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美食

广东人形容食材的滋味会用「甜」,比如「肉很甜」,这里的甜具体是什么味道?

2024-08-16美食

这题太适合在广东旅居的来自北方的我来回答了。

之所以加了这么多定语,是因为其实在广东生活的话,很少会听我身边的本地朋友们直接用「甜」来形容肉啊、菜啊这类食材,因为他们有太多太多生动的词语去赞美食物了,但是,我这个外地人在广东的话就总是会说:哇噻!!!这肉也太鲜甜啦!!!这肉有种甘甜的感觉耶!!!

在不限于肉、菜还是本地极有特色的油柑、橄榄等食物的前提下, 如果用「甜」来形容广东美食,其实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由糖或者蜂蜜带来的极具冲击力的味觉体验,而是一种慢慢回味的层次丰富的「甘」。

「甜」与「甘」乍一听是很类似的,但如果我们形容一道菜很甜,第一反应通常是糖分高;如果是一道菜甘甜,仅仅是多了一个字,就赋予了这道菜仿佛是大自然馈赠般的纯净甜味儿,是集新鲜度、口感与非常私人化滋味于一体的综合表述。

这里就以我在广东地区吃过的最具原生滋味的食材来展开讨论吧。

广东的食物类别丰富,你说广东饮食清淡吧,人家有叉烧这种蜜甜蜜甜的美食,但绝对没有争议的一点就是广东人喜欢用新鲜食材烹饪。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废话嘛,谁家用馊了的食材做饭呐!

该怎么说呢,就是台风天的雨已经来了,菜市场里大家依旧是不紧不慢的选着最肥的蟹、最新鲜的鸡肉、口感最好的牛肉。

菜市场一角
番茄在挑选鱿鱼

新鲜食材本身就会赋予美食甘甜、鲜美的滋味,比如有段时间我特别迷恋脆甜脆甜的大鱿鱼,每次吃的时候都忍不住赞美:这鱿鱼怎么会这么甜!!!

鱿鱼:这么会夸,你怕不是小嘴儿抹了蜜了~

无敌好吃!!!

这也是「甜」的第一层——鲜美,而我听过的本地人通常会用「嫩」「鲜」「爽」来形容。

具体到主导这种「鲜甜」滋味的就是食材中的两种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它们是一种天然的味觉增强剂,两者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提升鲜甜的风味。

食材随着捕捞、屠宰、运输、售卖等多个环节的时间损耗,新鲜度会逐渐降低,这个过程中会发生一些肉眼不可见的反应,比如伴随着微生物繁殖和酶的作用,会导致肉类中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发生分解,氨基酸减少,有时候我们会从食材的颜色一眼就分辨出它是不是时间太久了,而有时候则是靠品。

像是海边新鲜打捞出来的虾,真的就比再运到菜市场的售卖的更甜。

这一点,对吃虾无比挑剔的我家番茄小朋友最有发言权,很多虾、以及虾的烹饪方式他都接受不了,小小咬上一口就会抑制不住的干呕,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并不是矫情,我很能理解他,所以平时有人劝他吃虾我都会挡回去,但是他很喜欢吃深海虾,或者海边现捕捞上来的虾。

他的形容就是:这个虾格外甜。

在海边的棚子里吃海味,番茄学着我给食物对焦,殊不知已经是完全挡住了大虾~

其实这个「格外甜」就是格外新鲜带来的。

我的广东朋友们对食材最高的赞美就是:鸡有鸡味,菜有菜味,鱼有鱼味。

朴素的原味儿才是最好味。

也因此新鲜食材往往能够扛得住最简单的烹饪手法,比如白灼、清汤锅、盐焗等等,糙一点儿说,只要你给它弄熟了就好吃,因为不加任何调味料时,稍微腥一点儿、不新鲜都是无处遁形的。

由此带来的就是「甜」的第二层——口感,比如用「脆」「弹」「韧」「滑」「入口即化」「多汁」「肥美」来形容。

比如牛肉火锅,吃过的都会念念不忘它的牛肉口感:

  • 雪花因为脂肪如雪花般网状密布而得名,肉感细嫩,鲜香多汁,似乎不用咀嚼就化在了嘴里,通常这也是当地火锅店最先售完的部分,所以很多时候番茄一放学我就拎着他赶紧奔向火锅店,生怕去晚了点不到;
  • 吊龙取自牛背脊的长条,肥瘦适中,口感鲜甘;
  • 五花趾是后腿腱子肉,纤维超紧,口感韧且弹,嚼起来很过瘾,但又不是嚼起来费劲那种,至少我家6岁的小朋友非常爱五花趾,吃起来没有任何难度;
  • 还有一点非常特别的是,在广东任何一个地儿吃牛肉火锅,只要够新鲜,那么这个牛肉吃起来其实是没有牛味儿的,大白话说就是不膻,即便是脂肪含量丰富的雪花吃起来也并不肥腻,而是带着一股清香,所以吃起来就是很容易品到甜味儿。

    谁能懂这一抄子的含金量

    还有我特别喜欢吃的鹅粉肝,应该也是潮汕地区的特有美食,通常我就会称呼它为 「肥嘟嘟的美肝」。

    鹅粉肝的口感异常细腻、鲜美,无论是清汤锅底还是本地特色的卤水锅底,亦或者老卤煮出来的略咸的卤鹅粉肝,都是香糯可口,回味中带回甘甜。

    不过番茄对鹅粉肝就不太感兴趣,这也是每个人对食物的偏好不同吧,就像滋味这事儿,说起来简单,明显的甜的酸的苦的滋味大家都能说个大差不差,但是具体到薄与稠、清爽与醇厚,那就是千人千味儿了,所以 「甜」也会有第三个层次——滋味,通常可以用「靓」来形容,并且有些情况也真的会用到「甜」这个字眼。

    有滋才有味,不同食材交织在一起的滋味会赋予一道菜独有的个性,甚至在一些时候可以弥补食材的不足(注:这里不足并不是指不新鲜,而是食材本身的无法改变的特性)。

    在广东中山有一种吃蚕豆长大的鱼——脆肉鲩,它其实就是草鱼,蚕豆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在酶的作用下,会转化成鱼所需要的糖类和氨基酸,这些营养物质使鱼肉脆化。

    但这个鱼吧,且不说在广东以外是什么评价,就是广东本人一说起也都争议很大,有人觉得口感弹脆非常好吃,比如番茄就是对脆肉鲩无比喜爱,还有人觉得这种淡水鱼实在是太过土腥。

    然而如果要是用广东一种特色锅底——毋米粥锅底,也就是米浆来煮这种鱼,真的就是甘甜爽口,回味无穷。

    我在家自制的毋米粥底

    其实要说清汤锅底,倒也不是广东人独有,北京涮锅子也是讲究清汤底,枸杞、葱段儿、姜片是最高规格儿的标配,只是在广东除了这种毋米粥锅底,其他的清汤锅底也不是完全的清汤寡水,通常里面会加一些玉米、萝卜或者胡萝卜。

    北京清汤锅底
    广东的锅底

    那你可能会问了,就这么几样东西,顶多是多点儿玉米和萝卜味儿,跟你说的滋味还有甜有什么关系呢?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素高汤的文章,主要选用一些富含氨基酸的食材,比如香菇、海带、卷心菜、白萝卜、玉米等,互相组合,简单熬煮,便可熬出风味独特、滋味甘甜的高汤,炒菜、煲汤、炖菜时加进去一些可以提升菜品的风味。

    众所周知,广东人在煲汤这个领域是一骑绝尘的优秀,没有她们想不出来的食材搭配,我不止一次遇到过小区里的阿姨们捧着刚从绿化带里捡回来的花啊、叶子啊,都说是煲汤滋味很好,很鲜,很甜。

    比如在广东地区常见的石橄榄,用来炖肉,嘿,其实应该说是煲汤,因为本地人煲汤,基本上是喝汤不吃肉,而我,作为一个北方人还是习惯吃烫里的肉,就会真切的感受到靓汤带给食材的甜。

    综上总结,怎么说呢~

    我今天要吃涮锅子!

    (再写下去就要忘了写得是什么题目了,就记得吃了~

    @知乎美食