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為什麽很多食品品牌都喜歡出櫻花系口味?但實際上櫻花又好像沒什麽味道?

2024-08-01科學

我之前看到過一個植物園的公眾號科普過「櫻花味」,很是貼切啊:

像白紙上水痕劃過一般。

怎麽解釋呢?

可以當它沒有,嗯。

既沒有聞起來獨特濃烈的香味,也沒有吃起來辨識度高的風味,

說白了, 櫻花啊,它就沒有「特別口味」這個說法。

傳說中的櫻花茶~

那行銷「櫻花味」的點在於啥?

在於它的「夢幻的氛圍感、限定的賞味期和粉嫩的高顏值」唄。

哎,是不是似曾相識,和某些被包裝過度的娛樂圈小鮮肉差不多嘛。

你把這二者對比一下,就明白「櫻花味美食」的套路了。

正所謂:開局只是一朵花,價格全靠想象湊,它的價值存在於你深深的腦海中。

當然,還得平反一句,櫻花至少占個好看呢,嗯。

櫻花宴上的刺身擺盤,挺好看的~

很多國產「櫻花味」美食,甚至都沒有櫻花在裏面。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在2022年3月份釋出了【關於關山櫻花等32種「三新食品」的公告】,其中「關山櫻花」首次獲批成為食品原料。

在此之前,中國的法規裏是不允許在食物中添加「櫻花」滴。

那麽,之前我們吃到的「櫻花味」是哪兒來的呢?

一部份是糖漬或者鹽漬櫻花,但大多以櫻花茶的形式出售,後面會介紹;

另一部份是產品研發人員靠著各種食用香精合成的「櫻花味」。

由於參考物自身的原因,研發只能力求喚起更多幻想關聯性,而非真正還原本味。

然而,這個味兒還是嘗不出來的,哈哈哈。

這個櫻花限定吃起來是草莓味的……

有人要說了,那日本人家是真吃櫻花啊!

哎,咱們來看看,「櫻花行銷大戶」日本,吃不吃得到「櫻花味」嘛。

在日本,櫻花的傳統吃法基本上是分為「鮮食」、「幹燥」和「腌制」三種。

至於以「顏色和形狀「出名的櫻花美食就不算在內了,原因同上。
櫻花宴裏的櫻花大部份也都是裝飾

「鮮食」

也不是和茉莉花一樣,哐哐炒雞蛋,通常就是作為食物的點綴出現,看著漂漂亮亮就行了,不太在乎味道。

比如說「水信玄餅」,原料就是類似白涼粉和砂糖,過涼時加入櫻花,「凍」在裏面,營造出一種粉嫩唯美的氛圍感。

我之前做過類似的東西,加荔枝也是一樣的,味道還更甜呢,哈哈哈。

「幹燥」

就是把鮮花風幹處理,延長賞味期,但並不能很好的保留住櫻花「淡淡」的風味,依然只是起到裝飾作用。

比如說「櫻花甜品」,什麽慕斯馬卡朗曲奇之類的,在裝裱步驟時把幹櫻花加進去,屬於比較常見的甜品添頭了。

「腌制」

這正經是日本櫻花的一種傳統做法了,過程還是有些講究的。

要選擇特定的櫻花品種(關山櫻比較多),在特定的花期采摘(花開五~七分為半開),用鹽水或淘米水浸泡後擦幹,挨個鋪層加鹽均勻鋪蓋,然後密封在陰涼處靜置3~4天,再吸取多余水分重復上述腌制過程5天,最後晾幹密封保存。

這樣處理之後,鹽漬櫻花可冷藏保存2個月左右,吃法也很多樣。

比如說「櫻花湯」(一般是訂婚宴或婚禮上的傳統飲品),或者櫻花便當(類似於鹽漬梅子一樣的存在),還有前面說的兩種甜品,都用鹽漬櫻花來做。

但是,不同於青梅漬濃烈的酸度,鹽漬櫻花基本上就是以鹹味為主了,至於能夠體驗到「淡淡的甜香」,完全是「因人而異」的想象口感。

哦,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日本傳統小吃:「櫻餅」。

這是真能吃到一些「櫻味」,但,那是葉子的味道,不是花呀!

正好前面有個答主回答過類似的內容了,我就不贅述了,去看去看哈~

所以,在吃「櫻花味」這個事上,大家都是平等,品不出來哦。

其實,食品行銷除了味道,還是有很多點可以強關聯的。

春季限定的緊迫感,可愛造型的顏值感,傳統做法的歷史感,包裝設計的氛圍感,等等嘛。

櫻花那麽美,不一定非得吃出味道嘛,賞心悅目也很好啊。

像我這種冤種,就買過櫻花限定杯子,嗯……

謝謝你看到這裏,我是@秋食愛吃飯,一個愛吃喜歡下廚偶爾話癆的人。

感興趣的關註一下,一鍵三連也不嫌多,咱們隨緣再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