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哪个年代最流行「结拜」?

2020-03-14娱乐

清朝肯定是最不流行结拜的。

【鹿鼎记】的一个片段,抄鳌拜家的时候,索额图为了讨好这个康熙跟前的大红人,不顾年龄悬殊,要和韦小宝结拜为兄弟。

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电影中,义结金兰的情节也很多。

然而这在清朝根本就不可能,尤其是官场上的人。

原因很简单,康熙时代义结金兰可是要掉脑袋的啊!

整个清朝,对于各种歃血为盟义结金兰的行为都是很警惕的。

顺治三年,清廷参照【大明律】制定了【大清律】。同时,还出台了一项律外规定:「凡异姓人结拜弟兄者,鞭一百」。

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这项规定升级为「凡歃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者,著即正法」,也就是义结金兰者S无赦。

玄烨即位后,继续「完善」针对结拜的打击政策。

康熙三年(1664)旧历三月十二日,有圣旨下达:「歃血盟誓焚表结拜弟兄者,殊为可恶,此等之人著即正法。」也就是仍要求对义结金兰者S无赦。考虑到康熙此时年仅10岁尚未亲政,这项旨意或许来自辅政四大臣。

康熙七年(1668),皇权又下达了一项新的旨意作为补充:「歃血结盟焚表结拜弟兄应正法者,改为秋后处决。其止结拜弟兄无歃血焚表等事者,仍照例鞭一百。」也就是举行了歃血、盟誓、焚表等仪式的结拜,一律S无赦;没有举行这些仪式的结拜,一律鞭打一百。

康熙八年(1669),也就是鳌拜被玄烨逮捕囚禁的同一年,刑部将上述规定,纳入到了新颁布的律例当中,成为正式的法律条款。

【鹿鼎记】里,索额图与韦小宝结拜时,「一同在佛像前跪下,拜了几拜」,发下了「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S」的誓言,还「两人对拜了八拜」,显然存在盟誓仪式,故可归为前一种情况,S无赦。

所以就算韦小宝没文化,33岁的索额图可不会拿,自己去前程和生命开玩笑的,也就是现代小说能这么写。

康熙十一年(1671),针对结拜的打击政策升级,义结金兰由「杂犯罪」升格为「谋叛罪」。

此后,整个康熙时代和雍正时代,对「义结金兰」均维持着大体相同的惩治措施。

这种对「义结金兰」的打击,一直维持到晚清。

到了晚清以后,朝廷对社会的统治力大大减弱,尤其是咸丰同治时代。在内有太平军与捻军起事,外有洋人入侵的状况下,朝廷其实并没有太多精力,再去关注底层民众的结拜问题。随着皇权的衰微,晚清官场也成了兄弟结拜的「重灾区」。比如,咸丰的托孤重臣肃顺「喜约异姓为兄弟」;湘军骨干胡林翼与湖广总督官文「约为兄弟」;帝师翁同龢据说曾与荣禄、广寿结为兄弟;袁世凯则与徐世昌「结为金兰密友」。

但是这种现象,绝不会出现在康熙时代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