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回答明星片酬问题的时候其实就有提到过。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讲艺人的职业素养问题,用此回答题者的提问。
先说结论:我们国内的艺人人设容易崩塌的根本原因是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认知不够。
为啥呢?三点!
分别来说:
中国的艺人模式的特性主要参照的是以欧美模式为主的艺人策划模式。相关对比看表如下:
这三个地区模式截然不同。下面我就简要评述下本表的结论:
1、欧美地区: 欧美艺人走红路数是飞快的,几周之内不能火基本上就歇菜。这个火不需要爆火,但十分关注受众人群的定位和数量。这是由于欧美资本需要迅速回收的客观要求决定的。在这种模式下,对艺人的投资也会迅速到位,也会很大。对艺人自身的成熟程度要求也会变大。这种模式下,特点就是:一切围绕市场。因此,私生活这些事情,只要不过分,随你。但工作你必须做好。至于人设,有的,不重要。比如著名的罗宾威廉姆斯。曾经就以坏小子著称。因此,欧美地区的走法是,只要不是特别原则问题,艺人有时候有些行为还会被用于商业炒作。无所不用其极,或许在我们这里看,会觉得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有些下流。但这都是资本驱动下的价值收割带来的认知不同。
2、日韩地区: 日韩地区的艺人发展模式和欧美截然不同,他们特别注重养成和市场包装。也就是我们说的养成人设。这不是说日韩地区对资本收割的渴求度低,反而是因为他们的认知中喜欢做长线。当然他们也知道艺人爆火及衰落的周期性规律,但在日韩文化中,确有另一种其他地方少见的情况发生,那就是几十年始终如一的追一个明星,哪怕他不红了,还是喜欢。因此你会发现,日韩艺人往往在经纪约中会有一个养成条款,也就是会有一个长期的规划。这种心态是对剩余价值的彻底剥削。也由于客观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存在,日韩地区对于这种经纪模式的风险把控往往来自于黑帮势力的掌控。财阀和黑帮的勾结,一方面在对赌艺人的成长,一方面也严格的把控了艺人价值兑换的路径。这样一来,明星的人设有时候就少(不代表没有)有翻车,多见突然间就没声音了。简而言之就是人设把控。
3、中国地区 (不包括港台)国内模式主要还是迅速价值兑换和市场包装为主的。什么概念?一边工作,一边建立人设。我见过不止一家公司,一批艺人,他们正要出道,或者已经出道了的,但依旧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和人设的。中国事实上的经纪思维还是趋向欧美的,但核心问题是大部分公司之所以走的路数趋向于欧美,本质上来说还是自身资本和体量不足带来的问题。另外中国思维中喜欢赚快钱也是真的。我们选拔的,大部分是有市场潜质的艺人!这意味着,我们的不要求艺人自身成熟。(尤其是专业和心理)也意味着,我们的淘汰机制是在工作中逐步开展的。我们的核心思路是「普遍撒网,集中捕捞」。因此在艺人的培训上,培养上,其实我们没有具体的流程和体系,也没有完善的课程机制。因此,这种趋势下,艺人会突然爆火,然后不明不白,根本不知道法则和规则。我们的职业素养也就建设的不够。
总的来说,我们太需要赚钱了。我们需要迅速兑换价值。因此我们关注的点是价值本身,而忽略了艺人的素养建设。当然,环境对艺人的态度也不是很友好。不火会被骂,火了没人管!这是大部分的现状。(PS。有人会杠我,说我们还是看重他们的专业技能的。不是的,唱歌不好可以修,演戏不好可以练,演油了就好了。跳舞不行可以学。现学现用,这才是实质。)
两句话搞定:国内艺人的经纪人水平层次不齐,认知不同!国内艺人对身份背后的认知是肤浅的,是条框机械的。(特别针对年轻的艺人们来说,尤其恰当)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带来了大众对职业认知的不同。我们人设崩塌的问题就在于对职业,对自我的认知度太低。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后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艺人整体文化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年纪稍长的艺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现我说的这个真理,于是开始补课。而年轻的小艺人,往往会进行自我消耗,和盲目膨胀。中国的艺人环境相对来说是宽容的,很多人不同意。我们的政治准则和底线是清晰的,要注意我们设置的是底线,不是高线。这条线低到法律的层面,而不是在人设和艺人素养的层面。因此,我们的艺人在一定阶段上就会自我放逐,自我膨胀。
哦嚯哦嚯
这里只是分析为什么会这样的不良原因。但萨特的「存在既是合理」也是有道理的。我们的路数不尽然都是差的,也有很好的。这里讲的只是大部分情况。在一些很好的经纪人的带领下,一部分艺人也是真心OK的。
小弟个人阅历的见地,有实事不足的点,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