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間天堂」杭州旅行,除了經典的三西景觀(西湖、西溪、西山)外,必看的人文名勝還有「八千年」跨湖橋獨木舟,五千年良渚文明大玉琮。
其中良渚博物院,由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戴衛·奇普菲爾德設計,像一把玉錐散落地面,更像開啟史前文明的寶盒。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
良渚文化遺址,分布在中國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地區,距今5300-4300年。於1936年被考古學家施昕更、夏鼐發現,是中國大型遺址保護的典範。它上承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下接錢山漾文化和廣富林文化,開創了中華文明的絢麗篇章,占據了中國大半個河山。
早在五千年前,良渚這片「美麗洲」就出現了發達的稻作農業、復雜的社會分工、明顯的階層分化和統一的精神信仰。良渚文化實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起源過程,良渚早已進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國家階段。
解碼良渚文明基因發現,良渚文化聚落分化明顯,核心是良渚古城,由宮殿區、內城和外城組成,外圍建有大型水利系統,是世界上同時擁有城墻和水利系統的規模最大的都邑遺址。
良渚古城有9座城門,8座為水門,古城墻墊石來自大雄山和大遮山。史前時期,以鋪石構築墻基, 僅此一例。
內城中心為莫角山、皇墳山宮殿區。南部為池中寺倉儲區,儲藏量達36萬斤。西為反山王陵區和姜家山、桑樹頭貴族墓葬區,東為鐘家港作坊區。
莫角山台地,是一處兼具祭祀活動與權力活動的城市中心功能區, 顯現了以中為尊、以高為崇的建築理念。
五千年前後的良渚遺址,氣候溫潤、水網密布,物產豐饒。良渚先民選擇在山間平原、水邊高地生活,木骨泥墻的房屋建築具有明顯的等級區分,顯示出適應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能力。
良渚是世界上最早大規模犁耕稻作農業的地方,90%的左撇子石鐮,表明當時社會已從「耜耕農業」進入到較先進的「犁耕農業」。
良渚先民們在水鄉澤國,種植水稻、養殖家畜,制陶、紡織、制骨、治石、髹漆、琢玉等手工業生產更加專門化、體系化,為良渚文明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他們以稻米、家豬為主食,以魚、螺螄、蛤蜊等為水鮮,以甜瓜、菱角、葫蘆等作為果蔬,還捕獵鹿、虎等野生動物,飲食結構豐富多樣。
衣物以麻織物為主,絲織品也有使用。木作技術已十分成熟,榫卯工藝套用廣泛。
以琮、璧、鉞為代表的玉器系統,達到了史前玉文化的頂峰,形成了玉禮制度。神人獸面紋,又稱神徽,貫穿良渚文化始終,是良渚玉器圖案的母題,也是良渚先民共同尊奉的神衹,標誌著良渚社會有著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
玉琮,是良渚先民天地宇宙觀的反映,是良渚社會通天地、敬鬼神的重要宗教法器。反山十二號墓出土的「琮王」,重達6.5千克。
玉鉞王,嵌玉髹漆,上下端裝配玉瑁和玉鐓,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獸面紋和鳥紋的玉鉞。「王」的象形字, 即鉞的刃口向下。「父」的象形字,即手舉鉞。手握王的權杖,即權利。
良渚社會政教結合、巫王一體,國王是通天統地的神靈,是征戰四方的英雄,是治國安民的王者。良渚國王用玉級別最高、組合最全、質地最精,擁有玉琮、玉鉞、玉壁和權杖等玉禮器,集神權、軍權與王權於一身。
良渚遺址的綜合水利系統,具有防洪蓄水、灌溉運輸、調節水系等功能,是中國最早的經過科學規劃的水資源管理系統,也是世界城市建設史和規劃史上的傑作。
良渚古城,有300多萬平方米,是良渚文化最高等級的政治與經濟中心,權力與信仰中心,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中華文明的曙光,是從良渚升起的。其都城格局堪稱早期城市文明的傑出範例。與山形水勢充分契合,是東亞地區早期城市規劃的典範,顯示出強大的集權性和組織性。
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杭州繼西湖、大運河後,迎來了第三個世界文化遺產。為了守護好良渚文明,講好良渚故事,每年的七月六日,被定為杭州良渚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