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浙江省博物館應該如何遊覽?

2022-06-01旅行

浙江省博物館現有兩個館區,一個是新建的之江館,一個是西湖的孤山館。兩個館都免費、免預約,不過相隔比較遠,公交要一個半小時車程。

之江館所在的之江文化中心

之江館很大,陳列了浙江省博絕大多數藏品,包括10大鎮館之寶中的9件,設施新,有完整的通史展。如果想要了解浙江歷史,以觀看展品為主,推薦之江館。不過之江館位置比較偏,離杭州大多數景點都比較遠。

孤山館主樓

孤山館展出內容不多,設施較老,清代為保存【四庫全書】修建的文瀾閣,就在孤山館內。如果想要感受人文氣息,可以在遊西湖的同時看下孤山館,著名的西冷印社離這很近。

概說

浙江省博物館是第一批8座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藏有文物約10萬件,其中珍貴文物36209件,禁止出國文物5件(屬於史前時代),藏品以浙江本地新石器時代、越國、吳越國文物,以及越窯、龍泉瓷、古琴、漆器等見長。

浙江省博始建於1929年,西湖裏的孤山館是老館。2009年,省博新建武林館,對外開放十多年後,在2023年被更新的之江館取而代之。之江館位於之江文化中心,比鄰浙江圖書館、浙江文學館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四個館皆為方形造型,灰色外墻,其上開有錯落小窗,風格統一。

孤山館

孤山館位於西湖孤山南麓,占地面積20400平米,自然和人文景觀得天獨厚。包括主樓、西湖美術館、文瀾閣等部份,單體建築透過長廊相連,是不可多得的園林式博物館。不過畢竟是上了年頭的老館,設施、燈光都無法和新館相比,加上西湖遊客眾多,許多展櫃也難以避免的留下了遊客的手印。

常設展

孤山館以及館區內的西湖美術館設有5個常設展,分散在不同建築之中。

文瀾遺澤——文瀾閣與【四庫全書】

湖對面看文瀾閣

文瀾閣位於孤山館西部,是珍藏【四庫全書】的清代七大皇家藏書樓之一,也是江南現存唯一的一座皇家藏書樓。所在地原為康熙行宮,乾隆年間改擴建為藏書閣,這裏也是浙江省博前身浙江省西湖博物館的舊址所在。

文瀾閣的院子

經過修繕,文瀾閣大致保留了原有的建築格局和歷史風貌,目前主要透過專題陳列和原狀性展示,展現文瀾閣的歷史以及清代藏書樓的歷史風貌。

文瀾閣碑
太乙分青室

1911年,文瀾閣所藏【四庫全書】由浙江圖書館接手,如今的文瀾閣藏品不多,主要以歷史建築為主,偏重感受。

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陳列

主樓西北側是雷峰塔出土文物的專題陳列。雷峰塔原是吳越國王錢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而耗巨資興建的佛塔。吳越國崇敬佛教,有東南佛國之稱,這座塔也和西湖風景,乃至神話傳說融為一體,見證了千年來的愛恨情仇。

雷峰塔地宮原大模型

雷峰塔塔基、底層塔身保存完好,為吳越國後期典型的滑架式回廊結構。雷峰塔地宮是目前唯一科學發掘的五代時期佛塔地宮,出土器物體現了吳越國手工業的水平,為研究五代佛塔形制、地宮構造,了解吳越國歷史、佛教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雷峰塔初名皇妃塔,這塊五代石刻皇妃圖殘碑,刻有雷峰塔剛完工時的外形。

五代刻本【寶篋印經】,這是反映五代時期吳越國雕版印刷技術的傑作。

唐五代石菩薩頭像,面部豐滿,帶有唐代貴婦神韻。

五代鎏金銀阿育王塔,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阿育王塔模仿明州(今寧波)阿育王寺釋迦真身舍利塔制作,原本應藏在塔身天宮中。吳越國舉國崇佛,阿育王塔外側描繪佛經故事畫面。

五代鸚鵡紋鎏金銀腰帶,一套13件,扣身反面淺刻「弟子陳承裕敬舍身上要帶入寶塔內」,表明這是施主進獻給佛祖的東西。

唐五代鎏金銅釋迦牟尼佛說法像,靜謐的佛、張揚的龍、升騰的烈焰,三者精妙組合成為一件藝術佳作。

漆器藝術館

位於館區東部,浙江省博2012年接受了曹其鏞夫婦捐贈的168件古代漆器,成為漆器收藏的重鎮。加上省博原先收藏的漆器,於2014年開設了單獨的漆器藝術館,展示從宋元以來的漆器。

北宋黑漆鬥笠盞,這是展廳中年代較早的藏品。

北宋檀木識文描金經函,出土於瑞安慧光塔。采用識文描金工藝描繪花草、迦陵頻伽(妙音鳥)、樂器等,並以漆灰堆塑佛像、神獸、花鳥等。

元代剔紅花鳥紋盒。雙層雕刻的雕漆非常少見,多見於元明早期,這是少數存世實物之一。

明代黑漆嵌螺鈿人物故事紋葵形盤。

黃賓虹藝術館

位於館區東部,黃賓虹出生於金華的徽商家庭,是中國近代最重要的山水畫家之一。黃賓虹晚年在杭州的國立藝專(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任教,藝術館面積不大,介紹了黃賓虹的生平,並陳列了一些黃賓虹的書畫作品。

黃賓虹水墨山水軸,1953年。黃賓虹經歷多年遊歷探索,摸索出了「五筆七墨法」,他的作品以獨特的筆法和墨法著稱(通常來說,畫面都比較黑)。

黃賓虹淺絳山水軸。

常書鴻美術館

黃賓虹藝術館之南是常書鴻美術館。常書鴻生於杭州,青年時赴法留學,回國後被敦煌藝術震撼,將大半生歲月奉獻於敦煌石窟的保護和研究,並創立了敦煌藝術研究所(今敦煌研究院)。他死後,家屬將200多件畫作捐贈給故鄉杭州,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常書鴻美術館。

G夫人肖像,這是常書鴻當年在法國留學時創作的作品,贏得了畢業作品的金獎。

常書鴻全家的畫像,創作於1933年。

敦煌九層樓,描繪了重建莫高窟96窟窟檐的場景,96窟也是敦煌石窟中最大的洞窟。

臨時展

孤山館的臨時展一般在主樓以及附近的精品館展出。我來的時候有兩個展,一個是匠心神工——浙江省近現代工藝美術精品展,一個是現代龍泉瓷器藝術家的特展。時間有限,沒有細看,貼些圖。

清末民初黃楊木雕六子戲彌勒。

現代龍泉劍。

現代龍泉瓷藝術品。

之江館

之江館建築面積約10萬平米,體量在全國各地省博中排名前列,全看一遍一天逛不完。館中常設通史展序列完整、內容豐富,看得出濃濃的地域自豪感,幾個專題館也特色鮮明,展板內容都很詳細。不足之處在於,新館面積很大,擺出來的文物不少,但有些重復,代表性不夠強。作為中國古代的書畫重鎮,西泠印社所在地,常設展書畫作品大多為復制件,也有些遺憾。另外浙江省博許多重量級文物屬於上古時代,可能許多觀眾不容易欣賞到其價值。

常設展-浙江一萬年通史展

位於1樓和2樓,包括3個展廳,7個單元。透過2000多件文物,系統介紹了從上山文化到共產黨建立的一萬年浙江文明史,以及每個時代的文化、科技成就,其中史前部份介紹尤為詳細,在我去過的省博裏算是頭一檔,不過燈光總體有點暗。

文明聖地

浙江是上古中華文明滿天星鬥中的璀璨一星,早在百萬年前,史前人類就來到了浙江,我們的故事從這裏開始。

在文明初始篇章,浙江省博特意復刻了兩枚古人類的腳印,距今約有四五萬年歷史。

文明起源與農業發展密不可分。中國南方是稻作文化區,也是馴化水稻的發源地。之前在湖南省博見到了道縣玉蟾巖出土的稻谷,距今約1.4萬年,已經有了栽培稻的部份特征。距今約1.1萬年,浙江浦江縣一帶興起了上山文化,其中出土了世界最早的栽培稻,水稻栽培變得更加普遍。

當時人們已經開始收割水稻,並用石磨盤、磨棒進行加工。

上山文化出土的水稻很多,甚至許多陶片中都摻雜了稻殼、稻葉。

上山先民燒制了目前所知世界最古老的彩陶。彩陶分乳白彩與紅彩兩種,紋飾有太陽紋、卦符紋、點彩、折齒紋等,是先民精神世界的體現。

有了水稻,有了儲物的陶器,就可以釀制美酒,上山遺址發現了世界最早釀制曲酒的證據。隨著農業發展,人類定居下來,形成村落,在上山遺址發現了紅燒土廣場和器物坑,都可能和宴飲、祭祀儀式有關。

上山文化之後,錢塘江流域興起了跨湖橋文化,它由上山文化發展而來,同時和長江、淮河流域的彭頭山文化、賈湖文化有所交流。跨湖橋文化因蕭山跨湖橋遺址而得名,在遺址中還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獨木舟。

井頭山遺址貝丘剖面。距今約8000年,和跨湖橋文化同時,浙江余姚的井頭山遺址發現了中國沿海目前所知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井頭山遺址具有鮮明海洋文化特色,也是研究浙江沿海地理變遷的重要遺存。

井頭山遺址之後,寧紹地區又興起了河姆渡文化,其影響東到舟山,南到台州,是中國史前稻作文化的重要代表。當時的人們已經用骨、木制作的耜耕種,農業生產更高效。

河姆渡先民住在幹欄式木屋中,可以隔絕地面潮氣,防止蛇蟲侵擾。如今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以及東南亞一帶,幹欄式建築依然很常見。

從出土建築構件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已經明白了榫卯的原理。

河姆渡陶器的裝飾更加復雜,這件豬紋陶缽可說是河姆渡陶器的代表。器物表面打磨光滑,以簡練流暢的線條,刻畫了一正一反的兩頭豬的形象。豬腹部裝飾草葉紋和重圈紋,兩頭豬身上圖案略有不同。

類似的動物圖案裝飾,在許多河姆渡遺物中都可以看到。

這件看起來不起眼,甚至有點粗糙的木器,是195件禁止出國文物之一。這是河姆渡先民用整段圓木制作的漆木碗,是中國發現最古老的漆器之一。出土時表面尚有些光澤,可惜漆面多已剝落。

陶竈和陶釜,煮飯兩件套。可不要小看這件陶竈,這是禁止出國文物,中國古代發現的最古老陶竈之一的河姆渡陶竈的……復制品。

雙鳥紋象牙蝶形器,也是禁止出國文物,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河姆渡文化出土了象牙、木、石三種質地的蝶形器,象牙蝶形器正中刻有重圈紋,外面環繞火焰,兩側雕刻昂首對視的兩只鳥,周邊還有弧線、點線等裝飾。關於圖案的意義,有雙鳥朝陽、雙鳥昇日等推測。

距今7000-6000年,太湖流域興起了馬家浜文化,這是環太湖流域已知年代最早的考古學文化。既與河姆渡文化關系密切,也受到江淮古文化的影響,呈現出南北融合的特征。

馬家浜文化之後發展為崧澤文化,崧澤遺址在上海青浦,浙江省博用了一個展櫃,展示浙江境內的崧澤文化遺物。

繼崧澤文化後是良渚文化,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實證,也是通史展的重頭戲。在觀看遺物之前,新館用了一個大廳,綜合介紹良渚文化的分布、聚落和社會等級。還有一個大沙盤,還原了良渚遺址的地形和城市規劃。

玉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良渚文化出土了大量玉器,展現了先民對精致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古人的等級觀念和精神世界。上圖是良渚反山12號墓的還原,隨墓主人下葬的有大量玉器,表明了墓主人尊貴的地位,展廳中大部份玉器都來自這裏。

玉琮內圓外方,是古人祭神的禮器。反山12號墓出土了一件重達6500克的大玉琮,刻有繁復精美的紋飾,被譽為玉琮王,也是禁止出國文物,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許多良渚玉器表面都刻有造型獨特的神人獸面紋,這件玉權杖瑁上也通體裝飾神人獸面紋等紋飾。線條非常細,難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在堅硬的玉石上加工紋飾的。

玉鉞和玉鉞瑁、玉鉞鐓,也來自反山12號墓。玉鉞是禁止出國文物,表面刻有完整的神人獸面紋和鳥紋,在良渚玉鉞中獨一無二,因此被譽為鉞王。

玉柱形器,刻有2種,12幅不同的神獸紋樣,一種是神人騎神獸的圖案,一種是單獨的神獸紋。兩種圖案交錯分布,紋樣刻畫復雜,非常罕見。

石鉆芯、玉鉞、玉梳背和玉三叉形器。

良渚遺存中發現了一千多個刻畫符號,既有圖畫性質的,也有表意、指示性質的,具體含義至今不明。

目前發現最大的良渚玉璧,正反面刻有特殊符號,以小燈照射進行強調。

良渚文化以玉著稱,展廳設定了互動展台,介紹先民制作玉器的過程。

江浙繁榮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良渚文化衰落後戛然而止。展廳裏用簡略的篇幅,介紹了良渚之後的錢山漾、好川和廣富林文化,最後的廣富林文化得名於上海松江廣富林遺址。

最後是總結,這張圖展示了世界四大古文明——古埃及、蘇美爾、哈拉帕和良渚文明,和大家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國同中有異。地圖也涵蓋了中北美洲,卻沒有標出當地原生的奧梅克文明,不知何故(其實地圖外還有秘魯的小北文明,也算原生文明)。

古越春秋

商周時期,中國東南方先民形成被稱為百越的族群,其中住在浙江的,主要是勤於耕戰,善操舟楫的於越。他們是百越中文明水平最高的一支,日後建立了強大的越國,讓浙江有了越這個代稱。

展廳裏首先吸引到我的是春秋時期的青銅鳩杖,出土於紹興。鳩杖顧名思義就是頂端裝飾有斑鳩的杖,是身份的象征,古代也有將鳩杖賜予年長者的習俗。這是春秋時期浙江出土最大,紋飾最精美的一件鳩杖,充分體現了越人的文化傳統。

古越人以鳥和蛇為圖騰,鳩杖頭上的斑鳩,就是越國鳥圖騰的實證。杖鐓(底部)鑄有跪坐人物形象,斷發文身,一如古籍中對越人習俗的記載。看起來甚至有點像蔡徐坤的中分發型(據說他父親是溫州商人),不過後面紮成了椎髻。

回到時間序列。相當於中原夏商時期,浙江西南、福建北部興起了肩頭弄文化,此後環太湖的上海、蘇南以及浙東地區興起了馬橋文化。馬橋文化可能傳承於肩頭弄文化,同時受到中原影響,已經開始興建城池,制造青銅器、印紋硬陶、原始瓷等。

傳說夏王少康擔心大禹宗廟無人祭祀,將庶子無余分封到越地,至今紹興禹陵村還有數百與夏王同樣姓姒的後人。後來過了近千年,無余後人允常稱王,越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不過,古越人並不說漢語,所以在今天的我們看來,越王的名字可能都很怪,其實這是上古時的音譯。

越國遠離中原,文字記載較少。20世紀80年代以來,考古學者陸續在紹興、湖州、杭州、金華等地發現越國貴族墓葬,為研究越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物證。博物館透過復原模型和展板對越國墓葬進行了詳細介紹,上圖是紹興印山越王陵的復原。這座大墓墓室坑口長達46米,但很久以前就被盜,僅存少量遺物。

印山越王陵出土玉鎮。

春秋時期印紋硬陶罐,出土於紹興。夏商時期,於越先民發展了高溫燒制印紋硬陶的技藝,陶器表面多樣的紋飾既有裝飾作用,也可加強陶胎強度。

在印紋硬陶基礎上,距今約3000年前,於越先民率先燒制出原始瓷器(有爭議),在越國貴族墓葬中頻頻出土。這幾件原始瓷器都制作於西周時期。

原始瓷燒制溫度高,吸水性弱,已具備瓷器的基本特征。早期的原始瓷,如這件戰國瓷提梁盉,在造型和紋飾上,都和同時期青銅器類似。

戰國原始瓷器座。通史展用了較大篇幅介紹原始瓷,江浙地區缺銅礦,出土青銅兵器較多,而禮器較少,很多青銅禮器的功能被原始瓷代替,這也促進了浙江原始瓷技術的發展。

春秋中晚期,晉楚爭霸的余波延伸至江浙地區,晉國聯吳制楚,楚國扶越抗吳,最終以越王勾踐滅吳告終,越國成為春秋最後的霸主。吳越地區以善於鑄劍聞名,這把越王者旨於睗劍是越王勾踐兒子的佩劍,裝飾精美,保存較好,是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也是當年評選時人氣最高的一件。

造型別致的春秋伎樂銅屋模型,出土於紹興獅子山306號墓,是罕見的先秦青銅房屋模型。屋裏跪坐著6位束發裸體的樂伎,正在吹拉彈唱,既有趣,又極具研究價值,是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出土銅屋的墓葬部份隨葬品帶有明顯的徐國風格,部份還有和徐國有關的銘文,因此學界有人認為這座墓葬屬於徐國墓葬。

同樣來自獅子山306號墓的青銅器座,幾個文身裸體小人馱起這件裝飾著鳥紋的底座。徐國是東夷國家,位於今天的徐州一帶。東夷人和百越人一樣,都崇拜鳥(有學者認為東夷和百越是近親)。西周時期,徐偃王起兵反周失敗。春秋時期,吳國滅徐,徐國人隨後南下遷徙到浙江一帶。

獅子山306號墓出土青銅提梁盉,和前面的原始瓷盉造型有點類似。

雖然浙江出土的青銅禮器不是特別多,但生產工具卻不少,省博用一個專櫃展示了大量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生產工具,包括青銅書刀、鐮刀、鏟子等。

春秋弦紋鼎,屬於越式鼎,是古代東南百越族群的炊具。一般造型比較樸素,足部較細且往外撇。

西周青銅鐃,紋飾帶有南方地區特色。

浙江出土戰國玉器。

楚越兩國交往密切,戰國中晚期,越王無疆伐楚失敗,之後越國被楚國所滅,大量越人向浙南閩北山地遷徙。在楚國統治下,浙江地區也出土了金幣郢愛等楚國風格器物。

三吳都會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浙江被納入中央王朝的統治之下。從秦漢到隋唐,浙江人口逐漸增長,發展程度逐步提升,也有許多北人南遷定居繁衍。

秦始皇為祭奠大禹,在會稽刻石記功。銘文由丞相李斯手書,與泰山、嶧山、瑯琊刻石並稱「秦四山刻石」。會稽刻石原石在唐代以前已經遺失,現存以元代重刻本為基礎在清代復刻碑文。

勾踐滅吳後封賞眾人,在浙江東南部建立東甌國,越國滅亡後,又有一些越人在福建建立閩越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平定百越,削去東甌、閩越統治者王號,秦亡後,兩國復國,並被漢高祖劉邦封王。漢武帝時期,東甌、閩越相繼被並入會稽郡,帝國權力正式進入浙江東南、福建一帶。這件出土於溫嶺的陶匏壺,應是東甌遺物。

西漢銅行燈及底座,制作於西漢甘露二年(前52年),是漢帝國統治的物證。會稽郡原本很大,東漢中葉,隨著江浙地區發展,以錢塘江為界將會稽郡北部劃為吳郡,以吳縣(今蘇州)為治所,南部是以山陰(今紹興)為治所的會稽郡,開創了延續數百年的浙西、浙東分郡而治的局面。

西晉越窯青瓷俑。六朝時期,中原戰亂,高門士族南遷,江浙地區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西晉元康元年(291年),越窯青瓷「會稽上虞」碑銘堆塑罐。魏晉時反對厚葬,禁止樹立墓碑,作為替代,人們就開始制作堆塑罐。堆塑罐多產自浙江,當時明器已經商品化,有產品宣傳作用。

唐代安吉出土金山縣印。隋文帝平陳後,浙江重歸中央王朝統治。經過隋唐兩代調整,唐乾元元年(758年),以錢塘江為界,分設浙江西道和浙江東道,開始有了浙江這個地名。

展廳最後介紹漢唐浙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和手工業,陳列了許多越窯、甌窯、德清窯瓷器。這件東漢越窯黑釉熊燈,出土於上虞,看起來比較特別。

唐代戚魯越窯青瓷墓誌罐。

東漢時期,會稽郡成為全國銅鏡制造業中心之一,會稽鏡的題材、紋飾、制作技法獨具特色,輸出至長江流域及華北各地,甚至傳播到日本,推動了日本銅鏡技術的發展。

六朝時期,浙江文化興盛,書法、山水詩十分繁榮,許多名人,如王羲之等都在浙江留下了自己的銘印。這是定武蘭亭刻石拓本,由歐陽詢臨摹並刻石,刻石現藏於浙江省博。

南朝仙人騎龍、騎虎畫像磚,出土於余杭,體現了六朝時期浙江道教信仰的繁盛。

南朝鎏金銅菩薩立像,出土於金華萬佛塔地宮,見證了六朝浙江的佛教信仰。

吳越勝覽

唐代之後,中國進入了動蕩的五代十國時期。所幸浙江處於吳越國統治之下,奉行保境安民政策,在亂世中獨享太平,經濟文化大為發展,崇佛氛圍濃厚。浙江省博在一萬年通史展裏,為這不到100年的歲月單獨開了個展區,看得出來對這段歷史的重視。

錢镠、錢弘俶批牘合卷,由象山錢氏後人捐贈,留有兩代錢王墨跡,是研究吳越國佛教制度的重要史料,這裏陳列的是復制品。

晚唐定窯白瓷海棠杯、執壺,出土於臨安吳越王錢镠父親錢寬的墓葬。墓中出土了大量官款定窯白瓷,應是朝廷賞賜錢氏之物。

越窯秘色瓷龍紋嬰,出土於五代錢元瓘墓。出土時龍鱗上殘存三片金箔,印證了文獻中金銀陶器和金棱秘色瓷器的記載。

幾件錢元瓘墓出土的越窯秘色瓷器,可搭配使用。

吳越國銀簡,出土於西湖。吳越國繼承唐代傳統,每年舉行道教特有的投龍儀式,在水中投擲金龍銀簡,全國現存大部份投龍簡,都在浙江省博。

搭配使用的鎏金銀龍。

產自日本的銅錢,吳越國航海技術發達,與日本、北韓半島,以及五代各國交流密切。

貼金彩繪石雕經函,出土於東陽中興寺塔。四壁以連環畫形式描繪了僧人取經故事,函內原存墨書【妙法蓮花經】七卷。

吳越國在西湖周圍開鑿了一些石窟,展廳裏也復刻了一些。

風雅兩宋

五代結束,吳越國納土歸宋,使江南免受戰火襲擾。兩宋時期,浙江富庶繁榮,成為國家財賦重地,南宋時期,臨安更是成為都城所在。

出土於杭州的獸面紋銅尊,造型和商周時期類似,但其實是宋朝產品,可能是朝廷的祭孔禮器。宋代推崇復古,朝廷制造了一批復古祭祀禮器。

最近幾十年,杭州發現了許多南宋臨安的考古遺存。這件紹興年間的銜環銅虎上有修內司銘文。修內司是掌管宮殿、太廟修繕和禦用瓷器、銅器制作的機構,表明這應該是禦用之物。

北宋末年,浙江發生了聲勢浩大的方臘起義。起義軍於宣和二年攻占歙州,次年朝廷奪回歙州,改名徽州。徽州知州燒磚補墻,磚上銘文記載有方臘起義相關內容,是研究方臘起義的珍貴資料。

北宋末年,金軍滅宋南侵,兵鋒直抵浙江。這件透雕練鵲銜蜻蜓紋玉巾環,是金國男子頭巾的配飾,但出土於杭州。

歷史之後照例是經濟、文化成就。這件南宋拉絨棉毯,由木棉紗制成,是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棉毯。上面點綴81枚銅錢,表示墓主人去世的年齡。

宋代溫州是全國漆器制造業中心,溫州漆器上常寫有年份、制造地點、作坊名稱、工人姓名及表示質素堅固的「上牢」銘文,臨安城內也有溫州漆器的專賣店。這件檀木識文描金舍利函,四面以工筆描金繪制出四幅看似獨立,但相互關聯的畫面,出土於瑞安慧光塔。

與此同時,湖州銅鏡也暢銷全國,成為宋代銅鏡的代表。湖州銅鏡造型多樣,既有官營作坊鑄造的,也有民間商鋪鑄造的。

團鸞紅羅雙面繡經襆,也出自瑞安慧光塔,施主當年用它包裹法華經舍入佛塔。兩宋時期,浙江絲織品產量居全國首位,種類多樣,技術高超,成為全國絲綢產業中心。

北宋的【營造法式】借鑒了江南建築經驗,浙江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寧波保國寺建造於1013年,構造和制度與【營造法式】記載一致,博物館裏放了個微縮模型。

宋代浙江佛教依舊興盛。這件北宋泥塑彩繪觀音立像,出土於溫州白象塔,雕像體態優美,細節刻畫到位,是宋代彩塑藝術的精品,也是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宋代統治者大多推崇道教,延續了道教的投龍祈福儀式。省博藏有宋真宗、英宗、哲宗的玉簡和金龍,見證了這段歷史。

兩宋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高峰,包括蘇軾、歐陽修、沈括、朱熹在內的許多文化名人都曾駐足浙江,南宋更是在臨安設立畫院。不過古代書畫比較難保存,通史展陳列的宋代書畫,都是復制品。

繁盛江南

元明清時期,浙江成為獨立行政區域,經濟文化繼續繁榮,同時產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元代首創行省制度,設立江浙行省,治所在杭州。蒙古人的統治比較粗放,這個大江浙省包括浙江、福建以及今天江蘇、安徽、江西的部份地區。上面是元代的銅權,刻有漢字、八思巴文等文字,體現了元代多民族的格局。

八思巴文官印,八思巴文是元代統治者請國師八思巴創造的文字。本來希望用它來拼寫帝國境內各種語言,不過元代滅亡後就沒人使用了。

於謙畫像和書法的復制品。明代建立後,改浙江行省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範圍已經和今日的浙江類似。明代浙江孕育了很多名臣,西湖三傑之一的於謙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滅亡後,南方宗室藩王相繼建立了一系列政權,浙江的魯王政權就是其中之一,西湖三傑之一的張煌言就曾任職於魯王朝廷。上圖是魯王政權的官印。

清代在地方上實行省的建制,浙江省就是其中之一。這是清高宗,也就是乾隆帝賜陳世倌的敕命,這位陳世倌也是野史傳說的乾隆生父。

乾隆朝軍機大臣董誥繪制的西湖十景畫冊。董誥是杭州人,既是重臣,也是書畫名家。

之後照例是經濟文化板塊。明清在絲織業發達的浙江各地設立織染機構。這是清代杭州織造的各種布料,由故宮博物院移交。

明代臨海王士琦墓出土獬豸紋金帶板。王士琦是明代名將,招降過楊應龍,也到北韓打過倭寇。

王士琦墓出土的各種金器、金鑲玉、金鑲寶石珠寶。

清代全國有十分之一的稅銀和四分之一的糧食征集於浙江省,尤以杭嘉湖三府征收最多。這是清同治三年用來登記土地的魚鱗冊。

唐宋以來,浙江地區商貿發達,產自浙江的湖絲成為廣受歡迎的出口商品,換來了全球各地的大量白銀,推動了白銀貨幣化。

明清時期,浙江出現了大量書院和藏書樓,文教事業非常發達,博物館用了一面墻介紹浙江的書院和藏書樓。

著名的西泠印社在浙江,展廳因此陳列了一些文人印章。

元明清時期,浙江名人輩出。這是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鷗波殘字冊,由收藏家錢鏡塘捐贈,難得不是復制品。

明代朱舜水書法【格外機】,朱舜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明亡之後東渡日本。

明清時期,浙江誕生了王陽明、黃宗羲、全祖望、萬斯同等著名學者,博物館裏陳列了一些他們的著作。

舊邦新命

19世紀中葉,中國面臨千年未有大變局。東南沿海的浙江受到列強覬覦,從鴉片戰爭到中國共產黨誕生,浙江人民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

鴉片戰爭時,浙江沿海受到英軍攻擊,這是英國的F700鐵炮。

清軍守備的頭盔和鎧甲。

秋瑾【精衛石】彈詞手稿,清末民初,浙江誕生了章炳麟、秋瑾等思想先鋒以及革命誌士。

1921年,之前在上海開會的中共一大代表轉移到嘉興南湖紅船上,完成了這次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浙江一萬年通史展到此為止。

常設展-專題陳列

看完浙江一萬年,如果想深入了解浙江文化的各個方面,可以繼續參觀幾個專題陳列。雖然和通史展有些重復,不過也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和視角。浙博在展出上的慷慨,和建築面積略顯不足,通史展意猶未盡的安徽省博形成了鮮明對比。

江南秘色——浙江古代青瓷陳列

位於3樓,浙江是青瓷的故鄉,從漢代到宋代,浙江以原生的越窯和龍泉窯青瓷聞名,一度引領了制瓷業的風尚。

一進展廳,馬上見到一面字雲墻,展示了浙江的各處窯址,並以瓷器碎片點綴。

之後是浙江地區陶瓷發展的通史介紹,從商代時期的印紋硬陶開始。因為是專題展廳,因此比通史展裏的介紹更詳細,成體系。

春秋戰國時期,浙江先民制作了與青銅禮器對應的原始瓷禮器,展櫃透過實物對照的形式,展現了兩種不同材質,但造型類似的禮器。

近幾年來,很多博物館嘗試拓展文物的展現形式,瓷器展廳設定了可觸摸的印紋硬陶、原始瓷和成熟青瓷片,可以上手感受瓷器制造技術的發展。

東漢中晚期,曹娥江畔的浙江先民燒制出成熟青瓷,宣告瓷器時代的到來。從東漢到唐宋,產自浙江的越窯青瓷成為朝廷用瓷的主要來源,並大量對外出口。這件東漢越窯青瓷雙系罐,是學界公認的成熟青瓷的代表作。

東漢越窯黒釉人物龍虎瓶,采用堆塑方式裝飾。

六朝時期,越窯青瓷的裝飾更加繁復,出現了大量動物形象的青瓷器,體現了社會對萬物皆有靈的認同。

堆塑罐再次出現,罐子上的堆塑裝飾復雜生動,仿佛將世間生活搬到了瓷罐之上。

東晉越窯青瓷羊形器。古時羊與祥同音,流行制作羊形器,象征吉祥。羊頭上穿有圓孔,可以插香燭。

五代越窯青瓷摩羯形酒船。唐宋時期,越窯除生產民用瓷器外,也生產禦用貢瓷,其中有一類高質素的瓷器,被稱為秘色瓷。秘色瓷過去比較神秘,後來法門寺地宮出土了晚唐秘色瓷,人們也在浙江發現了燒制秘色瓷的窯址。

北宋滅亡,宋庭南遷後,北宋官窯與汝窯隨之消亡。當時傳統越窯已經衰落,南宋朝廷在浙江一些條件較好的地方燒制禦用瓷器,形成南宋官窯。展廳裏展出了一展櫃的南宋官窯,不過保存情況都不大好。

著名的哥窯也誕生於宋元時期,可能是在龍泉一帶燒制的。雖然哥窯被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但傳世很多哥窯瓷器,比如上圖這件就是元代燒制的。

幾件南宋龍泉窯瓷器,是我喜歡的釉色。宋元時期,浙江南部的龍泉窯興起,融合南北制瓷工藝精華,將青瓷工藝推向高峰,深受皇室推崇。龍泉窯裝飾技法受到北方耀州窯、定窯影響,釉色一般比較青綠,被稱為翠青釉瓷。

南宋龍泉窯青瓷三聯大吉瓶,像兩個人牽著一個醉漢。

元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造型奇特小巧的瓷器,將文化用品塑造為一葉扁舟,釉質細膩,是元代龍泉窯的精品,也是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元代龍泉窯露胎布袋和尚像。露胎是龍泉窯的裝飾技法,器物表面部份施釉,部份裸露胎體,由於龍泉窯胎體含有一定比例紫金土,燒制後呈現出朱砂色或紅褐色,與翠綠的釉色形成鮮明對比,極具特色。

早在西晉時期,越窯青瓷就大量出口,北韓半島更是引進越窯生產技術,燒制出高麗青瓷,在宋元時頗受歡迎。宋元時期,龍泉青瓷也大量出口,中國各地,乃至國外的日本、東南亞、中東等地都開始仿制龍泉青瓷,龍泉青瓷的碎片遍布世界各地。

明代龍泉窯青瓷纏枝花卉紋大罐。明代初年,龍泉窯和景德鎮窯共同承擔宮廷用瓷的燒制,直到明成化、弘治年間,龍泉窯停止為宮廷燒制瓷器,海外貿易也隨著海禁政策被迫中斷,此後龍泉窯逐漸衰落下來。

除了龍泉窯、越窯外,浙江各地還有不少風格各異的窯口。上圖是南朝德清窯黒釉雞首壺,德清窯的燒制從東漢到隋唐,延續近千年,以黒釉聞名,但出土標本還是以青瓷為主。

北宋婺州窯青瓷堆塑罐。婺州窯燒制於金華、衢州一帶,早在商周時期就生產原始瓷,兩晉時期這裏發展出化妝土技術,大大改善了產品外觀。婺州窯的堆塑裝飾工藝特別突出。

南朝甌窯青瓷雙復系蓮瓣紋罌。甌窯燒制於溫州永嘉、樂清一代,從東漢燒制到元代,以青瓷為主,也大量出口。

向東是大海——浙江海洋文化陳列

位於3樓,浙江瀕臨東海,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總有人說中華文化缺少海洋文化基因,但對於靠海吃海的浙江沿海先民而言,海洋是浙江文化形成中的重要因素。

展廳從浙江的海陸環境以及八千多年前的余姚井頭山遺址開始,和通史展內容多少有些重復,不過更詳細。

之後是出土了世界最早的獨木舟的跨湖橋遺址,當然獨木舟是復制品。

猛然發現一張地圖,展示了南島人的大遷徙。南島人透過獨木舟和分體木舟等工具,從中國南方遷徙到復活節島到馬達加斯加的廣大地區,可謂史前時代的人類開拓史詩。南島先民制作的繩紋陶、石錛等和浙江史前出土器物類似,表明浙東可能是南島人的重要起源地。

之後來到河姆渡文化,展櫃裏陳列了河姆渡時期的木魚和木漿,都是距今5300-7000年的老東西,竟然保存得那麽好,而且不是復制品。

時間來到西漢,有一件有意思的小銅鼓,出土於安吉,藏於安吉縣博物館。銅鼓的風格和越南東山文化銅鼓相似(中國西南也有類似銅鼓),越南北部和浙江都是沿海地區,據推測,墓主人可能到過交趾(越南北部),把銅鼓帶了回來。

介紹完歷史,就是對靠海吃海的捕魚、曬鹽、造船等產業,以及沿海水利工程的介紹。這部份復制品比較多。

之後是對浙江海港、對外貿易和對外交流的介紹,實物展品以貿易瓷為主,多少和通史展以及瓷器展廳有些重復,高麗青瓷又出現了。

浙江與日本、北韓半島的海上交流比較密切,這件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乾」字梅花鏡是中日交往的見證。展廳裏對浙江與日本和北韓交流的介紹不少,後面又有畫僧雪舟、陽明心學東傳、朱舜水東渡以及北韓文人崔溥的故事。

如果是原件就好了

五代吳越國水月觀音像,原件為金銅造像,現藏於國博,在通史展也有展板提到。隋末唐初,高僧智顗在浙江天台山創立天台宗,唐代鑒真將天台宗經典傳到日本,此後,不斷有日本僧侶渡海尋訪浙江的名山聖境,浙江的佛教文化和藝術也隨之往外傳播。

交流是相互的,這件藍色磨刻花高頸玻璃舍利瓶,出土於瑞安慧光寺,是典型伊斯蘭風格玻璃器。

宋·韻

位於3樓,南宋時期,朝廷落戶杭州,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全國性政權將都城長期設在浙江(雖然這個全國性多少有點含金量不足)。這段歷史給浙江帶來了繁榮的經濟和文化,也讓後人對這份宋韻懷念不已。

宋·韻展廳比較有意思的是用了宋詞詞牌名來劃分展區,甚至小單元用的也是詩詞名句。第一部份定風波,介紹宋代的文教事業,思想發展。

發現了一只可愛的越窯青瓷三足蟾蜍硯滴,出土於慈溪,藏於慈溪博物館。

南宋官員金魚袋上的「飾魚」,藏於蘭溪市博物館。

之後是滿江紅,講士大夫的精神世界。文人不開文房四寶,這件水晶筆架出土於衢州史繩祖墓,藏於衢州市博物館。

嶽飛手書吊古戰場碑拓本冊,冊子本身也是清代文物。除了嶽飛,這裏還有韓世忠的題字拓本。

之後是對文人生活趣味的介紹,主要以瓷器等器物為載體。這件纏枝牡丹紋青白瓷熏爐,出土於長興宋墓,藏於長興縣博物館。

下一單元望海潮,介紹宋代平民生活。宋代商品經濟大發展,平民生活也非常熱鬧。展廳裏以宋畫為素材,制作了一些介紹宋代平民活動(比如蹴鞠)的裝置。

宋代銀筷子,還有防滑設計。

用椰子殼做的圍棋罐,以及棋子。

伊人紅妝——寧紹平原的傳統婚俗與嫁妝

位於3樓,清代中期至民國年間,浙東寧紹平原流行豪華的嫁女排場,各式紅妝家具綿延數裏,被時人譽為「十裏紅妝」。整個展廳以紅色為基調,非常喜慶。

展廳裏最大,也最吸引人的展品是浙東大戶人家嫁人用的大花轎——萬工轎,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萬工轎是寧波地區的傳統手藝。因為制作轎子要耗費幾位工匠約一萬個工時的緣故,因此得名,轎子需要八個人擡,又稱「八擡大轎」。全國現存萬工轎不多,浙江省博這件是最大的,有四百多個部件,上面雕刻了四百多個人物。當年,上海灘寧波籍大亨虞洽卿女兒和盛宣懷孫子聯姻,新娘就坐上了這頂轎子。

其他主要就是浙東一帶結婚陪嫁的物件,類似的見過不少,只是一般沒浙江省博裏那麽豪華。

出嫁女性制作的女紅,以及制作工具。

展廳裏還用浙東風格的紅妝家具還原了房間擺設,供遊客打卡留念。

太古之音——古琴與中國人的音韻世界

位於4樓,古琴是中國獨特的彈撥樂器,歷來和中國禮樂文化以及文人審美關系密切。我對古琴不怎麽了解,之前也很少看到古琴專題展,這個展廳可謂讓我開了眼界。

古琴起源於上古時期,最初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春秋戰國時期,古琴走入民間。展廳開頭介紹了古琴的發展,這兩把古琴,是湖北曾侯乙墓出土五弦琴和十弦琴的復制品,原件都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可以說是古琴的早期形態。

展板上列出了許多關於古琴的為什麽,認真看完展覽,很多問題會得到答案。

之後介紹古琴文化、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古琴的形制、彈奏等,這部份輔助介紹的復制品較多,實物以清代古琴為主。

接下來是傳世名琴的展示,包括唐代到清代的數十把古琴,至於仲尼式、伏羲式等分類,老實說我不大明白。

傳世名琴中,最珍貴的是唐代的落霞式彩鳳鳴岐七弦琴,這是中國存世不多的唐代古琴之一,與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齊名。琴身上有民國琴學宗師楊宗稷的三段鑒藏銘文,由楊家後人捐贈給浙江省博,是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山水之間——【富春山居圖】人文數碼陳列

位於4樓,透過實物結合數碼技術,回顧了【富春山居圖】的山水之美,以及這幅畫背後的故事,還有作者黃公望的一生。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雖然不知道是誰評的,但央視外宣都這麽說),被譽為「畫中之蘭亭」。此畫是元四家之一的黃公望晚年的作品,他晚年隱居杭州,耗時七年,以長卷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的初秋景色,成為元代文人畫的代表作。

【富春山居圖】曾被沈周、董其昌等知名書畫家收藏,傳至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對這幅畫格外看重,臨死前甚至試圖將其焚毀,為自己殉葬。幸而其侄把畫搶救了出來,但這幅巨作也從此燒為兩段。此畫幸存的大部份篇幅被稱為【無用師卷】,藏於台北故宮,小部份被稱為【剩山圖】,藏於浙江省博,是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但真跡一年一般只展出一個月。

保境安民話錢镠——浙江名人文化系列展

3樓名人文化館,目前是吳越王錢镠專題展,在通史館五代十國部份的基礎上,著重介紹吳越國的創始人。

展廳不大,拓本和復制品比較多,比如這幾件錢镠的畫像,都是復制品。

賜給錢镠的金書鐵券,也是復制品。

臨時展

浙博新館目前設有桑梓漆緣、悅覽江南(我去時還沒開)2 個長期臨時展覽,雖說是臨展,但展期很長。另外,館藏書畫往往也會以專題臨展形式在4樓書畫館展出。總的來說,浙江省博特展不少,但特別吸引我的不多。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

2005年來,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等聯合國內外263家文博機構,對傳世中國歷代繪畫進行整理拍攝,歷經十多年的工作,編纂為60卷226冊,收錄上萬件高畫質中國古畫圖片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是迄今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影像文獻。

作為國家級出版專案,自2022年來,【中國歷代繪畫大系】在全國各地博物館、美術館舉行了很多展覽,之前去的河北省博就辦過特展。杭州是這套大書的發源地,浙江省博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占據了兩個書畫展廳,陳列了許多海內外中國名畫的高畫質圖。雖然是復制品,不過作為了解中國畫的索引,還是比較全面的。特展已經於今年9月15日結束。

桑梓漆緣——曹其鏞夫婦捐贈漆器展

浙江省博收藏的漆器比較多,這次特展的漆器來自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曹其鏞夫婦的捐贈。曹其鏞的父親曹光彪是香港的紡織大亨,上海就有他創辦的曹光彪學校。展覽展期比較長,從2023年8月到2026年8月。

宋元時期的黑漆盞托,是這次展覽中年代較早的藏品。

明代剔犀如意雲紋盒。

明晚期黑漆描金人物故事紋圓盤。

當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文乾剛及其團隊創作的剔紅「清明上河圖」座屏。

何為通人——經世視野下的沈曾植

沈曾植是清末浙江嘉興人,他對文史地理都頗為精通,被譽為通人。這次特展主要透過書畫、手稿、書信等,多角度呈現出沈曾植的學術人生,以及通人之通。展覽占據了一個書畫展廳,已經結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