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刘亦菲和李若彤版的小龙女哪个更符合原著小龙女的形象,为什么?

2020-05-10娱乐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回答。其实挺无聊的。原因很简单但又不好解释。我最近看到很多人说,刘亦菲演的是最好的小龙女。本来嘛,各花入各眼,有的人喜欢吹捧自己喜欢的女演员,又不关我什么事,我早就过了追星饭偶像的年纪了。但是我看到很多人说刘是最符合原著的。这时我产生了很大困惑,在我记忆里,我一直觉得李若彤的小龙女演的最好,甚至后来看了原著小说之后依然这么认为,这种困惑是我写这篇东西的主要动力。有人肯定会说,你那叫做先入为主,你先看的95版,所以就自带情怀滤镜。问题是,射雕,笑傲,鹿鼎,我都是先看的电视剧后看的小说,为什么只有小龙女这个角色,我会和别人的认知这么不同?在神雕的各种版本中我完整看完的只有95版,别的版本有的看过几集,有的一集也没看过。黄刘版我恰好看过几集。有人肯定说了,你只看了两三集就敢跑来说?我其实也比较忐忑。但是我只从自己看到的部分谈谈感受。

我在b站搜到一个金庸批评刘亦菲的视频,下面的留言里有人提出,金庸在另一个视频里夸奖了刘版的神雕。然后我注意到了一个问题,这两个视频里,金庸老爷子所处的环境是不同的。夸的时候是在很多人采访的情况下,批评是在个别人在场的情况下。在我最喜欢的谈话类节目锵锵三人行里,嘉宾们每次批评人都要尽量委婉的表达。原因很简单,公开场合批评别人,影响不好。老爷子可是办报纸出身,媒体那帮人在想什么,他门清。当着那么一大堆人的面,吐槽别人演的不符合自己原著,老爷子是有多不会做人?他又不着急上头条。只有个别人在场时,他才忍不住说了几句不那么场面的话,「刘小姐很漂亮,可能怕影响到自己的漂亮,不敢做表情的。」当别人问到最喜欢的版本时,金庸说是,刘德华陈玉莲那一版。那我就想问一下,单从长相和妆扮上说,陈玉莲是更像刘亦菲还是李若彤?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两个都不像。好吧,那么我们看看书中描写。关于原著中对小龙女的描写大概是这几点,约莫十六七岁年纪,面容秀美绝俗,但是皮肤苍白。有人爱说这样一个观点,抛开原著都是耍流氓。我想说的是,原著都经常改来改去的好吗?尊重原著是尊重原著里面的每一个字吗?那样的话我们细扣细节,无论哪个影视版本和原著比都是面目全非的。尊重原著最重要的是挖掘出原著中的意蕴和内涵,如果只是形似而神非,那叫做徒有其表,本末倒置。

有人说了,刘亦菲更年轻更漂亮,当然是刘亦菲更像是书里走出来的。请大家注意,金庸那代人和我们这代人对于一个人年龄的感受是不同的。道理很简单,那个年代物质匮乏,人们的饮食营养不如现在丰富,化妆品也不如现在这样功能强大,女性长相普遍比现代人要成熟。举个简单的例子,周璇演马路天使的时候十七岁,你看看她十七岁时的样子是不是像二十来岁。另一部经典电影小城之春里,这家人的妹妹大概也是十几岁的年纪,但是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年纪也显得有点大。在古代人比起现代人相貌更显老,小龙女因为常年练功,加上在阴暗的居住环境,所以比别人更年轻,但也更苍白。刘亦菲版的小龙女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过于年轻,按金庸那代人对女孩的理解,她不像十六七岁,而是十四五岁。第二她面色红润,小龙女脸色应该更加苍白。有人会说,你这是强词夺理。我想说,我是要提出一个问题,作者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和观众心目中的一致?再进一步思考,杨过心目中小龙女的样子,是否就是别人心目中小龙女的样子?我有个大胆猜想,如果找一个长相像夏梦的十七岁演员扮演小龙女,可能是最符合金庸先生本意的。

小说里仅「清丽绝俗」四个字的描写,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象,这种描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找到对应人物,她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过分点说,这本来就是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套路化描写。但金庸毕竟是金庸,他的小说高于别人的地方正是在于,以情动人。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结论,相信大家都会认同。结论虽然简单,但是做到却很难。如果电视剧只是一群漂亮皮囊的演员,说着毫不走心的台词,那把真人演员换成塑料假人岂不更好。真人再漂亮,妆容再精致,恐怕也不如塑料假人吧。电视剧之所以还在用真人来表演,恰恰是因为真人脸上有着细腻的表情,就算冰冷如小龙女,生离死别关头所迸发出的情感,也一样能打动观众。金庸本人也许恰恰道出刘亦菲的问题,不敢做表情。

我觉得刘亦菲不适合这个角色最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她的演技。当然我看到有人认为她比李若彤演技好,理由是她得过一两次奖,而李若彤却没得过什么奖。我想说,演员还是要靠作品说话。我们不妨在豆瓣搜搜她们的作品。当然很多人觉得豆瓣评分也不太靠谱。我想说,起码比国内一些奖项要强,相信大家都懂。我要指出的主要问题还不是演技,而是一个更复杂的问题。我之所以铺垫这么多,其实就是想提出这个问题。刘亦菲所饰演的小龙女最大的问题也许正是,她太年轻,也太漂亮了。很多人会觉得这样比较符合原著小说的描写。我要说的是,小龙女在影视剧里的形象,或许不应该按照小说描写的样子去找演员。如果杨龙恋情只是普通的情侣戏,男女主演当然越漂亮越好,但是神雕侠侣的内在核心恐怕并不是普通的爱情故事。

我很早以前和同事聊天时讨论过一件事,我们发现杨过小龙女的情感关系几乎是柏拉图式的。杨过和小龙女在古墓里生活大约在十几岁到二十岁左右,正是身体逐渐发育成熟,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少年时期,但他们在日常相处中却很少有越轨行为。杨过没有恋爱冲动吗?没有性冲动吗?这些都是一个青春期少年正常的生理反应。仔细想一下的话,小说里还存在一些奇怪之处,杨过性格里有许多乖僻和叛逆的地方,但在小龙女面前他却像孩子一样听话。杨过性格中还有着较为轻浮的一面,他第一次出古墓后遇见洪凌波,就在心里夸赞她漂亮,很快就开始装成傻子戏弄她。杨过遇见陆无双之后也跟她开各种玩笑。他捉弄洪凌波和陆无双时的情景,多少有一些调情意味在其中。杨过和郭芙互相都认为对方瞧不起自己,他们在彼此面前总是表现出过度的自尊和自傲。很多人觉得杨过从未喜欢过郭芙,只不过是部分读者一厢情愿的配对,但我觉得并非完全如此,至少我们在杨过和郭芙的两个人的关系中,看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情侣之间存在的情况。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两小无猜,苦月亮等电影,就会明白我指的是什么。杨过和陆无双在一起时,一个叫对方傻蛋,一个叫对方媳妇,两人间可以轻松打闹和玩笑。和小龙女在一起时杨过却总是规规矩矩。他称呼小龙女为姑姑,即便答应娶小龙女为妻,还是一直不去改口,直到完全确立了关系才改口叫龙儿。在恋爱中,男女双方互相斗气很正常,撒娇打闹也很正常,倒是始终相敬如宾才不寻常。

我们再想一下,杨过为什么一直等小龙女十六年。当然这是小说的一种浪漫化描写。抛开小说的美化,我们可不可以找出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呢?杨过帅气,聪明,武功高,几乎是完美的大侠形象,本可以像郭靖一样成为一名人人称颂的正面大侠。他却选择离群索居与雕为伴,在人前总是带着面具。面具象征着自我封闭。陆无双程英对他真情真意,他却只和她们结为兄妹。在古代可以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他的这种选择可谓薄情。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沉香救母的故事,沉香就是通过救母的过程,完成了自我心灵的成长。大家总是认为母爱最无私,其实孩子对母亲的爱同样渴望强烈。我在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时看到,刘心武认为贾宝玉的弟弟贾环可能得了皮肤饥渴症。网上对皮肤饥渴症有这样的解释,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经常性的自然抚爱,能使儿童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如果缺乏亲人抚摸则可能患上皮肤饥渴症,通常表现为,不安全感,自卑、怯懦、欺软怕硬。在生活中一般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拥抱与爱抚。第二种则是因为缺少爱抚而使皮肤长期处于饥渴状态,久而久之心灵也变得孤独,慢慢地不愿与别人过分亲密,甚至排斥别人的拥抱。

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在小说中是小龙女首先表现出要和杨过成为情侣关系的,主要有两个契机。第一次是李莫愁来古墓索要玉女心经,打破了小龙女不能出古墓的誓言。第二次是尹志平强奸案,小龙女以为杨过已经和自己有了夫妻之实。这两件事分别从心理和生理层面让小龙女产生了和杨过做夫妻的愿望。玉女心经在古代是房中术,小说里玉女心经要两个人光着身子才能修练,这种设定恐怕不无深意。小龙女在一块冰冷的大石头上练功,她修炼的武功会逐渐让人丧失情感。我以前看过一种说法,古代的女人死了丈夫守寡后,婆婆要给她喝一种类似于莲子汤一类的东西去心火,这样可以让媳妇安心守寡。另外古龙致敬过小龙女练功的情节,绝代双骄里慕容九妹坐在在冰块上光着身子练功,练的也是会逐渐丧失感情的那种武功。我们来梳理一下小说中提到的符号,寂寞的古墓,冰冷的寒玉床,情感淡漠的女人,光着身子修炼的武功,守着古墓的使命,教杨过练武。通过这些元素我们便能感受到小说中的隐喻,活死人墓虽然是王重阳所建,但在活死人墓中长久生活的却是林朝英,孙婆婆和小龙女,所以真正的活死人不是王重阳,而是这些女人们。

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凌波丽和小龙女有很多相似之处。看过福音战士的人应该知道,凌波丽外表其实是碇真嗣母亲的克隆体,而灵魂是莉莉丝的,具有神性。我举出凌波丽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件事情,为什么杨过在古墓生活这么久却没有和小龙女发生越轨行为?答案是,小龙女在杨过心目中像母亲一样具有神性。绫波丽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三无少女。小龙女的性格呢?冷若冰霜。碇真嗣是怎样让绫波丽具有人性的呢?动画中有一次绫波丽遇见危险,碇真嗣奋不顾身将她从驾驶舱中救了出去。绫波丽问真嗣说,不知道该做怎样的表情。碇真嗣说,只要微笑就好。这一段剧情告诉观众三无少女逐渐拥有了人性。小龙女最早表现出强烈感情是在断龙石放下去的一瞬间,小龙女觉得杨过将和她决别,结果杨过重新回到古墓,打算和她同生共死。在古墓生活长期不动感情的小龙女第一次感到内心被打动。对孩子来说,感到自己长大的一刻,正是可以奋不顾身向前去保护母亲的时刻。

说到这里有人会问,杨过小龙女之间存在恋母情结,为什么我们不但不觉得肮脏,反而很感动呢?通常来说,恋母或恋父情结藏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之中,没察觉不等于不存在。很多人在找对象时,潜意识中就是以自己父母作为参照对象,这种事情已经得到很多心理学家认可。这里强调一下,恋母情结并不等同于乱伦。我记得北野武就说过,他的很多电影里都藏着对母亲的感情。

金庸描写陈圆圆和香香公主时,把她们的美貌描写到了近似魔法的程度,所有的男人看见她们立马都会呆住。这种情况并非完全不可能,通常我们形容的一见钟情时刻人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像小说描写的那样,大批人同时忘我的看向同一个人,这恐怕不太可能。也就是说,小说作者在描写一件事的时候,他脑海中的画面常常是超现实的。举个例子,一个人很穷,但他满嘴大金牙。小说要把这件事变得合理只需要一句话,这口金牙是他爸爸留给他的,到死他也不愿意换掉。假如没有任何旁白交代,我们看见一个穷人是大金牙,很容易就会出戏。再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本小说上描写一个人特别丑,小孩子见到他就会哭。且不说这种人存不存在,改编电视剧的时候要不要把这个人化妆成特别丑的样子?那样的话,假如真的把小孩子吓哭了谁负责?还有一个更难解的问题,十个小孩看这个电视剧,五个人觉得真的吓人,另外五个觉得不但不吓人反而有点好笑,这种情况算不算尊重原著?举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作家的很多描写很可能根本就做不到影视化。再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角色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是否会存在偏差?说的直白点,金庸描写小龙女的外表形象,是否和小龙女这个人物传达的内在含义,也就是她和杨过的角色关系,产生了不协调感。很多人觉得李若彤版小龙女最大的问题是,年纪偏大,并不算特别漂亮。这里正是我要说的重点,你觉得小龙女不好看,不等于杨过觉得小龙女不好看。你觉得小龙女一定要清丽绝俗,不等于杨过觉得小龙女就要清丽绝俗。小说简单几句话就能描写清楚的事,影视化之后可能就会出现巨大问题。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说清楚,干脆再补充几点,小说和影视作品是两种叙事形式,小说轻易能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影视剧却很难传达,所以小说要翻拍成影视剧,一定要改编。尊重原著最重要的是抓住作品的内核,传递出作品的内在思想。

说了这么多,不再啰嗦,总结一下结论。小龙女的选角,要优先考虑她和杨过形象上的适配程度。简单说,要通过角色的外在形象,让观众一下子就能明白角色间的情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角色表演,产生出更好的戏剧效果。小龙女虽然年轻漂亮,但她在杨过的心目中却更像一位亲人,她在杨过心中含有其母亲影子的投射。所以我认为,李若彤比刘亦菲更适合这个角色。

补充 一

徐皓峰在【刀与星辰】里提到,金庸小说追求一种伪现实感,而还珠楼主的仙侠小说人物是亚人类。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看徐皓峰的这本书。我这里主要想说,tvb的金庸剧虽然制作粗糙,但至少保留了金庸小说里的伪现实感。近年来大陆武侠剧越来越接近仙侠风格。刘版小龙女过于突出所谓仙气,和金庸小说整体氛围有冲突。

补充 二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被认为是心灵之爱,简单形容的话,耳鬓厮磨,相知相惜。而杨过和小龙女,他们只做到了相惜,却并未完全做到相知。小说中小龙女几次与杨过不告而别,正好对应故事主线剧情的几次重要的转折。小龙女第一次离开,因为杨过不愿意娶她。第二次,她因为自己和杨过的师徒关系,怕杨过娶了自己后影响到杨过的名誉。第三次,她听到杨过对大武小武说他要娶郭芙,因此产生误会。这几次分离正说明他们还不够了解对方。神雕里有一段雪天里杨过小龙女带着婴儿郭襄遇见了一灯大师的情节。几个人说话时,小龙女和一灯谈起生死问题和佛经,杨过在一边完全听不明白。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是可以共读西厢,谈论佛经的。从这个角度上讲,神雕颠覆了红楼式的爱情模式,相爱至深未必相知。

补充 三

影视作品尊重原著才是好作品吗?当年库布里克拍了闪灵之后,原著作者斯蒂芬金很不满意,原因是电影和他的小说差别很大。后来他亲自写剧本拍了电视剧。结果这个电视剧没人记得,反而是库布里克的版本被奉为经典。另一个例子,霸王别姬的电影剧本也对原著小说多处改动。后来原著作者李碧华甚至根据电影修改了小说。

补充 四

大家一面骂着小鲜肉,一面追捧着明明没有演技却长着漂亮脸蛋的演员。国产影视剧越来越不景气不是没有原因的。所以越来越多人开始整容,滤镜,修图,却不再关心实质内容。天龙八部中,段誉爱的究竟是王语嫣还是那个山洞中的石像?石像不知何时成了段誉的心魔。人有了心魔便看不清真相。段誉最后和王语嫣分手,也许是他终于看穿了那层色相下的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