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到很多人都在讨论「曼德拉效应」,但其实电影里面还藏着一个更为隐蔽,也更发人深省的反常识心理:
「受助者恶意」
【唐国史补卷】中有这么一则小故事:
唐朝有个府尉叫李勉,他看押了一个囚犯,囚犯按律当斩,但李勉见他讲义气,就把他给放了。几年后李勉罢官出游,又遇见了这个囚犯,囚犯感激他救命之恩,把他请到家里盛情款待。这时候囚犯问妻子「救命之恩,该如何报答?」妻子说「送千匹丝帛」囚犯说「不够」妻子问「那送两千匹?」囚犯还是摇头,最后妻子说「如果这样,岂不是一生为奴为婢都不能报答?还不如杀了他就不欠恩情了」囚犯点头同意。这个过程就像是,李木子二话不说帮何非还了巨额赌债,之后也一直给何非提供优渥生活,然而当李木子想和他离婚让他痛改前非,并补偿给他两千万的时候,何非却想获得更多财产,于是萌生了杀意。
在很多人的常识里,帮助别人就会换来感激,然而事实上,当帮助和善意没有底线,又不需要任何回报的时候,对方的潜意识里除了感激,还会激发出一种完全相反且不易发觉的「恨意」。
这是因为:
一,人的本性就是维护自恋,追求平等与优越感, 过大的恩情,一方面会激发起受助者无力偿还的愧疚感,另一方面,也会突显出受助者的无能、弱小与卑微。而他为了释怀强烈的愧疚与卑微感,就会扭曲原本的感激,将攻击对准你,认为是你导致了他的不幸。
二是,当攻击向外后,受助者潜意识里把自己转变成了受害者, 产生一定的被害倾向,会把很多莫须有的恶意猜测强加在你身上,就像何非说李木子和其他人一样只爱钱,李木子不肯帮他还清赌债就是在逼死他等等,为自己找到合理借口之后,恶意便再也无法控制。
三是,太轻易地施舍帮助,就相当于一次次打开受助者欲望的阀门, 同时模糊了两个人之间的边界,无形中,受助者潜意识里会认为,「你的就是我的」「你拥有的就是我拥有的」,拿回自己的东西本就是天经地义。
这里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何非被抓之后说「我只不过没出生在一个好家庭」,潜台词其实就是,这一切原本就是他的,反而李木子夺走了他该得的东西。
所谓「升米恩斗米仇」,不外如是。
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不管是进入一段普通关系还是亲密关系,都要以平等为基础,这个平等不仅是物质上的平等,更是精神上的平等,该要回报的时候要回报,该让他付出的时候就让他付出。
救人一时,但不能救人一世,可以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但也要恰到好处,并且一定要让他有报答和偿还的机会。
尤其是身上背负着莫须有的道德枷锁,不敢要求和索取的人,一定要记住,牺牲自己成全对方固然很伟大,但只做好自己的部分,放手让对方自我磨砺自我成长,同样也是一种伟大。
适度的善良能养出善良,而过度的善良只会帮助他人成为依附你的「吸血虫」。就像爱默生所说的: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让他知道你没有帮助他的义务,或许才是付出善良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