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首先問個問題,文科的組成為什麽是政治,歷史,地理。
難道是因為他們三個不是理科,所以攢在一起湊了個叫文科的雞毛撣子嗎?顯然不是,我們都學過,決定社會意識形態的是當前的生產力,那麽政治和歷史就聯系起來了,因為人類歷史的發展就是生產力的解放推動了上層建築的革新。
而地理條件,就是除時間之外影響生產力的最大因素,河流、適宜耕作的平原不用細表,咱們說說溫度,溫度決定了原生的氣候條件,而熱一度,相當於現在的氣候往北移三百公裏,比如殷商時期比現在熱兩度,當時的河南氣候類似現在的南昌,水草豐茂,生活著大象、鱷魚、貘這些熱帶動物,非常適宜作物生長。
前面說的這些有什麽用呢?其實要投擲的是一個嚴酷的事實,大多數人對歷史沒有那麽了解,就是知道有碎片化的幾個人,以及他們身上碎片化的故事,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如盲人摸象。而博物館就是擡高人們文史素養的一大途徑,也是構建中國文化建設的基礎。
但文化建設不像經濟建設,大家都想著賺錢,可不是都想著有文化。
一個城市基本都有一座博物,這麽估算下來,有參觀價值的博物館全國可能也就那麽三四百座。但省級以下的博物館都很少有人願意去,這是博物館的問題嗎?去博物館,我聽到的最多的話就是,這個是假的吧,好東西都讓偷走了,考古就是盜墓。這些充滿偏見的言論本身就透露出普通民眾對自己不了解的領域的不屑。
即使這樣,他們也是願意邁步踏入博物館的人,大部份人甚至對博物館沒有概念,也許這輩子不會想起離我幾公裏之外有一座博物館。
博物館本身就是一個讓群眾開拓視野的公眾教育平台,可以展覽歷史,文化,自然,科學等等專題。但你讓一個沒有興趣沒有動力的人專門走進去,即使是免費的,怕也很難做到。
高贊一般都說各種建設或者背後的陰暗,但如果是賣方市場,民眾對博物館有非常大的需求,又怎麽會造成省級以下博物館門可羅雀的景象。比如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這類頂級的專題博物館,就是因為地處「偏遠」,參觀流量非常少,而且本地人占絕大多數。
從我的角度看,博物館建設是我們社會發展的應有之義,但目前還沒有發展出與之相匹配的人群,想到考古,人們能想到盜墓筆記,能想到五歲的曹操,能想到定陵 就是不會浮現出他作為一個學科應有的樣子,這才是人們不去博物館的原因。
前兩天去四子王旗參加一個婚禮,順便參觀了四子王旗博物館,五一剛開放,現在開放的展廳不到一半,作為一個區級博物館,文物的豐富超過我的想象,普通星期天的客流量仍然不少,而且布展能看出來花了不少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