有需要的小夥伴可以找來翻一翻~
以上~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收藏的同時,點個贊能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哦~^^
References:
Birkás, B., Gács, B., & Csathó, Á. (2016). Keep calm and don't worry: different Dark Triad traits predict distinct coping pre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8 , 134–138.
Bettencourt, B. A., Talley, A., Benjamin, A. J., & Valentine, J. (2006). Personalit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under provoking and neutral condition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2 (5), 751.
Brewer, G., Hunt, D., James, G., & Abell, L. (2015). Dark Triad traits, infidelity and romantic reveng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3 , 122–127.
Goncalves, M. K., & Campbell, L. (2014). The dark triad and the derogation of mating competito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7 , 42–46.
Jones, D. N., & Paulhus, D. L. (2010). Different provocations trigger aggression in narcissists and psychopath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 (1), 12–18.
Jones, D. N., & Paulhus, D. L. (2011).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1 (5), 679–682.
Jones, D. N., & Paulhus, D. L. (2017). Duplicity among the dark triad: three faces of dece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3 (2), 329.
Petrides, K. V., Vernon, P. A., Schermer, J. A., & Veselka, L. (2011). Trait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dark triad traits of personality. Twin Research and Human Genetics, 14 (1), 35–41.
Richardson, E. N., & Boag, S. (2016). Offensive defenses: the mind beneath the mask of the dark triad trai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92 , 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