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兩彈一星」元勛周光召逝世,他使中國引爆第一顆原子彈早了一兩年

2024-08-20科學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原院長周光召院士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周光召"巨星隕落",中國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的21位已經去世,目前僅存的兩位為103歲的王希季院士和95歲的孫家棟院士。

周光召為中國原子彈、氫彈研制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是中國科技界少有的兩次獲自然科學一等獎、兩次獲科技進步特等獎的科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曾說:"光召兄的歸來,使得中國1964年爆第一顆原子彈比預想中早了一兩年。"他評價周光召對理論物理的看法"既能從大處看,又能在小的地方想出新的辦法來",他的這種本領已經超出了理論物理。

剛去世不久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曾在周光召九十壽誕的祝賀信中寫道:"光召兄和我相識已久,相交甚歡。光召兄有大才,是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何祚庥向第一財經記者這樣評價周光召的貢獻。他說道:"周光召對原子彈的理論設計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另一名已故‘兩彈一星’元勛於敏對氫彈理論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周光召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與何祚庥是同學。兩人隨後均赴蘇聯莫斯科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當年,王淦昌、朱洪元等科學家也都在這個研究所工作。

1961年,周光召、何祚庥一起回國,長期共事。周光召回國後從事核武器理論研究,參加領導了爆炸物理、輻射流力學、高溫高壓物理、計算力學等研究工作。

何祚庥曾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副所長,周光召在何祚庥退任後接任所長職務,後當選中國科學院院長。在中國歷史轉折時期,他帶領中國科學院走出困境。

國科控股董事長吳樂斌在得知周光召去世的訊息後發文稱,他雖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但仍難掩悲痛。

吳樂斌稱,2011年11月15日,周光召在科技部召開的"973"會議上講話時突發腦溢血倒下,當天做了第一次手術,第二天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而第二次手術的風險很高。

吳樂斌表示:"手術後,我多次探望他,早些年,我與他握手時我能感到手感、表情與內心能互動,再後來,我感到,他在漸漸遠去,他就像坐在一輛駛向遠方的列車上。"

吳樂斌還表示,周光召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時,在發現、培養和舉薦青年科學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經常會主動問起關於青年科學家的情況。他提出了"百人計劃",以及學術帶頭人"帥才"、"將才"的概念,推動科技界人才轉移,安排中國科學院一批青年科學家走上重要的管理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