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回顧森林真的越多越好嗎?其實早在3.06億年前,地球就已經給出答案

2024-05-13科學

一片繁茂婆娑的森林,散發著各種動植物的氣息,生機勃勃。

森林是地球母親給予人類的禮物,我們從小被教育要愛護它們。

然而,人們從來沒有想到過,如果森林過於茂盛,反而會釀成災難。

其實,早在3.06億年前,那時的地球被綠色的樹木包裹著。

正是因為如此,導致一場生態災難爆發,生物慘遭滅絕。

我們用心守護的森林,曾經竟是一場災難的元兇。

那麽,數億年前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浩劫?

我們的森林在歷史的變遷中,又經歷了些什麽呢?

石炭紀燃煤事件

在3.06億年前,地球上綠樹成蔭,植被茂密,森林幾乎覆蓋了這個大地,含氧量達到了45%。

這樣的環境,對於石炭紀生物來說簡直就是天堂,充足的資源使它們都長得巨大。

就連陸地上的昆蟲也巨大化,有的單單是腿長就能達到驚人的一米左右。

它們四處爬行,將植物種子帶到土壤中,於是,新的生命就此繁衍。

然而,誰能想到這安寧和諧的盛景,突然有一天被一場熊熊烈火打破。

原來,過於茂盛的森林釋放的氧氣雖多,但同時也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這就導致了保溫效應驟降,所以越來越多的枯葉從樹上掉落到了地上。

由於那個時候不存在有人清理,最終枯葉堆積成足足有30米的煤層。

相比於氧氣,二氧化碳嚴重不足,所以大量的碳被鎖在其中,微生物也無法分解。

要說當時的地球,地質活動頻繁發生,火山躁動不安,巖漿便肆意噴發。

某一天,一團小火星意外落到了枯葉堆上,星星之火便迅速蔓延開。

而空氣中充足的氧氣讓火勢燒得更加旺盛了起來,就好像「火上澆油」一般。

最糟糕的是,燃燒過程中產生了巨量的二氧化碳,又被森林中的植物吸收。

隨後,植物再次產生新的氧氣,推動火勢的發展。

如此一來,迴圈反復,火勢浩大,彌漫著滾滾濃煙,遮住了整個天空。

林間的各種生物到處逃竄,卻被濃煙扼住了喉嚨,在煙霧間等待死亡。

這場野火燒了30年之久,直到一切化為灰燼才熄滅。

最終,將近一半的物種遭遇滅絕,這場浩劫載入史冊,稱之為「石炭紀燃煤事件」。

「巨蟲時代」因此結束,大地只留下滿目瘡痍和一片荒蕪的景象。

而且大火熄滅之後,只剩下漫天的煙霧遮住了太陽,導致地表溫度急速降低。

於是,大地好不容易從火中逃脫,轉眼又進入了一段冰期。

但由於氧氣的含量過低,再加上幹旱的氣候。

即便是從火災中幸存下來的生物,它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也活不過多久。

唯有一些耐得住高溫與惡劣環境的生命存活下來,成為大地的新主人。

直到許久之後,空氣中的氧氣含量與二氧化碳達成平衡,森林才逐漸恢復生機。

這場浩劫讓整個大陸從茂密的綠色,變成了死寂的黑色。

它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是對生物多樣性的一個重擊,即便再過萬年也難以復原。

如今,科學家們發現陸陸續續發現那個時代的化石,他們都為之驚嘆。

那些絕跡生物巨型的骨骼、碩大的軀幹,似乎在訴說著一個悲傷的故事。

只可惜,這個故事永遠停留在了那個遠古時代,但它似乎告訴我們人類一件事。

那就是,森林過多過少都可能造成一場災難,因此我們要維持環境的平衡。

森林的誕生

可是,你是否有想過,如此茂密的森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其實遠古時代的地球,最先並沒有森林。

那時的大氣層含氧量幾乎沒有,24億年前也僅有1%-3%。

可是,這樣極少的氧氣自然沒有植物生長,因此一望而去的世界上仿佛只有巖石。

但有一些生命力頑強的苔蘚依附在巖石上,它們利用巖石表層的一點點水分生存。

而隨著時間慢慢地推移,這些苔蘚在巖石上竟成長了起來,前進演化出了根系。

當然,還有一些海洋中的藻類植物被沖上了岸,卡在了巖石縫中,難以回到大海。

它們紮入土壤,拼命地吮吸著其中的養分,漸漸長出了綠芽和嫩葉。

就這樣,它們也在陸地上生存了下來,越來越多,越長越茂盛。

有了根的植物不再需要依靠巖石,於是在4億年前,逐漸演化為低矮的蕨類植物。

它們大多聚集在海水邊,仿佛是一叢縮小型的森林,這或許就是森林最原始的模樣。

但別看這群蕨類植物小,卻冒著強大的生命力,也為稀薄的空氣提供了些許氧氣。

漸漸地,時間在推移,植物在前進演化,它們不斷調整形態,以便能夠適應周圍的環境。

在盆地紀時期,蕨類高達數十米,而到了中生代,松柏、雲杉之類的裸子植物誕生。

它們的個頭更加高大,葉片更加寬大,逐漸代替蕨類植物,成為森林新的主宰者。

也正是這個時期,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激增,有研究表明當時的氧氣是如今的兩倍。

再到後來,被子植物出現,它比裸子植物又更易生存,更加適應當前的環境。

因為它的種子有保護殼,不會被其他昆蟲所食,並且被子植物更能抵抗嚴寒。

所以,被子植物越來越多,又成為森林新的主人,這就是自然界的法則。

於是,各種各樣植物接連出現,從曾經的小苔蘚到後來枝繁葉茂的大樹。

它們相輔相成,構成了森林整個生態系,同時,也為更多的生物提供棲息之地。

然而,一場大火讓森林系統頓時崩塌,火焰嘶吼著燃燒樹幹,吞噬掉所有綠葉。

經過了30年的焚燒,第一批森林在濃濃大火中消亡殆盡,化成一片灰燼。

但好在,它們的種子留存下來,歷經萬年的風雨兼程,成為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森林。

過量與過低的危害

那場災難,歸根結底便是氧氣過多導致的,因為全球植被覆蓋極高,卻不承想給生命帶來了極大的淪陷。

眾所周知,氧氣對我們人類極其重要,它是我們無法或缺的生存條件。

可是,人們不曾知道,如果氧氣攝入過量,對人類來說也是一件壞事。

其實,考古學家經過研究得出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論:

「生活在叢林中的人類,他們的壽命普遍要比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短。」

這究竟是為什麽呢?原來,那些生活在叢林的人類吸入大量氧氣導致代謝加速。

這樣的話,就會使得人類機體組織老化,侵蝕人體的健康,因此縮短了人們壽命。

而氧氣過多不僅對人類有極大的影響,還使得整個環境遭受巨大的創傷。

因為大量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得空氣中保溫成分流失。

如果,二氧化碳濃度降低到100ppm,那麽地球氣溫也會隨之降低30度。

如此巨大的溫度差,對於一些動植物的生存造成莫大的危機,很有可能就此滅絕。

就比如說是一只在熱帶雨林生存的生物,將它放在冰天雪地的極圈中,它又該如何適應環境呢?

當然,最為嚴重的當屬上文所提到的煤層堆積。

氧氣過剩使得枯葉不能及時分解,堆積成煤層,為森林火災埋下了極大的隱患。

一旦火花濺到樹葉堆上,一場對於動植物乃至整個生態的浩劫便在所難免了。

但是,現在並不是人們擔心森林過多的時候,亂砍亂伐至今仍然是個問題。

物種滅絕、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等眾多不好的現象層出不窮。

我們現在還不是擔心氧氣過剩問題的時候,保護森林依然是我們的任務。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森林則是我們不可忽視的財富,因此,我們要守住綠色。

如果人類還不行動起來,諸如3.05億年前那般甚至更大的災難終將到來。

結語

所以,我們應當明白,森林過多過少都是一件壞事,不利於生態的發展。

「適可而止,物極必反」這個道理,是3,05億年前那些絕跡的物種告訴我們的。

因此,我們要維持好生態系的平衡,這便需要全人類共同的努力。

既是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也是為了地球母親。

要記住,一旦破壞生態,大自然必然會給予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