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德國人為什麽喜歡旅行?

2013-11-18旅行

本人新註冊使用者。在知乎上當了好幾天閑逛打醬油的小白。這裏終於遇見一個本專業(鄙人現居德,大學時代在德國攻修旅遊地理)相關的問題。盡量寫一份有點用的答案吧。

首先說,最高票的

@濤吳

已經列出了一些重要的,或具有參考價值的點。很好。但是我覺得依然沒有回答到問題的核心——為什麽旅遊會成為德國全民不約而同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參與的休閑活動?以致成為絕大多數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習慣?

以下是我能提供的一些資訊和思考:

一、德國人確實愛旅行

首先要肯定提問者的主觀感受。德國人確實是全球最熱愛旅行並付諸實行的民族。最近有一條新聞哀嘆,德國「旅行世界冠軍」的帽子戴了幾十年,到了2012年,一份中國研究報告出來,證實德國人已被中國人掀落馬。理由是德國2012年的旅遊者總支出大致在820億美元,不敵天朝人總共花掉大約有900億美元之多(65%花在購物,這項確實無人能敵)。另外,因為歐元不堅挺,連千年老二的美國也沒能壓過,掉到了第三的位置。【1】但德國權威機構F.U.R得出的數據卻有所不同,德國人2012年度旅行支出為830億歐元(約千億美元)【2】——無論數據偏差如何,更重要的或許是人均:即使按照第一份統計結果,目測貌似又得了個世界第一的中國擁有人口十三億,第二的美國三億,德國,只有八千余萬。

德國有一個統計概念叫做「旅遊強度」,指的是14歲以上的,在一年中曾至少進行過一次至少為時五天的旅行的德國人在全國總人口中的百分比。這個概念的重點有兩個:1.一人重復出遊仍算一人;2.一人年中進行多次旅行,總天數高於五天,但沒有連續五天旅行的經歷,不符合標準。——這個數據從50年代開始持續增長,到94年達到一個高峰78%,之後一直維持在75%左右。【2】【3】此統計概念其他國家似乎沒有。但從其他各數據的統計情況來看,恐怕截止目前,難有誰能與德意誌比肩。

提出以上數據,是為了說明這項休閑活動的普及和深入的程度。出去玩,絕對是德國人一年計劃中的頭等大事。現在拋開數據講直觀感受。我所遇到的德國人,絕大多秉承勤儉持家不尚享受的優良傳統。平時兢兢業業工作,卻又在年初就報好夏天旅遊旺季的年假,訂好行程酒店。只等挨到那個時候,歡快的跑到坑爹宰客的旅遊地當上一兩次兩個禮拜的冤大頭。絕少有例外。這樣程度整齊劃一的生活休閑方式,到底有著怎樣的成因?(樓上有人說是人就喜歡旅行。我看大大的不見得。比如在國內,有了空閑就出去玩的固然不少,但不見得比有了空閑就宅在家看書看電影打遊戲,或跟親友泡吧唱k喝酒打麻將的多。)

二、愛旅行的歷史成因

@濤吳

提出的「有錢」,「有閑」。這是現象形成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有錢有閑的國民多了去,沒見有德國人那麽瘋狂。而關於熱愛旅行基於文化傳統的論述——1. 手工業者的「遠行年",這項局限於特定行業的修行活動發端雖早,但從18世紀末開始就被逐漸廢止。20世紀雖曾有過一兩次短暫的小復興,皆未成氣候。2. 歷代名人的遊歷故事,這更不稀奇,直至到20世紀上半,旅行正是這些來自社會高階層的富人貴族學者名流的專利。跟普羅大眾完全扯不上關系!濤吳的回答很有些向往異國的文藝氣息。但以此二項為論據,如何能夠說明當今大眾對於旅遊活動的偏執?

讀史的思路我想是沒錯的。但恐怕要接著往後讀。必定要是在近現代,發生了某個大的活動或事件,規模性的影響才能延續至今。這一往下讀,終於還是出現了那個德國人拼命想忘掉的名字:納粹。

目光拉回到1930年代——

1. 歡樂組織的建立:」歡樂產生力量「

在納粹上台之前,威瑪共和國剛把大家的年假從五天提到了八天。納粹上台之後,繼續慷慨,縮短工時不止,還一口氣將國民年假延長到了兩至三周。——為什麽這麽大方呢?除了邀買民心,標榜自己是社會主義,更因為他們深諳一個道理:足夠的休息能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

可是納粹還不止步於此。他們的終極目標是一支強大的國民。同時具有強健的體魄,飽滿的精神,對國的死忠。人人做到」在家忙工耕,出外好士兵「。要達成這個目標,大家休息的時候萬一要都宅在家裏就沒搞頭了。知名納粹黨+全國勞工戰線主席Robert Ley先生在在野時代曾了解到盟友墨索裏尼先生別出心裁,搞了一個全國性的娛樂組織,領導大家一起玩,立即暗下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山寨一個。果然在納粹上台後,該組織便開始如火如荼的籌建。為表致敬版權,納粹黨人曾準備把意大利組織的名字照著轉譯過來,直接叫」下班後的吃喝玩樂之夜聯合會「(Feierabendwerk nach der Arbeit),後來不知為何竟沒有用這個銼名字,改為了充滿正能量又簡短俏皮的」歡樂產生力量「(Kraft durch Freude)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樂力會)。【4】(讀史讀到這裏,我已經知道,如果生在那時那地,我恐怕是會全身心的投靠該黨。。。)

2. 下屬機構:」旅遊、遠足、休假局「

當時,全國大多數的雇主,雇員和公務員都參加了樂力會。它下屬七個局,分管旅遊休假,改善工作環境,體育運動,智識進修,文化,民俗,青少年活動等方面。會員每月需繳納五毛錢會費(按今天的購買力計算約2歐元)即可享受組織提供的種種福利優惠。不足的部份由國家貼補。在這其中,八成的消費歸於七個局中的老大,旅遊遠足休假局成為了國家籠絡人心的重中之重。它所提供的大量旅遊專案和旅遊目的地,是原先絕大多數德國家庭負擔不起的,現在卻以極低的價格提供給會員。(為免大家誤會註解一個:這裏說的並不是組團的旅遊方式。而是各自行動,一次性在預定處繳納交通住宿費用,之後按預定路線計劃旅行的方式。這一方式在德國流行至今)至此,旅遊這一概念終於走入千家萬戶。旅遊遠足休假局也由此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公司「。

在1934年到戰前的這五年半,有七百萬德國人從該局的超低價旅遊中受惠。其中二至四天的短途旅行達到84億人次!由於樂力會,交通運輸企業和酒店的攜手無利經營,旅遊者每天平均的旅遊開支為四塊五(按今天的購買力計算約18歐元),其中的兩塊五為住宿費用。【5】

旅遊的好滋味一試忘不了。從家庭繼承的傳統習慣力量更不可抗拒。即使被戰爭打斷了遊興,旅遊業仍在戰後重建初見成效時迅速復興,成為德國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三、當代德國人的旅遊動機

提問者說的,走到哪裏都是一堆德國人。深有同感。真的沒有辦法避得開他們。印象最深的一次,去意大利玩,同事告訴我普契尼的家鄉Lucca是不為人知的絕美幽深小鎮。去了,確實人不算多。但走在街上除了德語沒有聽到其他語言。。。。(好吧,我聽信德國同事的話是我的錯,跪)

但是話又要分兩面說。旅行也許在國人的眼中也許會蠻偏於行路,遊歷,探險,增長見聞的意思。在德國人處並不盡然。據德國政府的經濟科技部統計,德人前四位的旅行動機分別為:放松;遠離日常;溫暖和陽光;獲得力量 (咦?)。了解異域文化風情什麽的,其實均排在中後乃至倒數的位置。由此引申出來,最受德人歡迎 (60%的人在問卷中點了」喜歡「) 的長途旅遊類別便是海邊遊。【6】什麽是海邊遊呢,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那就是,早上起來到沙灘支上傘鋪上毛巾抹好油,翻著肚皮邊睡覺邊曬太陽。曬個一天半天的,回酒店歇會兒。晚上到附近的酒吧酩酊大醉群魔亂舞玩到通宵(老年人省去該步驟)。第二天回到沙灘上補覺兼曬太陽。如此重復一至兩個禮拜。該回去上班了。收拾東西打道回府。這種旅行占了德人旅行的兩成以上,卻幾乎完全不去接觸了解異地的一切,因為每個沙灘其實都差不多,至多是看看人多不多水幹不幹凈而已。由此,西班牙常年來都是德人最愛的外國目的地——陽光與海灘+會玩會鬧會帶你闖禍的西班牙人,誰還想要更多。

當然不是說勤奮的德國遊人沒有啊。有,且很多。只是說很懶的也不少,只追求完全放松一點不想辛苦的也不少,很膚淺的純想找個樂子的也不少。大家也不用把他們所有人都想得那麽文藝。

【1】

Studie : Chinesen l旦sen Deutsche als Reiseweltmeister ab

【2】

http://www. fur.de/fileadmin/user_u pload/RA_2013/ITB/RA2013_ITB_Erste_Ergebnisse_DE.pdf

【3】

Reiseintensit채t Wikipedia

【4】

Kraft durch Freude Wikipedia

【5】

Hasso Spode

: Arbeiterurlaub im Dritten Reich. In:

Carola Sachse

u. a.: Angst, Belohnung, Zucht und Ordnung. Herrschaftsmechanismen im Nationalsozialismus. Westdeutscher Verlag, Opladen 1982,

ISBN 3-531-11595-2

, S. 275–382 ( Schriften des Zentralinstituts für Sozialwissenschaftliche Forschung der Freien Universität Berlin 41).

【6】

https://www. bmwi.de/BMWi/Redaktion/ PDF/Publikationen/Studien/reiseverhalten-der-deutschen-im-inland,property=pdf,bereich=bmwi2012,sprache=de,rwb=tru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