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為什麽清朝古宮殿內部這麽簡陋陰暗毫無美感?

2022-10-15科學

關於這個問題,我本來寫了五千字的草稿,但囤著沒發。

今天偶然又翻到了這個問題,再開啟草稿一看,覺得完全沒必要說那麽多。

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清朝時期,中國的建築學確實不行了。

清朝時期的建築學,不能說完全沒有進步,但進步緩慢。而歐洲在文藝復興後的建築學進步是非常迅速的。

你在烏龜爬,人家兔子跑,最後落後於人是必然的。

同時,清朝時期的建築,更多的是退步。

比如建築形式的僵化,比如建築材料的退化。

先說建築形式。

以前我去東莞可園的時候,裏面的景區介紹明明白白的說,可園是清朝東莞城最高大的建築。

問題是,可園裏最高的建築邀山閣,高度才17米左右,攏共才4層樓的結構。

東莞可園的邀山閣,僅4層,是清代東莞城最高建築

這是啥概念?

漢朝時期,5~7層的閣樓,早就是漢朝城市、莊園的常規建築了。

而且根據出土的漢朝房產交易憑證,這些閣樓還很普及,是當時漢朝人民搞房產交易時,比較熱門的房產。

漢朝陶樓冥器,展現了漢代民居的主要形式

其實古代的技術條件下,沒有自來水和電梯、抽水馬桶等生活設施,高層建築並不是那麽宜居的。

比如古羅馬,高層建築大多是貧民居住的住宅,而且樓層越高,住客越貧窮。但凡富裕點的羅馬人,都更傾向於住平層大莊園——建築多不過一兩層,至多兩三層而已。

但是,人類對於建築的高度,有著一種天然的崇拜。

所以,高層建築宜不宜居,是一回事,但你能不能修高層建築,又是另一回事。

說白了,高層建築,你可以修了不用,但不能不修,更不能沒有。

因此,古今中外任何文明,都會努力修各種高層建築。

比如緬甸,古代那麽窮,人家古代王朝也修了上百米高的仰光大金塔。

緬甸仰光大金塔,高度超過了112米

再比如美洲的那些文明,連輪子都沒有,甚至都不能熟練掌握金屬冶煉技術,但人家用人的肩膀扛石頭,也要堆出各種宏偉的金字塔。

美洲金字塔

可見,人類生來就有對建築高度的一種執著。

從某種層面來說,建築高度和建築體量,就能代表一個文明的建築水平。

然後你就會發現,清朝沒有一個建築,能夠在體量和高度上拿得出手的。

你像清朝頤和園裏的佛香閣,算是清朝建築裏的大高個,巨無霸了。

頤和園佛香閣

但是,佛香閣的高度只有41米——這高度還不如宋朝時期,遼國修建的應縣木塔高——應縣木塔高67.31米。

應縣木塔

很多網友可能對應縣木塔的高度沒什麽概念,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歐洲古建築高度,都破了100米了。

但實際上,67.31米的高度,在宋朝時期的全世界來說,都屬於拔尖的高度了。

比如著名的披薩斜塔,高度58.36米,修建於公元1173年,時間還比應縣木塔還要一點。

披薩斜塔

至於很多人津津樂道的什麽羅馬萬神殿啦,東羅馬帝國的聖佐菲雅大教堂啦,其實高度都在30~50米之間。

而大多數人所提到的歐洲百米大教堂,比如佛羅倫斯的花之聖母大教堂,鐘樓駝俠,科隆大教堂之類的建築,其實人家的主體都並不高,而且修建時間都很晚了。

比如德國科隆大教堂,高度達到了157.3米,嚇人吧?

科隆大教堂

但實際上人家最開始只是普通的修道院,是經過600年的持續擴建,最後在19世紀才完工的,而那個時候,火車和地鐵都被發明幾十年了。

也就是說,歐洲大多數百米建築,其高度也是靠塔樓實作的(比塔樓高度,中國歷史上才是一起絕塵的),而且都是經過數百年的修建,直到近現代才修建達到百米高度的。

所以說,從高度的角度上來說,清朝時期的建築,別說跟同時期的歐洲比,它就是連宋朝都比不過。

清朝建築的高度不行就算了,清朝建築的體量更加不行。

比如故宮的太和殿,屬於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小的皇宮大殿了。

太和殿的建築面積只有不到3000平方米。

什麽概念啊?

漢朝的國家圖書館,建築面積都比太和殿大幾倍。

其實太和殿的原址上,是規模更大的奉天殿。

明朝修的奉天殿,建築面積差不多是太和殿的兩倍。

但是奉天殿因為天災人禍,多次被毀,到了清朝,我們已經完全無法復原奉天殿了,所以只能修建一個微縮版的太和殿。

這就導致了一個什麽結果呢?

那就是當今世界體量最大的木構建築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即日本東大寺。

日本東大寺,當年可是為了仿造唐朝洛陽天堂所建,規模只有天堂的幾分之一,如今卻壓過了清代建築,成為了人類現存的最大規模的木構建築,這真的是辱沒先人啊。

先秦至漢唐時期,我們的建築高度和體量,一直是獨霸世界的。

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建築,不太拘泥於建築形式。

比如先秦時期,建築技術、力學和數學的發展有限,我們很難透過單一建築結構達到百米的建築高度和巨大的建築體量。

那怎麽辦呢?

我們跟古埃及人一樣,透過堆土方量來構件大體量的超高建築。

眾所周知,古埃及金字塔能夠透過壘巨石達到百米高度。

那我們的先民也一樣。

我們透過發明夯築技術,在四五千年前,就能修築起比金字塔更大體量的公共建築。

到了先秦時期,我們利用夯土技術,夯築巨大的地基,再再地基的外圍修築各種木構建築,最終便建造出各種幾十上百米的宮殿、皇陵。

到了隋唐時期,由於巨木開始逐漸匱乏,單一建築的體量受到了限制。

於是我們便透過組合建築來擴大建築體量。

比如麟德殿,規模是太和殿的好幾倍,它就是由多個單體建築體融合成一個組合建築體,最後實作超大建築體量的效果,這一點跟歐洲的建築理念是一樣的——歐洲教堂本質上就是多個建築體的組合。

由三座大殿組合而成的麟德殿,有效建築面積接近太和殿的3~4倍。

但是到了清朝,就不一樣了。

清朝的建築,已經被格式化了,什麽樣的建築應該是什麽形式,什麽級別的建築應該是什麽標準。

建築形式被框死,建築創新被鎖死,最後就只能在細節上做文章了。

於是,清代建築就變成了形式上的千篇一律,細節上的無盡繁瑣。

說得難聽點,漢唐那些動輒五六層,七八層,甚至上十層的,形式千變萬化的民間建築,放到清朝去,怕不是直接九族消消樂了。

說完了建築本身的變化,咱們再來說建築材料的退化。

建築學的本質,一般是力學,另一半就是材料學,可以說材料決定了建築的上限。

很遺憾的是,古代中國的建築材料,那是一代不如一代。

原因很簡單,我們用的是木材,而木材的再生是非常漫長的——優質木材的成材,動輒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所以到了清朝,中國境內已經沒有什麽優質的建築木材了,以至於清朝的宮殿還要拆明朝皇陵的木材去做柱子。

可是明朝皇家建築的一些大柱,放到漢唐去,那就是一些門柱的級別,壓根沒有做主柱的資格。

你也別以為這些情況有所誇大。

這麽說吧,大航海時代,船只都是用木材做的。

這就導致當時的歐洲各國,都把優質木材當作戰略物資,甚至不惜以國家力量,推動百年植樹大計——因為誰家的木材好,誰家的軍艦就能更堅固耐用。

這樣的情況,在中國也出現過。

明朝時期,朱棣一方面大規模營建北京城和故宮,一方面組織鄭和下西洋。

這兩件事情,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優質木材。

尤其是修建寶船,那麽大體量的木構戰艦,所需要消耗的木材,簡直是天文數碼。

據當時的史料所說,當時江浙地區為了修建寶船,基本上把好的木材都砍光了,很多山區都光禿禿的,還需要明朝組織植樹造林,防止以後造船沒有木材用。

木材的優劣,不僅對造船業影響巨大,對教育業也是如此。

清朝的很多建築,由於缺乏巨木,幹脆就是用幾根木材拼合成一根柱子。

這種情況下,你指望清代建築有多大體量和高度,已經純屬奢望了。

所以,我們在清代的落後,真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講完的。

就像我當年去東莞可園遊玩時,看見上面說什麽整個清代東莞城最高建築連20米都不到時,我整個人都是蒙的。

因為這個高度,別說跟歐洲人比,你就是比美洲人,非洲人都不如啊!

綜上,清朝建築不行,是事實,沒什麽好避諱的,確實辱沒了先人,咱們不行就要認。

好在的是,現在全世界的建築學,我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21世紀的世界建築學,無論是各種公共建築,還是各種橋梁,高樓大廈,我們都是絕對的王者。

清朝丟了的臉,我們當代人已經撿回來了。不僅撿回來了,還給祖先長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